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464

  那男子又低声嘱咐了几句,两人悄无声息的,各自离开。
  等他们离去之后,黑暗之中,有人悄悄的道:“你听到了么?他刚才说,大元帅要是真扫平了北方,他这个天子也废了。”
  旁边一人不屑的道:“搞得现在就废不了他一样。”
  ……
  ※※※
  南方传来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送达了秦岭以北的程州。
  连绵数百里的大军之中,宁江坐在主帐里,打开看了看千里加急送来的文书,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让身边的亲兵……实际上就是罗胖子、雷鹤道人等人,将各军的将领召集而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人员方才聚集,这中间,有吞鹏军的赵横,有独领一支偏师前来帐前听令的鸣山红娘子,也有在这一连串的恶战中,不断汇集而来的各路人马的首领,其间有官兵,有名义上归顺了朝廷的“义军”,也有一些武林人士在各自的家乡招募人手、训练而成的民间团练的首领。
  在这种时候,宁大元帅突然召集众人赶来,自然是有要事,一时间,所有人都看着他来。
  营帐很大,四方撑起的圆柱,顶上张开的帐篷,内中的东西倒是并不太多,书案,矮凳,案上的令箭以及一些文书,除了这些,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其它事物,这让这一整个大帐,此刻虽然挤了不少人,却也不会显得太过拥挤。
  宁江负着手,踱了几步,方才环视一圈,看向众人:“刚才接到了南方传来的急报,御史中丞王大人,联合拜火教安置在临安城中的内应,以及一些官员造反,并派其女王羲琳,入宫行刺天子,幸好有三法司衙门提前查得内情,紧急镇压了下来,但是天子却为拜火教妖女王羲琳所伤……不治身亡。”
  在这华蛮大战的关键时刻,突然传来天子驾崩的消息,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发懵,每个人的表情也都不同。短短的三年之中,每年驾崩一位天子,这还不包括被蛮军掳走了的那位,虽然事到如今,也多少有些习惯了,但是这背后所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内情,却依旧不由得引发着所有人的猜想。
  其中,像红娘子这一种原本就是受招安的“反贼”,对这样的消息,自然并不如何在意,原本以前做的就是造反的勾当,皇帝死了就死了,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但也有一些官军出身的将领、儒家出身的儒将,却不免彼此对望,面面相觑。
  在宁江的刻意操作下,此时此刻,帐中的这些人,更像是一个因“尊华攘夷”之大义而结成的抗蛮联盟,或者说是抗蛮统一战线,灭蛮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然而在如何对待“天子”这一点上,众人的想法却又是各不相同。天子驾崩,无疑是一件大事,然而到底下一步该如何做?众人却也拿不定主意,甚至无法肯定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也因此,谁也无法说话。
  宁江道:“目前,临安的局势也已稳定下来,南剑军的皇甫将军与龙虎山的张据池张真人、伍柳仙宗的伍重伍宗主,已经控制住了临安城,但也有一些野心之辈,借此滋生事端,短期内,南方恐怕会出现一些乱象。宋……天子本就年轻,还未有子嗣,甚至没有兄弟,新天子的人选,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在这种时候,我等是继续向蛮军用兵,还是暂时退兵?这里需要大家的意见。”
  一时间,所有人都继续沉默。到了这一步,眼看着已经兵逼昊京,收复中原在望,这个时候退兵,不管是谁都难以甘心。而且从现实出发,这个时候士气正盛,不乘胜追击,退兵之后,士气衰歇,能不能再组织起这样的联盟,都有问题。更何况,现在已经将蛮军逼到了绝境,怎能再给他们重新修整的机会?
  然则天子驾崩,眼看着又是一场权力纷争,和朝野上下的洗牌。他们在前方出生入死,后方有人趁机争权夺势,也不是什么很难想象的事。这种事情,牵连太大,范围太广,比如吞鹏军,基本上所有的兵士都是来自吴州,眼看着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不可能没有顾忌。
  原本就是共同目标之下建立而成的松散联盟,陡然发生这样的大事,相互之间的猜疑,也不由得因此而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暴喝道:“我和我的弟兄们,好不容易杀回了中原,这种时候让我们回头去给那狗皇帝守孝,他妈的凭什么?要滚的就滚,就算只剩了老子和我底下的弟兄们几个,我们也要往昊京杀去,他娘的,我们华夏人死了这么多,那些蛮子甚至还在杀我们的人,熬汤炖骨,就是为了一个狗皇帝,要我们在这种时候全都退回去?我呸!”
  众人纷纷看去,只见破口大骂的却是“涛山寇”莫大平。原本就是龙图追杀榜上有名的凶徒,本是中原人,对于天子和朝廷也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如今,趁着对中原大乱,硬生生的在中原各州拉出了一支人马,说是“义军”,实际上更像是匪兵,到现在,他的名字都还在龙图追杀榜上挂着。
  “同样!”一个女子的冷笑声,也在这个时候响起,“不破昊京,我们红巾军绝不退兵。”
  说活的自然是红巾军的女当家红娘子。
  内中却也有人不安的道:“但要是,我等都不回去,后方各州一乱,却又如何是好?”
  其他人亦是互相对望,有冷笑的,有皱眉的,心思其实已是各不相同。一方面,莫大平原本就是新近拉起的兵马,本来就没有地盘,红巾军主要的地盘在西南,又和威远军一同把持着巴蜀,本就天高皇帝远,中原和江南怎么乱,都动摇不了她的根本。
  但是其他人的想法,却已经是很难统一起来。一旦有野心分子借着南方的乱象发动起来,谁也无法保证,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各人利益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
  赵横却是看向宁江,道:“不知大元帅的主意又是如何?”
  其他人也不由得都往他看来,后方一旦大乱,对于身为权相的他,造成的损害无疑是最大的,天子一死,他又不在临安,临安无人主持,自不免各怀鬼胎,不管怎么想,宁江都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里。
  却不料宁江一握折扇:“无论如何,不能撤兵。”
  众人一时间俱是错愕,新天子死得莫名,若有人借着这个机会,起兵生事,对宁江这个丞相的打击自然是最大的。就算有南剑宣慰司和水师的兵马看着,但南剑宣慰司真正的精兵,也基本上都被调用到了北方,水师纵横江海还行,陆地上终究有些无处着力。
  宁江却道:“我知道诸位担心什么,后方不稳,别有用心之人必定借机生事。然而仔细想来,整个华夏,目前但有实力的,都在此间,若众位能够连成一气,彼此扶持,令世人都知道我等之团结,则纵有宵小,惧于众位威势,也不敢乱来。怕的就是兵强者各自为战,兵弱者暗中图谋,分崩离析,那就算能够解决得了此刻的危机,也解决不了将来的问题。”
  赵横心想:“看来他是有心借此集中兵权了,罢了,为救亡华夏,也只能由他。”
  亦有人想:“果然来了,看来他也不过是个野心之辈,哼,现在这种形势,我也只能先虚与委蛇,一回军中,立马撤走,看他能奈我何?”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宁江将负手踱了两步,然后才道:“首先,我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我固然有一法,能够解此刻之危,但我也需要先向众位说明,一等中原收复,蛮胡扫除,我必定会马上辞去丞相与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不再进入朝堂,亦不会眷恋任何权势,如违此誓……”
  拔剑一劈:“人神共灭!”
  书案轰然倒下,一分为二。
  众人尽皆动容,人人皆有私心,按理说,以宁江此刻的声望,一旦扫平了蛮胡,藉着莫大军功,受九锡,再受禅,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他现在,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话说死?
  要知道,此刻汇集在这里的,无不是华夏之各路英雄,这话既已说出,就不是将来靠着玩弄文字游戏能够反悔的,他真的大公无私到这般地步?
  宁江继续道:“蛮胡一除,甚至一旦夺回昊京,我就可卸职让贤。但是为华夏之太平计,我却又有一想法,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在这里带着大家奋勇上阵的,原本就是诸位,在这过程中,皇帝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何他活着时没有人在乎他,他一死,感觉马上就是要天下大变?天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诸位难道就真的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
  炎热的天气里,乌云在空中席卷,群英汇聚的军营中,侃侃而谈的青年,与他身边目瞪口呆的众人,在这一刻,仿佛打断了时间的流动,让历史河流,在后人的眼中出现了难以捉摸的断层。
  “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天子可以有,真正掌握着权力的,应当是更有能力的人。而如今,在华夏存亡之中,真正证明了能力的人是谁?自然就是诸位……”
  乌云越聚越多,内中电光闪动。
  “下议院,由各州各府推选出有能力的代表,但是上议院,我认为,唯有在这一场救亡图存的大义中,做出贡献之人才能担当。而论起救亡华夏的贡献,舍众位其谁?一旦议会形成,在场的诸位,都应该成为上议院中的一员,任何法律的推出,都必须经由上、下两个议院……尤其是上议院的同意。此外,管理华夏之主相,亦需要由众位共同推选,人选上出现异议时,便由投票决定,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为防主相权力过大,每四年,必须重新推选一次,同一人,最多只能在主相之位上连任两次。担任主相者,不拘身份,有德者居之。尊奉天子,是主相的义务,但管理国家是主相的权利,就算是天子也不能干涉,而对律法的任何修改,都必须经由议会表决同意……”
  轰,一道霹雳击下,震碎了乌云堆积下的黑暗……
第二十章
妖魅:血魅杀机!
  随着中原那一场令得风云变色的雷阵雨的倾泄,北方的前津壁,却是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感受到这场震动的,乃是桑翰所率领的蛮军,此时夜色已经满满的深了,方自与浮云寨的孙户军交战未久,退守至这里的他们,突然间,感受到了滚滚而来的杀气。
  桑翰猛然钻出了营帐,看着北方的夜色,脸色微变。如此猛烈的震动声,分明是大规模骑兵的奇袭,然而这个时候,如何会有骑兵从北方冲来?难道是赫虎、鹿月两部的叛军?
  他们哪来的本事,闯过前去镇压的孟神君率领的主力,杀到这里来?
  虽然有着莫大的疑问,然而他所率领的这支蛮军,在整个蛮族中,纪律可以说是最为严明。随着紧紧发出的号角声,兵将纷纷涌出。
  “魔物!魔物!”这样的喊声,却开始从前方,如同撕裂了夜色,不断的传了过来。
  魔物?那是什么?桑翰提着重锤,猛然跃上了战马,前锋的兵将如同回潮般的海水,在惊恐中不断的后退。这样的事情,是他以前说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他大声地呼喊着,试图约束住溃退的兵将,然而那滚滚的杀气,已经如同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熔岩,吞噬着一切,毁灭着一切。不绝于耳的惨叫声,此起彼落的哭喊声。
  穷山恶水里杀出来的蛮兵,原本就悍不畏死,然而这一刻,仿佛他们面对着战无不胜的恶魔,整个军营,如同破碎的冰层一般不断地坍塌,成片成片的血水,成片成片的死亡。
  那由北而来,疯狂涌动的魔气,几乎没有任何停歇的,就这般冲了过去。
  戾气消散过后,月光复现,留下的是满地破碎的尸体……
  ※※※
  昊京南面的一处军营,阵雨未歇。
  四名蛮族勇士抬着的大轿,就这般冒着阵雨,踏着四处横流的、混杂了大量污泥的雨水,从那一座座军营中穿过。
  远处,许多蛮兵忙碌着,或是将战车上的火器卸下,或是拉起油篷,想要将后方辛苦运来的火药盖上……这样的努力,在如此的阵雨中,实际上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大轿直接抬入了一座木制的建筑里,驼背的老人钻了出来,扭头往后方看了看,抬起手来,往那些在雨中忙个不停的兵将指了指,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没有说,放下手,往大屋的深处走去。
  “外面的那些火器,已经废了。”他看了看里头那不断地吃着果子的女人,“遮不遮,都没有什么差别。”
  女人显得漠不关心,一粒粒的剥着荔枝。
  老人伸出手来,从盘中拾起了一粒,又直了直腰,抬起头来,看了女人一眼。这一次,手没有被砍断,女人甚至没有太多的反应,甚至是不想再多看他一眼。
  把那一颗荔枝又放了回去,老人道:“你那个儿子,反正也不是你生的,死了也就死了,也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女人依旧没有说话。
  老人叹一口气,在她的旁边坐下:“其实,我知道你是什么……尊上也知道……虽然很难猜,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脉络可寻的。但是尊上不在乎,我其实也不在乎,你和我们的差别,绝不会比我们和华夏人的差别大……你不要看我,这是真的。”
  女人往他看了一眼,很难说清这一眼意味着什么。
  “对了,你以前让我帮你查的事,实际上,也多多少少查到了一些,唔,你知道禹穴吗?传说中大禹埋葬的那个地方,到那里,你应该能够找到你想找的那个人,最后的线索,呐,这是我查到的一些东西,你看看吧。”驼背的老人,从袖子里取出一本牛皮封面的册子,随手放在了桌上。
  女人并没有看它,而是继续盯着这个老人。
  “早点离开吧,基本上,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老人摇了摇头,“那个宁江……实在是深不可测,临安明明在他的掌握之下,皇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死掉,完全想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皇帝一死,我本以为我们有机会了,谁知道,这些人竟然不撤兵,不但不撤兵,还搞出了什么杀蛮檄文,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呵呵,他肯定是给这些人,许下了什么莫大的好处,只是老夫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华夏的这些人,不管做什么,都是都要有大义名分的,公然的裂土分疆是不可能的,这些人,性情不同,目标不同……他到底给他们画下了什么样的大饼?想不明白啊……竟然还有连我都想不明白的事。”
  他长长的叹一口气:“尊上和那些人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说实话,我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女人缓缓地说道:“如果这个时候,那姓宁的死了……会怎么样??”
  老人迟疑了一下:“他一死……恐怕那些人自己就乱了。”回头看了女人一眼,沉默了一阵,慢慢的站了起来:“以后,大概是看不到你了吧?唉……还真有些怀念以前在银川上的日子,难熬是难熬了一些,但至少……”
  至少什么?老人一下子也噎在了那里,或者是找不到可以形容的用词,又或者是,觉得现在再来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就这般,驼着背,叹息中离开了。
  在他身后,女人慢慢地抬起头来,双目闪动着殷红的血光……
  五月中旬的那天晚上,宁江坐在他的营帐外,翻看着手中的战报。
  到了这个季节,就算偶有一些阵雨,基本上也是来如雷霆,去得匆匆。
  营帐中太过闷热,他干脆就移到了外头,借着灯火,处理文书。
  各路兵马已经开始围攻猛查刺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猛查刺,也双手难敌四拳,只不过对于宁江来说,没有到胜负真正决出的最后一刻,他绝不会轻易放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