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1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494

  若是倾国之力,或许能组个大船队,来次大清国的下西洋,可那不是雍正的行事风格。
  他不过现下兴起,等到冷静下来,会盘算其中的耗费与所得,最后还是会放缓脚步。
  当叫曹颙跪安时,雍正与曹颙君臣两个,都各自满足。
  “曹颙还算勤勉,只是到底还年轻,还需好生历练。”雍正满面温煦的对十三阿哥道。
  十三阿哥附和道:“是啊,还需皇上教导,方能眼光更通达些。”
  话虽如此,他却晓得,皇上对曹颙是满意的。
  皇上这人至情至性,看谁顺眼,就满心都是好;若是厌弃了,再好也是不好。
  现下张廷玉圣眷在握,也有些户部的风言风语在御前。固然有说张廷玉倚仗身份压制曹颙的,也有说曹颙怠工心有不满的。
  为了这事,皇上还曾专门问过他,曹颙是否发过牢骚。
  现下有这海贸的事牵着,表明曹颙依旧勤勉,御前对答也无半点埋怨与委屈之意,正合了皇上的心思……
  出了宫,天色已经幽暗下来,曹满带了几个长随,提着灯笼,等在不远处。
  曹颙嘴角微翘,雍正让他将海贸之事,再做补充,拟个详细条陈,先行部议。
  不用说,那样的话,牵头的人就不会是他曹颙,而是张廷玉。
  如此甚好,毕竟举国贸易,是大清国头一回,还不知其中会出多少是非与纰漏。
  曹颙并无成绩被夺得郁闷,反而生出几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轻松。
  回到曹府,进了二门,没走几步,就见初瑜从二门出来。
  曹颙看了眼兰院上房,透过玻璃窗,里面人影闪动。
  曹颙有些意外:“孩子们还在老太太房里?”
  “孩子们等老爷回来用团圆饭呢。”初瑜笑道:“劝也劝不住,只能由他们。”
  曹颙闻言,不由摇头,道:“你怎么由着他们胡闹,这上有老、下有小,饿着怎么好?”
  “方才吃了饽饽了,既是孩子们一片心,老爷还是受了吧。”初瑜说道。
  曹颙听了,还是不自由加快了脚步,回梧桐苑换下补服,而后夫妻两个又回了兰院。
  上到高太君,下到天宝,四代同堂,上下十来口,加上左住、左成兄弟,大家坐了大一桌子。
  热腾腾的酸菜锅子,还有恒生最爱吃的烤肉排,左住兄弟爱吃的焦溜丸子,摆了满满一桌子。
  除了天宝依偎在李氏身边,用调羹吃着几个丸子外,其他人面前都斟了曹府自酿的“五福酒”。
  虽说少年们年岁不大,不宜饮酒,可这“五福酒”是果酒,不易醉人,曹颙倒是不拦着。
  这是恒生的接风酒,小哥几个少不得举了酒杯敬他。
  恒生来者不拒,他是真欢喜,为几个哥哥的中举,为左住、左成的亲事,为父亲平安无事,为大叔叔遇劫还生,为老太太、老太君健康安泰。
  这轮了一圈,他就吃了不少酒。
  天佑在旁,有些担心,提前一步提溜了酒壶,道:“二弟吃了不少,差不多了。”
  恒生面色微醺,笑道:“大哥,这酒跟糖水似的,实不当什么。弟弟回家欢喜,大哥就再容我吃两盅。”
  天佑还要再说,曹颙道:“给他倒上,着急赶路,想来身上也乏,吃点酒好生睡一觉也好。”
  父亲发话,天佑自然无话,给恒生斟了,而后又将自己的酒盅倒满。
  恒生虽吃得欢喜,可晓得在长辈面前,还是很有节制,同天佑、左住几个吃完酒壶里酒,便撂下酒盅。
  长生到底比大家小几岁,不过是同妞妞、天慧两个一样,意思一盅而已。
  见几个侄子儿吃了一小坛“五福酒”,还没怎么样,长生不由咋舌,道:“过年见你们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酒量,如何就长了酒量?”
  一小坛“五福酒”是二斤,即便这酒不醉人,也是不少了。
  一句话,使得李氏与曹颙夫妇也望向四小。
  曹家虽有几种佳酿,可对孩子们束得却严,即便是果酒,也不过逢年过节能吃上两盅。
  恒生倒还没什么,天佑与左住兄弟则带了不自在。
  天佑讪笑两声,道:“上个月酒局实在多了些。不过侄儿们不曾忘了父亲的教导,并不敢贪杯,实是推却不了的,才吃上两盅。”
  左住附和道:“就是,就是,不说旁的,就是同年请吃,就有七、八回,还有同房师兄弟,同乡、同窗,哪个也不好落下。还好这个月消停了,要不然真是熬不住。”
  左成也点头道:“大家多是初次打交道,也多是适可而止,鲜少有不知趣逼酒的,七叔不用担心。”
  带哥哥们说完,恒生才道:“喀尔喀那边膳食,同京里不一样,除了奶食,就是肉食,多配着酒吃。加上草原上天冷的早,早晚吃些酒,也好御寒。”
  长生点头道:“原来如此,那就不稀奇了。”
  曹颙扫了众人一眼,道:“我倒不是逼着你们滴酒不沾,只是你们现下也大了,也外出应酬,当看过旁人的醉酒丑态,还需铭记自省。”
  “是。”四小起身应了,心里都觉得庆幸。
  真要是在外头喝成个醉鬼,即便长辈们不说,他们也要羞死了。
  一顿饭,直吃到戌正(晚上八点)方散。
  因孩子们都吃了酒,天又晚了,初瑜便留左住、左成住下,打发了小厮去宁宅那边告知田氏。
  从兰院出来一吹风,恒生就有了醉态,被天佑、左住他们搀着下去安置。
  妞妞与天慧相伴回了各自院子,曹颙夫妇也回了梧桐苑。
  “恒生性子实诚,这回伤得不轻。”初瑜一边服侍丈夫脱了衣裳,一边带着心疼道。
  曹颙带了几分自责道:“是我太轻率了。早该使个人先到喀尔喀看看再说,因隔得远,却是疏忽。”
  恒生再懂事,也是个十五岁的孩子。
  对于那些妻妾争锋、兄弟争产的事情,他在京城虽有耳闻,也只是耳闻,并不曾有过亲身体会。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爷也莫要太过自责,毕竟这回恒生只是做客去的,还能回来。要是现下面上光,将咱们恒生诓过去,再行这些手段,咱们又看顾不到,那才是害了恒生。”初瑜说道。
  曹颙点点头,早先不拦着世子认子,是因为生恩无法割舍。现下看来,那世子的狗屁爱子之心,是嘴上说说,还是真有分量,还有待思量。
  这会儿功夫,曹颙想起曹乙所提之事,对初瑜说了。
  初瑜听了,不由皱眉,道:“二供奉是不是年岁大了些?”
  曹颙晓得,妻子回京后使人在府外为惜秋打听人家,问道:“外头还有旁的人选?”
  “前些日子使人打听,倒是有两个人选,一个稻香村鼓楼铺子的成掌柜,三十五,丧妻有一个女儿,与天慧差不多大,也到了说人家的时候。还有一个钟举人,是钟妹妹的族叔,寓居在京,身上有举人功名,如今在侍郎府坐馆。倒是比成掌柜年长几岁,妻子病故,两个儿子在老家务农读书,已经娶了媳妇。”初瑜道。
  前者曹颙头一回听说,后者曹颙却是见过的。
  当年钟举人进京考恩科,顺道送族侄女钟氏进京,曹颙曾在蒋坚的婚礼上与之打过照面,个子不高,说话咬音颇重,看着还算方正。
  他恩科不第,并没有回乡,而是留在京中,看来是有待明年春的会试了。
  “钟举人既是留在京中,是要等着会试。既要走仕途,娶妻就挑剔些,这门亲事很是不妥当。”曹颙道。
  初瑜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只是听钟妹妹提及,他们家虽是书香传家,子弟婚娶并不太挑门第,只要身家清白,三代之内无刑亲的,就能拜家庙。她有个族兄,就娶的同乡大户人家放出来的婢女。”
  是有句老话,叫“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
  况且现下议亲的惜秋,并不是曹家的婢女,而是曹颙的小师娘。
  若是没有助力的读书人,能借此搭上曹家这条关系,怕是还巴不得娶惜秋。
  曹颙不愿恶意去揣测人心,现下他也不怎么担心这个钟举人真有什么不良打算,因为双方悬殊太多。
  不管对方真心实意也好,还是想要搭桥也好,只要善待惜秋一切好说;否则的话,曹颙也有能力让他一切成空。
  “明日你对惜秋提一提,看看她心意如何。若是她想要体面风光,就算没有钟举人,请宋先生想想办法,也能再寻个妥当的人来。要是想要踏实过日子,成掌柜与二供奉都不错。”曹颙道。
  宋先生虽已经在家养老,可徒子徒孙遍及官场。
  别说是还没有授官的举人,就算直接找个有顶戴的人选,也不是难事。
  初瑜闻言笑道:“有老爷给撑腰,自然是寻个合二姨娘心意的。只是我平素瞧她,是个安静老实的,倒未必有什么富贵心思……”
  一夜无话,次日曹颙如常去了衙门,初瑜先去兰院请了安,而后在梧桐苑料理了家务,天色近午时,才得了闲功夫,才带了个小丫鬟,溜达到榕院。
  天慧也在这边,同妞妞姑侄两个正在榕院小厨房里忙活,听说初瑜过来,忙将做好的吃食端上来。
  “这是奶饽饽?”看着这白色带了红色点点乳块,初瑜笑着捏起一块,看了两眼,道:“这是掺了枸杞碎末?”
  妞妞笑道:“不是枸杞子,是麻黄粒儿。恒生说了,喀尔喀那边的奶食,多掺这个。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这是冬日里当进补的东西。有了这个,每次里吃两块,只当调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