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1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494

  李氏不耐操心这个,便发话让媳妇做主。
  初瑜又怎好自作主张?
  内务府包衣人家枝蔓相连,要是一个处理不妥当,谁晓得得罪了哪个?
  可是要是拖下去,等到长媳进门,再打发她们出去,影响又不好。
  晓得的不会说什么,不晓得内情的说不定还要将“善妒”的帽子戴在六格格头上。
  初瑜不愿给儿子与没进门的媳妇留麻烦,便想要早些解决此事。
  这算是内宅事,可也不单单是内宅之事。
  雍正此举,固然有施恩曹家之意,可未必没有其他目的。
  曹家上下,对此心知肚明,可偏生还得做出感恩不尽之态,对着十个宫婢看上去也全无提防之意。
  李氏向来怜贫惜弱,便留下那犯官女眷三人、还有个看起来最瘦瘦小小一个,其他六个让曹颙夫妇安排。
  剩下六人中,三个年长的入了梧桐苑,补了一等丫鬟的缺;三个年幼的则跟着天佑、恒生、长生院子里当差,不过因年岁小,只是二等丫鬟的例。
  梧桐苑有八个一等丫鬟的缺,这三个补上倒是也并不显眼,大家便相安无事下来。
  其实,哪个有异动,哪个传递了消息,都在曹颙眼中。
  只是他并无隐私不可对人言,便也由着她们去。
  不知是她们在宫里规矩学的好,还是畏惧初瑜的身份,即便有几个有姿色的,也都本本分分。
  她们当差矜矜业业,做事亦勤勤恳恳,并不亚于曹家家生子。
  数年下来,她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初瑜自是希望她们能指个好人家,全了主仆一场的情分。
  曹颙最不赞成的就是主子指婚那一套,要是姻缘和美还罢,要是夫妻不协的话,心里岂不是膈应?
  “还是问问本人的意思,愿意回归本家的就出府,乐意留在府里的再说。”曹颙想了想,道。
  即便是内务府人家,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将女儿送入宫的,稍体面的人家都舍不得将女儿送进宫做宫女。
  这些经小选入宫的女子,要不就是家境不好,要不就是另有恩怨,曹颙不愿插手太多,可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女孩离开曹府后处境不堪。
  初瑜笑道:“如此也好,左右也不是顶着急。即便要打发她们嫁人,也得等老太太回来,让她们给老太太磕了头再走。”
  曹颙点点头,道:“不好全打发了,那样太惹眼,还是先可着将到年纪这几个,小的就先留下。嫁妆什么的,可以优待些,但别忘了言明是因皇上恩典,剩下几个小的,还是按照府里的规矩,到了年岁再说。”
  旁人还好,那几个犯官女眷按制不得除奴籍,生死荣辱都在曹家众人的一念之间。
  初瑜迟疑了一下,道:“林儿她们几个,倒是任由咱们处置,可毕竟曾是官眷,虽说沦落为奴,可保不齐有平反之日,若真的指给府中下人,倒真的是恩义不成反结仇。”
  曹颙想了想,道:“当年随同这十个宫婢赐下的,不是还有六户包衣吗?若是那几个乐意出嫁,就从那几户给她们找人家;若是她们不愿出嫁,就打发到庄子里养花种菜……”
  官场上的事,谁也不好说。
  要是哪天对方真平反了,却发现女儿成了曹家家奴之妇,外孙子外孙女成了曹家家生子,那除了怨恨也不会有别的。
  曹颙所做的,不过是留有一线余地而已……
第1326章
问话
  没过几日,曹府收到简亲王府的请帖,是简亲王福晋下给初瑜母女。
  简亲王福晋二月十六生辰,在王府设宴,请了几家女眷听曲看戏,客人名单上,包括初瑜母女与曹颐。
  收到请帖时,初瑜也只能感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宗室权贵中,谁不晓得简亲王继福晋是个不爱热闹的。除非必要的应酬,她鲜少在外交际,嫁入王府这些年,为了自己的缘故,对外宴请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这一次有悖常态,主动设宴,多半是为了六格格的缘故。
  六格格的婚期就定在九月里,这不过是半年功夫。
  多几次机会,让她接触婆母小姑,彼此相熟,也省得她嫁进曹家忐忑。
  论起来,初瑜是她同族姊妹,曹颐是她母亲闺中好友,六格格早年也曾见过这两位。就连天慧,她也在平王府见过。
  只是那时六格格年幼,天慧就更小了,也只是见过而已。
  待初瑜对曹颙提及此事,曹颙却想到天佑,道:“虽说没有给天佑帖子,可既是晓得此事,天佑也不好做不知,给他单独预备一份礼,让他在宴饮前一日去简王府请安贺寿。”
  虽晓得丈夫说的是正理,可想到宝贝儿子往后需要孝敬的长辈就多了两位,初瑜心里难免泛酸,道:“等到我生辰,看看六格格孝敬我什么?”
  曹颙“哈哈”笑道:“夫人不用泛酸,那时候媳妇已经过门,还能短了你孝敬不成?说不定要收双份孝敬,还有大格格那份。”
  初瑜“扑哧”一声也跟着笑了,道:“儿子真是给旁人养的,还好娶了媳妇进门,权当多两个女儿,倒是也不亏。”
  曹颙点头,道:“如此想就好,都是孩子,能包容就包容些,遇到不合心意之处,也不要生闷气。都说老伴、老伴,以后你眼里只看着我就行了,让他们小的随意。”
  初瑜听着这话不像,横了丈夫一眼,不忿道:“瞧老爷说的,难道我是那恶婆婆?还要老爷先敲打我?”
  见妻子着恼,曹颙忙道:“不是这个意思,还不是担心你身体,舍不得你操心费神么?孩子们渐大,也不能累我们操心一辈子。即便是你怀胎十月生下的,可既是养大了,教养的也不错,就得让孩子们自己有担当。教妻训子,是他这个当丈夫、当老子的责任,可不能推给咱们老两口。”
  丈夫满脸关切,归根结底又是心疼她的缘故,初瑜只觉得自己之前的恼怒有些无理取闹,讪讪道:“老爷放心,我会爱惜自己,只是老爷这声‘老两口’我可是不敢应承。老爷看着年轻着呢,正是壮年,哪里就老了?”
  曹颙笑着摸了摸胡子,心里想着怎么让自己面相更老成些。
  皇上已经呈现老态,怡亲王也现露日暮之相,自己活蹦乱跳的,别再碍眼。
  他却不想想,他当雍正、怡亲王是同龄人,那两位却将他当成子侄晚辈。
  没两日,又轮到户部轮值,曹颙一如往常,掐着时间乘轿子到了宫门外。
  等到内侍将众人引进宫门,前往养心殿,已经到了晨正时分。
  在外侯见的几个堂官自是一路上提心吊胆,寻思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故变动。
  只有曹颙,因得了顾纳消息,晓得今日小朝前吏部尚书引着进京叙职的外官陛见,因此倒是并不为今日小朝延后意外。
  果不其然,将到养心殿时,一行人就迎面遇到吏部侍郎与十来个穿着各级补服的官员。
  从所着补服看,这些官员从正七品到正四品不等。
  别说他们,就是那负责引荐官员到御前的吏部侍郎,见到曹颙与刑部两位尚书在,也只有躬身避让的份。
  曹颙往人群中扫了一眼,顾纳正在其中。
  不管是品级,还是年纪,顾纳都不起眼。
  曹颙微微点头致意,心里想着如此不惹眼也好,如此泯灭众人之中,也比太过惹眼,让雍正想起顾纳曾在九阿哥门下要好。
  他却不晓得,雍正已经将顾纳记住,而且说不上是好印象。
  待内侍引着众堂官进入养心殿时,雍正的脸色就不好看,望向曹颙的目光尤为犀利。
  曹颙站在队列中,虽没有抬头,可却感受到雍正不善的盯视。他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发紧,心里已经飞快的在寻思自己近日有无过错,是不是哪里犯了忌讳。
  可想来想去,还是茫然无头绪。
  曹颙既想不出来,就安下心来不再想。
  顶多也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训斥一番,已经经历一次,曹颙只觉得自己的脸皮越来越厚。
  不过还好,雍正终是收回视线。
  在曹颙回禀户部公务时,雍正也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小朝结束,有没有其他意外,曹颙心里多少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就在他随着众人退下时,陈福却过来传雍正口谕,命曹颙东暖阁觐见。
  曹颙面色不变,眼中的惊诧却是遮不住,心中惊疑不定。
  陈福这时眉眼却弯了弯,道:“曹大人快随奴婢过去吧,总不好叫主子与王爷等着。”
  曹颙见状,心中大定,对陈福道:“劳烦大总管,曹某谢过大总管。”
  陈福低声道:“曹大人勿要客气,奴婢早年受过魏总管的恩惠,往后魏总管那里,还要劳烦曹大人多费心照拂。”
  这话说的莫名,曹颙只觉得稀里糊涂。
  能给陈福恩惠,且提起来大家还能晓得的“魏总管”,只有魏珠。
  可据曹颙所知,自打雍正登基,魏珠这位圣祖朝的红太监,就被发配景山寿皇殿当差。
  虽说还挂着总管太监的衔,可实际上却相当于被软禁在景山。
  曹颙虽有些唏嘘,可对于天子近侍这种高危职业来说,魏珠能留下一命已经是侥幸。
  就因这个,对于雍正登基的各种流言,曹颙是倾向于康熙确有遗命的。要不然的话,魏珠这个康熙近侍早当被灭口才是,哪里还能有性命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