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1494

  初瑜想着眼前这人无父无母无夫无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悯,并没有显露出来,只是淡淡的说道:“不管是多少年的买卖,既是大爷信过了韩掌柜,就要劳烦大掌柜多费心。”
  “这些年厚颜蒙曹爷与奶奶照拂,总算是不负所托,要不然小妇人更是无地自容了。”韩江氏躬身回道:“因小妇人年轻,行事多有不当之处,这里也谢过曹爷与奶奶的款待。”
  初瑜见她越说越见外,道:“何须如此。对于令舅,大爷是提过多遭的,老爷也夸过。令姊之事,大爷也提过,实是坎坷可怜。若是她还在世,韩掌柜也能多个依靠。”
  韩江氏听到姐姐,有些黯然。
  初瑜起身道:“瞧我,说这些引得你感伤。既是他们来请安,你就陪我去见见吧。”
  韩江氏跟着起身,两人一到出了梧桐苑。
  刚好紫晶过来接回事,听说铺子掌柜来给初瑜请安,颇为意外。对于外头的买卖,有韩江氏与曹方,初瑜从来不插手,更不要说传外头的人来。
  初瑜见紫晶有事,道:“紫晶姐姐先到院子里吃茶,我去去就回。”
  “既是奶奶有事,就先去忙。刚好要寻田奶奶借两副鞋样子,一会儿等奶奶回来,我再过来。”紫晶笑着回道。
  “今儿内务府送来两框青柑,还没往各处送。姐姐要是去田嫂子院子,就给他们送些。”初瑜想了想,说道。
  紫晶应了,等初瑜与韩江氏走了,才跟着喜烟来取青柑。
  除了府里的分了几份,喜烟还专程拿了个篮子,装了一篮子,放在一边。
  紫晶看了一眼,道:“这是给韩奶奶的?”
  喜烟点了点头,道:“是奶奶方才吩咐的。”说到这里,她压低了音量,道:“紫晶姐姐,韩奶奶像是要嫁人了……”
  紫晶闻言,甚是意外,道:“这是她同奶奶说的?”
  喜烟摇了摇头,道:“那倒是没有。只是听格格同喜彩说话,提到韩奶奶,说她可能要离开稻香村,要不然也不回安排别的。她是大爷请来的,格格也不好说什么,只等大爷回来,才能拿主意。”
  紫晶一听,的确如此。
  之前韩江氏除了端午、中秋、年底三次会账外,鲜少到曹府。
  这中秋节后半个多月,来了好几遭了……
  塞外,永安拜昂阿,圣上行在。
  虽说圣上北巡,是年年都有的惯例,但是今年却透着不寻常。随扈的皇子阿哥最多,行围的次数最少。
  每年圣驾都是六月从热河出来到蒙古,最迟七月初,到九月中旬才回到热河;今年是进了八月,圣驾才从热河出来,到九月初才行围一次。
  不是没有人生出别的心思,但是又能如何?
  如今龙椅上的那位,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君王。无外戚忧心,无权相掣肘,无藩王危机皇权,是圣心独断惯了的。
  在大阿哥圈、二阿哥废、八阿哥病故后,“明党”、“太子党”、“八爷党”烟消云散后,谁还敢轻举妄动。
  如今,大家都在忍,谁也不晓得自己在忍耐什么,会不会后悔,但是又没有其他抉择。
  连向来爱做点小动作的三阿哥,在荣宪公主规劝后,也安分许多。
  这些日子,他倒是深入简出,真有几分做学问的模样。旁人见状,也不说什么,只有到蒙古送亲回来的九阿哥见状,冷笑几声,难掩鄙视之意。
  见了九阿哥这般别扭模样,三阿哥又气又恼。他也不晓得为何九阿哥就跟疯狗似的,咬上了自己。要说八阿哥之死,引得九阿哥迁怒,也应该是去年在京城理事的四阿哥与内务府当差的十六阿哥才是。
  他却是不知道,九阿哥心中,有资格登上那把椅子的,只有八阿哥一人,其他兄弟都是没资格的。谁惦记那把椅子,就是八阿哥的仇人,也是他九阿哥的仇人。
  像三阿哥这样以“皇长子”自居,感觉良好的,如何能不引得九阿哥心头火起。
  御帐中,康熙看着马齐送来的折子,不禁皱眉。
  折子是西北领兵的富宁安送来的,往西北进征一次,尚未临阵,就需要借支俸禄钱粮二十五万六千余两。
  户部哪里有银子,这银子少不得也要从内库支出。
  康熙看罢折子,将折子递给一边侍立的张廷玉,半了半晌方道:“传朕的旨意,此次官兵虽未临阵,克取地方,然同心效力,甚属可嘉。将朕内库银两发出二十六万,令其整理马匹器械。如恐路远不能即达,将附近地方所有钱粮,着户部速行料理。现将内库银两,照数交与户部。此项钱粮系朕特恩,其另造档案,务令清楚。”
  张廷玉口中应着“臣承旨”,拿起边上炕桌上放着的笔墨,站着撰写了一份圣旨,双手奉到康熙面前。
  康熙冲边上的魏珠点了点头,魏珠上前,将旨意收了,留下加盖玺印。
  康熙拿起另外一份折子,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一边看,一边笑骂道:“曹颙这小子,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走到哪儿都想着银子。”
  魏珠在康熙身后,抿了抿嘴。别的不说,这半个月,皇帝就在四阿哥面前提了两次曹颙,其中不乏责怪之意,像是嗔怪他不尽心为上分忧。
  连着魏珠,都有些担心,又不好给曹颙送信。
  正如曹颙所料,看着这洋洋洒洒的“农耕”篇,康熙也是觉得他纸上谈兵,并不十分尽信,但是其中“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康熙是支持的。使得他发笑的,是曹颙信誓旦旦的说烟草之事,“以十万白银”获“数倍之利”。
  这些年,曹颙在敛财上的招,还没有失利过,康熙对他也有信心。
  只是打仗太过耗费银子,出兵一次,一个敌人没遇到,就要几十万两银子。这十万的数倍之利,还不能让康熙满足。
  岂止是河南不能乱,这陕甘四川也是重中之重。
  这湖广推行双季稻,就是康熙早年亲自过问的,这些年又李煦、孙文成等人在江南试种新稻种。
  苞谷与番薯真要是适合山的生长,那不止是河南,陕甘等的,也可以一试。
  曹颙生于富贵,长于富贵,却能有这番见识,康熙颇为欣慰。他才露出笑模样,就看到折子尾处,是曹颙代堂弟求恩典,想要他辞官回京参加会试的。
  想到曹颙去河南,也是为了这个堂弟,康熙不由摇头。
  他实不知道该不该惋惜,这个孙女婿,太重人情,不够练达,有才华,却没有功利心,难成大器……
  西直门外,官道上。
  看着前面的城门,几位侍卫都不由的雀跃。总算是熬到头了,原本在京城时,都觉得厌倦,盼着出外差。等到真的出外差了,才发现京城的好。
  就是在京城的沙子,也比外头的亲。
  曹颂这边,也跟着欢喜,笑着对曹颙道:“大哥,总算回来了,中秋节没在家里,总算能给陪着大伯、伯娘过重阳!”
  “嗯!”总算回来了,曹颙应着,心中松了口气。
  河南的事,只算是开头,其中千丝万缕,还要以后才能做计较。除了河南吏治腐败,官场糜烂,不得不重惩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就是白莲教在河南盛行。
  这是关系到地方稳定的大问题,少不得又要血雨腥风。
  将河南做成个“试验的”,将内务府势利引入河南,也能给河南百姓多条生路。
  康熙五十六年,过去大半了,朝廷还没有大军西征的消息。看来,最早要明年。
  圣驾快回京吧,要不然十四阿哥再歪缠下去,曹颙就不得不得罪人了……
第0768章
财路(上)
  虽然有“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老话,但是曹颙这位曹家长子这些年来却没少折腾。
  好在一直有家书回来,李氏稍稍心安。饶是如此,见他平安归来,也是引得曹寅与李氏夫妻两个欢喜不已。
  曹寅身为老父,还能克制,李氏已经拉着儿子,摩挲他略显清减的脸庞,红了眼圈。
  还是曹寅“咳”了一声,同来请安的曹颂说了两句话,打发他先回东府去。
  初瑜在旁,看着丈夫,眼里尽是缠绵之意。碍于婆婆在旁,也不好上前。
  曹寅看在眼里,对曹颙道:“先回去更衣,稍后再过来说话。”
  曹颙应了一声,同妻子一道回了梧桐苑。
  “天慧呢,怎么没瞧见?”曹颙没有见到闺女,开口问道。
  “大姐姐使人接过王府了。”初瑜回道。
  之前的家书中,初瑜也提过,七月里曹佳氏又添了一个小阿哥,名字叫福端,这是平郡王夫妇成亲十一里,生的第五个孩子,尤其可见夫妻两个多么恩爱,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恩爱夫妻。
  这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就是平郡王与曹佳氏这对恩爱夫妻,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他们原本有一嫡女福敏,正月里没了,夫妻两个悲痛欲绝。曹佳氏当时肚子里正怀着孩子,也差点流了。还是李氏过去,陪着姑娘,好生宽慰,才好些。
  夫妻两个已经有了三个嫡子,大阿哥福彭已经十岁,四阿哥喜福秀八岁,六阿哥福靖三岁。
  寻常百姓人家,多是“重男轻女”;平郡王却是倒了一个个儿,“重女轻男”。京城宗亲,谁不晓得讷尔苏最宝贝王府的大格格。
  好好的一个女儿,小小的就夭折了,岂不是让做父母的肉疼。
  从那时起,曹佳氏与平郡王就盼着再添个嫡女,没想到生出来的还是小阿哥。
  已故大格格福敏与天慧是亲表姊妹,容貌自然有几分相似。这份对女儿的宠爱之情,就让曹佳氏转到侄女天慧身上了。
  说起这个,夫妻两个都有些缄默。
  过了半晌,曹颙叹了口气道:“生个小阿哥也好,总比生个格格宝贝十多年,再送到蒙古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