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1494

  李卫出身乡绅之家,生性豪爽,并不把钱财之物看得太重。
  对于这两位老乡,他心里原是带着几分近亲之意的,此刻却也被这种赤裸裸的利诱给腻歪了。不过,他却是没有多言,将两位直接引进了偏厅。
  这两位,之前也做过内务府的买卖,不过内务府的买卖多是由晋商把持的大头,他们这些徽商反而只能跟在后头拣剩儿。
  之前,曹颙还曾专门提过一次,已经往江南那边送信,就是希望打破目前这种晋商独霸内务府贸易的局面。
  所以,李卫心里腻歪是腻歪,还是和颜悦色的将两位引进曹府。
  待引着人进了客厅,奉了茶,李卫却有些犹豫了。
  曹颙清晨出去送殡,才回来没多长时间。
  不过,问过了蒋坚后,他还是请人往二门送信。
  来的是两个商人,又不仅仅代表两个商人。
  这些日子,曹颙忙于丧事,所有的公事都不理会,放羊似的。有些商人借着吊祭的名义上门,曹颙也没心情应和,这一来二去的,也使得不少商人心里没底。
  能够在京城做买卖的,谁背后没有个靠山,要不然是个寻常商人的话,早就被人生吞活剥了。
  要是不安抚这些商人,他们背后的那些王公权贵的府邸,也都是对内务府采购心里没底的。
  将十六阿哥拉出来,是使得人不敢轻举妄动,却也使得不少人心生疑虑,以为不过是权贵之间走个过场罢了。
  虽不知这今儿登门这两位身后依附于什么府邸,但是瞧着他们在丧事完毕就上门,想来对曹府这边也是始终关注的。
  借着他们的口,正好好好说说所谓的内务府采购时什么样的,怎么样减少顾虑,已经新上任的总管曹颙的立场……
第0592章
魍魉(上)
  自从曹颙去内务府开始,就不知有多少人关注着曹家。
  这两个徐州商人进了曹府半日,差不多的人就都知道了。之前虽然有商人惦记曹家这条线,但是那些大户都有自己的主子,散户又没有身份直接上门。
  这次,却是给了他们启示。
  到下午,借着来探望李卫的徽商又来了不少。李卫滞留京城好几年,惯在徐州会馆出没的,拐来拐去,多少都能搭上些关系。
  又赶上年节的缘故,给曹家的礼也理直气壮的送上。
  有些名头大的,直接就打着给曹寅请安的名义来了。
  徽商动了,晋商就有些坐不住了。毕竟以往内务府的皇商,还是以晋商为主。瞧着曹颙的架势,要是提挈南边的那些商人取而代之,那他们到时候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
  就算背后有主子、有靠山,也不过是分钱财、等孝敬罢了,这买卖上的事儿还得他们自己个儿钻营。
  于是,在京的晋商也动了。
  过去没领内务府差事的,想要分一杯羹;领了内务府差事的,则是想着更大的份额。
  那些在内务府根深蒂固的,家里早年同曹家祖上也多有交情;那些新晋商人,则连蒋坚的门路都走上了。
  蒋坚性子里带着几分侠义之风,要不然也不会同李卫成了至交好友。他在钱财上看得也淡,收到的孝敬银封直接交到曹府账上。
  曹忠与曹元曾问过曹颙两次,像蒋坚与李卫交上来这些钱该归到何处账目。
  钱这东西,不能说如何宝贵,但是能不贪钱财,那绝对是宝贵的人品了。
  若是蒋坚贪财,就算他再有本领,曹颙也不敢用的。否则的话,不晓得什么时候,就窝里乱了。
  人就是这样奇怪,别人想要贪财时,会让人觉得碍眼与鄙视;不想要钱财的,反而想让人给予。
  曹颙已经寻李卫问过了,蒋坚虽年过三十,但是因其为幕多年,尚未娶亲,他为幕僚期间,有不少县官想送他丫鬟为妾,都被他婉拒了。
  他早年的寺庙里习武,生活上极为自律,同寻常人不一般,吃穿上也是不挑,要不是留着辫子,说他是个武僧,想来也是有人信的。
  他的这个秉性,倒是入了智然的眼。
  庄先生过世,不仅曹颙伤心,智然这边也不好受。
  蒋坚对智然,心里是颇为好奇的。这样的身份,又如此坦然的住在曹家,并没有去寺庙挂单之意。
  他本是机灵之人,又是长期做幕僚的,心思比别人活些。
  就算没有赤裸裸的打探,私下里也悄悄的观察着智然。
  智然心里了然,神情中露出温和与慈悲,最后闹得蒋坚心里不落忍,按捺住自己的探究之心。
  两人没事下下棋,说说禅,倒也算是投脾气。
  在手上,争夺的是方寸之间;话里话外,说的就都是与为幕相关的话了。
  官场的规矩,这地方州县的见闻,等等。
  智然并没有刻意为之,但是蒋坚仍能感觉到,他似乎很注意这些。
  智然年纪不大,但是却是正式剃度过的和尚,这般关切俗物如何不让人生疑,只是有些疑惑,可以心里想想,说出来,就没什么意义。
  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倒是近了几分。
  李卫这边,虽有几分放荡不羁,但是对于出家人,还是保留几分敬意的。
  京城这边,除了徽商与晋商外,就是山东商人了。
  山东商人,垄断着京城的餐馆酒楼,日积月累下来,其中也有家资丰厚的。
  一时间,曹府门口车水马龙,人们往来不绝。
  曹颙心里的哀痛不减,但是哪里能老沉浸在悲伤中,总要强打起精神,不只是应酬上门之人,还得往一些至亲往来的人家送年礼。
  府里这边,初瑜也颇为忙碌。
  今年,是高太君头一遭在京里过年,府里不能太冷清,但是庄先生未出七七,也不好闹的太热闹。
  怜秋姊妹与妞妞那边,也需要安抚,年货也要预备的比往年更丰足一些。
  稻香村铺面那边,韩江氏早已做好的账目,但是因初瑜这边始终不得空,所以拖到腊月二十五,才过到曹府报账。
  因韩江氏到曹家多次,加上前院等着侯见的外客多,初瑜就直接叫人将韩江氏引进梧桐苑。
  刚进院子,韩江氏就觉得眼前一花,身前已经撞住一人。
  她忙止了脚步,放眼一看,却是曹颙的长子曹天佑,后边追来的,是恒生与妞妞。
  韩江氏中秋节时来过,天佑见过的,隐约还记得。
  他收了脚步,先是仰起头看了韩江氏一眼,而后微微点头,已经出现世家小公子的儒雅仪态。
  韩江氏退后一步,却是眉头微皱。
  她虽已经嫁人,但却仍是处子之身,不习惯同人接触。
  不过,见到天佑那端起姿态,装做大人模样,她的神情立时舒缓,脸上微微一笑,点头回礼。她的心里也不由诧异,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不说,那眼毛毛茸茸的,引得人想要去摸上一摸。
  自打她守寡后,韩家也好、江家这边也好,不少人惦记将孩子送给她做嗣子。打着继承香火、养儿防老的旗号,不过是看上她的万贯家资罢了。
  韩江氏看透族人亲戚的嘴脸,哪里会引麻烦上身,都给拒了。对于孩子,她心里原也是不耐烦的,认为既调皮又不听话的,就是孩子。
  今儿,看着眼前这几个孩子的乖巧模样,却是不晓得为何,叫人生不出厌恶之心。
  妞妞与恒生已经上前来,妞妞穿着白色孝服。天佑与恒生也都穿了素色袍子。
  原来是妞妞还沉浸失父之痛,郁郁寡欢,天佑跟恒生两个就想着主意,要逗她高兴起来。
  刚好,左成那边剃了光头,新制了鹿皮帽子与虎皮帽子,做的惟妙惟肖,天佑便绘声绘色的跟妞妞说了,跑着引妞妞去看,不想正撞到韩江氏身上。
  韩江氏平素很少见笑颜,这一笑使得边上几个人都愣住了。
  跟在天佑与恒生后头的核桃与乌恩两人,都不禁看直眼。
  就是孩子也晓得美丑,天佑的小脸红扑扑的,脸上笑意更胜;恒生也抿着小嘴,仰起头看着韩江氏,憨憨的,露出两个小酒窝。
  妞妞看了看恒生,又看了看天佑,对引着韩江氏进来的喜彩道:“喜彩姐姐,这位是客人?”
  妞妞年纪不大,但在府中,向来讨众人喜爱。曹颙与初瑜两人待之如妹、疼之若女,阖家上下没人敢怠慢。
  因此,听她问话,喜彩恭敬的回道:“三姑娘,这是稻香村的韩掌柜,来给格格报账的。”
  听闻“稻香村”三字,妞妞不禁多看了韩江氏几眼,道:“原来是稻香村的,你们家的点心,却是好吃呢。”
  说到这里,想起父亲生前出去喝茶回来时经常提溜两包稻香村的点心或者糟肉回来,妞妞的眼圈有些发红。
  天佑已经是回个神来,看出妞妞不对,近前牵了她的手,道:“小姑姑,咱们去田婶子哪儿去吧!”说着,又招呼了弟弟,冲韩江氏点点头后,几个孩子一道出了院子。
  韩江氏站在那里,看着几个孩子的背影,心情颇为复杂。
  是不是,应该找个嗣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