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1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3/1494

  礼教却要求女子守节,却是对妻说的,并没有哪家要求妾守节的道理。所以,庄延平也就没旁的啰嗦,反而准备了两百两银子,分赠两位姨娘。
  “回门礼”后,庄延平也没有再留下的理由,便张罗着返乡。
  柴秀才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他起草了状纸,告曹家侵吞庄家遗财,要求曹家同已经出阁的小姨娘退还庄家部分财物。
  因说不动庄延平,名不正言不顺,他又将自己的次子说成是过继到岳家,要求继承岳父留下的爵位。
  因老父无子,早年庄氏确实同丈夫提过,让次子承继庄家香火。
  柴秀才却自诩书香传家,鄙薄岳家幕业为生,拒绝了妻子的提议。
  等到庄先生过世,为图遗产,他想要改口,却是来不及。
  当初也是不知道岳父到底留下多少遗产,又碍于曹家权势,不敢撕破脸,才忍气吞声的离开京城。
  现下晓得妞妞身上有岳父留下的爵位,还有妞妞陪嫁了十五顷地、三所宅子的陪嫁,这些都不是浮财,本应留给庄家嗣子嗣孙的,如何能让柴秀才忍下?
  状纸还没送出去,天佑已经使人抄录一份,送到父亲跟前。
  曹颙看了这状纸,并不觉得着恼,反而觉得可笑得紧。
  若不是庄氏同柴秀才夫妇实在不堪,待妞妞她们也不亲近,曹颙看在先生份上,怎么也会照拂一二。
  如今看来,这柴秀才不仅是没眼色,还有些缺心眼。
  想着自己负责海贸这半年,多少双眼睛盯着抓他的小辫子,却因他行事低调谨慎也无处入手,曹颙笑了笑,放下状纸,道:“随他……”
  咳,有一种彪悍,没有理由。
第1258章
成了被告
  圆明园,勤政殿,东阁。
  顺天府尹陈守创跪在御前,上了折子。
  这位被从工部给事中擢升上来的天子心腹,现下并没有摆出什么铁面御史的做派,而是恭顺得紧。
  雍正使内侍接了他的折子,摆摆手叫起。
  十三爷先前正好在御前商议政务,坐在一边,看着陈守创,心里在思量他的来意。
  作为京府府尹,陈守创不仅品级是正三品,而且有直接递牌子面君之权。
  城里有什么不太平?
  十三阿哥思量着,用眼角余光,看了御案后的皇上一眼。
  皇上看着折子,神情有些怪异,不似担心,嘴角微翘,带了几分讥讽。
  这会儿功夫,皇上已经看罢折子,对十三阿哥道:“有人往顺天府递状纸,要告曹颙侵占民财。”说罢,将折子递给边上的内侍,示意给十三阿哥送去。
  十三阿哥闻言,只觉得古怪,接了折子,快速看了一遍,又看了后边附着的状纸,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确实是有人将曹颙给告了。
  侵占民财?
  十三阿哥连为曹颙辩白几句的想法都没有,因为,这罪名实在是太离谱。
  曹颙在官场上口碑好,皇上瞅着他也顺眼,除了他工作勤奋,为人恭谨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富足不贪。
  不媚上,不压下,守着户部这个油水最丰厚的衙门,也从来不伸手。
  旁人不晓得,消息灵通的十三阿哥却是晓得曹家的收入来源。
  除了庄子同“稻香村”外,还有广州商铺的分红,曹家甚至还隐藏着一门生意,也是滚滚利来。
  那就是“西洋美颜膏”。
  十三阿哥府中,也用着几瓶,玉色琉璃瓶子,外头绘着缩小版的西洋美人头。
  在京城的洋货铺子里,这样一瓶美颜膏,就要卖到四、五两银子一瓶。
  实际上,这是这些东西都是产自澳门,是曹家暗地里的买卖。
  既是四、五两银子一瓶的东西,若是效果不好,也不会推广开来。既然这个东西,能在几年之内,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效果颇佳。
  十三阿哥虽不晓得这“美颜膏”的配方,却晓得主用成份用了珍珠粉。
  京城的胭脂铺子里,最不缺的就是珍珠膏、珍珠粉什么的,可顶好的东西,价格也比不上“美颜膏”。
  有好几条生财之路在手的曹颙,平素里只听说过散财的,这侵吞旁人财产的罪名就扣的有些滑稽了?
  陈守创是认识曹颙的,两人同朝为官,不过点头之交。
  陈守创不会幼稚的以为,有个状纸在手,就能扮演铁面御史,带人讨伐手握实权的户部尚书。
  他自己是皇上器重的臣子不假,曹颙的圣宠未必在他之下。
  况且,他已不是御史。
  京府府尹,天子脚下,处事首先要求稳。
  当看到状纸时,他第一反应不是去探究事情真伪,而是关注这状纸背后有没有官员倾轧,会不会引得政局震荡。
  事关一品京堂,立不立案,如何立案,都不是他一个京兆府尹能做主的。
  于是,就有了御前请旨。
  “你怎么看?”皇上问十三阿哥道。
  十三阿哥笑着摇摇头,回道:“这状纸看似言辞振振,却是底气有些不足。这前面咬着曹家侵占庄家遗财不放,后边却又例举出庄陪嫁财物作证。既是庄家的房宅田产都归了庄氏的嫁妆,那前面曹家侵占民财的说法就有些对不上了。”
  陈守创在旁听了,心中松了口气。
  即便大家都说曹颙是和善性子,陈守创也不愿平白的得罪他。
  他虽比曹颙年长,可论起官场资历,却是落后曹颙一大截。
  他好好的做完府尹,在往上多半是升侍郎;那个时候,曹颙说不定更进一步,封阁拜相。
  今儿却是他倒霉的日子,因为皇上接着发话,让他立案审理……
  户部,尚书房。
  看到刑部送来的文书,曹颙不由皱眉。
  查嗣庭案终于尘埃落定,查嗣庭与其子查克上死在狱中,其他儿子未满十五岁,给功臣之家为奴。
  两位兄弟中,长兄年迈家居,对于所为恶乱之事,实无由得知,着将查慎行父子俱从宽免,释放回籍。
  胞兄查嗣瑮、胞侄查基俱免死流三千里。查嗣庭名下应追家产,着变价,留于浙江,以充海塘工程之用。
  因提前托了十三阿哥,所以在“功臣之家”的名单上,也添了曹家。
  查嗣瑮两个未满十五岁的儿子查开、查学,将以官奴身份,入曹府执役。
  这样一个结果,对曹项也算有个交代,可曹颙并不觉得欣喜。
  因为从蒋坚这边,他还听到关于查家的另外一个消息。
  查嗣庭之妻与媳妇都投缳自尽,查家其他女眷将跟随成年的父亲子侄流三千里。
  没有将查家女眷罚没为奴,给江南查家留几分余地;将查家年幼男丁都入了奴籍,就断了他们几代人的科举之路。
  说到底,还是查家的风头太盛了些,已经执掌士林牛耳。
  因不好太过行迹,曹颙只吩咐曹满带了他的名帖去刑部领人。
  对于查开、查学两兄弟的安置,曹颙面上也只是淡淡的,让人将他们带到下人房安置,并没有另眼相待。
  查家的案子风波才熄,他可不想因为这个,引得皇上迁怒。
  兄弟两个,一个十四、一个九岁,年长的查开已经考了秀才,长相温文儒雅不说,肚子里也有墨水。
  曹颙想了想,便吩咐曹元,将他们兄弟两个安排在长生与天宝身边做书童。
  翰林院同六部相比,消息滞后了些,可毕竟查家是翰林院里的大户,多少人关注着,所以曹项也得到恩师流放,曹家赏了“官奴”的消息。
  他心急如焚,恨不得立时回家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偏生今日翰林院忙,几位新上任的编休的编休,到他这里请假学问,应付了好一会儿,才脱身出来。
  等到从衙门出来,曹项没有回东府,直接奔西府而来。
  他为老师古稀之年即将流放难过,又为老师两个儿子入曹府而欢喜。
  虽说都是罚没入了官奴,可在曹家,与在其他人家不一样。
  不过,听说曹颙将他们兄弟安置在下人房,让他们做天佑的伴读,曹项神色就纠结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3/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