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8/1494

  李氏没有旁的爱好,只喜欢刺绣。这几年家里事情多,不爱动针线了,但是遇到好的活计,她也甚是喜欢。
  曹颙见状,就从内务府放出的绣娘中,选了个身价清白、老实本分的礼聘进曹家。
  那绣娘不过三十七、八岁,是个无子孀妇,夫家姓刘。因长年的劳累,看着比李氏还老相,像是五十来岁的人,曹家下人也就以“嬷嬷”称之。
  她不爱说话,但是却是一手好绣活。
  有她陪着,李氏倒是也排解几分寂寞。
  兆佳氏是不耐烦这些的,不过见李氏在女红上留意,想起四姐儿同五儿两个,便半开玩笑的请李氏教导她们姊妹针线。
  李氏想着四姐、五儿两个都十来岁了,也该学习这些。除了她们两个,还有妞妞。
  至于孙女天慧,眼盲虽好了,但是眼神也不好,保养还来不及,谁舍得让她费眼睛?
  妞妞同五儿同龄,比四姐儿小一岁,今年已经九岁。
  妞妞是乳名,她的大名,庄先生去世前始终未定;后来庄先生故去,庄先生的兄长庄常,晓得此事,按照她两位异母姐姐的范字,给侄女起名姝平。
  曹府众人,叫惯了妞妞的小名,这个大名,鲜少有人提及。
  李氏还要照顾幼子长生,自然没有功夫教导几个女孩儿针线。因此,她就同刘嬷嬷商议过,请刘嬷嬷做了几个女孩儿的针线嬷嬷。
  每日上午的时候,刘嬷嬷在李氏屋里陪着说说话,赏鉴赏鉴曹颙使人淘换来的绣品;下午的时候,刘嬷嬷就在自己住处,指导几个女孩儿女红针线。
  妞妞只爱读书,并不喜欢这些,耐不住怜秋姊妹两个央求,只能应了。
  自从搬到昌平这边,曹颙就跟钱夫子商议过,将孩子们上课的时间都安排在上午。下午的时候,孩子们学习骑射,或者跟着曹颙在菜园农田那边熟悉农耕。
  如此一来,妞妞学女红倒是不耽搁上学。
  刘嬷嬷虽只是不识字的绣娘,但出身女红世家,对于带徒弟也有自己的章程。
  三位小姑娘,这日第一次被带到她这边时,她除了问几句她们学过女红与否,学了的话学过多长时间之外,并没有立时教她们女红的技巧,而是拿出十几幅绣样,搁在炕桌上,让她们三个各选一幅,学着刺绣。
  三人中,四姐儿、五儿两个是跟着翡翠学过女红的,虽然手艺不精湛,但是平素也能做个荷包、手帕这样的小物件;妞妞则是只见过怜秋她们绣过,自己连针也没拿过。
  这十几幅绣样中,有花有鸟,图案鲜亮,色彩艳丽。
  几个女孩儿拿起这个看看,拾起那个瞧瞧,只觉得各个都是好的。
  直待刘嬷嬷咳了两声,几个女孩儿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晓得该挑个出来。
  一时之间,三人都放下手,谁也不肯先挑。
  还是四姐儿年长,颇有姐姐的模样,笑着对妞妞道:“妞妞妹妹,你年纪最小,你先挑。”
  妞妞却不肯动手,抬头道:“还是四姐姐先挑,然后再五姐姐,妞妞最小,当最后挑才是。”
  两个人一个想着“长幼有序”,一个想着自己做姐姐,要照看小的,竟僵持下来。
  看着她们两个相让,五儿坐在一旁,只是笑。
  妞妞见状,皱了皱小鼻子,笑着说道:“四姐姐让着妞妞,是‘友爱’;妞妞请四姐姐先,是‘恭敬’,都有道理。要不然就折中一下,让五姐姐先挑,既成全了四姐姐‘友爱’之心,还成全了妞妞的‘恭敬’之意,岂不两全?”
  四姐听了,笑着点头道好。
  五儿见说到自己身上,原想摆手说不,但是见旁边还坐着刘嬷嬷冷眼旁观,怕她不耐烦,就只好在四姐儿同妞妞的注视下,拿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绣样。
  “是什么?是什么?”妞妞凑过身子,在五儿手中看着。
  待绣样打开,竟然一幅花开富贵的牡丹,四姐儿同妞妞两个都不禁乍舌。牡丹花瓣重重叠叠,是花草绣品最绣工最繁杂的。
  四姐儿怕五儿为难,抬头看向刘嬷嬷,寻思怎么求情给妹妹换个绣样,就见刘嬷嬷淡淡的说道:“五姑娘既挑得了,两位姑娘也快些吧。”
  一句话,将四姐儿堵死。
  四姐儿只能看着妞妞道:“妹妹,左右剩下的绣样还多,咱们一起挑吧。”
  妞妞点头应着,手下已经挨个绣样看着。她是挑花色,却不是挑绣得最好,颜色最鲜亮的,而是要找个绣工最简单,配色最少的。
  终于拿到手中一个兰草绣样,妞妞心喜,刚想说自己就要这个了。抬头正好见五儿拿着那牡丹绣样,眉头微蹙。
  妞妞心中一动,想着二太太言语向来刻薄,要是五儿真因刺绣挨了嬷嬷的说,还不知道二太太会怎么刮噪。
  这样想着,她就将兰草的绣样撂下,挑了个“松鹤延年”的绣样。
  除了那幅“花开富贵”的牡丹绣样外,剩下的绣样中,最繁杂的是幅“百鸟朝凤”。妞妞就算想要陪着五儿挨骂,也不敢去拿那幅,这幅“松鹤延年”有树有鸟禽,也算是复杂的绣样了。
  这会儿功夫,四姐儿也挑好了绣样,是幅“喜鹊登梅”。梅花虽比牡丹好绣,但是那活灵活现的喜鹊,对于初学者来说,也算艰难。
  刘嬷嬷冷眼旁观,倒是颇为触动。
  来曹家前,她也教过过几个亲戚中的女孩儿。挑起绣样来,要么耍尖,挑最鲜亮的;要不偷懒,挑最简单的。
  眼前这几个小姑娘,虽说也耍点小聪明,却是难得的友爱,让人看了暖心。
  她点了点头,让小丫头将弄好的绣花撑子递给她们,让她们按照绣样开始刺绣。
  四姐儿、五儿两个尚好,配线起针都会,妞妞这边,却是连如何拿针都不会。
  四姐儿同五儿两个见刘嬷嬷没有教导的意思,就凑到妞妞身边,从针线盒里掏出个顶针帮她戴上,低声对她说了如何配色,如何纫针线什么的。
  妞妞仔细听了,又见了两人的示范,看着手中的绣花撑子,她笑着对两人道:“四姐姐、五姐姐先绣,妞妞在旁边看一会儿,再动针线。”
  四姐儿同五儿两个听了,就纫了彩线,一针一线的绣了起来。
  妞妞看着这个手上的,又看看那个,寻思了一会儿,到刘嬷嬷跟前,低声道:“嬷嬷,能不能借妞妞根黛笔?”
  刘嬷嬷看了妞妞一眼,唤了身边的小丫鬟,给妞妞取来。
  除了黛笔,还有半张包着黛笔的纸。
  妞妞拿起黛笔,在纸上涂着,磨出笔尖,随后趴在炕桌上,对着绣样,用黛笔在绣花撑子上勾画起来。
  刘嬷嬷看着炕上全神贯注的几个小姑娘,嘴角上挑,露出几分笑意……
  曹家庄子,校场。
  十七阿哥站在曹颙身侧,看着场上跑圈的几个小小子,有些不解的问曹颙道:“不是骑射么?怎么还跑上了?”
  曹颙笑道:“这个是基础,强身健体。我小时候身体极弱,就是这样跑了几年,才停了补药,同寻常人一样。总不能将他们都养成小书呆子,强身健体可比骑马射箭更实在。”
  十七阿哥比曹颙小三岁,今年也二十三了,还没有一儿半女。
  看着眼前几个朝气勃勃的小小子,十七阿哥脸上露出几分羡慕之意。
  曹颙见状,晓得他的心事,有些不忍心,道:“这好大夫未必都在太医院中,要不然使人在各处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好的大夫?十七爷同福晋还年轻,只要寻个好大夫,仔细查查,对症下药,也好调息。”
  十七阿哥露出几分苦笑,道:“不是不想找大夫,而是不敢找。就是早先晓得方太医医术高超,也不敢找他诊脉。”
  曹颙听得糊涂,道:“这是何故?”
  十七阿哥叹了口气,道:“倘若查出是我的毛病,额娘那边就要伤心;要是查出是福晋的毛病,那往后想要过清净日子再也不能。子女也要看缘分,还是一切随缘。”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十七阿哥这边,确实也难两全。曹颙这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应和道:“十七爷说的也是,这个也是急不得的。先父早年膝下也是多年无所出,年过而立,才有了家姐。”
  这会儿功夫,几个小家伙已经绕了校场跑完一圈,跟着任家兄弟练长拳。
  四个人中,恒生看着最是壮实,虎头虎脑的样子,倒是入了十七阿哥的眼。
  十七阿哥指了指恒生,对曹颙道:“瞧瞧这小牛犊子样,这就是那头顶三个旋儿的小子?说不定孚若真要养个大将军出来。看着倒是招人稀罕,要不是差了辈分,我倒是真想分你半个儿子。”
  十七阿哥向来斯文,喜欢的都是山川地理这些,曹颙没想到他会喜欢上恒生,笑着说道:“十七爷不是最不耐烦兵事么?怎么还对我们家未来的大将军看上眼?”
  “不是说你家天佑同你那两个义子不好,只是恒生瞅着最坚实。要是老天爷有眼,赐给我同福晋一个向恒生这样结实的小阿哥,就是我们的大福气。”十七阿哥望着几个孩子,幽幽说道。
  曹颙听了,不愿他再触景生情,道:“这两日还没同十七爷下棋,今儿可要好好杀上一盘……”
  转眼,到了黄昏时分。
  初瑜这边,送走了前来造访的十七福晋,同曹颙一道,陪着李氏、兆佳氏用了晚饭。
  晚饭后,李氏同兆佳氏说着家常,又叫了刘嬷嬷过来,问起姑娘们今儿学刺绣的情景。
  刘嬷嬷这边,没有挑几个女孩儿的不是,反而都夸了一番,说是四姐儿有耐心、五儿配色好、妞妞这边虽是头一遭拿针线,也带着几分灵气儿。
  李氏同她接触几日,晓得她并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番话也不会是为了讨好自己故意说的。因此,她是满心欢心,兆佳氏却有些不自在。
  妞妞说起来,只是曹家已故西席之女,又是丫鬟养的,身份低贱,哪里配跟曹家的姑娘一道学女红?
  但是刘嬷嬷是大房聘的,并不是二房的下人,四姐儿、五儿两个跟着学也不过是借光罢了,兆佳氏也不好说什么。
  曹颙到书房那边整理纪录这几日农田那边庄稼的长势见闻,初瑜则是回到自己房里,陪着天慧说话,给天慧念书听。
  天慧上午也在私塾跟着先生读书,但是初瑜心疼女儿,怕她看书累眼睛,下了学后,就不让她拿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8/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