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04

  杨钧:“若是你输了呢?”
  贺融:“认赌服输。”
  杨钧:“那就帮我煮一年的茶吧。”
  贺融笑笑:“可以。”
  杨钧见他成竹在胸,忍不住好奇:“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京城会在三天内来人?”
  贺融:“不是从京城来。”
  杨钧:“那是何处?”
  贺融:“张韬。”
  杨钧是个聪明人,先时只是没想通,现在被贺融一提醒,立马转过弯来:“你的意思是,朝廷会先颁旨给武威侯,再由武威侯过来宣旨?”
  贺融:“金州那边已经收复,乐弼束手就擒,武威侯势必要回京复命,与其专程派人过来,倒不如顺道让武威侯来颁旨嘉奖,若是陛下想让我们回京,应该也就在这一程了。”
  杨钧哈哈一笑:“那我可真希望我输,这样我这个土包子也能跟着你一道去京城见世面了!”
  贺融:“衡玉,以你的聪明才智,要是困在竹山这一亩三分地,就太可惜了。”
  杨钧:“三郎,我与你不同,你天生就注定是走这一条路的,竹山于你而言,不过是困龙的浅滩,暂且蛰伏的栖息之处。”
  贺融:“没有谁该是注定要去做什么,路都是自己选的,但选好了,就不要后悔。”
  杨钧沉默不语。
  扪心自问,谁又甘愿一辈子待在竹山,为杨家守着老宅?父亲收养了他,又将一部分生意交给他打理,早已饱受族人非议,若有机会,他也愿意去证明,他父亲当年这个决定,并没有做错。
  “三郎!”
  遥遥地,文姜的声音传来,她的身影也在茫茫草海中出现,并且越来越近。
  杨钧打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都找到这里来了!”
  贺融:“衡玉,我对文姜没那心思,更不会收她当什么妾室,以后你当着她的面,别说逾距的话,免得她误会。”
  杨钧敛了嬉皮笑脸,正色道:“是我口无遮拦,再没下次了!”
  从贺家来到这里不是一段很长的路程,但文姜跑得快,难免气喘吁吁,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脸上却难得流露出喜色:“武威侯回竹山了,还带了旨意,郎君让您马上回去呢!”
  虽然早有猜测,但这个消息才算是真正让贺融放下一直悬着的心。
  他转头对杨钧展颜道:“看来是你输了!”
  杨钧摸摸鼻子,心道见你这一笑,比幽王见褒姒笑还难,我也不算输得冤枉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与正文无关の小剧场
  贺穆:你们回京之后,第一件事想做什么?
  贺秀:想办法进禁军。
  贺融:读书进学,办差做事吧。
  贺僖:找找京城最有名的半仙,以后说不定哪天我们家又大祸临头,可以用上。
  众人:……
  当天,贺僖被打得狗都不认识。
第15章
  贺家正是一派欢喜的气氛。
  贺嘉走路的步子轻快得都快飞起来了,早早候在门口,跑过来一把就将贺融的胳膊抱住。
  “三哥,我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贺融笑道:“文姜都说了,要不我怎么会这么快赶回来?”
  贺嘉噘起嘴:“就不能让我卖卖关子!”
  几人一道入内,县令谭今也在,贺家人都齐了,张韬面色一整,起身走到厅堂正中,从侍从手中打开的木匣取出绢帛。
  贺泰深吸口气,抚平衣袍褶皱,缓缓跪下。
  贺家众人不敢怠慢,忙跟在他身后依次跪好。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闻金州战事顺遂,伪王授首,甚慰之,武威侯韬,即刻整兵,解贼乐弼回京。竹山县令谭今,守城坚贞,忠勇可嘉,迁房州刺史。”
  谭今虽然高兴,却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想必是张韬已经向他透过声气了。
  张韬语气微顿,提高些许声调:“庶人贺氏泰,昔年因故流于房州,今助谭今守城,将功抵过,可赎其罪,并家人老少,随张韬回京待命。”
  “自古商贾重利轻义,独杨家于危难之际显忠,今赐金银各一百,绢帛十匹,特许一人入京陛见。钦此。”
  众人皆行礼谢恩。
  张韬上前扶起贺泰:“恭喜贺郎君。”
  虽说贺泰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听见张韬念出“回京”二字时,仍不由触动心选,红了眼眶。
  十一年前,他是风光无限,人人趋奉的皇长子,尊贵堂堂的鲁王。
  十一年后,他身在茅庐,衣裳破旧,数着米粮过日子,拮据窘迫,比寻常人家还不如。
  他等了整整十一年,终于让他等来今天。
  张韬劝道:“这是喜事,贺郎君何必伤感?”
  贺泰以袖擦拭眼角,牵起嘴角道:“我这是高兴,不知张侯何时启程?”
  张韬:“休整两日,便可启程,贺郎君可趁这两日与家人安排好琐事。”
  贺泰忙道:“多谢张侯。”
  众人笑意盈盈,眉间充溢着喜气,想到终于能够回京,连向来少年稳重的贺穆,都不由得笑容满面,让宋氏将家里刚养肥的母鸡杀了炖汤,招待客人。
  谭今笑道:“何必忙活?诸位在竹山县一日,那就该我这个县令做东才是,我已命人去六味坊买下一桌酒席,待会儿他们做好了便会送来,无须劳动诸位移步。”
  贺泰:“舍下简陋,恐怕难以招待贵客。”
  张韬摆摆手:“谭县令既有此心,我们也就不必客气,待贺郎君去了京师,大家再想聚一聚,可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他既如此说,贺泰没再推脱,只道:“泰于房州十一载,尝遍人间酸甜冷暖,承蒙张侯与谭县令多加照拂,它日去了京师,必也铭记于心。”
  谭今这会儿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对落魄的贺家人落井下石:“贺郎君无须客气,明珠蒙尘,终归是明珠,总有一日会拭去灰尘,重现光芒,或早或晚而已。”
  贺融却忽然道:“敢问张侯,谭县令既迁房州刺史,那司马匀又如何处置?”
  张韬沉默片刻:“司马匀督战不力,有渎职之嫌,降为御史台侍御史。”
  下州刺史是正四品下,侍御史是从六品下,司马匀看起来是被降职处理了,而且被连降两品,但能调任京城,却是每个官员的终极梦想,朝廷对司马匀的处理,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种处罚。
  贺穆无法置信:“司马匀这厮差点把整个房州都丢了,若非张侯天降神兵,现在房州只怕都尽入叛军之手,他没有被砍头流放就算了,居然仅仅只是降了两品,还能调任京城,这又是什么道理?”
  张韬轻咳一声:“齐王殿下为司马匀求情,说是本朝建立之初,他曾协助制定律法,陛下念及他以往的功劳,便只以降职处分。”
  贺泰对司马匀殊无好感,此时听见他竟被轻飘飘放过,心中纵然对能回京再高兴,也难免生出一丝埋怨,只是这些话却不好出口,回京的喜悦终究被冲淡了些。
  是夜,六味坊送来一大桌酒席,荤素齐全,菜色精致。
  莫说贺熙、贺歆他们,就连贺泰,自打来到房州之后,都没吃过这样的席子了,那一口胭脂鹅脯入嘴,久违的味道,竟有种令他流泪的冲动,忙悄悄低头,揩去眼角湿润。
  谭今与张韬只作不见,依旧谈笑风生,并未令贺泰难堪。
  不过心情激荡的远不止贺泰一人,整个贺家,乃至仆从贺松,同样因为这个好消息而欣喜万分。
  散了酒席,送走张、谭二位,各自歇下之后,宋氏回到屋中,便开始忙着收拾物什。
  贺穆回来一看,失笑道:“我们还有两日才启程,明儿一早再收拾也不迟,何必急于一时?”
  宋氏嗔道:“我这不是怕落下了东西,先检点检点么?”
  贺穆:“我们也没什么家当,几件衣裳而已,不到半日就能收拾好的。”
  他见妻子亢奋之余,还有些不安,便拉着她在床头坐下:“京城不是龙潭虎穴,陛下也不是洪水猛兽,不必担心,这几年你陪我吃了不少苦,等回到京城,这才是好日子的开始。”
  宋氏绞着衣角,迟疑片刻:“你说咱们去京城之后,皇帝陛下会不会觉得我身份地位配不上你,给你另行婚配?”
  贺穆哭笑不得:“我还当你在紧张什么!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陛下虽是九五之尊,也断不会干出拆散他人姻缘的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