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464


第二章
奇人话奇事
  “这、就是天人三策?”屋中的老人,急咳一阵后,缓缓说道。
  “正是!”百子晋在窗外束手回答,“这天人三策,据传乃是八百年前的亚圣董天舒所留,又分作天、地、人三策。天策、地策都是在每九年一次的封禅时所用,天子祭天,大儒祭圣,八百年来从未断过,直到这一次,先是接连三次陨石天降,朝廷上下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提前封禅,不想在封禅当日,文帝金身出事,有人看到,那一日,极北之境有强大剑光,飞跃万里山河,刺入紫微星垣,导致八百年儒道随之崩溃。”
  “那这人策呢?”
  “这人策,是在科举时所用。考中秀才者,拜圣之后,地方官在圣前诵读人策,天人交感,新晋秀才眉心祖窍开辟出文曲星府,其后,随着举人、贡生、进士,步步登科,文气步步加强。进士每三年不过百名左右,每一名都是万人敌,造就了大周王朝八百多年之盛世。”百子晋将与科举和文气相关的事,向老人详细解说。
  老人道:“董天舒……董天舒……这董天舒又是什么人?泰山造圣,儒道天下……这可不是随便什么都能够做到的,即便是我也没有这个能耐。在我的认知中,除了我已经死去的师父,恐怕也只有我的几位师弟,还要经过长期的布局,方才有可能做到。”
  百子晋说道:“与亚圣董天舒有关的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都被神话,难分真假。只知道,他师承无名老人……”
  “无名老人?这又是谁?”
  “这无名老人,却是帮助太祖皇帝立国的神秘人物。当年楚霸王灭秦之后,有汉王刘邦,与楚霸王相争。楚霸王号称史上最强宗圣,但是刚愎自用,空有霸道之术,却无仁慈之心。汉王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两人,策动天下英雄,设下十面埋伏,最终,天下高手几乎死尽,方才成功杀死了楚霸王。在那之后,汉王眼看着便要夺得天下,却有一神秘老人,先策动‘兵王’韩信背叛汉王,于楚汉大战之后,引发汉齐相争,并助太祖皇帝趁机崛起,取鹬蚌相争之利,其后又设计逼张良隐退,再灭好不容易从汉齐相争中胜出的汉王,助太祖皇帝取得天下。”
  “这等人物,怎会‘无名’?”
  “这神秘老人,从未见他的真实来历告知太祖皇帝,直到最后,太祖皇帝连他的姓名也不知晓。助太祖皇帝取得天下后,他就隐退而去。直到几十年后,亚圣董天舒手持他留下的印信,自称这无名老人的传人,进言儒家之大义,劝时任天子的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才有后来的八百年儒道天下。”
  “这样啊!”屋中的老者沉吟一阵,道,“这一来,我就明白了。那无名老者,如果不是我三师弟的亲传弟子,就必定是他藉术法而成的身外化身。所谓的孔圣金身,内中藏的,乃是我三师弟当年用来夺六国龙气之‘天相印’……唔!”
  百子晋道:“师尊,怎么了?”
  屋中的老人长叹一声:“是了,所谓的孔圣金身,多半就是我那、曾于六国拜相的三师弟之死后骸骨。他习有神秘的元神具化之术,身体虽死,元神藉着‘天相印’所得来的六国气运,竟是未散。所谓的无名老人、‘董天舒’,恐怕都是他的元神化身。他将自己的死后骸骨,假说成孔圣金身,放入紫微星垣,接受天下儒生之膜拜,暗中收集天下气运。只可惜他终究功亏一篑,金身被毁。若是再过两百年,他身怀‘天相印’,集六国之龙气,再受世人膜拜千年,恐怕真能死而复生,超凡入圣。”
  百子晋目瞪口呆:“这……”
  这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其实,百子晋自己,也早就已经怀疑,文帝金身和整个“儒道”,或许隐藏着某个不为人知的阴谋和秘密,然而老人所说的事,实在是太过离奇,若非是这老人说出,他只怕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个样子。
  屋中的老人又道:“此外,你给我的这本九阴真经,我也已经看完。我本以为,这本九阴真经的出现,必定是与我的那些同门有关,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百子晋道:“师尊为什么这样想?”
  老人道:“我的师父……亦即你的师祖,曾经得到一本天书。他虽拥有宗圣级的实力,但那个时候,亦有三百多岁,年岁已老。他将那本天书,分成了七术,分别传给了七个徒弟。虽然我们每一人所学,都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多少还是有些了解。这本《九阴真经》,别开生面,与你师祖所传的任何一术,尽皆无关。或者说,吾等所学,终究还是‘术’的范畴,这本《九阴真经》,却已是‘道’的境界,乃是别开生面之仙道入门。于具体细处,虽未必及得上我等所学之术,但却开创了千古未有之大方向。”
  继续道:“此外,它所涉及到的一些理念、学识,与诸子百家根本扯不上联系,要么将它写出的,真是不世出的奇才,要么,就是它借用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其它世界之理论,就比如书中所说的‘化学’,表面上假道家‘天欲化物’之名,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百子晋道:“这九阴真经,虽然说是正一教的老祖天师所写,但其中不少理论,就算在道门也不曾出现过。尤其是与炼魄相关的等级,如金魄、火魂、灵神、阴神、阳神之分法,若真是老祖天师所写,不可能不在正一教内部传承。毕竟正一教之历代天师,皆是老祖天师的后代。”
  老人道:“吾被迫隐于星盘之间时,大秦未灭,自不知你说的这老祖天师。不过听你这般说,看来果然是托名之作。呵呵,为师也曾将《阴符》托名为姜太公所写,不足为奇。”
  百子晋道:“最早将九阴真经拿出来的,乃是宁江宁兄。我得到《阴符》之后,只抄了一分,交于宁兄,与他分享,宁兄得到《九阴真经》之后,却与天下人分享,论起胸襟,我实在是比不上他。”
  老人道:“你且将这宁江之事,与我说说?”
  百子晋便将宁江连中三元、公布九阴真经、大破蛮军等等事迹说出。他对宁江原本就极是敬佩,说起这些,不由得神采飞扬,与有荣焉。
  等他说完之后,屋中的老人却是一阵沉吟,忽道:“这宁江……你不可太过信他!”
  百子晋错愕道:“师尊为何这般说?宁兄不但才气过人,且他所做的事,无一不是救华夏于水火……”
  屋中传来不太确定的声音:“此人所行,分明是步步机心,步步算计,一环扣着一环,不经意间,引导了天下人。以他之作为,若不是以天下之心为心的圣人,就必是别有目的的、大奸大恶之徒。我虽不敢肯定他必是用心邪恶之辈,却也不太相信这世间真有圣人。”
  百子晋毅然道:“弟子愿意相信宁兄!”
  屋中老人长叹道:“你虽本性善良,然而害人之心虽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这世间,哪怕是亲人朋友,亦不可尽信。唉,想当年,为师有一师弟,他所学之术乃是‘兵法’,行兵打仗,乃他所长。吾所学之术乃是‘兵阵’,是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的阵法布置,以五行九宫之变,分威伏熊。是以,他乃万人之敌,吾则善用精兵对付超强高手。”
  继续道:“我这师弟,自幼与我一同拜师,理想深远,总说要助明君结束战国乱世,令天下不再有刀兵杀戮,我亦深信于他。他虽是我师弟,却先我一步出山,凭着胸中所学,登台拜将,持掌一国兵权。及至我出山时,想着,不如与他共奉一君,匡扶一国,二人彼此补短,发挥所长,必能够平定天下,结束乱世。却不曾想,他表面因为我的到来而欣喜若狂,暗地里,竟是对我下毒,然后将我双腿尽刖,锁于囚牢……呵呵,他在山中时,虽然志向远大,拥有了权势之后,却是食髓知味,他嫉我才学,既怕我被他的君主看重,分他权势,又想要夺我所学之术。若非我后来以秘术,硬将自己弄疯,过上了猪狗不如的数年日子,松懈了他的防备之心,再在神智暗中恢复之后,设计逃脱,早已为他所害,更难言报仇。”
  百子晋道:“宁兄之学,百倍于我,只有我嫉他,绝无他妒我。此外,师尊放心,若真有一日,宁兄行大奸大恶之事,子晋却也不是盲从之人。”
  “罢了!”一名老者推轮椅而出,“人生在世,哪怕胸中所学神机鬼藏,天下无敌,亦终究祸福难料,你自己小心就好。你既能解开我所记之太公金匮,于兵法、遁甲之道,可说是天分过人。按理说,你若能跟着我,入深山中修习数载,将来成就必定不下于我。然而时不我待,且如今的天下也少不了你。虽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但际此非常时期,我便直接传你一些我当年所悟之遁甲阵法,与奇门兵阵,望你善加运用。”
  百子晋拜道:“多谢师尊!”
  ……
  ※※※
  吕、蔡二州之交界,名为赵庭珍的女子,方自看到那不可思议的、浴火而生之奇事。
  华夏西南方鸣山之青年,也与他新拜的师尊谈完话,并开始学习奇门遁甲之阵。
  伏熊谷的周边,却已经被大量的蛮军所包围,所有的援兵,都已被阻隔,陷入了孤立无援的死地。
  “北方的各路贼寇,之所以能够沆瀣一气,全是因为墨门在暗地里的勾结和串联,墨门不除,北方难定,墨门既除,则其它势力,便只能各自为战,不足以成为我天兵之大患。”迎风招展的黑色大旗下,孟神君环视众将。
  “要将墨门连根拔起,则必须攻破伏熊谷,然而这伏熊谷,位于深山之中,易守难攻,且墨门擅长于木甲机关,以及守城之道,四面难以用兵,是以大军围困,只能堵,难以灭。”孟神君缓缓的道,“要破伏熊谷,唯有集结各军之勇士,以大量的高手、压倒性的实力,直接杀入伏熊谷中枢,将墨门高层一举歼灭。是以,这一战,有赖于众将同心协力,破谷之后,本帅必将上报虎尊,论功行赏。”
  众蛮将起身拱手道:“遵命!”
  深谷之中,善公主同样看着身边的人:“伏熊谷虽小,却已经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如今,宁盟主已经串起了各方的反抗势力,众志成城,蛮军屡剿不定。为了能够釜底抽薪,孟神君无论如何,都要攻破伏熊谷。论地,伏熊谷重要性有限,不是不可弃守。论势,现在正是蛮军与华夏一方战事胶着的关键时期,伏熊谷一破,我们在四面蛮军的处境下能不能逃出生天还是小事,宁盟主好不容易串联起的反蛮势力,必定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跟着崩盘。”
  “因此,这一战,我们必须坚守,也必须要守住。要是败了,谷中的所有人,蛮军一个都不会放过,孟神君也能够彻底稳住北方局势,一旦各方反蛮势力重回各自为战的局面,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一个个的被剿灭,我们也将再无可为。”
  “要破伏熊谷,大军深入,不但耗时耗力,且收效有限,所以,孟神君必定会直接派出大量高手,神册宗倍和鹘后虽然因为‘虎尊’猛查刺闭关未出,替虎尊坐镇昊京,无法离开,但必然也会派出座下高手前来。目前的消息里,围堵我方的其中一路蛮族精兵,就是鹘后之子李胡。此外还有拜火教,被蛮军招揽的江湖败类和助纣为虐的全清派,也都是我们的强敌。”
  “好在这些日子,我们也有各方英雄赶来相助,再加上新墨门成立后,暗中招揽的好汉,虽然依旧势弱,却也并非全然无法抵抗。虽说敌强我弱,但只要上下一心,必定能够人定胜天,打开全新局面。”
  善公主长发及臀,负着双手,缓缓道:“总之,这一战,是我们开创新墨门以来,最重要的一战,我们无论如何,绝不能败……”
第三章
月夜战伏熊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伏熊谷西边,山岭之上,戴着轻薄面纱、浅红色襦裙的少女,正坐于草地上,手指轻拨,细细的琴弦在指尖下颤动,发出犹如阴雨绵绵、却又雷云涌动的琴音。
  另一边,阿彩穿着难以完全蔽体的豹衣,胸脯饱满,坐在树下,身边插着大刀。她惊讶的道:“小春真的是博学,她的琴弹得很好听。”
  在她身边,同样戴着面纱、换了一身柳青色襦裙的少女笑道:“这是当然的,师姐以前在昊京可是被称作京城第一才女的,那可是京城啊!”
  阿彩抬起头来,看着往远处的山岭间落下的太阳:“说起来,阿凤也很会吹笛子,她的笛声很好听,一点也不像是我们蛮族的女孩子吹出来的音调。她说,那是江南的曲子,曾经有一位从江南来的侠士,用竹叶吹出了那首曲子,她在远远的地方,听了一遍,觉得很好听,然后就记下了……阿凤一直都很聪明,在我以前所认识的女人里面,她是最聪明的。”
  柳青色襦裙的少女轻轻地说道:“你和阿凤感情很好?”
  “嗯!”阿彩继续往远处看着,有一些落寞的道,“在银川上,是很难交得到朋友的。尤其是不同族群的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在一起。有的时候,为了一片水源,或是为了一片可以放养牛羊的草地,两方人就可以杀得你死我活,直到其中一方死尽死绝。就算是同一个部落,也很难有真正知心的朋友,实力永远是分到更多牛羊的保证,唯有自己的家人,才能够相信,因为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骨肉相连。家中出了猛士甚至是勇士,永远是最骄傲的事,同时也保证了女人不会轻易的沦为奴隶,孩子不会因为缺少吃的而饿死。
  “但是阿凤不一样,她的脸上永远都是止不住的笑,她总能够找到开心的理由,然后感染到她身边的人。她说我在她的身边,让她很有安全感,因为我长得实在太高,敌人第一眼总是先看到我,然后把她忽略了。她说我们的生活是残酷的,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就是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所以她每一天都很开心很幸福……”
  说着说着,看着连最后一丝阳光,也即将落下的夕阳,她黯然的低下了头……这又是没有阿凤的一天!
  柳青色襦裙的少女轻声道:“看来你和那个阿凤,感情真的很好。”虽然那阿凤已经死了许久,但是,她依旧能够看到阿彩此刻脸上的哀伤。
  “嗯。”阿彩低声说道,“从一开始,我和阿凤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就像你和小春一样……”
  “不一样啊,不一样啦!”柳青色襦裙的少女举起一只手,手掌前后摆来摆去,“我和笺丽一开始可是敌人啊敌人,我还砍了她一刀,差点把她杀了。我都不想和她做朋友,是她贪恋我哥男色,为了能够接近我哥死皮赖脸的缠着我。”
  另一边,本是连绵不断的琴声猛地顿住,弹琴的红衣少女按住琴弦,一阵急咳……宁、小、梦!!!
  阿彩也不由得一阵好笑。
  虽然在这里说笑着,但此刻的她们,其实并不轻松。
  眼看着大战就要到来,她们也无法置身事外。虽然这里并不是第一线,但却担负着一旦西面的防线,任何一点被突破,就要马上填补上去的重任。
  天色渐渐的暗了,今晚的月色异常的美好,本是适合浪漫的诗人花前月下的夜晚,然而沉重的气息,却已经紧紧的压迫着伏熊谷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敌人,这一战又与吟泽不同,她们甚至无法选择突围,必须坚守到最后的胜利。
  东方的远处,陡然间有火光闪动,然后便是轰隆的震动声,毫无疑问,蛮军已经开始进攻,甚至动用了火药和火器。有弩车发出的漫天箭雨,在夜空中划出华美的光点,显然是早就已经被蛮军研究成功的“百虎齐奔箭”。
  这里的三人,并没有回头去看东边,那里的战事她们并不关心,实际上也无法关心。
  北方有尖锐的破空声,然后便是各种杂乱的声响,有土石崩塌的声音,有宗师级高手劲气对撞的轰响。红衣少女继续抚着瑶琴,琴音低沉而又空灵,犹如天山深处的雪莲,在银装素裹的白茫中展示着令人向往的嫣红,凄凄冷风,寒冬逼人,傲雪红莲,凛然不屈……那令人流连的琴声,不经意间,便用美妙的韵律,展示着这难忘的画面。
  夜入子时,西边的近处,先是大片树木的倒下,紧接着便是呼呼呼的声响。这一带原本就是深山,敌人的火器和其它器械难以运来,直接便是高手杀入。
  有万千蜂涌的声音,有虎豹嘶吼的声音。敌人中,显然存在着擅长术法、以及操控野兽的难缠的人物。火光熊熊的窜起,嗡嗡嗡的,狂蜂乱窜的声音。谁也无法厘清的爆响过后,更加混乱的声音在极短的时间里,此起彼落的响起。
  然后又是一声刺响,犹如竹节在火中爆裂。阿彩、春笺丽、宁小梦皆知这是某处防线已被敌人突破的警戒。敌人来势之快、之强,大出她们意料。
  呼,浅红与柳青色的身影并肩掠过,高大的蛮族女子紧随其后。又有其他人,从后方各个角落里窜出,支援而来。刀光剑影,劲气横扫。腾起的火光中,远处有毒蛇惶惶退缩,却也有凶残的野兽奔腾而来。
  宁小梦连杀两只双目通红的豹子,双刀扫过的刀芒,以极快的速度,将两只豹子先后斩首。失去脑袋的豹子摇了一摇,热血泼洒,倒了下去。紧接着便是快速回身,双刀一错,咣的一响,一名蛮族勇士的狼牙棒便与双刀相交。
  席卷的恶气,如同熔岩一般爆发,宁小梦竟被震得双手发麻。脚步和纤细的身姿却没有一刻停顿,三步后退,两步抢攻,鸳刀与鸯刀在电光石火间,华丽地闪了九闪,第十刀,已破入对方的恶气,直夺对方胸膛。那蛮族勇士大骇之下,快速后退。
  刀光在他胸口斩过,劈开一条裂口,却只是皮肉伤。少女暗道可惜,刀气被对方的恶气抵消,这一刀虽然劈实,却未能一击击杀。只是这蛮族勇士却也惧她刀快,继续后退,不敢硬拼。
  相隔数丈之外,先是火光涌动,紧接着便是地气爆发。滚滚的地气挟着烈焰,将大量冲来的凶兽吞没。随之却是更多的敌人,跃火光而出,内中传来一声冷笑:“阿彩,找到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