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天师(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92

  师父摇头轻叹,道:“我起初并不知道你们是双生同命之格,而你先前的噩梦,那些预兆,本应该是应在你的身上,直到今天早上我才知道你还有个孪生兄弟侯四,那时我才知道此次的劫数,乃是你们两兄弟中其中一个,但这种双生同命之格,很难断定那劫数应在谁的身上,我只好打发二狗盯着你们,没想到还是疏忽了,唉……”
  说完,师父不再说下去,转身踉跄着走上楼去,直把我留了下来,似乎师父想让我多安慰安慰侯三,我明白师父的心情,侯四的死也让他心里非常的难过,因为他起初答应管下这件事,却不想结果会是这样。这件事难免对师父有些打击,我看在眼里,心里也深深的感到郁闷难言。
  不过说起来,师父起初断言侯三不会有事,最终侯三还是没有出事,起码师父兑现了承诺,而侯四出事,则是在一切计划之外发生的意外,师父也拼尽全力搭救侯四,虽然最终没能如愿,但这决不能怪师父。
  侯三此刻痛哭失声……“如果可以,我愿意拿自己的命换回我弟弟侯四,呜呜……我们两兄弟出生时,母亲因难产而死,没过多久,我父亲也郁郁而终,只有我们姐弟三人相依为命,而侯四打小就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家里就属我最淘气,虽然他叫我哥哥,但我知道我们两个是同一个时辰出生,根本没有大小之分,他处处都让着我,好的都给我,他自己默默的承担着本应该我承担的很多责任,可现在他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我该怎么向姐姐和姐夫交代……”
  “唉!”我深深的叹息,这事儿要怪就应该怪我,是我没有盯住侯四,只顾着和侯三在外面喝酒聊天,如果我提高警惕,侯四也不会有事,起码也不会死,都怪我不好……“侯三,你别难过,以后我二狗就当你的兄弟!”
  说完,我眼眶一热,也跟着落下了眼泪。
  侯三拍了拍我的肩膀,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我弟弟的尸体在哪?我要去把弟弟的尸体捡回来安葬……”
  我犹豫了很久,还是说不出口,我没办法告诉侯三他弟弟侯四的尸体已经支离破碎,整个树林几乎都能找到侯四的断裂肢体,那种凶残的死法,恐怕侯三看到后,会受不了打击,想了想,我说道:“在树林很不起眼的地方,明天一早我去帮你把侯四的尸体背回来,你不用去了。”
  “不!”侯三哽咽着摇头,道:“我去!我本就没有照顾好他,现在就连捡回他的尸体我都做不到,我还有什么资格做他的哥哥,二狗,说真心话,谢谢你这么帮我,你师父还有你,为了我们两兄弟事情,很显然受累不小,我也知道你们都尽了全力,但事与愿违,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的一切,任凭谁也无法更改,我信命,也认命……”
  听到侯三这么说,我心里更加不好受,安慰了他一番,我们两个弄了两坛酒,没有菜,就这么一个人抱着一坛子酒,碰一次,大口大口地灌了一通,碰一次,又大口大口地灌了一通,我身上有伤,我知道,很痛,但我现在心里更痛,或许只有酒才能让我舒服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足够了。
  而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是陪着侯三醉一回,此时此刻,我方才明白那句俗话,一醉解千愁,谁说不是呢……
  不知道喝了多久,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夜,依旧深沉,外面的阴雨还在不停的下着,当一切都在我的视线里变得模糊,当所有的事情都在我的脑子里变得混沌,我发现我生平第一次喝醉了,我真的醉了,可这是我想要的,我想醉,我想用醉来遮盖我深深的愧疚,我想用醉来惩罚自己学道不精而次次带来的严重后果。
  迷迷糊糊的,当我睁开双眼时,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放亮,而东方天际的一缕晨曦,也悄然照耀在大地上,雨,竟然停了,连绵阴雨这么多天,终于在这一天的早晨,方晴了。
  可惜我没有感到一丝开心,而这个通明客栈,似乎依旧被一片阴霾所包围,无论那阳光多么的刺眼,也无法驱散客栈四周飘荡的侯四的气息,我甩了甩头,默默地站起身,这时我发现侯三不见了。
  揉了揉太阳穴,我想到了,我知道侯三去了哪里,他肯定是一早就去树林内捡侯四的尸体去了,我站稳脚步,仰头看了一眼师父所在的房间,希望师父这一夜的调息,能够早日恢复如初,不过我现在要去找侯三,因为我昨晚说过要当侯三的兄弟,那么他的事,也是我的事。
  但当我走出后院的门径时,却是看到侯三背着一个布袋神色黯淡的走了回来,我怔了怔,也清楚,那布袋内,就是侯四的尸体……
  
第三十二章
南华山
  和侯三一道将侯四的尸体安葬,而阳朔先生竟是破天荒的当了一回好人,他主动走出来为侯四选择了一处风水佳地,忙活了大半天,直到下午才收拾好一切,回到客栈,侯三已然无心思打理生意,直接把客栈关门歇业,并收拾了一下行装,决定回到老家向姐姐姐夫报丧。
  直到众人都准备好了行李,师父也从房间走了出来,将包袱递给我,说道:“我们也该启程了。”
  阳朔先生看到师父走出来,立刻抱拳道:“杨道长这一天一夜的调养,果然恢复如初,可喜可贺,对了,既然你们也准备启程,那我们便一起走,总之今晚天黑前后,应该能赶到南华山脚下的莲台镇,到了莲台镇,我们就彻底到了落脚之地,呵呵!”
  师父微微点头:“能与阳朔先生同路,真是我的荣幸,既如此,那我们走吧。”
  沱江江边,我和侯三来了个熊抱,然后郑重地说道:“侯三你记住,你还有个兄弟叫李二狗,无论过了多少岁月,都无法改变,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会回来这里看你的!”
  侯三重重点头:“那你们一路多多保重,二狗,希望你以后真的能来看我,我等着你!”
  和侯三依依惜别,现在看来,这个家伙还不错,重情重义,值得结交为好友,沱江边上,我们和侯三各自向着两个方向离去,直到目送着侯三的背影远远的消失在视线里,我才回过头,发现师父和阳朔先生他们已经走远了,倒是花仙,站在原地等着我,看到走回来,花仙莫名的露出一丝微笑。
  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或许知道这个时候我需要安慰,竟是没有紧跟着她师父远去,冒着违背师父的后果在这里等着我,我感激之余,心情便随着花仙的一抹迷人的微笑而好了很多,我一把抓住花仙的手,竟还是这般的冰凉,不过我就是想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只是花仙停顿了一下,并未推开我的手,而是微微低着头,随我走了过去。
  但在距离师父和阳朔先生很近的时候,花仙一下子甩开了我的手,再次变得恭敬谨慎地跟在阳朔先生的身后。
  我一阵阵郁闷,这个阳朔先生,有他在就没个好。
  我们沿江而下,走了大概两个时辰,直到天色彻底暗淡下来,才看到远远的江对岸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那,那就是莲台镇吗?刚想到莲台镇,我莫名的仰起头,在月光的照耀下,我看到一座高耸的山峰,矗立在莲台镇的后面,看来那就是南华山无疑了,只是从这里看,尽是一派朦胧之象。
  师父也是在这一刻看到了南华山,并指着山向阳朔先生说道:“阳朔先生可知这南华山的绝妙之处?”
  阳朔先生顿时朗笑一声:“虽然我自小离开这里,但对于南华山我还是记忆犹新的,这南华山,高约千尺,共有九峰七溪之美誉啊……杨道长你看,虽然现在天色较暗看不太清,但依稀还是能看到那虎尾峰的峰冠,南华山最著名的就是虎尾峰和芙蓉岩了,那在南华山可是一道天然屏障,嗯,被称做南华叠翠。山上草深林茂,野花遍地,而且古木参天,清泉冽冽,绿树莽莽,更是山秀水奇,简直美不胜收。古时的田星六曾有七绝赞南华:‘青山十万翠烟重,第一南华是主峰。四合松涛去不断,时来添打寺钟声’。”
  师父闻言,微微笑道:“我倒听说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骑着一只仙鹤路经此地,见山谷中腥风飞卷,瘴气漫延,满山林木野草枯萎。老人取出净瓶,在谷中洒下几滴净水,顿时云开雾散,恶气消尽。山上枯木吐芽,残花怒放,千红万紫,争奇斗艳,整个山头又呈现了一派春色,风光旖旎。最后世人发现呐,原来是南极仙翁做的好事。后世为了感激仙翁,便把此山取名南华山。虽然是传说,也足以见得这南华山的确是钟天地灵秀之地啊!”
  阳朔先生也笑着点头称是。
  说着话,我们来到了一个渡口,这个渡口往右是一条出沱江的路,而往左,则是过江到对岸的码头。
  这渡口有一条轻舟停靠着,岸边一旁,还有着一个头戴斗笠的老头儿,正捧着一碗饭在津津有味的吃着,看样子这轻舟就是他的,师父走到渡口跟前,我连忙跑到老头儿这边,客气地问道:“老大爷,我们要渡江到对岸去,您现在有空吗?”
  老头儿抬头看了看我们,当即用筷子敲了敲自己的饭碗,然后笑呵呵的放进竹篓内,起身笑道:“小伙子,你们要渡江啊?好好好,小老儿我有空有空,我们走吧。”
  “可你的饭还没吃完呢,要不我们等一会儿,等你把饭吃完再走不迟。”我一看老头儿连饭都顾不上吃,只觉得有些不妥当。
  “没事。”老头儿一摆手,随后就上了轻舟,然后招呼我们都上去,并随口笑道:“小老儿我人老了,饭量也小,不过儿子孝顺,每次给我送的饭我都吃不完,这不,今天又剩了不少,说他他也不听,呵呵!”
  看着老头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跟着高兴,而师父也是微笑着说道:“老人家好福气啊!”
  “那是那是。”老头儿一边摇着船桨,一边点头笑道:“儿女孝顺,这心里头就开心,说不定啊还能多活个十年八载呢,呵呵!”
  而站在一旁的阳朔先生看了老头儿一眼,当即说道:“老人家家中有三子一女,女儿最大,三子中,有两子已然成家,第二个成家的也是去年刚刚娶的媳妇,第三子二八正青春,算是老人家老来得子,福厚绵长。”
  一听到阳朔先生说完,老头儿顿时一怔,当即惊愕地叫道:“这位先生说的真的太准了,没想到小老儿这次开了眼,竟然遇到几位通晓阴阳命理的大先生,呵呵,真是好运气啊!”
  阳朔先生闻言,朗声一笑,只是师父笑而不语,直到老头儿即将把船划到了对岸岸边,师父刚欲下船,又顿了顿,微笑着说了一句:“老人家,快回家去吧,你家今晚可是双喜临门啊!呵呵!”
  说完,在老头儿目瞪口呆之下,师父和阳朔先生分别下了船,我也随后跟上,刚走了几步,突然看到堤上跑下来一个人,边跑边笑道:“老杨头,你还划船呐?别划了,你二儿媳妇给你家添丁啦,是个大胖小子!还有还有,王媒婆也在今晚跑到你家,说是给你三儿子说媒呢,你看看这好事都赶到一块儿了,你快回家去吧!”
  “哦好好!太好了!”划船的老头儿闻言,顿时惊喜莫名,但他却是跑到师父跟前拦住了去路,并感激地说道:“两位大先生真乃神人,只是看了小老儿一眼,便什么都知道了,感谢两位大先生指点,对了,这趟船钱小老儿我可不能收,快快收回去,若是我收了,恐是会折寿的哟!”
  被老头儿硬塞回了船钱,便看到他和传消息的那人一路小跑着上了江堤,远远的回家去了。
  此刻,阳朔先生微笑着向师父抱拳道:“杨道长未卜先知之妙,真是让在下佩服之至。”
  师父赶忙摆手,笑道:“阳朔先生的相术之精,也是天下少见,在下钦佩之极,呵呵!”
  我愣了愣,这俩人,没事干了似的,竟是比看相,又比客气,师父也是,怎么和这个阳朔先生走得这么近乎,反而是一再警告我不让我和他们走得近,真是搞不懂他。我们一路上了江堤,便是看到远处的莲台镇,还有许多灯火没有熄灭,尽管夜已深,但莲台镇似乎依旧非常热闹。
  果然是人杰地灵,我暗自赞叹一番。
  只是从江堤上面下来,眼前便被一片荒地和树林所遮挡,似乎那莲台镇还有好几里路要走,刚才在江对岸看过来也没见有多远,真正走得近了,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视觉欺骗了自己。先是穿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便是横跨在荒草地上,我们一路走过了荒草地,再往前,恐怕要穿过前面的一大片树林,才能不被任何障碍物所遮挡的看到莲台镇。
  而南华山,比起莲台镇还要远一点,只是莲台镇和南华山的地势都是较高的,越是站在远处看,就显得越近,但真正走近了,才知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但走到了树林跟前,阳朔先生却是停了下来,神色也变得紧张许多,师父看在眼里,不免开口问道:“阳朔先生怎么了?难道是阔别多年,再次归来,有些不适吗?”
  阳朔先生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让杨道长见笑了,的确是如此啊……说起来,我已经有四十多年未曾回来过了,现如今我已经年近五十,再次看到这片熟悉的树林,心里面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我微微睁大双眼,没想到阳朔先生已经五十岁的人了,可他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年轻,真是想不通他是怎么做到的,而师父四十多岁,却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那么老,两个人真是完全不同,想想也是了,阳朔先生无牵无挂的,整天无所事事游历天下美景,而师父则不同,先是寻找遗失在民间的茅山派镇山八宝,而后又遍天下的寻找茅山镇派根基天地秘鉴,再有是还要防着邪道之流鞅令之,以及处处与师父作对的谷谭,仅凭这些重任和压力,师父难免老的很快。
  看在眼里,我不禁有些心疼师父。
  
第三十三章
荒村,尸瓮(上)
  走进树林,四处虽然没有路径,但地面却是平坦干净,除了一些树木落下的枯朽树叶,并无其他,好像这个地方经常被人清理,原本应该有的枯树枝灌木什么的,这里一概没有,倒是和我遇到的其他树林完全不同,也或许是附近有村子的缘故,村子里的人自然需要生火做饭,而生火做饭自然需要柴火,这树林内的可燃之物又这么丰富,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附近村民们清理走了。
  阳朔先生看了一眼四周,微微感叹:“当年我依稀记得这树林内并没有这么多的大树,但时过境迁,竟都长这么大了,忘记告诉杨道长,这片树林的右侧外面,不远就是我曾经居住的家乡临江村,临江村的村口有一条大路直通莲台镇,地理环境非常不错,原本村里的人应该过着丰饶的生活,可惜……”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阳朔先生的过往,临江村几十年前发生了一场瘟疫,迫使他年少离开故乡,说起来,他也是挺可怜的,不过他这个人,我依旧不喜欢。
  师父只是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不过换做是我,我也不知道如何搭话,毕竟阳朔先生沉浸在伤感之中,恐怕任何言语都无法对他的心情有任何影响。
  我们没有直接往前走穿过树林前往莲台镇,而是随着阳朔先生右拐一路走出树林,向着他原本的家乡临江村走了过去,这树林说小也不小,至少比通明客栈东边的那片树林还要大几倍,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才依稀看到树林的出口,而此刻,月已近中天。对于我们修道之人来说,早晚也无关紧要,随兴即来,兴尽即去,洒脱于世便是逍遥。
  树林的出口,外面,竟是被一个沟壑挡住了去路,而沟壑的对岸,果然有个村落的轮廓,不过那村落内尽是长满了杂乱的树木荒草,俨然是个荒废已久的村子。看阳朔的表情也知道,这正是他打小居住的地方,临江村。
  阳朔先生看到这个巨大的沟壑,不免脸色一冷,颤声道:“这,这里原本没有沟壑阻挡,怎么会,怎么会这样?临江村的人早已死绝,他们怎么还是把村子如此隔绝世外?哼!都是无情无义之辈!”
  呃……没想到一个沟壑而已,却是让阳朔先生这么愤怒和悲伤,不过也难怪附近村子把临江村隔绝起来,毕竟瘟疫传播起来还是非常严重的,可阳朔先生俨然受不了这种被隔绝的景象,他说完,左右看了一眼,并指着一条狭窄的小路说道:“好在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临江村,我们走那边吧。”
  师父没有说话,而是紧随着阳朔先生而去,我和花仙走在后面,只见花仙时不时的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临江村,神色微微起了一丝丝波澜,但很快便沉寂下去,依旧保持着清冷的气质。
  或许是我上次的话起到了些作用,也或许没有,花仙这次从客栈出来,换了一身淡白色的长裙,衬托着她那纤细高挑的身材,长发飘飘,轻轻搭在香肩上,精致绝美的脸蛋不施粉黛,却依旧白皙淡雅,只是她一直对所见所闻都保持的微微淡漠,显得气质更加清冷,但比起在客栈内穿的那件破旧的衣衫,似乎更加漂亮更加唯美如画。
  小路很窄,似乎留下这条小路,已经是附近村民们的恩赐了,但在阳朔先生的眼里,却是只能看到愤怒,别无他物。
  走了过来,我发现村口前的确有过一条大路的痕迹,不过这条大路在村后面就已经被一条水沟所阻断,水沟上面,则是摆放着两根树干作为小桥来往过路,再往后,是一片农耕地。
  而远处的莲台镇,约莫还有三五里那么远,不过中间似乎还有个很小的土丘阻挡,只是在临江村外数十米远的地方,便有着一条路通往莲台镇。
  但这个地方,这个临江村,完完全全的被孤立起来。
  东边是一座很小的荒废山岭,而眼前的临江村,也被很多的杂乱树木荒草所覆盖,整个村子给人的感觉,都是阴森森的恐怖!
  这个村子前后约莫百十米远,要说也是不小的村子,而且里面的树木高耸参天,阻挡了视线,根本看不清楚。
  阳朔先生在村口站了很久,我们也陪着他站了很久,过了一会儿,阳朔先生才开口苦笑道:“你看看我,只顾着自己的伤感情绪,却忘记杨道长还在身边,恕罪恕罪,既然来到了这里,我们不妨进去看看如何?”
  师父微笑道:“正有此意,只是不知道当年此地发生瘟疫后,那些死去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阳朔先生闻言,脸色一肃,摇头道:“这一点,我也不知道!”
  说完,阳朔先生先一步走进了村子,我看了看师父,师父却是皱了皱眉头,没再说什么,拨开两边的荒草,一步步跟了进去,我犹豫了一下,本不想进去的,因为我对阳朔先生没什么好感,不愿意和他同行,只想着他赶紧进去看完就出来,我们也好尽快去莲台镇寻找落脚的地方,但我看到花仙走了进去,急忙追着花仙也走进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