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天师(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592

  师父伸手点了一下我的额头,摇头叹道:“为了一只鬼,你居然都哭成那样,为师怎么收了你这么个不成材的徒弟啊!倘若那女鬼真如你所说的那么善良,真的没有加害陶七两之心,而只是被情所困,为师可以帮她超度,让她投胎转世,但若是她居心叵测要害陶七两,为师便留她不得!”
  我连连点头地说道:“好好,我相信她一定不会让师父失望的,嘿嘿!”
  师父一把夺回灵须鞭,收进了黄布袋内,并瞪了我一眼,说道:“你的道行不够,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再拿这灵须鞭使用,否则为师非打断你的狗腿不可!”
  我慌忙点头,表示再也不会偷灵须鞭了。如此,师父才勉强原谅我这次的过错,不过我心中一直疑惑一件事,那就是那些钱财,师父只是针对那女鬼,竟然丝毫不提那钱财的问题,那钱财毕竟是那女鬼从客栈偷出去的,为什么师父不提这茬子事儿呢?难道师父心里也默许了陶七两救济穷苦人的善心?
  不过我却不敢再多问,师父刚刚翻过这茬子事儿,我若是再提,指定又得挨骂,说不定还会打我呢……
  我们刚走出房门,只见陶上谦先生火急火燎地冲出房门,一看到我们师徒,顿时唉声叹气地向师父问道:“杨先生,你们昨晚可有财物丢失?”
  师父怔了怔,说道:“陶先生,我们师徒都是修道之人,很少带钱在身上,此次住店,也是勉强为之,所以我们并没有什么财物可有丢的。难道陶先生丢了什么财物不成?”
  “是啊是啊!”陶上谦拍着大腿,气呼呼地说道:“陶某这次出远门为人卜算顺便看风水,也算是小赚了一笔,谁曾想昨晚睡了一觉到现在,我那装着财物的包袱,竟然不见了!你说说这事儿……要说这祥和小酒馆我也是每逢路过都必来吃饭或者住宿的,说是黑店也不是,但怎么就招了贼呢你说说!”
  
第三十八章
黑白颠倒
  下楼一说,倒是好几个客人都说丢了财物,可是把伙计急坏了,慌忙跑出去把老板叫了过来。老板看着这些大主顾,整个脸也变成了茄子色,找也没什么线索可找,我深知鬼偷了他们的东西,他们上哪找线索去。但我怎能说出实情,那女鬼说得不错,这几个丢钱财的人,看起来都像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丢的那点钱,似乎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好说歹说了半天,店老板总算安抚了这些人,并承诺昨晚在祥和小酒馆吃饭住宿的所有人一切花销全部免费,居然让我们师徒也摊上了好事儿,并承诺帮这些人报案,然后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一旦追查出失窃的财物,必会第一时间送到他们各自的手中。
  我暗自一笑,还追查,追查个屁啊……钱在昨夜就被陶七两和那女鬼分成好些份儿发给那些穷苦百姓了。这些富商都这么有钱,权当是做了善事行了功德吧。
  告别了祥和小酒馆,全过程,师父一句话也没说,似乎就当是没听到。直到离开了祥和小酒馆,师父也是一句话也没说,倒是和我们同路的陶上谦先生,一副常人的习气,抱怨不断,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唉声叹气的认栽,并向师父问道:“杨先生,但不知你们师徒现在要去什么地方游玩?”
  师父微笑着说道:“陶先生,我们想先去那陶瓷镇看看。不知道你对那陶瓷镇了解多少?”
  “唉!”陶上谦顿时苦笑不得地说道:“杨先生,陶某就是住在那陶瓷镇的啊!这真是太好了,杨先生要去陶瓷镇,不如直接去我家吧,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呵呵!”
  师父摇了摇头,微笑道:“陶先生的好意杨某心领了,而且也一定会前往贵府叨扰,不过我们师徒刚来到玄武湖,还未四下里游玩一番,总是有些坐不住的,我们是想从陶瓷镇上那金陵山转一转,一两日后,再回到陶瓷镇,到贵府叨扰一番,如何?”
  “这……”陶上谦先生迟疑了一下,微微点头,并说道:“那也好,我刚刚丢了一笔小财,心中一时也无法释怀,如此情绪招待杨先生,也是不妥,过个一两日也好,也好。”
  我突然向陶上谦先生笑道:“陶先生,你既然是九指神算,难道就没有算出……谁偷了你的财物吗?”
  陶上谦突然扭头看了看我,呵呵笑道:“二狗,说实在的,若是有损财耗财之兆,我必能在三日前知晓,但这笔财物我料定不会被偷,否则也不会如此大意,说是没算,也算是卜算过。但这次财物恰恰丢失了,嗯,你刚才说‘谁’偷了我的财物,那我们就临机凭断,谁这个字中间藏一人,嗯,但人又不像人,左边有言能说话,人字右边堆双土,说明此人是从下面上来的,这个……人不是人,难道是鬼?鬼运财?!”
  我的心里猛地打了个突突,恁娘的,我就兴起问了一句,他居然随意的就测到了鬼偷他的财物。我看还是少和这位陶上谦先生说话为妙,此人太厉害了,什么家伙什都不用,凭空而断,就一语中的,可既然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若是躲躲闪闪,倒显得我有问题了,我急忙笑道:“陶先生你开玩笑吧,鬼怎么能运财呢?”
  “呵呵!”陶上谦先生冷笑一声,接着说道:“二狗,你跟随你师父修道,难道你不知道有一种道术叫五鬼运财术吗?虽然五鬼运财是无形之财,多半于助运,但现实的财物,只要那鬼的灵体凝实,也不是不可能拿走的,但我陶上谦自认没在玄门中得罪什么人,怎么会有人操纵鬼邪之物盗走我的钱财呢?”
  师父此刻开了口:“陶先生,正所谓财去人安乐,区区一点身外之物,就当是救济穷苦做了功德,岂不妙哉?何苦如此闷闷不乐呢?呵呵!”
  陶上谦闻言,顿时朗笑一声,说道:“倒也是,那点钱说多也不多,只是我白跑了一趟罢了,杨先生说的对,财去人安乐,嗯,若是那和我作对之人再敢和我过不去,我定不轻饶,此次就按照杨先生所说,就当是救济穷苦做了功德吧,呵呵!”
  不知怎么的,通过这次丢失财物后,陶上谦先生的反应来看,他似乎并不像是师父所说的那么实诚和善良,就从他刚才那些话中不难听从一丝丝的戾气,分明有极大的不悦,却在师父面前佯装不发,而且很明显暴露出报复的心态。或许师父也应该察觉到了吧,只是师父什么也没说,可见师父意识到了自己对陶上谦先生最初的印象有了偏差,只是他不肯表露出来而已。
  说起陶瓷镇,陶上谦居然叹息一声,师父诧异地问道:“陶先生为何如此低落呢?”
  陶上谦轻叹道:“说起陶瓷镇,原本并不是叫陶瓷镇,而是叫石龙镇,乃是因为我的兄长陶文义几十年前在石龙镇开了陶瓷厂,赚了不少钱,堪称石龙镇首富,而我兄长也是一位良善之人,他修桥铺路造福百姓,石龙镇的百姓既能在陶瓷厂劳作赚取报酬养家糊口,又能渐渐的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百姓们就一致建议改石龙镇为陶瓷镇,都是我兄长陶文义的功劳啊……不过我兄长十年前过世了,留下诺大的家业,给了自己的独生子,但他那个独生子啊,不但是好吃懒做,而且三毒俱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便是把陶家的家业全部败光了,现在就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大宅院,以乞讨为生,我这个做叔叔的本想周济于他,可每次给他钱财,他都拿去赌拿去嫖,唉,说他骂他,甚至是打他,都是无济于事,渐渐的我也管不了他了,只能是恨铁不成钢,任由他自生自灭。只希望他能在过不下去的时候,再到我家去,我还是会一样疼爱他的。”
  师父也是叹了一声,说道:“人前高楼平地起,不知起家多不易,唉,陶先生也算是仁至义尽,对了,你那位侄儿名叫什么?”
  陶上谦点了点头,说道:“陶瓷镇就我们两家姓陶的,也算是人丁不旺,我那不成器的侄儿名叫陶七两,可算是让我操碎了心啊!”
  哪知师父听到陶七两这个名字时,脸色顿时一肃,我也是震惊无比地看了一眼陶上谦先生,陶七两我见过,而且还和师父说了,他乃是至善之人,怎么到了陶上谦先生的嘴里,变得如此不堪了呢?似乎他所说的陶七两,和我认识的陶七两,完全不是一个人啊!这,这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陶上谦说谎了,因为口说无凭,只有眼见为实,我亲眼所见,自然不会相信陶上谦如此冤枉陶七两。那陶上谦为什么要冤枉陶七两?居然将其说得如此不成器?或许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啊……
  而师父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陶上谦的认识,也似乎大大的改观了。但我明显感觉到师父的神色有难掩的遗憾和痛心,似乎痛心他本以为这陶上谦是个善良实诚之人,而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第三十九章
古怪的豪门大宅
  不多时,我们一行便来到了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玄武湖跟前,昨夜只顾着赶路追那女鬼,现在大白天再看,却又是一番景色宜人之貌,碧波荡漾,水质清澈,岸边芦苇丛生,而且走得近些,还能看见水中的鱼儿正在其间欢快的游动,看到这里,陶上谦先生微笑着说道:“这玄武湖方圆共分为五洲,分别为环洲、樱洲、菱洲、梁州、翠洲,可谓是洲洲堤桥相通,远山近水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宋人欧阳修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其中所说的后湖,就是指这玄武湖,而其中的金陵,就是指那座金陵山,也就是现在人所称的紫金山,呵呵!”
  师父点了点头,并接着说道:“这紫金山的别称甚多,古称金陵山,出自战国时楚国在此建造金陵邑,有此而得名金陵山。不过到了汉代被称之为钟山,此山外形如盘曲巨龙,后有‘中阜龙盘’之说。汉末后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后来孙权感念而将此山命名为蒋山,三国时,诸葛亮来到江东准备与东吴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80万大军。路经林陵时,所谓林陵就是现如今的南京,见北依长江天险,山峦巍峨,似蛟龙盘曲,石头山地势险固,如虎踞江边,不胜感叹而言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土之宅也。’并力劝孙权在此建都。赤壁大战以后,孙权迁都南京,改林陵为建业。从此以后,南京相继为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陶上谦先生微笑着点头,并接着师父的话往下说道:“正是因为这玄武湖位于那六朝都城之北,所以玄武湖也称之为北湖,至于后湖之说,乃是因为此湖也正好位于金陵山之阴。”
  师父再次赞同一番,随即说:“玄武湖的玄武二字,乃是指北方之神,四象之一,玄武本身为龟蛇复合之体,而玄武与青龙、朱雀、白虎共同守护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说起来,这也是六朝时期,那些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四象布局’的需要,又传宋元嘉年间湖中出现过两次黑龙,便是被改成了玄武湖。”
  只听到师父和陶上谦先生一唱一和,不一会儿便把玄武湖与那金陵山的老底儿都给掀了出来。
  不过听他们所说的话语,让我不禁有身临这玄武湖历史变迁的种种情境之中,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天地万物并不单单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朝代,无论风云变幻,无论是沧海桑田,天地万物始终都没有任何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游历在此湖四周的匆匆过客罢了。
  不知为什么,师父一旦和这位陶上谦先生聊起来,便是甚为投机,而且像是相识了多年的知己老友,默契十足。甚至将师父先前脸上的那一点波澜,也顷刻扫了去。
  但我觉得师父越是把陶上谦先生当成知己好友,等到日后陶上谦先生的真实面目展露出来,又完全不是师父心目中的印象,反而是大相径庭,到那时候,师父不知道该会多么伤心啊……
  世人皆说,知己难得。而我跟随师父这么长时间,也并未见过师父对哪一个人有如此好感的。大多都是来来往往,从无挂碍,而这陶上谦先生的见识和志趣,似乎与师父有很多相似之处,故而才让师父如此心悦吧。
  我们一路欣赏着美景,而师父和陶上谦先生则依旧是你一言我一句的在谈论玄武湖的种种历史趣闻,但无论怎么聊,都像是聊不尽,说不完似的。
  可我知道,世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开始,就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刻。看到前面不远处的青石碑,上书“陶瓷镇”时,师父的话音戛然而止,并向陶上谦先生抱拳笑道:“陶先生,我们师徒还要去金陵山一游,就不到贵府叨扰了,改日必当登门拜访!”
  陶上谦似乎也有些意犹未尽,闻言,顿时叹了一声,说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和杨先生分别,时间过得真快啊!我陶某难遇知己,心中已然把杨先生当成知己好友,若是游过金陵山,还望杨先生务必到寒舍小住几日,我们再畅谈天地大道,在那小酒馆中我们各自对了几句诗,仍然让陶某意犹未尽,希望我们还有对诗的机会!”
  师父笑了笑,再次抱拳一礼,然后我们便和陶上谦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说起来,这陶瓷镇的规模也是不小,前后沿山都是镇上的住家,陶上谦的住宅似乎在最深处,而我和师父则向金陵山直奔而去。直到再也看不到陶上谦的身影,师父突然冷静下来,说道:“陶七两的宅院在何处?快带为师去!”
  “呃……”我怔了怔,连忙问道:“师父,我们不是要去金陵山吗?”
  师父皱了皱眉头,说道:“去什么金陵山?!这是敷衍陶先生的话,若是真跟着陶先生去了他的家中,不小住数日怎能有空出来?到那时陶七两家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以为陶先生算不出那那只鬼的来历吗?他前番凭空而断只是糊弄于你,九指神算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旦他回到家中,必然能够起卦算出偷盗他钱财的是谁,而先前陶先生言辞之中似乎对那陶七两很是不善,若是他有心报复,那女鬼定无活路!”
  我张了张嘴,呆呆地看着师父,没想到师父把一切都看得这么透彻了。我还以为他一直痴迷把陶上谦当成知己了呢,如此说来,我们必须马上赶到陶七两家。
  重重点头应承一声,我即刻带着师父到了金陵山的山脚下,此地在陶瓷镇的最北边,附近有几家废弃的大宅子,似乎都早已搬离出去,聚集在了前街热闹繁华之地。而陶府门前似乎也曾热闹过,辉煌过,但现在却已经是变得冷冷清清,早已不是当年的光景。
  只是不知道那些陶瓷镇的百姓,还记不记得曾经以陶七两父亲开创的辉煌历史而改名的陶瓷镇,其中的深远来历?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陶家现如今一片凋零衰败之相,早已不是那个陶瓷镇的首富之家。
  当我带着师父来到陶七两家的大门口时,师父怔了怔,看着这残破的大门,院中的狼藉之貌,以及那雕梁画栋的屋宅不断透着的腐朽之气,一时感慨道:“唉,虽然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到了陶七两这里,仅仅第二代都没过去,难道是这陶家的风水出了什么问题?还是陶七两命格有问题?”
  缓步走进这个大院子,师父低头看了一眼地面,随即说道:“旺宅土质肥沃,而这地面也是一片贫瘠之相,干涩生硬,似乎少了一抹地气,你看那枯树荒草,瘦弱矮小,而且宅院空旷,人口凋零,没有半点生气的迹象,人气、生气、地气皆无,就是想不穷也难了。但陶上谦身为玄门大家,当年就没有帮他兄长陶文义看过这所宅院的风水吗?”
  我想了想,不耐地说道:“师父,别怪我多嘴,我总感觉那陶上谦先生巴不得陶七两一家子绝门绝户呢。”
  “不得胡说!”师父皱了皱眉头,继而说道:“陶先生虽然性格刚硬,但也不能说明他就是个不善之人,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你怎能仅凭感觉而断定那陶先生就一定不想让陶七两一家好过呢?或许是陶七两欺骗了你也未可知,对了,陶七两……七两……怎么会有人起这么轻贱的名字,贫宅配贱名,这分明就是一败到底之象啊!”
  我点了点头,说道:“七两还不到一斤,这名字的确起的太轻了,上不能压得住福宅,下不能抑制穷相。陶七两的父亲也太傻了,居然会取这种名字,师父你看着原本应该是多么辉煌富庶的家宅,现如今竟然变得如此惨败,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师父扭头看了一眼那永远关不上的厅堂正门,因为其中一块门板被陶七两当成床铺摆放在厅堂的地面上,昨晚我来到这里,就是看到他躺在那块门板上面睡觉来着。师父诧异地扫了一眼空荡荡的几间大屋,不禁问道:“陶七两现在何处?好像他不在家啊!”
  
第四十章
八字全阴
  也纳闷地走进厅堂左右踅摸一圈,的确没发现有陶七两的身影,倒是这几间大屋,除了几间满是补丁的破衣服,还有几条黝黑发亮的破被褥,其余的便什么也没有了。似乎这里面的所有家具和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人拿走了。至于是什么人拿走了陶七两家的家产,我不清楚,也想不到。
  或许是他树懒,被盗贼偷了去,也或许是他散给了那些穷苦人,总之,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陶七两是个败家子,而且像陶上谦说的那样,三毒俱全,好像在陶上谦的眼里,陶七两就是个不入流的痞子。但从昨晚我看到的一切来看,则完全不认同陶上谦的看法,师父让我不要胡说。
  那就算陶上谦是个好人,只是情绪有失偏颇,就算陶七两曾经是那样的人,至少现在陶七两变成了一个至善至仁的一个大好人。
  我一定要让师父看到真正的陶七两,让师父知道我看到一切都是真的,还要让师父帮陶七两改变命运!
  正和师父在四处观望之际,我突然听到大门外传来一道道哼小曲儿的声音,当即笑道:“是陶七两的声音,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或许是因为他昨晚做了好事,而今天看不到街上有那么多的乞丐了吧。师父,你看,陶七两回来了,原来是出门要饭去了,呵呵!”
  “啷个哩个啷……今天的饭菜最是香,我用手指尝了尝,这个香那个香,乞丐当着胜君王,嗨嗨一嗨胜君王……啷个啷……”陶七两正端着一个破碗走进院子,抬头冷不丁看到我和师父,不禁愣了愣,哼唧的小曲儿也停了下来,可马上又咧嘴一笑,问道:“二位来到我家有何贵干啊?不会是想让我请客吃饭的吧?正好,这碗饭和俩馒头我还没舍得吃,请你们吃!”
  哪知我们素不相识之下,陶七两竟然直接把饭碗和那上面的两个又干又硬的馒头递了过来。师父没有开口,倒是一直盯着这个陶七两细看。
  我连忙挥舞着双手笑道:“我们还不是很饿,你自己吃吧。”看着那饭菜早已被陶七两用脏手摸了一遍的痕迹,我就算再饿,也绝对吃不下的。
  陶七两错愕地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饭菜,耸了耸肩,笑道:“那你们不吃我可是吃了啊!”说着,陶七两弯身靠在自家的厅堂门门框边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边吃边美滋滋的赞美着这个菜好吃那个菜香,弄得我还真有点饿了,不过我坚持不会吃乞丐的饭。虽然我和师父也经常到各地讨要过饭菜,可也不至于脏成这样。
  师父突然微笑着说道:“陶七两,你昨夜所做的那些事,我都已经知道了,此次前来是……”
  “啊?”陶七两闻言,差点把手中的破碗甩出去,慌忙扭头向着屋里躲,边躲边支支吾吾的叫道:“我我……我没偷人家的财物,我没有……你们不能把我拉去蹲班房……”
  师父笑了笑,说道:“我们不是派出所的人,我们只是行脚道人,路过此地,听闻你所做的善事,故而想来看看你,你不用害怕,我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一听到师父这话,陶七两突然抬起头向师父看来,并小碎步走了出来,怔怔地问道:“那,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啊?我让莲妹……哦不,我做的非常隐秘的,就连那些穷苦人家都不知道钱财是哪来的呢,可你们居然什么都知道,难道你们会仙术?能知道一切想知道的事情?!”
  看着陶七两吃惊的表情,我忍不住想笑,随即把我昨晚看到的一切,都说了出来,最后又说道:“陶七两,你所行的善事值得世人学习,而且我师父也是感念你是一位至善之人,才来到你家,想帮助你改变命运。”
  师父陡然瞪了我一眼,示意他什么时候说过要帮陶七两改变命运了?
  我嘿嘿一笑,其实我知道求师父这么做师父指定不会轻易答应,但若是直接将师父一军,师父最终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答应。可陶七两竟然完全不理我的好意,反而是极力排斥道:“改变命运?我为什么要改变命运?我觉得我当乞丐挺好的,而且我觉得我……我就喜欢当乞丐,或许我就是乞丐命,反正我不想变成有钱人……”
  “嘿!”我顿时火大,指着陶七两说道:“我还真没见过天底下还有喜欢当乞丐的人,还有喜欢过穷苦日子的人,陶七两,你也太不求上进了吧?不是你……你简直愧对你爹和你娘生你养你的大恩,你爹曾经是多么的显赫,乃是这陶瓷镇的首富,甚至陶瓷镇的所有百姓都能极力把镇子的名字以你们陶家的姓氏命名,这是多么大的荣耀,怎么到了你这一代却变成了这样呢?你居然就喜欢当乞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5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