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精校)第30部分在线阅读
老工匠快步走到一个木架子前,仿佛手脚一下子麻利了许多,从木架中间掏出一支用布层层包裹着的长形东西,任谁都看得出老工匠对这件东西很是重视,包裹的布一层层解开,从中露出一支火枪来。
几名侍卫大吃一惊,连忙检查了一下,见到火枪上没有装火绳弹药才放下心,将这支火枪送到皇帝身边。
一支火枪,原来这老工匠也有收藏枪支的爱好,王福将枪接过,马上就感到了这支枪不对,他找不到枪上夹持火绳的弯钩,板机上却连着一根撞针,这……这是燧发枪?
“这是谁做的?”王福有点急切的问道,他虽然还不能肯定这就是燧发枪,但已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回皇上,这是一位姓毕的大匠所制,已经制成了十年,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军器局大人们的重视。”
“姓毕的大匠,他在哪里,快,把他找来,朕要见他。”
“回皇上,毕大匠已经去世五年了,他生前与小民交好,这支枪才由小民保管。”
“去世了。”王福脸上全是遗憾的表情:“这可是燧发枪?”
老工匠摇了摇头,正当王福心中一沉时,老工匠道:“这支枪制出来还没有取名字,燧发、燧发,皇上,这个名字取得好,小民就将它取名燧发枪吧。”
宋应星也看出这支火枪和前面的不同,问道:“这枪比前面的好吗?”
“当然好,这枪不用火绳,里面装有火石,只要装好弹药,扣动板机,铅弹就能发出去……”老工匠滔滔不绝的介绍起这支火枪的好处来。
没错,这就是燧发枪啊,大明竟然十年前就有人发明出来,可惜了这十年的时光,如果自己有一支数万装备燧发枪的军队,还怕满清个屁啊,直接将他们轰到深木老林去,王福看着军器局大使,目光不善起来。
那名大使在军器局待了多年,对于火枪多少也了解,听到这支火枪好处如此多,又看到皇帝的眼神,哪还不明白,连忙跪了下来:“皇上恕罪,十年前微臣还没有担任军器局大使。”心中对老工匠破口大骂,这个老东西,有了这样的好东西在自己上任后也不拿出来,偏偏这时候才拿出,这不是明罢着找我的麻烦,只是看皇帝对老工匠的态度,他只能在腹中诽谤一下而已。
第74章
归来
听到此人当时不是军器局大使,王福的目光和缓下来:“好了,既然如此,朕不怪罪就是,老人家,你献火枪有功,朕赏银一百两,以后凡是有人对兵器制造作出贡献,朕都有重赏。”
一百两银子与这支火枪的价值当然不可同日而言,只是对于老工匠,一百两银子已经不少了,足可以使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一下子变成衣食无忧起来,老工匠却摇了摇头:“皇上,这火枪并非小民所做,小民不要,毕大匠尚有后人在军器局,小民斗胆,恳请皇上将此赏给毕家后人。”
所谓君有赐,不得辞,这位老工匠面对皇帝的赏银却敢外推,不但自己得不到好处还有风险,为的只是提携以前的故人之子,王福自付若是自己肯定无法做到,笑呵呵的道:“都有赏,老人家也不必推迟,那毕家后人在哪里,把他传来见朕吧。”
“回皇上,毕工匠今天放假,不在军器局。”军器局大使连忙回道。
“那就算了,传朕旨意,也一并赏银百两就是,老人家,这种火枪你可会做?”
“会的,会的,当初毕大匠做成此枪时,小民曾给毕大匠打过下手。”老工匠连忙回道。
“那好,从明天起……对了,老人家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小民贱名戴忠生。”
“戴忠生,这名字好。”自己派人去寻找善作火器的江南戴家,没想到这个戴家没找到,倒是在军器局找到一个能做燧发枪的戴忠生:“传朕旨意,从明天起,戴忠生升任军器局副使,负责燧发枪的制造,一切物资优先供应,戴爱卿,天下末靖,朝廷需要这款火枪,不是需要一支,而是数万支,数十万支,爱卿要抓紧时间,将这款火枪的制造传授给更多的工匠,到时如果有可能,火绳枪将全部改成燧发枪。”
军器局只有一名大使,两名副使,副使虽然是从九品的官员,却是管理着数万名工匠,权利可以说非常大,王福一下子将老工匠简拨到如此高位,军器局的大小头目眼睛都要直了,他们知道,自己从今以后头上又要多一个上司。
“小民多谢皇上宏恩。”戴忠全本想推迟,可是皇帝刚才言之凿凿,要在最短的时间制造出更多的燧发枪,没有权利当然不行,只得应承了下来。
从军器局回来,王福心怀大畅,自己还想田成到澳门能不能买到燧发枪,没想到完全是舍近求远,如今田成去了数月还没有回来,早知如此,就不用耽搁数月时间,没准现在已经生产出不少燧发枪。
对了,有了燧发枪,还需要纸壳子弹才对,有了纸壳子弹,无论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所用,都能大大加快装填速度,王福随手在一张白纸下刷刷写下数笔,字迹有点歪歪扭扭,不过,好在弘光原本的字就不怎么好,也没人对皇帝的字诧异。
“来人。”王福望着应声而来的内侍,交待道:“将这个传给陈瑞,宋应星两人。”
“奴婢遵旨。”内侍连忙将白纸收好,这张白纸圣旨不象圣旨,更象是一张便条,他匆忙间将白纸上的字瞧了一遍,心中暗自奇怪,这个纸壳子弹是什么东西?值得皇上特意派自己去传,纳闷不已。
内侍下去后,王福靠在一张背椅上面,心中虽然觉得轻快,双腿却是火辣辣的痛,不禁感叹骑马看似潇洒,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数天之后,王福得到一个振奋的消息,田成终于从澳门购买军火回来了,由于购买的东西太多,加上又招蓦了不少葡萄牙人为雇佣军,葡萄牙人专门派遣了数艘军舰运送,目前已经到了上海的吴淞口,请求朝廷允许葡萄牙军舰通过,将所购货物送至南京。
与后清长江上尽是列强船只不同,这个时候,长江上还从来没有过西洋船只通行的先例,他们的船只一到上海,就被大明吴淞口总兵黄蜚和副总兵吴志葵两人拦下,虽然田成拿出了皇帝交给他南下购买各种军火物质的旨意,指明船上所载都是皇上亲自下令购买的货物,两人还是以番船不得进入长江为由,拒不放行。
王福当然知道葡萄牙人打的小算盘,他们之所以愿意派军舰运送物质,恐怕更多的原因是想进入大明的腹心窥探一下虚实,最稳妥的方式当然就在上海御货,再由朝廷的船队将货物运到南京。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耽搁不少时间,王福连一天也不愿耽搁,何况大明还没有轮到要担心葡萄牙人的地步了,王福马上写好圣旨,让吴淞口总兵给予放行。
两天后,南京外围的江面上数艘大船徐徐驶来,这数艘大船外形明显与大明的船只不同,不但高达数层楼,而且每艘大船上都露出数十门黑漆漆的炮口,沿途过往的船只见了,无不胆战心惊的避开到一旁。
船上人影晃动,虽然里面有不少大明军士,但眼尖的人还是可以看到不少碧眼高鼻,头发卷曲,长满粗毛的,身材高大的人影夹杂在其中。
虽然每艘船上都有大明军士监视,这些葡萄牙人不敢太过份,行船也一直规规矩矩,但看到周边的船只纷纷走避时,许多葡萄牙还是纷纷吹起口哨来,让随行的杨林大为气闷。
杨林是京营中的一个异数,作为禁军,他们的待遇比地方和藩镇的军队要好一些,可是相应的,也没有地方上的油水,反正饿不死,也撑不着,数万京营,大多是混吃等死过日子,只有杨林一人认认真真的练兵,也不吃空饷,为人担当任事,深得部下的信任。
杨林如此做,自然有自己的追求,他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没想到机遇很快来临,皇帝视察了军营,他一下子脱颖而出,只是皇帝交给他的第一件任务却让他感到怏怏不乐,竟然是跟随一名内侍跑到数千里远的地方向佛郎机人买东西。
第75章
期待
只是这是皇帝第一次交给他的任务,杨林无论如何不愿意也要尽力完成,如今终于就要到京城了,不用整天对着这些碧眼隆鼻的佛郎机人,杨林的心情又重新转好了起来。
一名葡萄牙人来到杨林身边,用不熟练的汉语道:“杨大人,我们葡萄牙士兵是最好的士兵,大明皇帝雇佣我们是明智之举,我们在黑大陆灭国无数,这次鞑靼人同样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名葡萄牙人的话又使杨林心情大坏,从蚝镜到南京,一路上行程不近,在船上闲得无聊,双方的士兵多次较量过,葡萄牙人仗着人高马大,绝大多数占了上风,杨林虽然亲自下场,连赢了数名葡萄牙人,却不能改变自己部下失败的事实。
“大人,以后这些番鬼不会真要和我们一起作战吧?”一名亲兵忍不住问道。
“不是番鬼,我们是葡萄牙雇佣军,是贵国皇帝雇佣了我们。”那名葡萄牙人一板一腔的纠正着,同时又在杨林面前吹嘘起葡萄牙人在非洲等地的辉煌战绩来。
可惜这名葡萄牙人完全是鸡同鸭讲,杨林根本不知道黑大陆在何方,听到葡萄牙二三百人就可以灭一国时,反而更加看不起,不就是消灭一些土著部落吗,和大明一次战斗就是数万人,十数万人相比,根本提不上什么台面。
眼下是东西方贸易的黄金期,葡萄牙人又有占据着澳门的便利条件,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发财,许多人根本就是两手空空从国内跑到澳门,幻想着一夜暴富,只是他们没有本钱,纵然遍地是机会也无能为力,只能出卖劳力吃饭,过得不算苦,但要想成为富翁,却是非常渺茫。
听到要为大明皇帝打仗,而且出的价钱也非常高,那些没有本钱的葡萄牙顿时感到机会来临,纷纷报名,作为茶叶、丝绸、瓷器的唯一产地,在葡萄牙人眼里,大明皇帝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之人,既然他们愿意为南洋的一些小国打仗,为什么不愿为大明皇帝打仗,若是立下战功,只要大明皇帝随口一句,赏赐一点茶叶、瓷器等物,他们就可以发大财。
这次田成禀承着皇帝的旨意,只要愿意过来的葡萄牙基本上就招募,竟然一下子雇佣到四百多人。澳门总共才数千葡萄牙人,一下子去了数百人,这让澳门的劳力价格陡然升高起来。
这四百多人真正军人出身的恐怕不到数十人,但能够飘洋过海来到澳门寻找机会的葡萄牙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基本上能熟练使用火枪,这四百多人若是放在非洲或者南洋,完全可以消灭大多数国家。
杨林承认自己的部下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不是这些番鬼的对手,只是在大明,四百来人又能有什么作用?只是在船上不得不忍受着这名葡萄牙的絮絮叨叨,如果杨林看过大话西游,一定会给这名叫布加路的葡萄牙取一个外号:唐僧。
“大人,码头到了。”
一名亲兵的话将杨林从葡萄牙人的口水中解救了出来,杨林马上转身吩咐:“准备下船。”离开一直在他耳边唠叨的布加路。
“田成应该到了码头吧。”王福枯坐在宫中,自言自语的问道。
对于田成到底给自己带回来了一些什么东西,王福还是很期待,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可惜他身为皇帝,不可能跑到码头去迎接田成和那些雇佣的葡萄牙人。
此时的葡萄牙还没有完全没落,许多欧洲最先进的技术葡萄牙人也有所掌握,大明火炮铸造技术的提高就得益于从葡萄牙手中购买的红衣大炮,与大量的火枪,火炮相比,王福更期待田成能够给自己多买回来一些工具和机器,当然,眼下清军随时可能南下,大量的火枪火炮也是王福所需要。
码头上,三艘葡萄牙的大船刚一靠岸,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大明军士都急不可待的从船上走了下来,在海上航行了那么久早已腻了,那些葡萄牙人踏上陆地,更是高兴的大喊大叫。
田成从那艘最大的葡萄牙战舰上走下来,头脑还有一点晃悠,只见两名身穿官服之人来到自己面前,其中一名年长者道:“田公公,皇上有旨,让我等在此迎接田公公回来,田公公所带回的东西,可由我等接手。”
“两位是……”田成疑惑的问道。
“哦,本官是工部员外郎宋应星,这位是羽林卫千总陈瑞陈大人。”
“原来是宋大人和陈大人,既然如此,不知可有皇上的旨意?”田成与皇帝关系密切,自然不会看重一个员外郎和千总之类的小官。
“哦,当然有。”宋应星取出了皇帝的旨意,田成连忙下跪,听宋应星宣读完毕才起身恭恭敬敬的接过,看过无误后,道:“既然皇上有旨,咱家也就乐得轻松,东西就在船上,两位大人尽管指挥人去搬吧。”
“好,那本官就暂且失陪了。”宋应星急道,手一挥,带着早有准备的数百名军器局的工人向几艘大般登去。
从得知皇帝派人到澳门向佛郎机人购买了上百万白银的东西起,宋应星心中也跟着如猫抓一般,急切的想知道田成到底买到了哪些东西,对于佛郎机人,大明并不陌生,天启和崇祯年间,不但有二十多名精通火炮的技术人员被大明军队雇用,而且还有数名葡萄牙人在朝中做官,与朝中重臣徐光启等人交往密切。
虽然许多官员还是认为佛郎机人是蛮夷,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蛮夷至少在火炮的使用上超过了大明,加上徐光启等人的鼓吹,朝中也兴起一股西学的风潮,只是随着徐光启的去世,加上北京的陷落,西学已经渐无人提起。
在江南保守士人眼中,西学只是一些奇巧淫技之物,登不了大雅之堂,宋应星自然不会如此认为,他亲眼看过葡萄牙所铸的红衣大炮,更想知道葡萄牙人是何铸得这样的大炮中,与大明的铸炮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第76章
军情
宋应星带人刚上船,布加路就迎了上去:“本人仍雇佣军指挥官布加路男爵,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男爵,宋应星听得一愣,他在京城时曾经和葡萄牙人打过交道,知道西人的爵位都有自己的领地,不知道这样一个男爵为何会作雇佣军,浑不知这个男爵完全是布加路自己给自己加的爵位。
“本官大明工部员外郎,奉皇上旨意接收此次所购的一切物资,还望布加路男爵行个方便。”
布加路嘀咕了几句,他对大明官场尚不熟悉,不知员外郎是几品官,不过,能够得到皇帝的授权处理上百万两银子的货物,想必不会低,连忙道:“方便,方便,宋大人,这是所购物资的清单和雇佣军名册,请大人查收。”
宋应星听到布加路连说两个方便,总觉得无比怪异,只是他的精力马上被布加路手中那份厚厚的清单和名册吸引,才想起来自己一时兴奋竟然忘了向田成要清单,好在眼前的这名佛郎机人手上也有,否则自己如何接收。
从布加路手中接过清单,宋应星快速阅读起来:火枪五千支,每支合银三十五两,共计十七万五千两;大炮一百零八门,其中十二磅火炮三十六门,每门净重三千五百斤,每门合银一万二两,共计银四十三万四千两,六磅火炮七十二门,每门净重一千五百斤,每门合银四千两,总计银二十九万八千两。
宋应星不由摇了摇头,葡萄牙人的大炮虽然好用,可是也实在太贵了,光是十二磅大炮,也就是大明所说的红衣大炮一门就需要一万多两银子,可是要自己造,先别说性能能不能达到要求,就是造价同样也低不到哪里去,真不知道这些番人从万里之外运过来,为何还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