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464

  毕竟,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发展,最终,她们恐怕都无法摆脱圣凰的惩罚,曾经被带到圣凰面前的她,清清楚楚的知道,那是真真正正的神灵,是凡人所难以抗拒的、强大而不可思议的力量。
  另一边的山头上,宁小梦盘膝坐在一块石上。
  大石干净如洗,纤尘不染,周围还残留着一些积雪。
  雪消融的地方,露出的是枯黄的野草,天地间一片静谧,静得就像是整个天地,已剩下了她一人。
  虽然与春笺丽一同在山中修炼,但两人在各自修炼的道路上,已经没有多少交集,最多就是偶尔切磋一下,展示着近来各自对武学……甚至是仙道上的领悟。
  从一开始的势均力敌,到现在,在与春笺丽的较量中,宁小梦已经越来越多的趋于上风。整套璇玑剑舞都已经练完的她,总是能够不知不觉中领悟出更多新的招式,大多犹如羚羊挂角,妙手偶得,让如今的春笺丽难以应对。两人之间不同的天分,让此刻的她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的拉开差距,然而宗师与宗圣之间,终究有着一堵看不到的墙,先接触到那堵墙的人,未必就能够先一步将它突破,为此,她也不敢随便放松。
  虽然修炼到的是火魂,神魄散发出来的,却是惊人的剑气。完全不假外物的剑气侵克着周围的天地,犹如一个没有人能够侵入的,属于她个人的小天地。
  剑,竖在她的身前,就这般悬空着,不断旋转。天空中照下的阳光,都似被剑气驱逐,剑光将她那明媚的脸蛋,照耀得更加娇艳。陡然间,霹雳一般声响,她整个人随剑而起,破空飞掠,在天空中击出流星般的剑影,飞向了远处的另一座山头。
  这一刻,春笺丽与悔雪散人都不由得抬起头来,看到了那空中飞掠的,惊人的如虹剑气……
  ※※※
  整个南方都如同滚滚车轮,高速地运转着,原本就不曾有过停歇的龙虎山,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战事的爆发,以及下一步必然发生的,与蛮军的大战,对于火炮、火器、精铁的需求,自然是越来越多。所有的高炉,都在呼呼的运作着,其间还曾发生过一起高炉爆炸的惨事,死了一些人。
  随着道家化学的出现,除了战场上必不可少的武器之外,各种奇奇怪怪的研究,也在不同的实验室里,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展开,只是道家虽然大气,但却不免过于空泛、不拘一格的作风,也让许多研究沦为了浪费人力物力的瞎编乱造,比如研究从空气中提炼粮食的可能性等等,有许多理论,看上去还都像那么一回事。
  论起空想和各种胡编的能力,的确是没有谁能够比得上道家。
  直到《求是论》的出现,才多多少少将这些空想往现实中拉回了一些,格物致知,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最基本的自然现象研究起的“化学”,终于让一向喜好空谈的道家,逐步搭建起了基于现实的基石,也开始慢慢取得了一些有用的成果。
  而其中,又分出了专门研究弥漫在天地之间的玄气的玄学。这也是如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宁丞相所要求的,既然这个世界,玄气是真实的存在,那为了能够发展……不管是发展武学、仙道还是其它,对于玄气的研究也就必不可少。
  当然,对于这方面,更多的还只是奠定了一个今后发展的基石,而并非当务之急。除了大力的支撑着前线所需要的各种武器,炼钢、练硝等等之外,目前的道门,还有两个宁丞相那边抛过来的具体研究项目,而且都显得有些急迫。
  岭海的一个港口处,从大量的工匠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人,正在按着宁丞相的要求,赶制着一艘巨大的战船。这艘战船,从整体设计上,完全是为了应对大海上的长途跋涉、以及海战所用,为什么需要这样一艘战船,众人也弄不明白,战船的一些设计,也同样让人琢磨不透。
  南剑水师,实际上已经控制了长河和沿海,在长河和沿海,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虽然这些战船无法奔赴远海,但不管是对付蛮军还是对付苗夷,显然都不需要用到远海作战的战船。
  宁丞相定下了一些要求,做了一个大体上的设计,剩下的各种问题,就都教给这里的工匠来解决。好在这里的工匠,基本上都是这一行的精英,其中还包括了墨门派过来帮忙、专精于木甲设计的墨者。
  宁丞相所需要的战船,是他们以前所从来没有造过的,但是在不断的研究和反复的推敲、重造之下,也已经开始有了一个轮廓,只是想要完全造好,恐怕至少得等到明年夏季,而一旦造出,它恐怕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战舰。
  对了,除了一个大体上的构架和各种令人头疼的要求,宁丞相还提供了一个让众人无语的名称,于是,这艘远海战船还没有造出,它的名字就已经定好……“海贼王”。
  远海战舰“海贼王”号的制造还在进行当中,龙虎山中,同样也聚集这一批名匠。
  此刻,入药镜崔家家主崔永坤,正带着那些人,研究着,按宁丞相送过来的设计图纸制造出来的一些小零件,以及摆在他们面前的玄武水晶和天陨流光。
  自从那上万枚玄武水晶被送到龙虎山后,道门就一直在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实验,也出了一些成绩。研究出来的成果反馈到宁丞相那里后,过了一段时间,宁丞相便让人送来了一张图纸,以及剩下的、几乎是所有的天陨流光。
  只是,这份图纸所包含的一些原理,众人虽然已经研究透彻,甚至还为此而感到兴奋,但是那过多的小零件,却不是当前的技术条件所能够大规模制造的,只能靠着一个个能工巧匠,用上天陨流光,再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良来制造,到现在,第一批的零部件已经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看着这些零部件,崔永坤扫了面前的图纸一眼。到了这一步,宁丞相送过来的,最初的原型图纸,早就已经被废弃,摆在崔永坤面前的,是基于现实中的技术手段来改进的全新设计图。看着这份设计图,崔永坤开始将这些辛苦制造出的零部件,与一枚玄武水晶进行组装。
  在他的周围,众人齐齐的注视着他不断动作的手,都有一些紧张。
  ※※※
  同一时间的临安城,此时此刻,已经直接升任丞相的宁江,实际上是颇为悠闲的。
  把所有人都操练起来,让每一个人都不得闲后,他自己反而没有多少事做。就像是雪崩的引发者,看着下方雪浪翻滚,将所有人卷入其中,他自己站在山头,反倒清闲了下来。
  名为战争的怪兽已经放出,这个时候,就连他自己,其实也已无法阻止当前的大势。至于潜藏在汹涌浪潮下的各种危机,实际上他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有人说他是权臣,有人说他是枭雄,更有人说他发动战争不是为了救华夏,而是为了给他自己将来的篡位造势,这种种种种的恶意猜测,他自然都不放在心上。
  把整个南方的一切力量都动员起来,其中也杀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想要在这种时局里发战争财,屯粮抬价的乡绅,他更是毫不客气的杀了一批。反正对他来说,这些乡绅原本也就不是他的基本盘,在武道大盛、儒道天下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的现在,这些依旧自恃身份的地主乡绅,杀了也就杀了。
  有人说他这般做法,早晚会自食恶果,其实他对此是深以为然的,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像他这般做的人,终究是没有多少好下场的。不过他对此并不在乎,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这一切结束之后,拍拍屁股走人,他深信,到时人们会怀念他的。
  那一日的下午,他坐在案后,翻看着收集而来的一些情报。
  这些东西,跟前方的战事是无关的,对于战事,在做了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后,前方的胜败,他自己也就放手不管了。能不能在明年三月之前攻下巴蜀,那是红娘子、百子晋、居志荣、王克远、岳青他们的事,如果做不到的话,相信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来见他。
  猛虎要大胆的放出去,才能够威慑敌人,以往的朝廷,不断的给自己这边的名将拴绳子,生怕他们坐大,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前线的将领始终都是缚手缚脚。宁江自己则是并不在乎,如果有人能够在平苗杀蛮的战争中,靠着无可争议的功绩坐大,那就让他们坐大好了,这对他来说,反而是求之不得的事,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自己当前所处在的这个位置……他已开始有些厌烦。
  此刻的他,在研究的,是有关于秦朝末期的一些资料,所有关于当年徐福带着三千名童男童女出海求仙的线索,都已经被他通过各种手段收集而来。然而尽管如此,对他来说,这些线索也还是少了,根本研究不出什么。
  坐在桌后,看着这些资料,他时而蹙眉,时而轻吁。
  就在这个时候,窗外有少女的脑袋探出,却是红蝶的脸蛋。红蝶半撑着窗台,朝他叫道:“宁哥哥,有没有看到宝桐和小鹭?”
第四章
天变地化
  看着窗外探来的红蝶,宁江微笑的摇了摇头。
  “那两个家伙,跑哪去了?”红蝶嘀咕着,又往其它地方找去了。
  等她走后,青年扶着桌子,就这般一动不动。
  找不到人的红蝶,又到后园里转了一大圈,看到牵手出来的宝桐和皇甫鹭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
  “你们两个跑哪里去了?”她不满地叫道。两个姐妹却是一同红起了脸,那方自洗过的,吹弹得破的脸蛋在寒冷的天气里娇嫩欲滴,就好像春天已经到来了一般。
  如此悠闲……其实也很忙碌的日子,就这般一天一天的度过,其间,也不免发生了许多荒唐的事情。
  闲暇时,宁江也会开始指点三位公主武学,虽然都到了可以开始练武的年龄,不过拥有天人体质的红蝶,还是很轻松的就把宝桐和小鹭甩在了身后。好在宝桐与小鹭虽然比不上她,但在他的指点下,扎扎实实的练起,也开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此外,与武学无关的姿势,在这些日子里,三个人也掌握了不少,而且许多时候也都是在一起学习的。
  就这般,在寒风由北而南,战火由南而北的季节里,基本上与世隔绝的三人,反而觉得春天仿佛从来没有结束过。不怀好意的青年,暖暖的被窝,打打闹闹的嬉戏,一同掀起的裙子……这就是她们对这一整个冬天的记忆了。
  到了十二月底,新年即将来到之际,前线不断传来的捷报,让整个朝野都沐浴在儒道崩溃后,少有的兴奋之中。
  神武左军和红巾军分作两路攻入巴蜀,苗夷名将木援连败中步步退却,引起鹋哥的不满,为此,鹋哥紧急换将,试图挽回颓势,其结果却是换下了木援,反而引发了伏蛇道那一面苗军的速败和崩溃。在木援连败时,后方的官员无不痛骂他的无能,等到换下木援后,才发现自己这一边,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比木援做得更好,反而让大势进一步崩溃。
  另一路的红巾军,因为入蜀的地形更为复杂,虽然也在不断的取得胜利,但推进的速度,并不及伏蛇道。但因为这条路直逼巴城,也为伏蛇道那一边牵制了更多的苗军,及至伏蛇道那一边苗军开始溃败,西岭一方因为金嫫姥姥和巫鬼教与鹋哥闹翻发生的内乱,使得阻截他们的苗军人心不稳。
  红巾军开始发力,几乎是一路平推到了巴城城下,与亲自坐镇巴蜀的明巫祝师形成对峙。
  巴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想要攻下,原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另一条路的神武左军,也开始往这个方向会合而来。蜀郡方面,虽然再次启用木援,试图阻截神武左军,支援巴城,但是红巾军这一边,鬼军师派人在暗中往木援送了一封信,在帐中踱了一晚的木援,就这般直接向王克远和岳青所率的神武左军降了。
  木援投诚的军情千里赶来,宁江在接到军情的那一刻,也不在朝中做任何的商议,直接就代天子发了一道圣旨,封木援为郡国公。而这个时候,进攻巴城的战争已经打响,亲自为前线督粮入蜀的华夏武林盟主梅剑先生也参与了攻城战,在大量炮火的支援下身先士卒,杀入城中,无人能挡,最终亲手击溃了明巫祝师及其率领的众多弟子布下的巫阵,一剑击杀明巫祝师。
  际此,巴蜀已经有近半落在了华夏军的手中,尤其是巴城的沦陷,对于苗军一方,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南方朝野,尽皆振奋,相比起这一年多来蛮夷入侵后的大溃败,以及华夏土地的不断沦陷,巴城的收复,让人们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反攻蛮夷的希望。
  如果说,击败察割,只是在绝望之下,对家园的守护,那么对巴城的夺回,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收复故土。在这种兴奋……甚至可以说是亢奋的情绪下,对于宁丞相在这些日子里所采取的一些极端手段,人们也就愿意给予更多的容忍,不管是自愿还是强迫,复我山河的荣誉感,随着巴蜀的一连串胜利,开始深深的植入每一个人心头。
  相比之下,宁丞相对那个不管怎么看都显得无能的天子的不敬,以及将三位公主金屋藏娇的传言,也就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至于赏罚分明,只论功绩不论地位的用才方式,也让更多的底层愿意为他所用,这些人,在以前的儒家时代里,大多都没有出头之日,如今却纷纷赶至临安,希望能够于此非常之时,一展所长,进而名垂千古。
  “先军”政策带来了胜利,胜利又进一步推动了“先军”的政策,雪球进而越滚越大,在这种群体激昂的氛围之下,慈学被弃之如履,不要说其它各家,即便是在儒家内部,讲究大复仇的“武学”,也开始赢得了极大的市场,虽然没有多少人弄懂,孔老夫子怎么就变成武功高手了?
  但是没有关系,就像以前也没人能够弄懂天人感应说是怎么扯上不问鬼神的儒家一样,这种事情真的不重要……
  在这种氛围下,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军国主义的苗头,然而文化上,各种学说百花齐放的大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制约,避免走向另一种极端。先军的政策是当前最有效的手段,但最终不能让它变成压在众人头顶的另一座大山,这就是宁江对此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报纸创刊,各种学说的出现,也引发了大讨论、大争议,禁锢了大家八百年的思想一旦放开,是每一天都在变化的浪潮,好在“天下无万世不易之法”、“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的定调,避免了许多纯粹基于空谈的唇枪舌剑,与其说是先秦时百家争鸣的重现,其实更加类似于,另一个世界里西方压抑了人们一千多年的中世纪松动后,开始大幅推动社会发展的文艺复兴,而这恰恰是宁江所想要的。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宁江带着身边的人,离开了临安,前往会稽山,与笺丽和妹妹一起过春节。
  这个时候,阿彩也已经加入了神武左军,参与了对苗军的战斗,赵庭珍则在华夏武林盟的帮助下,联络到了“算空哀思”秋水荐,前去拜师学艺,小七也被安排着,入了武林中的一个名门大派。
  会稽山上的春节颇为热闹,这个时候,秦陌依旧在湟河以北忙碌着,秦泽则进入了中原,除了他们二人的缺席,最早加入天地会的雷鹤道人、赫连峰、罗胖子、岳柏、孙紫萝等,以及后来加入天地会的南宫嘉佑、秦红韵等人,基本上全都来到了会稽山,秦无颜、秦小丫儿等自不用说。
  会稽山上,除了笺丽、小梦、悔雪散人、小刀之外,还有秦泽的妻子萧晴,成亲之后大部分时间便也都住在这里。
  连夜饭中,一团热闹,其后的几天里,宁江也没有急于回到临安,便在这里住了几日。期间,皇甫鹭还很奇怪,为什么那一只叫作小刀的小黑猫不见了,却多了一个同样叫作小刀的、除了更小其它基本上就跟小梦姐姐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女孩。
  及至那一次,宝桐、红蝶、皇甫鹭亲眼看着小刀变成小黑猫跑来跳去,三个女孩都有些吓得呆了。原本只有在传奇志异中才会出现的“妖”,竟然就这般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
  ※※※
  同样的新年,北方的善公主,这个时候却过得颇为艰苦。
  蛮军对于墨门和各种反抗势力的扫荡,即便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也不曾停歇,此外,除了蛮军,墨门和拜火教之间的战斗,也每时每刻都在爆发。
  这里终究是华夏的地盘,反抗的趋势一旦成形,蛮军便很难一下子拔除,虽然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墨门却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而同一时间,号称百万之众的黑山军,却被孟神君所率领的蛮军精锐一次一次的打散,死伤无数,然而溃散的乱兵,转化成了无处不在的流民、暴民,也让蛮军的高层颇为头痛。
  对于统治下的华夏子民,在邪相神册宗倍的倡议下,早就已经转向了抚剿并存,然而对这些反抗势力,投向了蛮军的、同为华夏人的天孝军,却是比蛮军更急于将他们消灭,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形势,最急于杀光华夏人的,反而是另外一批华夏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不断的反抗中,新墨学在北方,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底层的狂热,一度让许多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然而随着南方华夏军对巴蜀的反攻,以及可以想见的、将会爆发的华蛮大战,蛮军对墨门的剿灭,已经到了最为残酷的时候,相比起黑山军等其它反蛮势力,拥有强大理念的新墨门,是蛮军无论如何都必须剿灭的对象,但凡与墨门有一点牵连的华夏人,都会被蛮军血腥的屠杀。
  终究还根基不稳的新墨门,在这样的绝境中,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