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4

  缓缓转身,负着双手,目光坚毅而又悠远:“我要做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要救天下!!!”
第十三章
立志要远大
  重生前的宁江,一心只想着救回妹妹。
  然而现在,随着他的重生,许多事情已经开始改变,妹妹被救了回来,宁江自然要开始考虑自己接下来的道路。
  宁江很清楚,天下大乱、蛮族入侵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元魔皇藏在地底深处,至少谋划了数百年,蛮族“虎尊”猛查刺与拜火教女尊萧菩萨哥早已联合在一起,以秘法培养“阿骨兵”,西岭四分五裂的苗人即将在鹋哥的手中整合成功,串联猛查刺,对大周虎视眈眈。
  然而承平已久的大周国依旧自以为天下太平,奢侈荒淫,重礼仪,喜古玩,大兴土木,罔顾民生,沉浸在富裕繁华的表象之中,全然不知危机四伏。
  一旦文帝星宫被元魔皇聚无量恶气击溃,儒道崩坏,整个大周王朝几乎是以崩盘的速度灭亡,在北方蛮族和西岭苗人的侵略下,大周王朝的军队溃不成军,可以说,完全没有抵抗之力,不管是长河以北还是长河以南,全都无法形成抵抗异族的战线。
  失去了文气的文官与儒将无法再领导军队,却不甘心失去手中的权力,大周的武者不肯再接受儒家的领导,想要取代儒道崩溃后的权力空白,各方势力互相攻伐,自相残杀到了血流成河的地步。
  三四十年的天下大乱,造成了十室九空甚至万里无人烟、遍地残骸的惨况,紧接着就是元魔皇出世,以强大的实力横扫天下,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振兴迹象的华夏,再一次沦为魔皇铁骑的屠宰场。
  宁江在以“破乾坤”重生前,群侠在泰山脚下纷纷下拜,请他出山对付元魔皇,但他却很清楚,就算他真的出手,多半也不是元魔皇的对手。
  元魔皇……根本不是人!
  这里的“不是人”,并非是说他凶残成性,冷血无情。
  元魔皇根本就不是人类!!!
  宁江甚至相信,元魔皇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要称霸天下,而是要毁灭天下。
  虽然没有真正见到元魔皇,但那个时候的宁江仍然能够感应到,从北方发散至整个天地的强大杀气与阴冷戾气。如果说,猛查刺和鹋哥的杀戮是为了更好的征服中原,那元魔皇的杀戮,简直就像是为了将鲜血铺满万里山河,纯粹的是为杀而杀。
  在以“破乾坤”跳入时空黑洞的过程中,宁江曾在仙体崩裂的绝望中,回头看了一眼,他看到,整个世界就像是被惊人的黑气所覆盖,正在分崩离析。而回想起那个时候,在泰山脚下苦苦哀求的群侠的绝望,只怕他们也已经知道了元魔皇的最终目的不是称霸,而是毁灭。
  只是那个时候的他,完全漠视了他们的恐惧和苦求。
  而现在,宁江有一种感觉,元魔皇将比他的上一世更早出世,其原因,恐怕是因为他以“破乾坤”重生、撕裂时空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他很清楚,元魔皇非常的强大,甚至比上一世里,已经修成地仙的他还要强大。
  而即便他勉强拥有能够与元魔皇交手的实力,他也无法闯过元魔皇座下的蒙兵铁骑。
  在他的上一世里,为了让他能够正面对上元魔皇,中原与西岭的最后抵抗力量,已经集结在一起,抱着必死的决心,只等他一点头,就拼死帮他突破蒙兵铁骑。
  那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的最后一战。而实际上,对于成功,没有人抱有太多希望。
  而现在,宁江无法说清,为什么他会觉得在这一世,元魔皇和他的蒙兵铁骑会因为他的“重生”而提前出现,毕竟,即便是重生后的他,对元魔皇也是一无所知。
  但是不管怎样,他都必须要从现在就开始筹划。
  ——如果我能够救回妹妹,那我就救天下!
  现在是他实现自己的诺言的时候了。
  要救天下,首先,必须要阻止以儒教为支撑的大周王朝直接灭亡。
  至少要给大周王朝留下半壁江山,给大周王朝治下的子民一个稳住阵脚的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之处,在于三年后的“泰山封禅”!
  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率天下儒者于泰山之巅“铸圣”成功,文圣孔丘以圣人之尊驻入紫薇星府,紫薇星改称文帝星后,罢黜百家,独尊儒道。
  此后,按照儒教重新解说的“周礼”,人间帝王每隔九年,都必须进行一次“泰山封禅”,据儒家解说,此为江山“万世不易之法”,而在儒家的扶持下,大周王朝也的确是不曾再改朝换代。
  然而,就是在三年后的那次泰山封禅,深藏地底的元魔皇聚无量恶气,趁着文帝星宫的开启,一举击溃文帝星,文圣陨落,整个建立于“文圣”之上的儒道直接崩坏,紧接着就是蛮夷入侵,周朝灭国。
  重活一世的宁江,对儒道的“文气”体系,要比这个时代的所谓大儒都更加了解,毕竟,他曾经寄希望于“儒道”来救回妹妹,而在上一世的最后,他也是在泰山之巅施展“破乾坤”,破碎虚空,不顾而去。
  在蓄谋了数百年的元魔皇的攻击下,文帝星宫的崩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宁江必须要让文气的流失,成为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够诱出元魔皇的那一击,却在它即将击穿与紫微星合成一体的“文圣”前,及时关闭文帝星宫,那么,元魔皇的那一击,虽然依旧能够摧毁文帝星宫,但不足以直接击溃文帝星。
  虽然没有文帝星宫的保护,文帝星无法再聚集天下才气,最终导致文气流失,儒道依旧会崩坏,但是按着宁江计算,它至少能够支持个三五年。那么一方面,文气流失,足以让大周王朝君臣上下产生真正的危机感,如果能够马上进行军制改革,挑选真正有能力的武将,加强布防和训练兵将,而不是把鸡蛋全都放在“文气”这一个篮子里,大周王朝未尝没有机会。
  另一方面,有了这个缓冲,北方蛮族至少无法一下子夺去大片江山,在文气彻底消失前,西岭的鹋哥也会有些顾忌。
  而要在元魔皇那蓄势数百年的强力一击下,护住文帝星,首先,宁江必须要成为……状元!!!
  封禅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而在儒术独尊后,封禅的仪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祭圣”的仪式。
  这个“圣”,自然就是文圣孔丘。
  在泰山封禅的仪式中,皇帝祭天,当今世上最有名望的大儒祭地,此外,会在过去三届的状元中,选出一位,代表天下儒生“祭圣”。
  自从儒道独尊之后,大周王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政教一体,封禅的仪式也从以前的“封”与“禅”改成了现在的帝王祭天、大儒祭地、状元祭圣,代表着“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代表着“天、地、圣三才合一”。
  也正因此,为了能够保住文帝星,阻止大周王朝的直接灭亡,首先,宁江必须要参加科举,成为下一科的状元郎,然后在三届状元的竞争中胜出,代表天下儒生参加下一次的泰山封禅。而另一方面,他也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炼魄,至少从“金魄”、“火魂”修炼到“灵神”,唯有如此,在泰山封禅中,他才有机会代表天下儒生,挟天下之文气,在元魔皇的强大攻击下保住文帝星。
  “我要读书……我要考秀才……我要中状元……我要做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要救天下!!!”钱潮之下,小隋侯宫,宁江立在那里,缓缓地说道。
  “中状元……天下兵马大元帅?”小梦吃惊的看着哥哥。如果说,哥哥帮她定下“天下第一高手”的目标,已经让她觉得很夸张了,没想到哥哥的目标竟然更夸张……天下兵马大元帅?就算她书读得不多,也知道,整个华夏的历史上,能够被称作“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也没有几个人好不好?
  那可是在天下大乱、大厦将倾时,由帝王亲自拜将、统率天下兵马的“将军之长”,至少在这三百多年里就没有出过,在四百年前,倒是出过一位,那是在削藩引起的诸侯之乱中,周宣成帝亲自挂帅,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也是由皇帝自已兼任的好不好?
  哥哥的目标竟然是要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女孩整个人都吓傻掉了。
  看着妹妹那吓傻掉的样子,宁江摸了摸她的头,笑道:“立志必须远大,这样就算做不到,打个折,至少也能够有相当的成就,知不知道?”
  原来是这个样子?小梦使劲握着拳头,兴奋的道:“嗯,小梦知道了,小梦以成为天下第一高手为目标,就算做不到,打个折,也能够对付得了三五个地痞流氓。哥哥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为目标,哪怕不成功,打个折,至少也能够做个十夫长百夫长什么的。”
  我说你这折也打得太厉害了……
第十四章
读书赏梦
  接下来的日子里,宁江就基本上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自己在家中日日用功读书,同时教妹妹练习剑术。
  在另一个世界,许多网文里,一些人穿越到古代后,通过“抄诗”名扬天下,对于宁江来说,抄诗同样没有问题,两个世界虽然有些许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这个世界在独尊儒术之后,历史河流就已经往另一个方向流去,没有曹植,没有陶渊明,没有李白,没有杜甫。
  但宁江要做的不是诗人,而是“状元”。
  抄诗可抄不出个状元郎。
  不要说抄个状元出来,单靠抄诗,连秀才都当不了。而在这个世界,抄诗抄出的名气再大,也无法在眉心祖窍凝成文曲印府,唯有考中秀才才行。可以说,科举决定了天下才子一生的命运,没能通过科举的人,哪怕再有才华也是无用。
  不客气的说,不认真读书,靠着抄诗抄出的才名,不要说考上秀才,哪怕是在外头跟其他才子喝酒,行个酒令,是虎是虫也就一下子暴露出来。
  酒令是读书人风花雪月所不可避免的事,而这个时代,哪怕是行个酒令都要大量的引经据典。
  不过宁江对此并没有怎么担心,一方面,前世他曾试图从儒道中找到重生救妹妹的手段,对于儒学,也曾下过苦功,虽然最后大失所望,但因为当时是以救妹妹为目的,付出的心血绝对不少。
  更何况,已经修成“金魄”的他,对于各类知识,几乎是过目不忘。
  如果自己不能考中状元,整个神州都会覆灭,一旦元魔皇出世,自己和妹妹也难有容身之处……抱着这样的觉悟,他自然也是下足了苦功。
  曾经为了救妹妹,明知道“重生”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依旧餐风饮露,吃了不知多少苦,受了不知多少罪,却从来不曾放弃过的他,此刻目标明确,自然是朝夕用功,即便是身体又困又乏,金魄也会离开身体,让身体在床上休息,只以魂魄构思诗赋、策论,等身体休息好后,再金魄归位,起身将心中的构思写出。
  此外,他也时不时的,将自己做出来的诗赋,让人拿出去,请当地的有名的儒士指点,当然指点费是少不了的,好在身为宁氏家主的他并不缺钱。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避免自己在象牙塔里钻研,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一塌糊涂,另一方面,藉着他在学问上的渐入佳境,他送出去的诗赋、策论,也慢慢的为他,在高锁县挣得了一些才名。
  他甚至花上重金,让人带着他的诗赋请举人出身的曹剀定指点、评定,同时暗暗透露出他将会参加明年二月、四月的童试的消息。
  他相信这个时候,曹剀定一定会在心里得意:“丫的,你还是要落在我的手中。”
  只有考过童试的才能成为秀才,而第一场童试是由知县主持的,考过了二月的第一场,唤作“童生”,紧接着考过了四月由朝廷派来的学政主持的、郡里的第二场,才可成为“秀才”,算是真正的踏上了科举之路。
  如果是按着宁江父亲生前的安排,高锁县的父老乡亲推选他成为孝廉,就可以不用参加第一场而直接参加第二场,只是,要成为孝廉,必须乡亲推荐、知县上书,曹剀定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在钻研学问的同时,他也在指点妹妹练剑。
  此时,他已经让妹妹将朱光玉腴丹、自然龙骨丹、紫华流精丹分次服下。
  单是靠着这三颗灵丹,妹妹在武道上,可以说已经是直接入门,肌肤与骨骼都要比普通人强韧许多,经脉中内力自生。
  跟另一个世界武侠书里的描写不同,这个世界的内力并没有那么夸张。
  这个世界的武道,分作外功和内功两种。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修炼外功的人,不但要练皮、煅骨,更要强筋,练出一身肌肉,纯凭身体素质和蛮力横扫敌人,唤作“横练”。而内功,则是一向讲究“仙风道骨”的道家最先创出的修炼方式,抛开了“强筋”这一过程,练皮、锻骨之后,紧接着就是“筑气”,从体内练出内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以内力对敌,另一方面,又可以不用担心因“强筋”而引起的身体变形问题。
  道家的高手基本上修炼的全都是内功,其实内练有内练的优点,外练也有外练的优点,单是持久力这一点,内练就无法比得上外练,可以说,真正敢上战场的全都是外功高手,但是内炼的一个绝对优点,是外练怎么也比不上的,那就是……形象好啊!!!
  也正是因此,从一开始,宁江打算让妹妹修炼的就是内功,而这也是当然的……谁会想要一个脸蛋秀气,满身肌肉的妹妹?
  只是,不管修炼的是内功还是外功,以宁江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武道,都有一个极大的问题……练体不练魄。
  这就意味着,不管如何修炼,这个世界的武者,也仅仅只是“武者”,无法从武道上升到“仙道”。
  宁江为小梦创出的《璇玑剑舞》,却是体、魄兼修,在提纯内力、磨砺剑术的过程中,也通过性命圭旨的方式,视身体为炉鼎,以性命为火种,炼魂炼魄,走出一条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当然,此刻的小梦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她在修炼上的与众不同,只以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