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1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0/1494

  她只能腹诽皇上脑抽了,不按常理行事。
  到底在李氏跟前短了气势,尤其想到这宅子曾为长公主府,她更是不愿意多留片刻。
  李氏倒是很失望,这宅子实在是太大,院子显得太空旷,小孙子又不在跟前。
  老人家觉得寂寞了。
  她还想着留下兆佳氏祖孙多住几日,这院子也能添些生气,没想到兆佳氏说什么也不肯留。
  曹颙夫妇察觉出李氏的失落,夫妻两人就将全家每日晚饭都安排在福源堂。
  初瑜更是借口儿女亲事,每日留在福源堂陪着李氏。
  李氏精神这才好些,将心思都放在孙子孙女的亲事上。
  大学士府是五月二十来下的小定,徐元梦请族侄舒穆禄家族的族长、一等公布兰柱为大媒,请布兰柱之妻钮钴禄氏来下定。
  正白旗舒穆禄氏,多是最早归附清太祖的库尔喀部部长郎柱后裔。
  郎柱长子扬古利为太祖额驸,以军功封超品公,地位仅次于宗室诸贝勒,死后追封为武勋王。
  除了超品公之外,家族中其他勋爵传家。
  郎柱两个侄子,一个是八大臣、一个是十六大臣,都是开国功臣。
  按理来说,这般显赫的家族,本不当沉寂这么多年。
  无奈不管他们这一族立了多少功勋,因在正白旗旗下,被顺治皇帝不喜。
  待顺治皇帝亲政后,对这个家族多家打压,旁支爵位革了大半。
  嫡支因扬古利这一房虽没有革爵,可也从此闲赋。
  这一沉寂,就是数十年。
  直到旁支子弟徐元梦科举出仕,舒穆禄氏才再次抬头。
  族中子弟,开始走科举仕途,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子弟相继出仕,只是品级多不高,因此并不招眼。
  徐元梦请族长为大媒,请族长夫人下小定,足以彰显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曹府这边,亦是如临大宾,迎接得很是郑重,请了淳王府那边世子兄弟出面待客,还有出阁的几位姑奶奶回门做陪客。
  待布兰柱向曹颙交了婚书,钮钴禄氏给天慧插戴上,两家正式结了姻亲……
  虽有些失落,可想要儿女亲事定了大多半,曹颙还得松了一口气。
  可惜过了没两天,他就欢喜不起来。
  离京的户部三位司官已经到了湖广,虽粮仓的事情还没有着手,可沿江而上,水位不稳。
  即便李卫在江南开始组织清淤修坝,可为了怕耽搁春耕夏收,地方官员多有拖延,效果并不显着。
  南边的消息不好,北边也有了动静。
  盛京工部尚书上了折子,提及辽河今春以来水位突涨,恳请京中派人巡查,以决定是否加大防洪防涝工程。
  辽河源头在直隶,西辽河多在蒙古,东辽河却是要流经盛京。
  江南水患并不鲜见,对朝廷来说,减免赋税、预备钱粮,昭显皇上恩德就是;东北却是龙兴之地,盛京又是开国之都,真要被淹了,可是了不得。
  不说旁的,就说那肥沃良田,民田少,不是内务府皇庄,就是各大王府王园,还有其他勋贵世家早年圈地的庄子。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这些八旗大爷恨不得上窜下跳。
  早时,因李卫力主水利这一块,还有人弹劾李卫逾越擅权。
  朝廷有河道总督,还有工部,轮不到一省督抚跨省接差事。
  现下没人再闹腾,都盼着朝廷重视防洪之事。
  五分的险情,被他们说成十分,无非是盼着朝廷掏腰包,省得他们的田庄被淹了。
  雍正虽厌恶他们的私心,可也不能让东北被淹。
  几年的风调雨顺,修生养息,好不容易朝廷与地方才安定下来。
  他这个曾被士林诋毁的皇帝,当得也有底气些。
  若真是南北齐涝,没人会想着天有不测风云,而是都会想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那起子小人,说不定又要说什么皇帝德政之类……
  士林口碑,雍正既心有不甘,却也无意为其左右;东北关乎八旗利益,却不容轻忽。
  就今春南北水情异常之事,他专门着大学士与六部九卿,专议此事。
  不管是旗员,还是汉大臣,对此事都尤为关注。
  汉大臣多是进士出身,大半来自江南;旗员则晓得东北的重要性,半点不容有失。
  朝廷上下,难得的没有杂音。
  雍正心中,颇为满意。
  虽说现下国库丰盈,可哪里能轻动?
  西僵不稳,不知什么时候就是一场大战。
  那就是个无底洞。
  因江南水情,李卫又支了数百万。
  雍正觉得气闷,看着这满堂大臣就有些不顺眼。
  咬咬牙,掏这笔银子没什么。
  他登基六年,除了雍正二年的战事外,并没有遇到其他什么坎儿,这会儿舍些银钱,求个安稳也好。
  可是,他整顿吏治这些年,哪里不晓得朝廷弊端?
  干净的人少,胆子大的人多。
  尤其是河工此类撒银子的差事。
  河道衙门历年出的蛀虫还少了?
  五月过了大半,眼见就是六月,真要是因他们贪墨耽搁了防洪大事,那影响就大了。
  心烦气乱之下,雍正的视线落在曹颙身上,又看了看伊都立……又转到工部几位堂官身上……
  直到散朝,他也没说什么。
  在众人退朝之后,他却留下了十三阿哥,商议东北防洪之事。
  “这本是工部的差事,可朕心里实放心不下夸岱。他虽没胆子伸手,可却是个耳根子软的,保不齐被人撺掇了做下蠢事……”雍正揉着额头道。
  夸岱是佟国纲三子,现下袭了佟家长房的公爵,是工部的掌部尚书。
  佟家虽之前被打压得差不多,可毕竟是孝懿皇后母家,雍正名义上的外家,总要留些香火情。
  十三阿哥闻言,晓得皇上这是另有属意人选,斟酌着道:“皇上慧眼如炬,佟公在到工部前,多在武职任上,理不得这种琐事也是有的。”
  雍正道:“东北水患,事关民生社稷,总要有个谨慎人总理,朕才能放心……曹颙与伊都立两个,你瞧着那个更妥当些?”
  十三阿哥不由哑然。
  这两个一个是户部掌部,一个是兵部掌部,皇上你用着不觉得乱套么?
  可皇上的意思已经摆出来,他只能郑重的想了想,道:“若是在这二人中选派人手,臣弟觉得还是曹颙更妥当些……他年纪虽轻,却比伊都立更经事些……”
  雍正满意的点点头,道:“朕也这么看……曹颙的谨慎平素瞧着有些碍眼,可真要去担这差事,还真的需要个谨慎人……朕打算让他兼任工部尚书,去盛京总理此事……伊都立亦同去,东北民人稀少,多是驻军,由兵部出面,调动人手也比较便宜……”
  十三阿哥听了,心下骇然。
  皇上对臣下已经疑心至此么?
  工部两个尚书、四个侍郎竟无一可信之人,另提溜了曹颙总理。
  六部尚书,不满员时两部兼任是有的,如同张廷玉,就挂着两部尚书职。
  地方督抚,亦多挂副左都御史或兵部尚书衔。
  可曹颙这个不同,工部尚书无出缺。
  十三阿哥斟酌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皇上,工部那边……”
  雍正道:“李卫上了折子,江南防洪以缺人手,让夸岱去江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0/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