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莫非,小隋侯宫出现了?”余华灿眼睛一亮。
几人对望一眼,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小鹦鹉洲如果真有宝光出现,那除了小隋侯宫还能是什么?
“今晚去看看,如果跟小鹦鹉洲无关,那就再等等,等那小子自己把小鹦鹉洲送上来,”左良朋恶狠狠地说道,“如果真的是小隋侯宫暴露了,那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曹剀定犹豫了一下:“宁江那小子现在在高锁县风头正劲,杀了他,怕是会马上引起朝廷的注意。”
左良朋冷笑道:“如果真的是小隋侯宫被找到,那里面的财宝,已经足够我们隐姓埋名到处逍遥,过了几年换个身份,谁还知道我们是谁?”
余华灿笑道:“不管是不是小隋侯宫,总之得有人去看看,要不,你们先留在这里,我到那岛上查查……”
曹剀定阴阴的道:“如果真的是小隋侯宫,你还会回来么?”
余华灿怒道:“你难道怕我独吞不成?”
曹剀定哈哈两声:“不怕,不怕!”说是这么说,却是皮笑肉不笑。
左良朋、敖耀却也是心中暗自警惕,如果真的是小隋侯宫暴露,让余华灿进了小隋侯宫,谁知道会不会卷宝而逃?
左良朋哈哈了两声,道:“还是大家一起去看看,人多好办事!!!”
于是,到了夜里,四人弄了一条船,悄无声息的等上了小鹦鹉洲。
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不过还谈不上有多炎热,夜里的风稍稍有些清凉。小鹦鹉洲中央的山丘上,建着座座豪华石墓,在夜里显得有些阴森,然而四人俱是胆大之人,自然都不把这些坟墓当一回事。
只是,因为生怕别人发现了小隋侯宫的线索却不说出,此刻,四人并没有散开寻找,而是一同在岛上一片片搜寻过去。就这般,一直在岛上搜寻了那个时辰,余华灿忽的蹲了下来,讶道:“这条地缝是新的。”
其实就算他不说,其他三人借着月色也已看到。为了找到小隋侯宫,他们以前也早已暗中登上这小鹦鹉洲不知多少次,但是此刻,在他们面前,有一条地缝却是他们以前所从来没有发现的。
他们对望一眼,一同顺着地缝往前奔去,穿过了一片林子,来到了东南方的岸边。在这条地缝的尽头,他们往下看去,这地缝虽然细窄,但在地缝深处,竟真的隐隐有珠宝的光芒若隐若现。
余华灿喜道:“看来这底下,就是小隋侯宫。”
左良朋拂须笑道:“小隋侯宫从修建到现在,也已经过了四百年,想必是年久失修,再加上地形变化,终于让它暴露了出来。”
他们为了这小隋侯宫,暗中谋划了不知多久,现在终于找到了线索,自然兴奋莫名。
曹剀定紧紧的皱着眉:“虽然找到了它的具体位置,但它在这底下深处,要往下挖,还是要把这小鹦鹉洲弄到手中。”
左良朋道:“再看看,既然它的位置已经暴露,说不定能够在这附近找到小隋侯宫的入口,要是这样的话,自然省下来动土的麻烦。”
四人就以这地缝为中心,继续展开搜索。过了一会儿,曹剀定立在江边,看着下方,沉吟一阵。敖耀道:“你发现了什么?”
曹剀定摇了摇头:“什么也未曾发现……”转身便要离去。
左良朋与余华灿却也走了过来,一同往下看去,紧接着却是各自冷笑。左良朋道:“我记得,这底下本来有一个土坡。”余华灿道:“但是现在,这土坡不见了。”左良朋继续冷笑:“既然连我们两个都能发现这里的异常,我们举人出身的曹大人,怎的会看不出?”
曹剀定脸色微变,开始知道,左良朋要好,余华灿也好,都如他一般,曾在暗中多次进入这小鹦鹉洲,将整个岛上的地形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只有敖耀这个纯粹的武夫,真正抱着大家合作的念头。想到这里,他哈哈一笑:“原来这里原本有一大块土坡的么?我还真是不知!”
敖耀跳了下去,落在下方一块石头上,转过身来,忽的:“这里有一个洞。”
曹剀定、左良朋、余华灿对望一眼,也没有心思再勾心斗角,纷纷跳到石上,往下看去,只见水面下果然有一个石洞。很显然,这洞口原本是被土石封闭,只是,大约是地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外头的土石被江水冲走,洞口露了出来。
这洞口位于水面之下,如果不是他们早已知道这小鹦鹉洲下有秘密,怕是根本发现不了。想起刚才在地缝中看到的宝光,四人立刻意识到,这十有八九就是小隋侯宫的入口。
当下,四人先后跳入水中,往那石洞游去。过了一会,他们从水中钻出,已是到了洞内。四人衣裳湿透,却已顾不得自己,一条长长的地道往尽头延伸,尽头的深处,珠光绽放。
隋侯珠?他们心中俱是一动,能够在黑暗之中,放出如此惊艳的珠光,除了隋侯珠还能是什么?
宝藏就在眼前,四个人反而谨慎起来,只是到了这一步,他们却是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前行,只因,哪怕说好暂时退却,谁又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悄悄返回?我想要相信其他人,问题是其他人值得我相信吗?价值连城的隋侯珠,就算是普通人服下后也能马上成为三流高手的三颗灵丹,以及众多的珍宝……
四个人彼此戒备,谨慎前行,敖耀肌肉绷紧,余华灿暗中提聚内力,左良朋悄悄摸上了口袋中的一颗神秘药丸,纵连曹剀定也手藏袖中,握着他暗中收藏的梨花针筒,针筒中装着随时可以利用弹簧射出的三十支毒针。
与此同时,小隋侯宫最中央的机关密室里,某个少年摇了摇头:“这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
第三十六章
大梦谁先觉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宁江在床上伸了个懒腰,翻身而起,穿衣下床。此时,日光已经从窗台铺下,紫檀木的桌面,发射着一缕流光,放在窗台上的兰花的幽香溢入了屋中,泌人心脾。
窗外传来簌簌的、微弱的空气震动声。宁江往窗户走去,随手拿起桌上的折扇,左手负后,站在窗前,看着外头。
此刻,妹妹正在外头的花丛中练剑,她那娇小玲珑、但显靓丽的身姿随着剑光在招展的花枝间飞窜,剑光在阳光下,绽出一圈圈雪白的剑花,脚步在移动中轻快的飞旋,襦裙一圈圈的转动,剑光随着她的倩影,犹如一段华丽的织锦回文,一朵落花飞起,剑身在花下嗡嗡嗡的颤动,宛若弦音,正在璇玑剑舞中的“琴清流楚激弦商”。
啪的一声,他打开折扇,轻轻的摇动着。
一个上午,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哥哥读着书,妹妹练着剑,各得其乐,不亦悦乎。
到了下午,县城出现了一些骚动,铺头赵宏带着衙役们,到处寻找他们的知县大人。而在天黑之后,这份骚动越来越大,扩展至全城,高锁县的四个大家族都被惊动,纷纷派出底下的奴仆、佃民,不只是城中,连城外也搜了个遍。
到了第二日,知府典宏亲自带人驻入高锁县城,似这般,又过了两天,他不得不上报朝廷……高锁知县曹剀定不知去向。
没有被人绑架的痕迹,没有凶杀的迹象,没有挂印留书,什么都没有……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宁江自然不担心这些人能够查到什么,只因,曹剀定一伙原本就是偷偷摸摸的登上小鹦鹉洲,生怕被人发现他们的行踪,这四个人都是老江湖,他们有心隐瞒行踪,谁查得到?
没有绑架,没有谋杀,什么线索都没有,这要是还有人能够找到他们,那就真的是奇迹了。
最终,典宏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一边当做失踪案继续调查,一边请朝廷派遣新的县令下来。而此事,虽然引起了整个县城的轰动,最终,也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而慢慢的淡化下来。毕竟,所有的知县都是由其他州调派过来的外地人担任,虽然是本县的父母官,但曹剀定在高锁并没有亲人又或族人,在连官府都无法查到他的行踪的情况下,其他人自然也就慢慢的放在了一边。
那天晚上,宁江盘膝坐在床上,感应着眉心祖窍的文曲印府。
秀才虽然已经拥有文曲印府,能够与文帝星宫天人交感,拥有文气,但这份文气并不强,基本上也就仅仅只是有和没有的区别,与举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如此,在儒道上,他毕竟已经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虽然他自己对此其实没有太多的兴趣。
说到这里,他倒是想起,在他重生前的那一世里,曾听说过,有那么一个进士,将文气“玩出花来”,被视作离经叛道,遭遇了朝野上下的大肆批判,然而也就是这位将文气“玩出花”的叛逆分子,在文帝星宫崩溃后的乱世之中,以传承自先秦的纵横之术,连接各路英雄共抗蛮族,虽然最后还是一败涂地,但几乎可以说是蛮族席卷中原的头几年里,唯一组织起的抵抗力量。
记得那个进士,应该是叫做……甘玉书???
可惜秀才的文气还是太弱,否则宁江也很想尝试一下将文气“玩出花来”,当然,真要这样做的话,千万不要被人发现,文气可是“圣人之气”、“浩然正气”,将文气用于这种奇巧淫技,一旦被告上朝廷,那可是足以被剥夺功名的。
先将文气眉心祖窍文曲印府的文气放着不管,宁江继续修炼着他的魂魄。
过了几天,知府典宏派人来,请他到郡府里去一趟。
宁江随着郡府里派来的人,离开县城,入了郡城,心里倒是多少有些担心,想着难道知府大人发现曹剀定的失踪与他有关?不过再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前来找他的,就是大队人马了。
入了郡城,穿过了康庄大道,入了郡府,很快,就被带到了典宏面前。
“学生拜见知府大人!”宁江对着紫色大椅上的典宏拱手鞠躬。
典宏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宁江,本官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件要事要告诉你,本官打算荐你入国子学,你意如何?”
“多谢大人好意,学生不敢当,”宁江道,“学生欲入铜州唐虞学院,望大人成全。”
唐虞学院乃是省城的州学,宁江竟然推辞了典宏国子学的推荐,不肯上京,反要入本州的州学,典宏不但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宁江,你可是有意于今年秋闱?”
宁江微笑道:“正是!”
典宏笑道:“有志气,有志气!!!”
竟然推掉了国子学的推荐,要入州学,听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如果宁江想要参加今年秋天的州试,那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毕竟,现在离秋闱不过就是五个月的时间,宁江去上国子学的话,上京在路上要花时间,在秋闱时前往铜州参加州试的路上又要花时间,倒不如直接入州学,就近参加秋闱。
但是因为,宁江去年才行完冠礼,年纪正轻,谁都以为他在考中秀才后,会磨砺三年,再参加州试,纵连典宏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打算一鼓作气,直接冲着举人而去。
要知道,州试可不比府试,府试只是一个郡里的才子,州试又称省试、道试,那可是整个省里的人才汇聚一堂,难度直接提升了一大级别,而以往考中府试的案首,却在州试中落马的学子比比皆是。
虽然赞许宁江的志气,典宏却不得不好心的提醒他:“宁江,你可要想清楚,你现在既是案首,又是孝廉,有本官的推荐,入国子学当无问题。国子学是何所在,你应当知晓。但如果你参加州试却未能上榜,到那时,你将平白放弃了进入国子学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第三十七章
绝尘而去
宁江当然知道国子学是什么地方。
那是镀金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废铜烂铁,到里面混上三年,都能镀一层金出来,如果是真金那更不用说,一出来就是闪闪发光。
这般说吧,国子学,可以说是宁江所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的清华北大,甚至清华北大也远远不及。国子学的老师里,连助教都是六品官员,各种经学博士那都是正五品。国子学的学生中,皇亲国戚、高官子弟、将门虎子、科场尖子……既是孝廉又是案首,还有知府重点推荐的宁江,也才堪堪达到入学的标准,不客气的说,在近几十年里,宁江是历届府试的案首中,唯一肯被知府举荐的一个。
要知道,考虑到国子学里的那些学生的金贵,知府的保荐,等于是用自己的官帽来担保,被举荐进国子学的学生要是犯了事,举荐他的官员是要受到牵连的,在这种条件下,有几人愿意用自己的乌纱帽,去为一个学子作担保?
而典宏之所以愿意举荐宁江,一方面,是因为,宁江年初成为孝廉,马上就在府试里考中案首,可以说是本郡的美谈,作为官府自然是想要树立这样的榜样,朝廷乐于见到地方上出现这种“佳话”,对于典宏来说,将身兼府试案首和本地孝廉的宁江举荐进国子学,同样也是一种政绩。
另一方面,典宏的确是对宁江极为看重,典宏本身为人便是公正不阿、态度端正,而宁江在考中廪生后,没有像其他新晋秀才一样,忙于互访又或是呼朋唤友出入于风月场所花天酒地,而是继续在家中用功读书,让典宏很是满意,考虑到宁江在临江郡好歹也是富贵人家,有这种自觉就更不容易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府视中的案首,若是查得品行优良,可以举荐进入国子学,这原本就是朝廷的规定,只是一般来说,这个规定执行的次数不多,主因也还是因为各地知府不愿为了一个学子担责任,而一名学子的品行够不够“优良”,全由官府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