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1494

  众人都晓得,赫奕的仕途,怕是差不多到头了。
  帝王垂暮,最受不了的,就是臣子的糊弄,这会使得他越发多疑。
  “伴君如伴虎”,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欺君之罪”,别说是断送仕途,就是掉了脑袋,也不稀奇。
  “嗯?”康熙说完,见大家都不开口,不由皱眉,看着马齐道:“难道偌大内务府,就没有当用之人?”
  “回皇上的话,总管内务府慎刑司郎中董殿邦在内务府当差多年,老成持重,奴才举荐此人。”马齐躬身回道。
  康熙点点头,视线从十六阿哥、曹颙等人身上扫过,问道:“尔等意下如何?”
  董殿邦是内务府老人,说起来内务府众属官里比他更适合的也没有几位,马齐举荐的也算是公道。
  十六阿哥与观保、曹颙他们三个也没有其他举荐,都附议马齐。
  除了观保年过而立,曹颙与十六阿哥委实年轻了些。康熙想着十六阿哥最近正查账查的欢实,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有个稳重之人补此缺也正好。
  命董殿邦署总管内务府大臣的谕旨,当日便在邸报里,明发天下。
  曹颙想起尚在京城府里的董素芯,颇感棘手。
  回到别院时,曹颙就对父亲提及董殿邦署理内务府总管之事。
  曹寅点头,道:“以他的资历,这个内务府总管早就当得。去年若不是你升了内务府,他应该就提了。”
  “别的还好说,这个董大人儿子接触几遭,算是通达之人。只是,咱们府里那位小姐,何时能回董家?”曹颙问道。
  曹寅同董素芯舅家尚家关系更亲密,对曹寅说道:“我已托了尚家人为媒,将董姑娘说给你小五为妻,已经给你二弟去信了。”
  “啊?”曹颙听了,不免惊讶。
  曹家小五今年才十五,董素芯已经二十,两人年龄,实是差得远了。
  再说,曹頫长着娃娃脸,又因是小儿子,说话还带着稚气;董素芯却是十来岁就在乾清宫当差,稳重得跟个木头人似的,两人凑一块,实是不匹配。
  “皇上那边?”曹颙想起素芯还在内务府的册子上,问道。
  “皇上早就私下吩咐我,素芯是个老实稳重的姑娘,为媳为女,可自专。”曹寅瞥了一眼曹颙,道:“换做平常还好,在咱们府里养上两年,还能嫁到别人家去?就是你媳妇心里不愿意,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也说不得什么。偏生媳妇为你所累,险些送了性命。再生事端,怕是七阿哥那边也要生怨。既不能为媳,做侄媳也好。你膝下虽有两儿,但只有天佑这点血脉。等过几年,你到而立之年,若是媳妇再无所出,你也要想着血脉延续之事。京里的人家,兴旺发达的,多是子弟众多的人家;血脉稀少的,经不起变故,多少家族就此陨落。”
  听曹寅教训起这个,曹颙忙岔开话,道:“对了,父亲大人,怎么听说赫奕还罢了尚书衔儿?”
  曹寅白日已经听说赫奕之事,现下提及,亦是颇为唏嘘。赫奕不仅革了内务府总管,还有工部尚书,连之前恩诏所得荫生,亦着革退。
  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不算,连儿子的前程也一并断送。被皇上厌弃至此,想要复职谈何容易?
  “赫奕虽有些求名,但是比起其他人来,操守还算好。”曹寅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赫奕被罢职,曹颙原没想别的。
  既然有胆子模糊康熙,就要有所觉悟,也不算是冤枉。更不要说,两人同衙为官,曹颙这边对赫奕还没什么,赫奕却总是提防得紧,好像曹颙时时刻刻都会想着设计他一把,为父报仇似的。
  他也不想想,若是真如此,曹颙就不用干别的了,整日里盯着御史衙门那些御史得了。毕竟这些年,因大事小情,弹劾过他们父子的御史也不是一个两个。
  御史是什么?都察院是什么?真是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这才是空口白牙的大谎话。
  都察院就是枪库,那些自诩为“铁骨铮铮”的御史们,就是权贵手中的枪。目标所指,后头都有人提线,想要自专,谈何容易。
  那些腐儒,鲜少有晓得百姓疾苦的,就长了一张自以为是的嘴,惯会的就是笔头功夫与斗口。
  赫奕是从都察院出来的,酸腐与清高已经入骨,就爱个名儿,曹颙哪里会同他计较。
  就父亲如此肯定赫奕,曹颙颇为意外。
  当年赫奕弹劾曹寅修江宁园子时贪墨,闹得沸沸扬扬,因这个曹寅还专程上了请罪折子。也因这个缘故,京城官场将曹寅贪墨之事说得有鼻子有眼。
  曹寅进京后,同赫奕也是疏离得很,并不因儿子在内务府当差,就同赫奕亲近。
  曹颙不禁感叹,对父亲的毫无私心的“为国分忧”,不知该无语,还是佩服。
  他心里有些矛盾,或许是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真的无法理解三百年前士大夫的忠君爱国之心。
  他也是想要为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却不是为了康熙,不是为了大清朝,而且为了中国人能避开鸦片这个恶魔,不必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
  只是,这烟片至今尚未流传开来,现在提这个,委实太早了些。
  “父亲希望儿子有何作为?”曹颙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寅见儿子这般发问,不禁一怔,看了他半晌,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父承家族余荫,前半辈子过得太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毛病。颙儿你强过为父许多,未来成就必定是为父仰望不及。”
  “父亲,儿子不敢当夸……”曹颙没想到父亲会夸自己,闹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想听这些,而是希望父亲能给自己指引一个方向,省得他老觉得犯迷糊。
  曹寅慈爱的看着长子,有一句却是没有说出来。
  龙生龙、凤生凤,儿子骨子里,也有些自以为是,倔强得很……
  京城,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前几日来了旨意,传召四阿哥去热河随扈。因明日就要起行,衙门里还有差事需要料理,所以四阿哥天黑才回。
  四福晋这边,已经将随行人选行李都预备妥当。
  见丈夫面带疲色,四福晋服侍他更衣,随即亲手捧盏,道:“爷,妾身叫人熬了燕窝,爷喝一碗吧。这半月,爷有些清减,只是如今天正燥热,也不敢用参。”
  四阿哥接过,低头用了两口,想起一事,抬头道:“年氏那边预备得如何了?”
  “妾身晚饭前使人去问过,已经收拾妥当了。只是……”说到这里,四福晋顿了顿,道:“只是这几年,但凡爷往热河,多是年氏跟着,李氏那边,心里怕是不舒坦……”
  四阿哥听了,不由皱眉。
  “爷,要不然,让李氏同年氏随爷同去,妾身留在看家吧?”四福晋犹豫了一下,问道。
  四阿哥摇头,道:“不可,这次奉旨去热河避暑,说不定还要请圣驾游园,少不得福晋。李氏那边,你想个法子安抚吧……”
  曹家,葵院,上房。
  看着坐在炕上的长生,董素芯脸上多了几分柔和。
  长生已经八个月,会坐会爬了。虽然李氏不在京里,但是也没人敢怠慢这位小祖宗,上下都看护得紧,养得白白胖胖的。
  李氏在热河也是思子心切,曾想着使人送幼子过去,又担心还是太小,路上出闪失。
  紫晶这边,则是隔日就给李氏、初瑜写信,禀告府中诸事,也算稍解李氏的惦记。
  长生也看着董素芯,大眼睛黑白分明,小嘴咧着,露出下边的两个门牙。
  董素芯伸出手去,摸了下长生的小脸蛋,道:“姐姐,真奇怪啊。我原是最厌烦孩子的,总觉得哭哭闹闹的,惹得人不安生;如今瞅着,却是打心里稀罕。”
  女子到了年龄,都会如此。是身子已经熟透了,想为人母了。
  紫晶心里想着,嘴上却不好说这个,笑着说道:“谁不是如此呢,年纪小时,耐心有限,就受不得小孩子哭闹;大了,性子稳重下来了,心也跟着静了,就不觉得烦了……”
第0673章
人事(下)
  京城,内务府慎刑司衙门。
  朝廷邸报下来,董殿邦就被各种“道贺”的声音给围住。他心里虽是欢喜,但是面上并不敢太得意。
  内务府的水深着,又是天子家臣,锦上添花的不少,等着落井下石的也大有人在。
  董殿邦是慎刑司郎中外,手头上繁杂的差事也不少。
  这其中涉及的书目账目多,董殿邦整理了半晌,也才弄完一小半,就见有笔帖式进来回话,道是赫奕赫大人来了。
  董殿邦听了,连忙整了整领子袖子,亲自出迎。
  赫奕并不是有城府之人,脸上阴沉着,没有半点笑模样。身后跟着两个笔帖式,手中各捧了一个漆木匣子。
  董殿邦心里叹了口气,面上仍是恭敬着,执了个下属之礼。
  赫奕的神色有些复杂,点了点头,算是回礼,道:“想必董大人也晓得旨意了,本官是给董大人送印信钥匙的。”说着,他转过身,指了指,那两个笔帖式手中木匣,道:“这个是内务府总管印信钥匙,那个是奉宸苑总理大臣印信钥匙,还请董大人收好。”
  董殿邦躬身应了,伸手请赫奕进厅上吃茶,叫人将送来的印信钥匙收妥当。
  赫奕见董殿邦将自己让到上座,自己个儿则是下首相陪,面上神情缓和许多。
  吃了两口茶,他抬头说道:“董大人,你我同僚多年,也算相得,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赫奕听了,忙道:“大人有什么教导,还请直说,在下定当洗耳恭听。”
  赫奕点点头,道:“十六阿哥正查昔日旧账,不晓得能闹出什么风雨来。我虽已革职,毕竟在任上多年,到时候出事,也摘不干净。董大人也是内务府老人,想来也不愿意见内务府风波不断。十六阿哥那边,还请董大人想法子规劝。”说到最后,已经是带了几分乏色。
  不过片刻功夫,他像是抽干了力气似的,面上露出几分羞惭之色,低头轻飘飘的走了。
  董殿邦将赫奕送到门外,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心里亦是唏嘘不已。
  身处内务府这个大染缸里,谁还能干净呢?
  赫奕是满人中的才子,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就想着捞银子。饶是如此,身在内务府多年,身上也说不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