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64

  没有人去谈那有关于赐婚的传言,但却有什么东西,仿佛梗在她们之间,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明明什么事情也没有改变,却像是有什么东西已经发生了。
  两人都想改变这种有些变得怪异起来的关系,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虽然依旧打打闹闹,但总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的样子。
  对此,皇甫鹭多少有些焦急,对她来说,两个都是姐姐,而她永远是最小的那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三个玩伴,因为性情最为柔弱,于是总是被保护的对象,也跟哪一个都争执不起来。反而因为宝桐与红蝶时不时的闹些别扭,每一次,她都成为了闹翻了的两人争相拉拢的那个,在某种程度上,倒也是既不显眼却又非常的“重要”。
  若是以往,反正闹着闹着,到最后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又好了。
  然而,就连鹭小姐儿也是知道,这一次,是有些不同寻常的。
  红蝶姐非常的喜欢宁公子,在她的心里,宁公子早就成为了她的梦中情郎。那一次,甘玉书替陛下去向宁公子提婚,结果没成,虽然那个时候,鹭小姐儿并不在她的身边,却也听说,红蝶姐可是伤心了许久的。
  好在后来,蛮军入侵,红蝶姐南逃的过程中,宁公子带人将她救下。英雄救美的佳话,让红蝶解开了许多心结。
  至于宝桐姐,鹭小姐儿知道,她也是把宁公子当成梦中情郎的。
  其实鹭小姐儿自己也有一点……
  对于这一次,陛下想要将宝桐赐婚给宁翰林的传言,虽然来得突然,但却是愈演愈烈,看起来竟是真的。
  天子赐婚,宝桐自己肯定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所谓的公主,大多数时候,也就是好看的花瓶,对于皇室和朝廷来说,她最大的作用,其实也就是拿来赐婚。
  问题是,如果宁翰林像拒绝红蝶一样拒绝了宝桐姐……想一想都替宝桐姐难过。
  但反过来,宁翰林接受了宝桐姐……那红蝶姐怎么办?
  那个时候,圣上想要将红蝶赐婚给宁翰林,派了甘玉书去做说客,虽然鹭小姐儿在事后听闻,但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太多。而现在,圣上要将宁翰林招为驸马的事,在这短短的两天里,也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弄得满城皆知,就连府中的侍女丫鬟,却全都在谈这事,时不时的,取笑一下宝桐姐,弄得宝桐面红耳赤。
  不管成还是不成,宝桐与红蝶两人,总有一个人要伤心,身为小妹妹的鹭小姐儿,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努力的,试图消除着两人此刻,那看似不存在、却又总是造成怪异气氛的心结。
  于是,在这两天里,她时不时的抓着两人一同玩耍,努力的说着趣话,拉着宝桐,陪红蝶一起练武,抓着红蝶,陪宝桐一同种花,尽全力的缓和着两人之间那奇怪的氛围。
  在她的努力下,宝桐和红蝶也觉得这样子,终究是不太好,毕竟,有许多事原本也就是她们自己决定不了的,于是又回归成原来的样子。
  那天下午,三人疯了一阵,一同前去浴池洗澡。在水中打打闹闹,然后又靠在一起,喘了不停。鹭小姐儿抱着澡巾,嘻嘻地说道:“其实,对我来说,你们都是我的姐姐,不管宁公子娶了谁,都是我的姐夫,想一想就很开心了。”
  宝桐不好意思的扭过脸去:“都是外面瞎传,说不定,根本就是没有的事。”
  红蝶低下头,小声说道:“就算是真的,也没有关系,如果是宝桐的话……反正也是可以接受的。”
  鹭小姐儿笑道:“其实啊,宝桐姐、红蝶姐,你们两个都嫁给宁公子不就好了么?不是说,也有人家是三妻四妾的么?”
  宝桐没好气的道:“你在瞎说什么啊?且不说,只有那些不知礼法的商人才会弄出‘平妻’这样的东西,就算真的有,从古到今,也没有将两位公主嫁给同一个男子的道理。”
  鹭小姐儿道:“那你们就一人嫁他,另一人与他私通……”
  “你真是够了!”宝桐与红蝶齐声叫道,三人在水中扭成一块,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一起洗白白后,三人穿上漂亮衣裳,一同离开浴池,这两天里的隔阂都已经不复存在。鹭小姐儿心中暗自得意,在她的努力下,友谊的小船终于成功的被她打捞了起来。
  宝桐与红蝶这两日里,其实也是多少有些难以说清的心结的,此刻说开来,反觉更加亲密。
  就在这个时候,有侍女前来禀报:“公主,府外有一个唤作阿彩的女子,说是奉了宁江宁才子之命,前来送礼。”
  三个女孩对望一眼,一同跑了出去。来到正厅前,只见一个高得出奇的女子站在那里。远处的角落里,有许多侍女一边偷看一边指指点点,这般高的女人实在少见,让她们不由得都跑来看起了热闹。
  珍妃正抬起头来,与那高大女子说着话儿,看到宝桐三人,便招手让她们过来。得知这高大女人是宁翰林所派,宝桐与红蝶都有一些兴奋,她们两人,一个与宁翰林方自传出婚事,一个心中爱慕宁翰林已久,俱是想着不知道宁公子要送她们什么礼物?
  只是再行看去,这位名唤阿彩的高大女人,手上捧着的精美礼盒却只有一个,四四方方,扎上了漂亮的彩带。两人不由得对望一眼,红蝶想着,这礼物多半是送给宝桐的,难道宁公子已准备接受圣上的赐婚?宝桐想着,它多半是送给红蝶的,毕竟在红蝶南逃的路上,他们也相处了许多日,说不定那个时候,宁公子对红蝶也有了一些心思,更何况这里原本就是红蝶的府上。
  那高大的女人,低头看着先是朝自己奔来,脚步越来越慢的三个小不点,问道:“请问,哪位是皇甫家的鹭小姐儿?”
  原本想着,这礼物不是送给宝桐、就是送给红蝶的鹭小姐儿惊讶的抬起头来:“我……我是!”
  高大的女人弯下要来,将精致美丽的礼盒放到她下意识抬起的一双小手上:“我家公子说,来临安的路上,见到了有趣的礼物,想着小姐儿说不定会喜欢,让奴婢送了过来,还请小姐儿笑纳。”
  鹭小姐儿捧着礼物,抬头看着这小山一般的女人:“给、给我的?宝桐姐的呢?红蝶姐的呢?”
  高大女人说道:“公子只让我送了一个礼物过来,没说要送给别人。对了,他还说,这是公子他花了许多心思,特意为小姐儿您精挑细选的,还请您一定要收下。”
  宝桐、红蝶睁大眼睛,刷的一下,齐齐的看着小鹭。
  鹭小姐儿继续捧着礼盒,嘴儿张得大大的,在背后两个姐姐幽怨的目光下,身躯发僵。
  好不容易拯救起来的小船,一下子又打翻到了海底……
第三十二章
风卷云涌:四方顺逆!
  吞鹏山,位于吴州东面的近海处。
  在这里,横行着一方势力,因山得名,故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唤作吞鹏军。
  吞鹏军的首领,唤作赵横,底下又有祝京、吕敬君两位当家。
  在此之前,他们本是吴州一带有头有脸的豪强,那时儒道虽盛,但吴州地处沿海,也算是天高皇帝远,靠着走私越货的勾当,以及明面里仗义疏财的名声,勾结当地乡绅,拉起帮会,表面上以商会为名,来往江海,积累财富,日子也过得颇为逍遥。
  儒道崩溃后,朝廷对这一带的影响力快速衰减,以往靠着文气所化之官威镇压百姓的地方官员,在失去了文气之后,俱都变得惊惶不安。赵横趁此,进一步坐大,连官府也不敢招惹,以至于在沿海这一带,百姓只知有赵老大,不知有新天子,形成了一股朝廷无法管束的地方势力。
  随着西南方的红巾军、断稼军向朝廷投诚,临安新朝,声望一度水涨船高,甚至隐隐有重整朝纲、北定中原之势。在这种大势之下,赵横也不得不跟着,接受官府招安、整编,成为一支受朝廷节制的地方乡团。
  然而紧接着,便是朝廷水师的全灭,以及察割所率之蛮军的大举入侵,天子南逃,临安失陷,眼看着整个周朝都要就此灭亡。
  响应勤王号召,当时的赵横,亦迅速的集结乡兵,救援天子,虽因远水救不了近火,未直接对上察割的主力,但在察割主力覆灭后,于围剿豹王座下猛将盆敌烈的蛮军中,也结结实实的打了几场恶战,展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实力。
  豹王二十万大军溃败后,赵横率军回到吴州,此刻的他,已被朝廷封作了壮远将军,也算是正四品的武将,底下的弟兄尽皆封官,吞鹏军势力继续坐大,甚至可以说,吴州兵就是吞鹏军,吞鹏军就是吴州兵,连当地的州牧、府尹,都得仰他鼻息。
  如今的吞鹏军,号称十万之众。兵马壮大之后,赵横反而没有以前组建帮会、做地方豪强时那般霸道,一边维持地方秩序,一边每日里拿着九阴真经,日日练功,底下的大小头目,虽然也有一些,因为一朝得势,在乡里乡亲间飞扬跋扈起来,但在被他查到之后,往往从重处罚,一时间,吴州一带的治安,反比儒道崩溃前还要好上许多,在南方的各州各府间,也算是一枝独秀的异类。
  那一日,赵横与他的两位兄弟,一同在府中讨论武学,忽的,一名亲兵入内禀道:“将军,宝州都督府甘玉书甘帅来访!”
  赵横等彼此对望,尽皆错愕。
  在察割死后,于围剿盆敌烈、萧古所率蛮军的连番大战中,各路勤王义军,俱受甘玉书节制、调派,也就是在甘玉书出色的调兵遣将之下,南方的各路兵马,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最终全歼失去后援后,试图鱼死网破的盆敌烈、萧古两路蛮兵,并成功击杀盆敌烈。
  虽然最后还是被萧古逃了,但十几万蛮军的灰飞烟灭,还是给北方的蛮胡高层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并成功的帮助失去半壁江山的南方朝廷站稳脚跟,同时也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中,成功的压制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势力。
  那个时候的吞鹏军,同样也受到了甘玉书的节制。勤王结束,各路义军在朝廷的命令下,各归各府,他们也回到了吴州。后来,听闻甘玉书被天子封作国公,离开三衙军,前往宝洲建立都督府。虽然意识到,这有可能是天子的明升暗调之举,但因为摸不透朝堂上的动向,赵横与他的两位弟兄虽然讨论了一番,却也没有得出具体结论。
  却没有想到,原本应该远在宝洲的甘玉书,竟然来到了吴州?
  “快快有请!”赵横立时说道,同时与两位弟兄一同起身,准备迎接。
  外头,不过是一身布衣的甘玉书等了一会,待到亲兵出来回报之后,方才负手踏入府中:“这应该是最后一处了吧?唉……本以为是风花雪月醉梦人,不想却是四处奔波劳碌命。忙!忙!忙!”
  ……
  ※※※
  熙州金栗郡。
  作为察割南下时越过长河天险的主要突破口,熙州一带,破坏最为严重,尤其是,蛮军采用的本就是就粮于敌的策略,一进入熙州地界,便强取豪夺,而熙州官兵几乎就是崩盘式的逃亡,完全没有起到任何抵御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大量的逃兵、乱兵。
  如今,局势虽然安定了下来,然而对熙州所造成的破坏,一时间却也是无法弥补,大量在战火中逃离家园的百姓,回到家中后,发现屋舍被夺,田地被占。这些人中,甚至不乏那些原本也算富裕的地方乡绅。北方逃下来的世家、豪强,与南方本地的乡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斗争,这种斗争,于察割入侵后所造成的混乱中,愈演愈烈,也让熙州的民心被不断割裂。
  靠近长河的金栗郡,此刻却是一家独大。金栗吕家,随着吕豫浩在临安新朝中势力的膨胀,而水涨船高,宰相门前三品官,吕家的声势,在熙州如日中天。
  察割南下时,或许是因为幸运,也或许是因为其它原因,金栗吕氏并没有遭到蛮军的冲击。在蛮军溃败后,随着吕相被重要,田地更是不断的被吕家兼并。
  吕安国,是吕相的一名族侄,真要论起血缘,与吕豫浩其实有一些远。从小学文不成,喜欢弄些刀枪棍棒的事,家中请了不少武师,玄气大盛前,也有江湖二流的水准,如今实力更甚,又靠着家中的财力,聚集了许多江湖人物,进一步鱼肉乡里。
  此刻,吕安国正怒骂着一名郡官,此刻的他,心中非常的不爽,甚至可以说是愤怒到了极点。
  “知不知道那艘船是谁的?我们吕家的商船,你们也敢动?本公子的船,哪个家伙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去抢?”火冒三丈的吕安国,大力拍着桌子,在他周围,那些打手一个个冷笑的看着被训斥的郡官。
  被训斥的郡官不断的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却是无法说出话来。这一次的事情,对他来说,纯属无妄之灾,然而事到如今,他竟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长河以南,虽然遭受到了察割的入侵,但毕竟时间较短,再加上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比起此刻的北方,终究是要好上许多。而朝廷也不断的三申五令,禁止倒卖物资到北方,尤其是硝石、铁器、火药,这些都属于资敌的行为,粮食等亦不用说。
  但是吕家的船,则一向没有人敢去查处,它们总是在夜里开拔,来返于长河两岸,谁也不知它们装些什么,运些什么。
  唯独此次,一名刚刚上任没有多久的巡检官,因为不认得吕家的商船,再加上年轻气盛,竟带了一批水兵巡检,强行拦下了吕家的商船,登船检查。谁知不查不打紧,这一查,竟在船上发现了大量禁止倒卖给北方的物资,以及许多被囚禁、即将运往北方的女孩。
  拐卖人口原本就是大周明面上禁止的非法买卖,倒卖军资在这种时期更是敏感。虽然大家私底下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只要没有当场查到,也都当做不存在……而实际上,原本也是查不到的。
  但是既然查到,也就无法不管。尤其是那唤作李茂的巡检官,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是不顾身边人的暗中劝说,直接往上捅,使得官府无奈之下,只能先将船只扣了,明面上,作出要深入调查的姿态,暗地里则通知吕家,希望能够妥善处理此事,毕竟有吕相做后台的吕家,他们这些官员得罪不起,也不敢得罪。
  “公子……吕公子,”那官员陪着笑脸,“这件事,你看这样可好?那不长眼的家伙……我们以后肯定是会给他一些教训,让他知道好歹的。但是事情已经闹出来了,那船上的东西……肯定是要没收的,至于调查什么的,公子随便从底下拉出一两个人,就说是底下人瞒着贵府做的,船虽然是贵府的船,但是贵府完全不知情,这样一来,小事化了……”
  啪的一声,皮肉往内凹去,那官员整个人都在脑袋的震荡中往侧栽去。
  “没收我们吕家的货?给我弄清楚,那是本公子的货,是我们吕家的货。”吕安国怒气上涌,又朝被打翻的官员狠狠的踹了两脚,“你们想要包庇那不长眼的小子么?”
  转身道:“跟我走,我们宰了那姓李的,把老子的东西给我抢回来。”
  那官员牙齿脱落,满口是血,在地上滚爬着:“公子,公子,货可以拿走,那李茂……那李茂也只是公事公办,没做错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