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1494

  同时,为了奖赏商贾的爱国之心,在三年内适量减免其相关赋税。
  这样一来,真真是有进不出,这一次注定是揽财之举。
  别的不好说,那中蒙茶道、中俄贸易、与广州内务府洋货供应,这几条商道,每条少说也要值个几十万两。
  这场招投标,曹颙的预计收入是三百万。
  三年之约,完成三分之一,康熙那边也交代过去。
  况且,这三百万对内库来说,就是收入不菲了。
  招投标,不只是现下快速揽财。按照相关合约,往后这收益中,也有内务府的收益,又是一笔进账。
  除了这个,还得想其他赚钱法子,才能将三年之约履行完毕。
  圣体不妥当之事,曹颙也听到风声。
  算算日子,距离康熙六十一年,还有六年,晓得一代帝王的死期,看着他慢慢老去,走向死亡,这也不算是什么好的感受。
  曹颙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太过投入了。
  龙椅上那位是帝王,不是所谓尊长,也不是值得同情的垂暮老者,帝王就是帝王。
  他心里想着,目光往人群里扫去,却是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那人故意穿了厚马甲,带了顶齐眉的帽子,但是曹颙仍认出来。
  就算是真好奇,这岂能是儿戏?
  曹颙不由皱眉,往那边指了指,对侍立在身后的赵同道:“过去唤来……”
第0607章
龙抬头(中上)
  纵然脸上涂了东西,遮掩了本来的白皙,但不是韩江氏,是哪个?
  虽晓得她好强,但是曹颙也不赞成她这鲁莽之举。
  不过,现下也不是能开口说教的时候。跟着赵同过来的,除了韩江氏,还有一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着甚是面善。
  曹颙还在想着哪里见过此人,那人已经抱拳躬身道:“小人程梦昆见过曹大人,小人行迹匆忙,刚到京城,还没来得及过府给老大人与曹大人请安,还请曹大人勿怪。数载未见,大人别来无恙。”
  “原来是程兄!”曹颙抱拳回礼,心里却是有些纳罕。
  之前并没有程家要掺和进来的风声,看着程梦昆身后的韩江氏,曹颙心里明白,怕是同她脱不得干系。
  说起这程梦昆,是江南大盐商程家的嫡支子弟,曹颙曾见过两遭。
  一次是康熙四十九年,珍珠会后王鲁生扬州被绑架时,曹颙因带着人手不足,曾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向程家借过人,就是这个程梦昆带着家中卫队过来。
  第二次见面熙(是康熙)五十一年正月,曹颙携妻从江宁往山东上任,路过扬州时,曾住在程家,受过程家的宴请。
  程家是江南望族,百年世家,家资丰厚不说,同朝廷权贵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曹家在江宁时,可以从程家调人,世代相交,颇有交情。
  程家到京城,却不好出入曹家府邸,只怕是落了他人的眼。自不会想其他小商贾一般,千方百计,与曹家扯上关系。
  程梦昆虽不是程家家主,却是程家家主的胞弟。在程家可谓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这样有分量的一个人到京城。自然不会只是为了凑个乐子。
  只是韩江氏来这一出,到底是何意?想要另立门户,还是想将稻香村扯进来……
  曹颙看了韩江氏一眼,还在犹豫,就听到程梦昆道:“嗯,大人,这位是小人的外甥儿……江仲文,央求着小人带着她来见见世面,小的已经给他捐了一个看座。”
  程梦昆是什么人物,见曹颙望向韩江氏,三言两语,将事情前后交代清楚。
  既是他这样说,曹颙只是笑笑。
  心里却是不晓得该不该佩服韩江氏的执着之心,按照她的性子,平素极少见外人的。能够这样抛头露面,掺和进来也是不容易。
  她的身上,没有寻常女儿家的羞涩,只像个商人。
  她容貌姣好,但是不苟言笑,说话干净利索,没有女儿的柔媚。
  还别说,她脸上也不晓得涂了什么,使得肤色灰黑了不少,加上刻意化粗的眉毛,倒是真有些像白面无须的少年。
  若不是在曹颙面前,露出窘迫来,举止有些失常,怕是一般人都认不出她是个女子。
  曹颙见惯她一本正经的样子,难得见她这般窘迫不自在的模样,忍不住想要开口逗她两句,话到嘴边,觉得不对,又咽了下去。
  他思量了一下,开口问道:“程兄此来,打算参与一下么?不知,对哪项招投标有兴致?”
  程梦昆俯首回道:“方才已是交了保证金,就是外蒙古茶道与对鄂罗斯贸易这两项。”
  到底是大手笔,蒙古茶道保证金是三十万两白银,三年口外茶叶专销权;对鄂罗斯贸易保证金是二十万两,也是三年的专销专供贸易权限。
  虽说从昨儿到今儿早晨来的商贾不少,但是能有肚子吞下这两个商道的却是屈指可数。有不少商贾,借着同乡会馆的便宜,合了股来招投标。
  目前在京城的商贾大户中,有实力投得这几条商道的,也就是海商方家、王家,晋商范家、王家、亢家,盐商程家与广州的洋商潘家。
  除了程家与日照王家之外,其他都是内务府的老户,同八阿哥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得到八阿哥前往九阿哥府的消息前,这些内务府的大户,没有一家报名招投标的。
  曹颙心里,并不介意是谁中标,左右银子付足了就成。
  谁管他背后的势力是哪一方面,按照规矩来,做的好不好,也不干他曹颙之事。
  曹颙虽有些揽财的点子,但是从不敢自言是商人。
  这商道招投标出去,到了这些商贾手里,不说是摇钱树,也差不多了。
  说句实在话,以往这些人指定也没少孝敬银子,不过是都到了八阿哥、九阿哥等人手里,如今却是被内务府抽红罢了。
  原想要交代韩江氏两句,不过想着人家的正经舅舅在跟前,也轮不到他这个合伙的东家说话,他便同程梦昆说了两句闲话,便转身进了场地。
  除了内务府本堂的属官之外,其他七司二院,也多有属官过来。
  原广储司郎中马连道,前些年被贬过一遭,如今任营造司郎中。
  掌管内府库藏、领银、皮、缎等六库的广储司郎中,是尚家家主尚志杰的胞弟尚志舜。
  董家的家主,董素芯的祖父董殿邦,如今任慎刑司郎中,掌审谳上三旗刑狱案件。
  营造司与广储司都有这次招投标有相干,慎刑司这边却是不相干的。
  不过,董殿邦仍是笑眯眯的带着几个笔帖式过来。
  几个资格老的郎中,加上内务府总管赫奕、马齐与曹颙,内务府的头面人物都到了。
  除了本堂的郎中伊都立与曹颙两个年轻些,其他的都年岁不轻了。
  曹颙在内务府的排位虽在赫奕与马齐之下,但是因这些招投标是他兴起,所以众人还是以他为主。
  曹颙吩咐人,给几位老大人搬了椅子。
  有马齐与赫奕在,董殿邦与马连道他们怎么会同坐,连声道“不敢”,最后还是在不远处重新给摆了座位,几位才躬身坐了。
  曹颙掏出怀表,瞅了一眼,已经是巳初(上午九点),离正午(十二点)还有一个半时辰。
  招投标是午初放人进场,正午开始喊标。
  三百护军已经到了,已经将胡同守得严严实实。
  报名交纳了保证金的商贾,都会领到号牌。进场后,对应号牌的椅子,就是他们的座位。
  马齐与赫奕两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却是心思各异。
  赫奕除了是内务府总管,还是工部尚书,他听说这次招投标中,还有营造司的工程,不免就留心。
  工部那边,几十年的权利纵横,使得上下乌七八糟。
  许多工程,都是朝廷拿银子打水漂似的,使得那些蠹虫中饱私囊。
  赫奕身上带着几分文人的品性,见不得这个的。
  早在康熙五十年,他还曾因修建西花园的事,弹劾过曹寅。
  当时,西花园的许多花石由身在江宁的曹寅督办,其中好像有十几万两的银子对不上账。因这个,曹寅还曾上折子自辩。
  最后,却是康熙发话,到此为止,不了了之。
  至于那十几万两银子,是曹寅贪墨,还是皇帝另有用场,就不得而知。
  因这个,曹寅进京后,赫奕原有些心病,怕曹家追究旧事。
  后来,他却是也坦然了,他有凭有据。又不是空口白牙的污蔑哪个,心虚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