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1494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曹颙,道:“我晓得你不是爱麻烦的。若是你不乐意,我就想个法子,让皇阿玛调你去户部。左右皇阿玛是惦记你给他赚银子,在什么衙门,又有什么干系?”
  岂止十六阿哥需要避嫌疑,连曹家也当避嫌疑。
  姻亲故旧,错综复杂,也是不小的势力。加上四阿哥又是厌弃贪官的,自己只当提前给那位未来帝王表忠心。
  曹颙心里想着,摇了摇头,道:“十六爷还是别折腾卑职了,还是让卑职任满吧。这些年,算下来,在什么缺上,我都没熬过三年。晓得的,知道是皇上青睐提拔;不晓得的,还当我是个不安分的,好高骛远。”
  十六阿哥听了,不由失笑,捶了曹颙的肩膀一下,道:“这什么时候,你还在意别人的说辞了?爷怎么不晓得,你是爱这个虚名的?”
  “舌头能杀人啊,十六爷。”曹颙脸上没有丝毫笑意,郑重说道:“就算有的是空穴来风,到了紧要时刻,也能化成刀子伤人。”
  十六阿哥听他这般感慨,道:“这是为赫奕抱不平么?那般御史们的嘴脸你又不是不晓得,一向如此,何必同他们置这个气?”
  “不是置气,是觉得可笑又可悲,明明是督察百官的机构,却成了听命各自主子的疯狗咬人。要是真混吃等死尚好,听他们叫唤几声就听了;明明是干正经活的,还要随时提防着别被他们咬上一口,这实是令人心烦。”
  “谁不烦呢?”十六阿哥叹了一口气,道:“烦也没法子,御史是做什么的?就是卖弄口舌的,烦也只能受着。”
  就算不喜欢赫奕,可曹颙也谈不上厌恶。然后这几日,听到御史那边给赫奕添的各种罪名,连他这个素来不为别人闲事操心的,都觉得愤怒了。
  那已经不是简单的“落井下石”,已经是非要置之死地而后快。
  曹颙上京这几年,六部堂官被革职罢官的大有人在,不是一个两个。
  就是才复职的户部尚书穆和伦,就是前几年在张伯行与噶礼互讦案中偏袒噶礼,受到康熙申斥,没法子只好“以老病乞休”。
  当时有传言,说是穆和伦受了噶礼重金贿赂,所以才会在御前颠倒是非曲直,将过错都推到张伯行身上。
  这些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穆和伦是康熙四十九年从礼部侍郎升户部尚书的,当时正好曹颙在户部当差,过后也影影绰绰的也听到过一些穆和伦贪财的传闻。
  贪官都有人脉,落井下石的反而少;像赫奕这样平素孤介的,才越发惹眼。
  世道就是如此,人人都在泥潭中,就见不得别人清高。逮住机会,非要将其拉到泥潭里滚两遭,大家瞅着都脏了,心里才舒坦。
  “熬吧,等过些年孚若熬够了资历,就去都察院衙门里混混,好好调教调教那些御史,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御史之责。”十六阿哥拍了拍曹颙的肩膀,道。
  曹颙听了,笑着说道:“算了,想着那些‘铁骨铮铮’、‘公正不阿’的大人们,我就觉得眼晕。让他们清高去,只盼着他们真干净,要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报应就到。”
  是啊,等到四阿哥登基,可不管你是御史,还是六部官员,只要是贪墨的,一个不拉,谁都别想跑。
  想到此处,曹颙不禁有些兴奋,竟盼着日子过得快些,早些到雍正朝。
  想要康熙放下“仁君”体面,出手整顿吏治,那是白日做梦。
  热河,三阿哥王园,书房。
  三阿哥撂下笔,已经是无心作画。他皱眉,抬头问道:“好好的,皇阿玛怎么想着召他过来?还没有别人,单单他一个?”
  他对面,穿着常服,手里拿着折扇的,正是十五阿哥。
  “不知道,不只三哥意外,弟弟这边,也是好生不解……”十五阿哥摇了摇头,回道。
  三阿哥使劲跺了跺脚,道:“先不管他,反正我这边已经收拾差不多,就等着祈雨事毕后恭请皇父圣驾……”
第0674章
出行
  京城,侍郎府,前厅。
  看着穿着侍卫服的曹颂,穆尔泰神色复杂,指了指椅子,道:“这是刚从宫里当值回来?坐下说话吧。”
  “嗯,原想回去换了衣裳再过来,又怕错过了时辰。”曹颂口中说着,已经听命落座。
  “你同你媳妇送来的礼,已经给如慧看过了。她承你们的情,难为你们还惦记着。”穆尔泰叹了口气,道。
  “舅舅,不管怎么说,如慧都是外甥表妹,血脉至亲。就是母亲那边,只是一时转不过来味罢了,心里也是疼表妹的。”曹颂说道。
  穆尔泰点点头,看着曹颂道:“到底是大了,稳重多了。”
  瞅着穆尔泰添了老态,头发也花白不少,曹颂不禁有些担心,道:“听说赫尚书被革职,还有风声说,工部这几年的账目不对,舅舅这边没事吧?”
  穆尔泰闻言,苦笑道:“有事没事,这岂是能随意掌控的?都是命数,顺其自然吧。”
  “要是去同大姥爷说说呢,看能不能寻人说项说项?”曹颂甚是关切的问道。
  穆尔泰见外甥这般诚挚,颇为感动,神色缓和许多,摆摆手,道:“你大姥爷今年都八十三了,人都一阵一阵糊涂了,怎么还好拿这些烦心事去劳烦他老人家。”
  “要不外甥给大伯写信问问,大伯那边晓得,许是能帮一把……”曹颂迟疑了一下,说道。
  穆尔泰摇摇头,道:“还不到那个的步,你大姥爷与姥爷家教严,你舅舅我也不是贪鄙之人,还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不过是那些人闲着没事儿,搞风搞雨罢了。若是熬不住了,舅舅会想法子的,你不必操心舅舅这边。你弟弟妹妹都年幼,还要靠你这个兄长拉扯管教。”
  出仕两年,曹颂也懂事许多,不是什么也不懂的毛头小子。
  舅舅这边受赫奕波及,被人弹劾的缘故,也多是因着马尔汉告老的年头久了,使得族中子侄失了靠山倚仗。
  甥舅两个说着话,就有小厮来传话,道是时辰差不多,太太请老爷进内宅。
  曹颂听了,起身道:“既然舅母叫舅舅,那甥儿先回去了。”
  穆尔泰犹疑了一下,道:“你表妹夫要外放,回门后就启程。后天你表妹回门,你若是得空,过来吃认亲酒吧。”
  “是,甥儿记下了。”曹颂应着,穆尔泰叫管家送他出门,自己回二门去了。
  曹颂出了侍郎府,想了想,还是策马绕到后街。
  已经是金乌西沉,彩霞漫天,行人渐稀。
  侍郎府后门,停了一顶花轿,孤零零的,没有迎亲的锣鼓与喧嚣。
  京中习俗,寡妇改嫁,只能在太阳未出来前,或者太阳下山后,从后门悄悄抬出。
  因是夏天,太阳虽落了,但是天色还没有全黑,就听到“吱呀”一声,后门被推开。
  披着盖头,穿着红衣的新娘子被扶出来。旁边站着一个穿吉服的中年男人,三十来岁,留着短须,想来就是如慧的新夫君,一个外放的道员。
  穆尔泰与夫人吴雅氏跟着出来,吴雅氏已经拿着帕子,擦着眼泪,脸上尽是不舍之情,拉着女儿的手,又嘱咐了半晌,方叫人扶着上了花轿。
  那新郎见新娘子上轿,又对穆尔泰与吴雅氏鞠躬行礼,方上了马领着花轿离开。
  曹颂这边,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抖抖缰绳,掉转马头,回家去了……
  热河,行宫。
  看着和硕简亲王雅尔江阿折子,康熙心情大好,奏折里是说小阿哥们不耐炎热,想用大冰块之事。
  如今,没有分府、住在宫里的阿哥拢共有九位。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这四个大的不算,还有二十阿哥、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二十三阿哥与前两日刚落地的二十四阿哥。
  这次随扈来了三位,宫里还有六位。襁褓中的二十四阿哥还用不到这些,剩下的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与二十三阿哥,大的六岁,小的四岁,最是活泼爱动的年纪。
  除了这几个皇子阿哥,还有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膝下的皇孙阿哥。
  康熙想着儿孙们,面上柔和许多。
  就见魏珠进来禀奏:“皇上,三阿哥递牌子请见。”
  “宣。”康熙撂下折子,扬声说道。
  少一时,三阿哥随着魏珠进来,撩了前襟,跪下道:“儿臣恭请圣安。”
  康熙点了点头,道:“平身。”
  三阿哥此来,是为了恭请康熙巡幸王园之事。康熙心情正好,也愿意同儿孙团聚,便应了明日过去。
  三阿哥欢喜不已,又陪着说两句话,跪安下去,回去预备明日迎驾事宜。
  曹颙与十六阿哥两个,刚好往圣驾行在这边来,正好看到三阿哥的背影远去。
  十六阿哥看着三阿哥的背影,面上露出几分不屑,转头对曹颙低声道:“难道他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不晓得如今朝廷艰难,真以为像他那般做作,附庸风雅,就能问鼎储位?”
  这个谁说得明白,毕竟是九五之尊的儿子,谁不想着自己就是真龙天子。更不要说,三阿哥想得也无差。
  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如今大阿哥、二阿哥都被圈了,他这个行三的阿哥成为诸皇子之首。也算是最有机会继承皇统之人。
  “不是说四爷要来了么?算算日子,也该到了。”曹颙不好多说什么,转了话道。
  “是啊,要不然你以为为啥三哥这么着急,这几日巴巴的觐见了两、三回,就是为了请皇阿玛游园之事。”十六阿哥说道。
  两人说着话,到了圣驾所在。请内侍进去通禀了。
  过了一会儿,就有旨意出来,传他们两个进去见驾。
  十六阿哥手中,捧着厚厚的账册,就是他这些日子整理出来的。
  听着十六阿哥说起内务府弊端之事,康熙的脸色深沉,看不出喜怒,偶尔扫过的曹颙与十六阿哥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
  曹颙躬身立在一旁,着十六阿哥侃侃而谈,心里也捏着一把汗。
  十六阿哥向来慵懒,这回也是受了刺激,有了争强好胜之心,所以办事特别用心。
  然而,康熙是最求稳的性子,又是顾惜朝廷颜面,十六阿哥怕是要白张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