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64

  宁江却是一边派人安慰众将情绪,一边将居志荣迎进寨中。在居志荣的身后,还跟着两名副将,以及朝廷派下来的一千多名龙虎禁军,这些龙虎禁军,全都是骑兵,有着大周王朝最好的盔甲和兵器,每一个都是良家子。
  走在路上,宁江朝居志荣道:“圣上旨意,小生已经明了。只是兵权移交之事,还请将军知晓,此事有些为难之处……”
  居志荣勃然色变:“你是要抗旨不成?”在他身后,那两名青年副将也按着佩剑,冷然看着宁江。
  宁江却道:“小生怎敢抗旨?只是这中间有点误会,将军您也知道,小生既无官职,也无勋位,手中无兵,何来兵权?至于这些将士,他们本属于其他部属,原本各有上司,大多也都非本州兵将,只不过北方大败,他们一路南逃,在此成功集结后,再抗蛮兵,并请小生为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并非小生的私兵,小生亦非他们的将领,朝廷让我交出兵权……”
  左看右看,叹一口气:“小生一个兵都没有,又能移交什么兵权?”
  听到这话,居志荣一时间也皱了皱眉,他原本以为宁江是想要抗旨,继续拥兵,要是这样的话,他一声令下,身后的武将就可直接将宁江斩了。但是现在,宁江这一说辞,倒也让他无话可说。
  朝廷一方得到的消息是,宁江在兴阳州集结从北方溃败的兵勇,抵御木不孤的蛮兵,若是这样的话,那宁江就是私自拥兵。但是具体情况,在这种突发的战乱中,其实朝廷也不能完全掌握,如果真按宁江所说,是这些兵将自发的集结起来,请了宁江做参谋,那性质又有所不同。
  居志荣看向周围的其他几位将领,道:“既如此……”
  “宁江!”远处,有轻脆脆的少女声音传来,一时间,所有人都扭头看了过去。只见,一队长长的镖车往他们这个方向行来,车上又有两个少女,一个身穿浅紫半臂、白衣红裳,一个身穿柳丝云纹束胸襦裙。两个少女都极是娇媚,仿若沙漠里无意中遇到的、神秘的花朵,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向宁江招手的,正是内中那浅紫半臂、白衣红裳的少女。
  对于那些江湖中人,大多倒是都认得这两位姑娘,知道她们一个唤作小春、一个唤作小梦,但是具体的来历,其实并不知晓,只知道那个小梦姑娘有一个能让婴儿止啼的雅号,尤其是长河漕帮的那些人,充分证明了她的雅号的正确性。但是不管怎么样,她们两也算是江湖上新近开始崛起的侠女。
  但是对于那些官兵来说,还是很好奇,想着这般娇媚的两位姑娘,跑到这种地方做什么?与此同时,居志荣身后的一名副将,更是吃惊的看着那白衣红裳、浅紫半臂的少女,眼看着车队行近,少女跳下了马车,往这边走来,他惊讶的道:“笺丽姑娘?”
  少女错愕的往这名青年将领看去……
  ※※※
  主帐之中,居志荣召集了这里的众位将领。
  他坐在案后,拿着宁江呈上的名单,一一点将,过后,紧紧的皱了一下眉。只因为,这些“将领”,报上的武阶实在太低,有两个甚至只是士兵,其他的,原本也都是各自军中的低级武将。
  宁江站在一旁,手持羽扇,摇扇道:“大人,这里的兵士,原本就并非一部,甚至不是一州之人。昨日敌军来袭,幸亏有众位将军率众拼死血战,杀敌二千,我军亦是阵亡三千余人,还有多人负伤。现在在这里的,都是昨日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将士!”
  居志荣淡淡的道:“诸位昨日破敌,立下战功,本将必定会上奏天子,朝廷日后必有赏赐。然而诸位想来也知道,军中有军中的法度,任何战功,都必须先上奏朝廷,确认之后,再由朝廷定夺。私自提拔,这不符合我大周的阶级法……”
第六章
名高声望远
  包括王克远在内,众将领彼此对望,一时间也都默不吭声。军中的阶级法,每一阶每一级,都管得非常的严,一个武阶能够带多少兵,全都是有规定的,此刻他们所带的兵马,无疑都超出了他们各自武阶规定的数目。
  宁江却摇扇道:“大人,大敌当前,这个时候再一一换将,只恐人心不稳,这几位将军,这些日子在战场上的表现,兵士们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兵士,也同样非一州之兵,而是来自北方各州,被蛮人占了家园。若是将大家所信赖的勇将撤下,只恐人心不服。”
  居志荣身后一人却冷笑道:“此言差矣,军中无法,乃是大患,朝廷法度若不遵从,人人各行其是,如何能战?”
  这说话之人,唤作郭仁青,也就是刚才认出春笺丽的青年将领。这一次,他与身边的这名蒋诚贵,一同率领着一千名龙虎禁军,随着居志荣前来接收此地兵将。龙虎禁军,以往一向驻扎于京城,被认为是精锐中的精锐,龙虎禁军中的士兵,每一个都出身良好,训练有素,装备也要比地方上的驻军齐全,龙虎禁军中的将领,全都是世家子弟,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武阶都要比此刻站在这里的王克远等人高上许多。
  对于采石峡昨日的战绩,居志荣等人到这里之前,就已经听闻,虽然这已是这一个多月来,唯一的一场胜战,但是在他们看来,最大的可能,并不是这里的兵将有多了得,更可能是,原本进入兴阳州的蛮兵就是外强中干。
  而现在,看到军中兵士的散漫,以及这些低阶武将的名单后,他们更加的确信这一点。
  连这些人都能够给敌军以重创,看来那些蛮兵其实也不怎么样。
  若是按着军中的阶级法,来重新划分职权,那郭仁青、蒋诚贵等龙虎禁军中的将领,毫无疑问将接管这里的兵力。而王克远等人,马上又会打入军中的底层。但是宁江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在宁江看来,大周王朝的阶级法,早就应该取缔了。“阶级法”本质上,是为了防止出现四百年前削藩时,出现的士兵哗变,属于“防内胜于防外”。一方面,底层的士兵失去了上升通道,不管如何拼命,都难以得到提升,所有的功劳都被上司得了去。
  另一方面,由于大周王朝的兵制,练兵权、统兵权、用兵权是分割开来的,存在着“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一旦上了战场,将领无法靠着声望服众,就只能依赖阶级法,靠着自己的官阶,以冷血的手段驱使士兵,军官凌虐成性,上层压迫中层,中层压迫下层,最底层的士兵,实际上是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对长官稍有反驳,都有可能棍棒加身,甚至被斩首示众。
  由于这个世界存在着文气,真正统领军队的,是拥有文气的儒将,这种制度,在这几百年里,也的的确确是有效的。在战场上,儒将文气一放,兵士便往前冲。但是现在,儒将的文气开始流失,统帅兵士的将领既无文气又无威望,许多东西就开始生出了变化。
  在蛮族入侵的时候,便出现了多次炸营的情况。
  所谓炸营,又称营啸,军中本是肃杀之地,纪律严明,为了强化军纪,长官每每在半夜突然下令点兵,兵士要在规定的时间里集合,超出时间的,立时斩首。在这种情况下,人人提心吊胆,日日夜夜生活在压抑的气氛之中。
  有时,到了夜半,长官其实并未点兵,只是有人翻身又或是起床夜尿,惊动了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在睡梦中受惊坐起,以为点兵,急忙起身,又惊动了其他人,最终全营的人都匆匆而起,赶往点兵处,最后证明只是一场虚惊,这种情况,唤作“夜惊”。
  由于文气的存在,夜惊往往刚开始,就被文气所化的官威强行镇压。但是在战场上,没有文气的情况下,因为敌人随时有可能袭来,每一个人的精神都处在极度的紧张下,一旦发生夜惊,就会产生极为恶劣的状况,人人放声大叫,到处乱跑,这便是营啸,更为严重的,犹如疯了一般,拿着刀砍杀着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长官,往往在第一时间被众人扑上去残酷杀害,亦即炸营。
  在蛮族入侵的这一个月里,炸营的事便时有发生,往往蛮兵的影子都还没有出现,整营的人就已自相残杀到几乎死尽死绝。只是这些死伤,最后都会被归入战死的数目之中。
  宁江在这些日子,每天晚上都要出现在军营中,与守夜的兵士聊天,四处走动,除了争取兵士的信任,防止这些从北面溃逃下来的兵士炸营,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对长官的不信任,对胜利的怀疑,都是导致炸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直到昨日确确实实的,击退了入侵的蛮兵,炸营的可能性才真正降低了下来。
  而现在,居志荣想要带着龙虎禁军,以阶级法接收这里的兵士,这个是他无论如何不可能答应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在防止臣子拥兵自重时是有效的,但在与外敌的战争中,往往就是致败的根源。而他这一次所采用的,其实更类似于另一个时间近代史上,某军的“火线提拔”,即直接提拔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战士,使得人人心服口服。
  一方面,这是最有效的激励,另一方面,自己的头领是在战场上浴血混战活下来的英雄,这也能够带给兵士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当然,按着“阶级法”,大周王朝根本不存在火线提拔这样的上升通道。
  耳听着郭仁青的质问,宁江一声冷笑:“诸位将军在此军中的地位,是他们这几日里,通过在沙场上浴血混战得来的,是靠着兵士们的拥戴取得的。你们一无战功,二无能耐,平日里在京城游手好闲,现在来到这里,翘着二郎腿就想要夺走他们的兵权,取代他们在军中的地位,只恐众人不服。”
  郭仁青怒道:“宁江,你是要抗旨不成?”
  宁江好笑道:“我如何抗旨?”
  郭仁青大声道:“旨意要你交出兵权!”
  宁江道:“我交出了啊?我说了此间将士非我私兵,我手中并无兵权,一个兵都没有,倒是有许多受到英雄令召唤赶来相助的义士,但他们不是兵。但我虽无兵权,却是看不过眼,你们这等做法,大家看不过眼,我身为此间参谋,亦看不过眼。”
  郭仁青这才明白,他这是拐弯抹角的绕了个圈子来抗旨,旨意让他交出兵权,他说他并无兵权,只是此间参谋,他只是参谋,但这里的人全都听他的……
  郭仁青怒火中烧:“你这是狡辩!”
  宁江冷笑道:“我是狡辩,你是无能!”
  郭仁青猛的踏前一步,喝道:“你说什么?”
  宁江摇扇道:“众位将军的地位,是靠着他们的英勇奋战得来的,是在满地的尸体和鲜血中,一刀一枪博来的,你要是不服气,敌人还在外头,湟河以北,也大多落在敌人手中,你也到外头杀蛮子去,你们杀的比大家多,大家服你们,上刀山下火海,无不听命。现在你们一个蛮子未杀,一寸土地未守,就要大家听你们的,我只想说……凭什么?”
  郭仁青额上青筋跳动,正要反驳,却看到,在宁江身后,那些将领一个个的,以鄙夷和冷漠的眼神看着他们三人,一时间僵在那里。
  对于王克远和他身边的这些将领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于军中的阶级制度,既然朝廷派了这三人和龙虎禁军来接受兵权,他们自是不敢吭声。然而宁翰林的这番话,却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他们浴血沙场,用自己的性命挣来的地位,凭什么要让给这些连一个蛮兵也不曾杀过的、平日里在京城养尊处优的家伙?他们凭什么要将自己的生死,再一次的交给这些他们根本不信任的长官?
  他们在那些全无本事的将领的带领下,一次次的战败,身边的人大部分都已死去。他们好不容易逃到这里,成功的取得了一场胜仗,难道又要再次陷入那种、不断溃败的轮回中?
  居志荣与蒋诚贵亦是脸色难看,圣旨已下,在他们看来,取得兵权原本就是几句话的事。在大周王朝军中,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朝廷的旨意作对。尤其是这宁江,根本就是明目张胆的挑动这些将领的对立情绪,然而就算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换了自己在对面,也会被宁江这一针见血的几句话给挑拨。
  居志荣喝道:“宁江……”
  呼的一下,忽的有人揭帐而入。居志荣抬头看去,见进来的三名汉子,其中一人猛然喝道:“宁盟主,听说朝廷派了人来,要夺了你的兵权?”
  另一人喝道:“什么兵权不兵权的,我们江湖人不懂这些,只知道,我们辛辛苦苦的在这里打仗,流血流汗,凭什么说换就换了?”
  第三人冷哼道:“宁盟主,我们在这里替朝廷守疆土,朝廷不记念功劳也就算了,反要猜忌吾等,干脆我们就在这里杀了钦差,扯旗造反,反他个娘的。”
  这三人中气十足,震得居志荣等耳鼓发麻,郭仁青、蒋诚贵面无血色,他们身为龙虎禁军的将领,同样也是一身武艺,此刻却是单凭着这三人的内力,便已知道,其中任何一人,他们都不是对手。而这三人,明知道他们是朝廷派下来的,一开口就是扯旗造反,更是让他们心惊肉跳。
  居志荣赶紧道:“三位好汉是……”
  这三人道:“本人池州萧章。”“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本人陈天涯,不过是个江湖上的沦落人罢了。”“本人吴愚得。”
  居志荣忽的意识到,刚才宁江好声好气的把他请到主帐中,搞不好就是藏了不良居心。若是有龙虎禁军在身边,哪怕就是三名宗师级高手在他们面前,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现在,龙虎禁军正在外头接受犒劳,这三名本领高绝的江湖客匹夫一怒,若真要杀他们,在这里谁也救不了他们。
  居志荣忙道:“三位好汉,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一阵哄闹,一名将领急急掀帐而入:“众位将军,不好了,大家不知从哪听来传言,说朝廷派了人来,要将宁翰林押入京城,问他私自集结兵马之罪,此刻群情激愤,正在外头聚集。”
  居志荣赶紧领将而出,只见外头人山人海,都是围来的兵士。他们带来的龙虎禁军,却被挡在了远处。周围人声鼎沸,有人大声叫道:“若是宁翰林带我等抗蛮也是有罪,让我等干脆全都散去好了。”“抗蛮有罪,这到底有没有天理?”“既然要带走宁翰林,那我们也全都散了!”“不错,宁翰林要是有罪,那我们也全都有罪,干脆大家散了。”……
  居志荣面无血色,韩相是希望他们能够接收这里的兵力,挡住木不孤,甚至是将木不孤剿灭,若这里的兵士真的全都散去,木不孤进可直逼京城,退可袭左卫上将军邱德后方,那真的是形势更危。鉴于这种情况,就算是朝廷也不敢说宁江在这里聚兵是非法的,只是希望通过圣旨将这里的兵力顺势接受罢了。押宁江入京,就算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这分明就是有人鼓动。
  他指着宁江,怒容满面:“你不是说你非此地主帅的么?”
  宁江左手负后,右手一握羽扇,垂头叹气:“我本非主帅,只是区区一介书生,奈何名气实在太大,声望实在太高,大家非要拥我为帅,众望所归,不得不为。唉,这种烦恼,大人您是理解不了的!”
  居志荣:“你、你……”气得差点吐血。
第七章
在搞什么鬼?
  “那宁江,实在可恶!”龙虎禁军的营帐里,郭仁青怒不可遏。
  居志荣坐在那里,亦是脸色阴沉。
  此时已近黄昏,整个营寨终于安静了下来。
  在白日里的那种氛围下,居志荣无法可想,只能不断的向这里的将士解释,最后放弃了接收兵权的打算,暂时维持原状,并一再保证不会将宁江押送入京……其实他们原本也就没打算这样做。
  郭仁青年轻气盛,道:“大人,难道这事就这么算了?”
  居志荣却也是颇为无奈:“不这样又能怎样?大敌当前,那宁江是吃准了我们不敢跟他闹翻。反正他现在在朝廷上没有官职,大不了一走了之,要是这里的人真的都跟他一起散了,我们能怎么办?难道就靠着我们的这点禁军,去对付木不孤的蛮骑?”
  郭仁青握着腰间佩剑的剑柄:“我看这些兵也没有什么大用,长官商议军官大事,他们群起围观,全无法纪,这样的军队,能够做得了什么?不过是被他们捡了便宜,依我看,这里的蛮兵原本就是用来诱敌的,根本不是蛮族的精锐。看看这些人,从北方一路逃下来,逢敌即败,怎么可能在一个宁江手中,就真能脱胎换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