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精校)第1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494

  十三福晋聪敏,转念一想,已是明白丈夫的用意。
  十三阿哥已是总理事务亲王,若是再给两个年长的嫡子结两门显赫的岳家。即便没有结党之嫌,也有结党之势,怕是要被皇上所忌。
  话虽如此,到底是嫡长媳,往后要成为王府女主人。作为姨母,十三福晋喜欢自己的外甥女;作为婆婆来看,这幼年失父,到底不足。
  她笑着说道:“曹府虽分了家,可京城谁不晓得,曹颙长兄如父,待堂弟堂妹们极是照顾。两家要是做亲,皇上要是多想,反而不美。”
  十三阿哥想想也是,便道:“我不过一说,既是不妥当,那就再留意旁的人家……”
  西北,甘州。
  转眼功夫,曹颙已经到甘州半月。在兵营休息两日后,他便带着天佑、弘普与户部、兵部司官,前往军屯巡视。
  因几处军屯,相隔不远,十来天地功夫,就已经巡了三、四处。
  因是供应军需,军屯多是以小麦、高粱为主。因划得是水土肥美之地,庄稼长势也蔚为可观。
  眼看就要到中秋,岳钟琪打发人过军屯接曹颙等人回营过节。
  军屯条件艰苦,曹颙也没矫情,带着众人回甘州过节。
  塞外秋寒,中秋前后,就已经霜降。
  曹颙本还担心弘普与天佑两个熬不住,没想到这两个小的,经过这些日子的奔波,身子骨结实不少。
  不仅没有生病,回到甘州驻地后每次还跟在永庆屁股后去练习骑射。
  看着弘普身上的阴郁散去不少,曹颙打心里高兴。
  弘普在阿哥所长大,身边不是太监,就是宫女、嬷嬷。阴盛阳衰,又没有慈母呵护,小孩子能健康成长才怪。小小年纪,就一肚子阴暗,实令人叹惋。
  曹颙欢喜没两日,就笑不出了。
  八月十四,川陕总督年羹尧到抵甘州。
  “曹大人,真是好久不见啊……”看到曹颙的那刻,他挑着嘴角,似笑非笑道。
第1064章
因祸得福
  “富养人、贵养气”这句话说的果然不假。
  同几年前的倨傲相比,年羹尧在独掌三省之地后,身上添的是霸气。加上人到中年,富态许多,看着跟小山似的。
  他不再像在京城时那般喜怒形于色,而是眼高于顶,不再将曹颙放在眼中。
  不过是三年功夫,两人处境已经逆转。
  不管是官职,还是爵位,还是圣宠,年羹尧已经是皇亲国戚、人臣之首;曹颙却是止步不前,爵位没有升,官职还是从二品侍郎。
  他看着曹颙,不像是看着同朝为官的同僚,而像是看蝼蚁一般,轻蔑中带了狠厉。
  曹颙只当他小心眼,记恨前两年在京城时的摩擦;只有站在年羹尧身后的年家次子年富晓得,自己老爹恨曹颙不是一星半点。
  那年,年羹尧在京城与曹颙有龌龊,归根结底,不过是年羹尧瞧不起曹颙,不忿他发迹之快而已。曹颙的身份虽压着他,可是他只是将曹颙当成纨绔之流,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自家老爷子,却是因畏惧曹府得圣宠,拖着年老之身,亲往曹府赔情;为了避祸,还在他没有在京的情况下,将年家长房、二房分了家。
  他即便为总督大员,老爷子也不稀罕,留在罢官待罪的长子身边养老。
  知道详情的还好,毕竟是老爷子做主,没有儿孙反对的余地;不知道的,还当他年羹尧不孝,独享富贵,弃老父与兄长与不顾。
  将他推到不孝不恭的地步,年羹尧自不会怨愤自家老父,反而恨上了曹家,认为是曹家仗势欺人所致。
  风水轮流转,如今两人易的而处,年羹尧看曹颙就跟看跳梁小丑一般。
  虽说曹颙不情愿,可品级所致,还是他这边主动见礼。
  年羹尧大喇喇受了全礼,也没有回礼的意思,半晌方笑着道:“早听说京城来人,没想到竟是曹大人。莫非曹大人得了恩典,军前效力?”
  军前效力,都是犯官,年羹尧看来心情大好,如此戏耍曹颙。
  曹颙淡淡一笑,直起腰身,道:“比不得年大人圣恩正隆,得以心想事成。”
  年羹尧闻言,不怒反笑:“哈哈哈,数年没见,曹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胆识过人,口齿伶俐,希望曹大人能在西北保持本色才好。”
  曹颙知道,即便年羹尧再狂妄,也不当真将他这个“钦差”给处理了。可是为了泄愤,说不定要安排些点什么,来折辱他。
  这是年羹尧的地盘,曹颙不会傻得硬碰硬,真去激怒他,可也不能逆来顺受。毕竟带着儿子过来,自己太狼狈的话,别说自己忍不下,就是孩子见了也受不了。
  “早先听人传言,曹某还不信,今日得见,才发现年大人果然威仪日盛啊!”曹颙道:“出京前,皇上召见下官时,还吩咐过我,让我到西北后多听多看。皇上对年大人的恩宠,真是令人不由羡慕!”
  不过两句话,年羹尧的脸一下阴郁下来,这是威胁?
  曹颙的来意,本就在他揣测中。开始时他还以为皇上使曹颙过来,是为了总领西北军粮草事务。明面上巡视军屯什么的,年羹尧是一句不信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两人相看两厌,自是不欢而散。
  “竖子可恨!”回到自己帐中,年羹尧恨恨道。
  年富跟在旁边,道:“父亲,既是他不知好歹,那儿子使人好生让他长长记性?”
  年羹尧横了他一眼,道:“胡闹!他虽不在军前行走,却是奉旨而来。闹出难堪来,御前怎么交代?”
  年富撇撇嘴,道:“虽也位列皇亲,不过是个额驸,哪里比得上父亲体面?儿子瞧他在说大话,皇上姑父要是真器重他,既是唤他来一次,怎么不让他在军前挂个名儿?朝廷规矩,无军功者不得封显爵。他做京官,即便熬一辈子,爵位也未必能升一升。”
  年羹尧听了,犹自沉吟不语,就听年富接着道:“他不是巡视军屯么?那就安排他去哈密……”
  次日中秋,曹颙得到通知,明日这边的军屯官将带曹颙去哈密巡视。
  曹颙自是晓得这其中有猫腻,甘州附近的军屯是为了供应西北大军粮草,哈密军屯却是规模不大,以自给自足为主,哪里有什么巡视的必要。
  哈密距离甘州一千六百来里路,往返的一趟少说也要二十来天。若是没古怪,曹颙并不介意跑一趟,避年羹尧锋芒。
  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曹颙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尊严,成就年羹尧的“威名”。
  可是他隐隐的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晚上回房,就见天佑与弘普神秘兮兮的递上一个纸条过来,上面只有四字:“哈密土匪”。
  据天佑所说,这是方才送醒酒汤的小厮偷偷塞到他手中的。
  曹颙顿时明白了,甘州以西,人烟寂寥,除了兵站,就是辽阔的草原,土匪出没也是寻常。
  他心中一寒,觉得匪夷所思。
  年羹尧真是肆无忌惮,敢使手段除去他不成?若真是为了吓唬吓唬他,似乎又有点儿戏?
  天佑与弘普已是觉得气氛不对,看向曹颙的时候都带了郑重。
  “有人要害姐夫?”弘普先开口道。
  天佑也忍不住问道:“是昨天来驻地的年羹尧?”
  曹颙将纸条送到烛火前点燃,看着他化为灰烬,而后方道:“没什么,不要一惊一乍。”
  弘普绷着小脸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涉及安危大事,姐夫当严查还是,怎么不放在心上?”
  曹颙道:“我是奉旨巡屯田不假,皇上可是没安排我当去巡何处,不当去巡何处。我不想去,谁还能将我架到哈密不成?”
  两个孩子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好奇心起,问起是谁“传信示警”。
  曹颙心里有数,却是没有说出来,只混乱含糊了两句,就岔开话。
  他已经后悔,不该带两个孩子过来。
  这甘州远离中原腹的,是年羹尧的天下。要是有什么祸事,牵连到两个孩子身上,那曹颙可就要后悔莫及。
  事不宜迟,他写了封信,信中就是提及“西北苦寒”,近期将安排人手送弘普回京。
  写好后,他看了看,又觉得太“含蓄”,便烧了重写。意思没大变,却提及年羹尧的“热心安排”,与西北的“霜刀风剑”。
  年羹尧还不知道,自己的好儿子,为了讨他欢喜,想要捅曹颙一刀,却是筹划落空,反而惹来曹颙的黑手。
  没错,曹颙就是有意为之,将自己在西北的处境说得凶险无比。信中除了提及将送弘普与天佑回京外,隐隐还有“托孤之意”。
  只因为他晓得,从军驿“加急”的这封信,在递到十六阿哥手中前,会先递到御前……
  京城,养心殿。
  看着这令人心惊胆颤的文字,雍正只觉得心头火气,使劲的拍了拍桌子,道:“荒唐,真是荒唐!”
  刚进屋的十三阿哥,正想着该先回禀户部之事,还是兵部之事,被雍正的怒气唬了一跳。
  雍正气呼呼的端着茶,饮了两口,才看到十三阿哥,使人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十三阿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1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