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464

  少女往前走了几步,背对着他,低下头来:“再见了……宁公子!”然后,大跨步的往前走去。
  下午的阳光,照在了少女的脸庞上,没有沮丧,也没有气馁。阳光在她的前方游移,河上的风轻轻刮来,秀发在她的脑后飞扬。
  她已经做出了决定,不管怎么样,她都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或者是用她的身,或者是用她的心。
  宁公子,既然你不要我的身体……那就收下我的心意吧!愿你和你的长公主能够白头到老,永结同心,这……就是我对你的报答!!!
第五十七章
上苑赏花
  春笺丽就这样走了。
  在她走后,宁江站在大门口,揉了揉太阳穴,这女人刚才那个样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突然的就要“救命之恩,以身相报”,紧跟着又是一副永别了的姿态,这算什么?欲擒故纵?
  不管什么说,也是拜火教的人,说句“妖女”都不为过,不防备着一点,当然是不成的。他回过头来,道:“小丫儿,你怎么看?”
  不知何时,秦小丫儿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抬着头,手指儿点着腮帮子:“唔……不知道这个女人在搞什么鬼。”
  适才,秦小丫儿一直躲在梁上,监视着跟在老爷身后的春笺丽,万一她要图谋不轨,以她的“飞燕闪”,也可以及时出手。在春笺丽从后边扑过去抱住老爷的时候,她几乎就要出手了。
  此刻,虽然老爷问起,但她不是春笺丽肚子里的蛔虫。虽然看上去,春笺丽似乎并没做什么坏事,但原本就是敌人,他们自然不能不先以最大的恶意去猜忖。
  宁江心中想着,要么春笺丽使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段,不管怎么说,也是会使用媚术的人,要么就是她真的打算离开京城,前来与自己告别。到底是哪一种,看她会不会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就知道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她就这样消失在自己面前,那这个女人还真的是福大命大。小梦杀过她一次,没杀死,前晚自己都杀了五个与她同路的“黑衣少女”,偏偏就是被她跑了。现在他和妹妹已经决定,要杀掉她,剥她脸皮,小梦也按着他的吩咐,与司徒蕾拉进关系,等杀了春笺丽后,再通过司徒蕾继续追查拜火教,结果杀春笺丽的行动还没有展开,她就要离开京城了吗?
  宁江摇了摇头,如果春笺丽真的就这么走了,不再出现在他的面前,倒也不是不能将她放过。如果她还是在玩心眼……那就是她自己找死了!
  打开折扇,负手转身,正要回到屋中。就在这时,远处忽有一伙人,簇拥着往他们这边奔来。宁江错愕回头,见领头的,居然是一名宦官。那宦官带着一辆黄幔马车,数名侍卫,远远的看到宁江,便已叫道:“这位可是宁江宁会元?”
  宁江回身道:“学生正是,敢问公公,找学生何事?”
  那宦官拂尘一挥:“奉太后懿旨,请宁会元赴上苑,赏花作诗。”
  宁江又是一个错愕……
  ※※※
  豪华的黄幔马车,从皇城的侧门驶了进去。
  宁江被引入了上苑的湘波湖边,只见这里碧波横空,花团锦簇,桃红柳绿,玉树琼花。
  前方的湖边,有许多身穿锦绣的男男女女,在那说话聊天。引路的太监让宁江先待在这里,自己入内通报。没过多久,那太监再次出来,将他领了进去,一路上,向他小声解说礼数。
  很快,他就被带到一个梳着太华髻,戴着九凤冠的老妇身前。这老妇坐在舒适的华美大椅上,身边扶着她的胳膊的,正是鸾梅长公主。
  “学生宁江,参见太后!”宁江目前主要的身份还是太学生,是以以学生自称。
  陈太后道:“来,抬起头来,我看看!”
  宁江抬起头来,陈太后将他仔仔细细的打量一番,点头道:“不错,不错,蛮俊俏的一个孩子。”
  周围几个少女,在一旁笑个不停,鸾梅长公主的脸红的跟石榴似的。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可想而知,多半是谈到了鸾梅的婚事,然后不知怎的,提到了宁江,鸾梅长公主成了调戏的对象,然后,也不知是谁先出的主意,竟然就把宁江宣了过来。
  陈太后笑道:“好!好!起来吧!听说你诗词作得好,今天刚好大家在这里热闹热闹,把你叫了过来,不过是游湖罢了,这里呢,大多也都是你的同龄人,不用拘束,就当是自家儿一样。”
  宁江道:“谢太后!”站了起来。
  陪着太后说了些话,陈太后问了他一些事儿,大抵也不过就是一些家事。在知道他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又去世得早后,叹道:“天可怜见,也难为了你这孩子,从小没人照顾,却还能够如此上进,十六七岁的会元,怕是我太周立国以来,都没有这般年轻的会元了吧?”
  旁边一名妇人笑道:“这个当然是没有的。”
  实际上,十多岁的状元还是有的,但是十几岁的会元,那就是真的没了,主要是一百多年前是没有“会试”这一关的,这就造成了会元比状元少得多。十几岁的状元,偶尔还会出现,十几岁的会元,目前倒是的确没有。
  陈太后道:“难得!难得!小小年纪,既要赚钱糊口、照顾妹妹,又要好好读书,真是不容易啊。”她不知道宁家在高锁县,也算是个小财主,只以为宁江来自那种她听也不曾听过的乡下,多半是那种住在屋顶会漏雨、晚上看书要凿墙偷光的土房子里,有上顿没下顿的苦孩子,越想越是心疼,赶紧让人赏了宁江一堆金银珠宝。
  莫名其妙就发了一笔小财的宁江谢恩过后,看向周围,只见周围果然是十几二十岁的同龄人居多,连河项郡王府世子宋俊哲也在这里,在远处阴郁的看着他,显然,这本是皇族中年轻人、陪伴太后的聚会,正常情况下,他本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能够出现在这里,全是沾了鸾梅长公主的光。
  当然,从他的角度来说,也没有什么好激动的,只因为他的目标,是将来把鸾梅拐走,而不是自己真的留下来,做什么长公主驸马。
  在宁江打量着其他人的时候,其他人也在打量着这个,敢于在崆山向鸾梅送诗的铜州才子。年纪虽然比鸾梅小些,但是个子挺高,身材匀称,没有一般的儒生,在腰间佩玉的习惯,倒是在腰带上插了一把折扇。虽然也有传闻说,这个少年在太学生中被认作是“狂生”,然而此刻看去,却也温文尔雅,说说笑笑间,颇为风趣,几句话就哄得太后笑个不停。
  陈太后原本就想着,这可是唯一一个敢娶她这个小女儿的年轻人,此刻亲眼见到后,对这个“未来女婿”觉得的确是非常满意,一表人才,也不辱没了鸾梅,乐开了花,然后又逼着鸾梅长公主陪着宁江“玩儿去”,鸾梅脸红红的,想要在大家面前矜持一下,偏偏又拿生怕她嫁不出去的母后没办法,只好陪着宁江,与他在上苑中逛着。
  此时其实已经到了黄昏,两个人在画一般的园林中逛着。宁江的肚子无端端的“咕”了一下。
  鸾梅瞅了他一眼,垂下螓首,不太敢看他,只是小声道:“母后也真是的,这个时间点了,突然就把你叫了过来。”让路过的宫女取来糕点,宁江呵呵的笑着,也不客气。
  等宁江吃完后,鸾梅见他的嘴角儿还残留着一些糕粉,于是温柔的伸出手,用手绢为他擦拭。忽的,旁边的花丛中传来笑声,鸾梅手一颤,红着脸退了一步。宁江扭头看去,只见三名大约十二三岁的女孩儿从乱花中钻了出来,笑个不停。
  “姑姑!”为首的女孩拉着鸾梅的手臂,嘻嘻的道,“听说你的这位如意郎君,除了他的妹妹,就只愿为你这一个女子作诗赋词,不知道你打算让他今晚,为你作几首词儿?”
  “就你们事多,给母后出主意,让她把人宣来的也是你们。”鸾梅气得拿起一把小圆扇拍她们,又瞅了宁江一样,小声道,“这位是皇兄的女儿红蝶公主,她身后的这两位,这一位是河项郡王府的宝桐县主,这一位是我六姐的女儿鹭小姐儿。她们三人年纪差不多大,整日里在宫中胡闹,也没有人能管得她们。”
  既然是天子的女儿,宁江忙向红蝶公主拱手鞠躬,施了一礼。令他意外的是,看上去颇为活泼的红蝶公主竟然颇为不好意思的避了开来。至于另外两个,一个居然是宋俊哲的妹妹,另一个显然也是出身名门,毕竟她的母亲是公主,那父亲肯定也是有来历的,但因为不是天子之女,他也就拱了拱手。
  鸾梅无奈的道:“她们三人最喜欢你的诗词,尤其是红蝶,每次见到,都逼着我要我把你请到宫里来,说是要请教诗词,我自是不肯,谁知今天竟被她们煽动了母后,让母后下了懿旨。”
  宁江这才知道,原来她们三个,才是自己这次突然被宣进宫的“幕后黑手”。鸾梅看去,一直说要见宁大才子一面的红蝶,竟然躲到了她的身后,探出小脑袋,以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宁江。
  自进入京城之后,先是一首《碧落赋》,令京城为之纸贵,再是“纤云弄巧”等诸多诗词,打开了诗坛的新风。此刻,京城里自然是有许多佳人,想要一睹宁才子的风采。正如春笺丽在京城里,被不知多少才子追求着,此刻宁江在京城,暗地里其实也惹得不少闺中少女相思与爱慕,只不过人人都知道他与鸾梅长公主的佳话,属于“名草有主”罢了。
  但是对于宁江来说,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自己打开名气,为明年的泰山封禅做准备,其它事都不如何放在他的心上。鸾梅他是早晚要拐走的,至于这个京城,即便是他成功的为大周守住三五年文气,恐怕最终还是会沦陷在蛮族的铁骑之下,公主也好,郡主也好,都无法避免沦为蛮族玩物的命运。
  他很清楚,蛮族暗地里,为了颠覆大周已经准备近百年,阿骨兵一出,目前可以说是无人可挡。而他的打算,也只能是先想办法为大周王朝,守住长河以南的半壁江山,至于其它的,他也管不了。
  在他的上一世里,胡人肆虐华夏长达数十年之久,而重生后的他,目前能做的,也仅仅是尽可能的在十年之内,将蛮族驱逐掉,重振华夏,以更好的局面迎接不可避免的、元魔皇的冲击。
  也正因此,虽然微笑着与红蝶公主、宝桐县主、鹭小姐儿这三个女孩说话聊天,但他心里其实并不想与她们生出太多的瓜葛。一旦文帝星崩溃,蛮族潜伏多年的势力,真正发动起来,估计她们也逃脱不了上一世里那悲惨的命运吧?
  泰山封禅即将到来,这个时候,声名的确是对他很重要,因此,虽然不想太过接近,但显然也不能就这般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是,在应付这三个女孩的时候,他的心中又想起了百子晋送给他的那本《阴符》,虽然时间太短,对于那本《阴符》他还没有参透,但他有种感觉,随着这本书的出现,他的计划,很可能需要做一次彻底的调整。
  宁江与鸾梅长公主、三个女孩说说笑笑的,从假山后转出。
  另一边的宋俊哲,见连自己的妹妹都在围着宁江那家伙转,心中愈发的堵得慌。耳听着,身边的其他人,也在悄悄的对宁江评头论足,尤其是那些女子,瞅着宁江笑个不停,他心中暗恼,想着不过就是会作些诗词罢了,终究是个乡巴佬,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一刻的他,有一种对着那少年开嘲讽的冲动,不管是嘲弄也好、讥刺也好,他想要让身边的这些人知道,那少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冲动愈发的强烈,几乎让他无法控制住自己,恨不得就这般跳起来,对着少年发动攻击。
  但是很快,他又想起以往那些对宁江进行嘲讽的人,无一例外的,全都是狼狈收场,于是,最终强行咽下了这口气。
  虽然是皇族,但他很清楚,只要大周王朝的科举制度还在,宁江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而他区区一个郡王府世子,相比起宁江此刻的风头,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最终,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找了个借口提前向太后告辞,郁闷的离开上苑,独自回家喝闷酒去。
  他自然不知道,身为一个配角,此时此刻,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第五十八章
但愿人长久
  紫宸宫中。
  当今天子宋劭倚着龙榻,翻看着手中书籍。
  皇后娘娘在他的身边,为他揉着肩,道:“太后和鸾梅、红蝶,还有那些小一辈的孩子都在上苑玩着,陛下何不过去坐坐?”
  宋劭道:“就让他们多陪陪老太太,我过去了,他们反而拘束。”
  皇后道:“陛下似乎在这里等着什么?”
  宋劭笑道:“在等新词。”
  皇后道:“新词?”
  宋劭放下手中的书卷,伸伸懒腰,坐直身子:“也不知是谁怂恿了太后,用懿旨把铜州才子宁江宣到了上苑,让他吟诗作赋,自从入京以来,那宁江作出的每一首诗词都广为流传,朕也很喜欢,今晚倒要看看,他还能写出什么好的诗词来?”
  “宁江?就是那位给鸾梅妹妹送诗的宁大才子?”皇后笑道,“不用问了,怂恿老太太的,肯定是红蝶、宝桐、鹭儿那三个孩子。她们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把那位宁才子的诗词读上一遍就睡不着,都快成魔怔了。尤其是那首‘纤云弄巧’,她们简直是翻来覆去的读,前两日,她们甚至还想着偷偷溜出宫去,就为了见那位宁才子一面。”
  “这宁江啊,诗赋也的确作的好,”宋劭摇头道,“莫说是那些孩子,他的《碧落赋》,连朕都读了许多遍。现在的诗赋,不是哀天就是怨地,一个个大男人,吟出来的诗词就跟怨妇一样,像这般大气的新赋,已经有许久不曾见到了。‘为赋新诗强说愁’……呵呵,宁江的这一句,不知把多少人骂了进去,朕听了着实痛快得很。”
  “陛下,陛下!”一名太监急急的奔了过来,“那位宁学子果然有了新词。”
  宋劭喜道:“哦?可有抄来?”
  太监捧着宣纸:“奴婢早已在那儿等着,宁学子念一句,奴婢就抄一句,宁学子再念一句,奴婢再抄一句……”
  “你他娘话多!”早已等不急的天子直接把宣纸抢了过来,从上到下看了一遍,一拍大腿,“妙!妙!如此好词,怕是堪称古今第一了。”
  同一时间,上苑里的新词,已以极快的速度,通过各种途径流出了皇城。
  一处深闺,一名丫鬟急急的奔着:“姑娘,姑娘,那位宁才子又有新词出来了。”闺中,一名原本已经睡下的少女,连衣裳都来不及穿就连忙爬起。另一边,明月下,浚河上,一艘花船上,青倌在走廊间急急的奔着:“小姐,有新词了,那位宁才子又有新词了。”周围所有人立时都安静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