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464

  宁江深深的知道,虽然如今玄气大盛,许多一流武者也能够发出剑气、刀芒,但这些青年剑者,却还没有到这样的实力。然而,随着他们玄之又玄、奥秘难测的走位,原本蕴藏于天地间的玄气被他们轻易的带动,达到了远远超出他们自身力量的程度。
  他道:“这分明是将分进合击之术,与《太公阴谋》中的奇门遁甲融合在了一起,撼一人如撼全阵,撼全阵如撼天地。这样的阵法,几乎可以困杀任何一名不懂奇门术数的宗师级高手。即便是巅峰级的宗师,陡然困入阵中,恐怕也难以简单脱身。”
  百子晋道:“此为北斗天罡剑阵……”
  宁江失笑道:“子晋,你变狡猾了,这四十九人,看似分成七队,每队七人,合天罡之数,但其实与天罡北斗全然无关,而是五、十之数。虽是大衍之数,却故意空出一人,用来隐藏阵眼,然后故意取一个‘天罡北斗’之名,迷惑敌人。”
  百子晋笑道:“果然还是瞒不过宁兄。”
  宁江继续看着这“北斗天罡剑阵”,道:“等闲二三名宗师级高手,进入这剑阵之中,恐怕都难以脱身。四十九人对付几人,看似不算什么。但问题是,这些人不过就是一二流之间,平日里连剑气都难以发出的寻常剑手。像这种级别的武者,江湖上要多少有多少,靠着奇门遁甲的组合,便能达到这种地步,的确是颇不寻常。”
  百子晋道:“这套北斗天罡剑阵,乃是专门用来对付高手,实际上还另有一套逆天罡剑阵,阵型更小,却是由内而外,可在千人以上的敌军攻击下,保持不败,直至最后体力不支。只是目前,他们训练不够,还无法做到在快速移动中保持剑阵不乱,否则用于战场上,等同于一支闯阵的奇兵。”
  宁江赞道:“我虽知将《阴符》研究透彻后,必定有此能力,却没有想到,你竟然已经将它研究到了这般境界。”
  虽然《阴符》的中篇《太公阴谋》,解析的便是奇门遁甲,各种术数。但是说到底,那些都只是基础理论,学会它们,就如同学会了文字,懂归懂,如何组合成一篇精美的文章,那就是另一回事。
  原本以为,百子晋在这一方面虽然有极大天赋,但他得到《阴符》的时间,毕竟还不够长,在奇门遁甲这一方面,与自己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
  却没有想到,他竟然已经到了能够精妙应用,组合出这等奇阵的地步?
  百子晋却是汗颜道:“不瞒宁兄,这套剑阵,虽然是小弟研究而出,其中却经过了我师尊的大量指点和改进,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全是师尊的功劳。”
  宁江讶道:“你的师尊?子晋,你何时拜了师?”
  百子晋道:“就在前些日子!家师名为星落老人,还在后山深处,宁兄可愿随我前去一间?”
  宁江手握折扇,欣然道:“既然是子晋你的师父,我自该前往拜会。”
  当下,百子晋便叫停这些青年剑手,让他们自行练习,自己带着宁江,一同往深处走去。
  途中,宁江笑道:“子晋在军中,已能做到令行禁止,看来威望不错啊。”原本的百子晋,必须带着面具,在人前话语不多,尽可能的保持神秘形象,如今他抛开面具,就这般以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形象示人,对这些青年剑手一令即行,一喝便停。
  对于武道,百子晋虽然已经开始修炼,但毕竟时日还短,而且军中事务繁多,不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这些青年剑手,虽然在江湖上的实力如今也不能算是太强,但恐怕依旧个个在他之上。但他却对这些青年剑手,如臂使指,他在这些青年剑手的声望,可想而知。
  百子晋道:“他们原本就是从红巾军中、高层将领的子弟,又或鸣山控制下的地盘中挑选而出,都是亲眼看着我将红巾军带出绝境的,自非外人可比。”紧接着不由笑道:“只是他们以前虽未见过宁兄你,对宁兄却更是崇拜,刚才他们得知是宁兄你到来时的激动,你也看到了。”
  宁江笑了一笑,他心知百子晋这些年,虽然成长了许多,但终究还是不怎么沉得住气的。其实这个时候,红巾军的主要敌人是苗军,对于武林盟主的事,最好的做法是不去插手。
  他刚才之所以愤愤,并非因他自己,主要还是为宁江不平。
  对于百子晋来说,当年遭遇连番打击,科场折戟,屈辱退婚,祖母死去,一事无成,却唯有宁江始终坚信着他将来必定能够一飞冲天。他自不知,宁江之所以这般有把握,是因为,在宁江的前世里,他就已经做到了名震西南。对于他来说,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依旧支持和相信能力的宁江,几同于兄长一般的存在。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长河武林那一边的人,之所以对宁江始终没有好感,什么都要对着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盟主“无衡剑断”潭如海的态度,在潭如海手下人的刻意宣传下,宁江成为别有用心的野心分子,是长河武林盟的大敌,不管宁江做什么,他们都会以挑刺的眼光来看。
  而百子晋,一方面,已经通过他在兵法和战术方面的成就,在红巾军中建立起了崇高的声望。另一方面,他毕竟年轻,心中并不如何沉得住气。平日里谈到宁江时,下意识的崇拜和敬重,也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这也是红娘子一见到宁江,便以弟妹自居,那些青年剑手知是宁盟主到来,犹如偶像到来一般激动的主因。
  因为红娘子很清楚宁江在她未婚夫婿心中的地位,而那些青年,原本就视百子晋为老大,宁盟主的出现,不但是近来名震天下的传奇人物的到来,更是老大的大哥来了……
第十五章
鬼谷七徒:鬼谷天书!
  宁江随着百子晋一同进入山林极深之处。
  脚下绿叶如毯,周围鸟语花香,远远近近,树木成阵。
  宁江已经意识到,这周围的树木、土石,已经在精妙的布局下,组合成了一个强大的阵法。就算是他,误入其中,恐怕也难以脱身。
  对于奇门遁甲之术,宁江上一世里,只是略有接触和入门,这一世得到了百子晋抄给他的《阴符》后,已开始有所成就。进入龙虎山祖庭洞天里暗藏的禁地,成功控制青龙之力和白虎之力,靠的就是他对奇门术数之术的全新领悟。
  但是,这里的阵法布置,却是远远在他之上。他甚至在心中暗自想着,原来奇门术数与天地山川之间彼此配合,竟然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阵法的中央,坐落着一个竹屋,一名白发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悠闲地将手中的谷物洒落在地,一只只鸽子,在草地上飞来跳去。
  随着脚步声的接近,群鸽飞起。
  “师尊,这位便是我向你提到过的宁江宁兄。”百子晋在他面前恭敬地说道。
  轮椅上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随着弟子一同到来的青年。宁江却也打量着这位“星落老人”,同时执弟子礼,拱手道:“晚生宁江,见过前辈。”
  星落老人呵呵的道:“早已经听子晋多次提起过你,果然是长河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继续道:“听闻《九阴真经》乃是数百年前龙虎山老祖天师所传,由你公布天下,你亦写了许多本与九阴真经相关之道书、经解。老夫对九阴真经颇感兴趣,正要向你求教一二。”
  宁江道:“不敢!晚辈近日研读《阴符》,也有许多于奇门遁甲、太乙术数相关的问题,想要向前辈请教。”
  当下,百子晋搬来树桩,摆上茶盘,便在这里煮茶聊天。期间,星落老人不断向宁江问着,与九阴真经所记载之经义、道法、炼魄等等相关之句,宁江知无不言,许多地方,竟是远超出世人的认知。
  宁江亦借此机会,向星落老人求教奇门遁甲、兵法战阵等等知识,竟发现,老人在这一方面的学问,远远超出他的预计,竟可称得上是穷究天地之理,夺尽造化之机。
  百子晋则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到后来,完全插不上话。
  不知不觉间,天色暗了,星月升起,两人的交谈犹还未完。
  直到最后,终于兴尽。宁江拍着大腿,长叹道:“前辈,子晋家中所传,托名于姜太公的《阴符》,其实是您作的吧?”
  星落老人亦是拂须微笑:“这本名义上为龙虎山老祖天师所传之《九阴真经》,其实是你写的吧?”
  两人相视而笑。
  百子晋却已是完全呆住了……纵然他对宁江之学识,已经是极度崇敬,却也没有想到,这本名动天下,改变了一整个华夏武林之格局的《九阴真经》,竟然是宁江自己写出来的。
  宁江起身拱手,掬了一躬,道:“以前辈之能,绝非无名之士,敢问前辈大名?”
  星落老人坐在轮椅上,抚须道:“老夫先秦孙膑!”
  ※※※
  同一时间,鸣山的一处山头,石亭耸立。
  圆月已从远处连绵的山岭升起,银光泻地,让绿毯般的草地,反射出点点光芒。
  石亭外,燃着篝火,名为阿彩的、个头高大的蛮族女子,正在火上翻动着刚刚放上去的野味。
  另一边,红娘子偃月刀在手,叮叮当当,周围金光绽放。同样身穿红裳,只是颜色更浅的少女手持宝剑,每一剑都带出火光,时而行云流水一般快捷,时而步步为营,每一剑的划得稳重。
  交手中的两人,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彼此交流战斗中的心得。在她们的十来丈开外,名为小梦的少女,则抱着怀中的小黑猫,盯着溪水,溪水反射着粼粼的月光,圆月的倒影,就在这粼粼的光芒中晃动。
  忽的,水月破碎,小梦一剑飞出,带起时,一条鱼就已经插在了剑尖上。
  在她怀中,小黑猫兴奋的、喵喵喵的叫着。
  夏末的夜晚,宁静而又祥和,山河大地,战火席卷,天南地北,暗潮涌动。然而此刻,此时,这里就像是一片化外的天地,享受着自得其乐的安静……
  ※※※
  当老人报出他的名号时,即便是宁江,也不由得一阵惊讶。
  虽然知道,这个老人,必定是非凡的人物,他却也没有想到,这老人竟然会是战国时期,那位有名的兵法家。
  当然,因为世界的不同,在另一个世界里,因为并不存在“文气”这样的东西,虽然独尊儒术,但兵法战阵之道,依旧传承不止,孙膑更是历朝历代武庙中的常客。
  但是在这里,自儒道大盛之后,兵书的作用,一度降低到极点。
  对于大周来说,打仗无非是派出万人敌的进士,文气一放,化作军势,然后就大杀四方的事。至少在民间,其实知道“齐孙子”孙膑的,并没有另一个世界那般的多,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儒教本身,已不再推崇兵家的缘故。
  虽然如此,作为战国时诸子百家里,兵家最顶尖的几位传奇人物之一,只要是精通史书的读书人,便无一人不知晓这位著名兵法家的事迹。
  没有想到,千年前的人物,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宁江沉吟一阵,忽道:“前些日子,晚辈夜观天象,见西南方星盘之中,有流星坠落,前辈自号‘星落老人’,那从星盘而落的,莫非就是前辈?”
  星落老人叹道:“正是老夫!”
  宁江重新坐回坐椅,百子晋在一旁,换了新茶,重新煮过,为两人斟满。
  宁江端起杯子,饮了一口,将杯子放下,道:“敢问前辈,前辈如何会隐身在星盘之中?又如何能够存活至今?”
  星落老人同样也饮了一杯,叹道:“我乃是被我的小师弟逼杀,身处绝境,被大秦军队围剿,当时,嬴政已经一统天下,我无处可逃,迫不得己之下,只能依靠暗中设计已久的奇阵,将自身封印于星盘之间,并暗中传下了那本《阴符》。我猜,大秦虽然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但必定不能久长,后世若有奇才,能够破解《阴符》下卷之太公金匮,便有机会将我从封印中放出。只是,连我也不曾想到,这一封印,便已事过千年。”
  宁江沉吟道:“前辈口中的‘小师弟’,不知又是哪位?”
  星落老人道:“他的名字,唤作徐福。”
  宁江道:“就是那位,带着三千名童男童女出东海,去为始皇帝求取仙丹的徐福?”
  星落老人道:“正是他。”
  宁江道:“徐福既是前辈师弟,那前辈与他,自然就还有一位师父。史书上所记,前辈与庞涓出于同一师门的记载,想来也应当不假。前辈的师门,莫非就是传闻中、先秦时为数不多的几位宗圣之一——鬼谷子?”
  星落老人点头道:“家师虽有宗圣之修为,但其实极少与人动武,对他老人家来说,天文地理,奇门术数,各种神机鬼藏之秘,才是他最感兴趣之事。家师晚年,曾经得到一本天书,他言,那天书乃是天人秘藏、仙家宝典。他将那本天书,一共分作七术,传予七名弟子,这七名弟子,分别是老夫与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尸衍、徐福。”
  宁江道:“前辈与其他五人,晚辈久有闻名,就是这位尸衍……却不知是何许人也?”
  星落老人道:“我这位六师弟,并没有什么名气,他乃是尸佼的后人……你应当知道尸佼之名?”
  宁江道:“尸佼乃是商鞅的师父,是诸子百家的诸子之一。‘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这一名句便是出自《尸子》一书,是诸子百家中,对‘时’与‘空’最有研究的一位,同时也对刑名颇为精湛。不过除了收下商鞅这个徒弟,著有《尸子》一书,他并没有留下太多事迹,是以,虽是‘诸子’之一,名气却不如其他几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