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234


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忍不住回首,大政殿已经成了视野里小小的一个,再也不复他幼年时看见的宏伟壮丽了。
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
不知怎的,他心头忽然浮现出这样一句诗。
“殿下?”书记官不知道他回头在看什么,也跟着回身去看,却什么也没瞧见。
“没事,走罢。”夏侯渝摇摇头,重新迈开脚步。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人生总是如此,好与坏,当时铭记于心,历历在目,如今一看,俱都付诸往事,不过洒然一笑。
还是惜取眼前人更为要紧。
……
顾家那边,顾经与许氏听说夏侯渝从宫里出来,便在厅中巴巴等候,谁知左顾右盼,却等不到夏侯渝登门拜访的消息,这时下人来报,说肃王往将乐王府上去了。
顾经的脸当即就拉了老长。
小焦氏好险才忍住了笑。
第147章
“这定是四娘教唆的!”顾经自然不敢埋怨夏侯渝,只能将怨气发泄到自家女儿身上。
“四娘委实过于不孝!当初一声不响就一走了之,这么多年都没往家里捎过信,做父母的提心吊胆,成日担心她过得好不好,她倒是好,在外头逍遥自在,如今再嫁也好,生子也罢,咱们一无所知,还得靠外人传消息进来,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顾经拍着书案,一连说了好几声成何体统,可见心情之愤慨。
许氏忙道:“夫君息怒!兴许是肃王与将乐王府太妃另有要事商谈呢,咱们再等等也不迟。”
“阿爹,阿娘,肃王真是四姐夫么?”顾准忍不住问,直到现在,他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顾香生当年离开时,顾准已经懂事了,但由于顾经的缄口不言,顾家没人敢告诉他顾香生离开了魏国,他也像外头的人一样,以为自己姐姐是“病亡”了。
“什么四姐夫!”顾经没好气,“我的女儿早就死了,你又哪来的四姐夫!”
顾凌无奈道:“如今魏国尚未正式归降,肃王若能过来拜访,那是他念在过往情分上,若是不来,谁也挑不出理。况且,虽说四娘嫁给肃王,可咱们谁也不知道四娘在齐国究竟过得如何,万一肃王这一上门,反倒使得四娘在齐国难做,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见的么,父亲又何必说这些气话?”
换作几年前,顾凌绝对说不出这样通达明理的话,然而顾家这几年身陷困厄,太夫人撒手人寰,父母又指望不上,他反而渐渐立了起来,与小焦氏一道撑起这个家门。
是以他说的话,顾经也不能不听进去几分。
只是听归听,心里却未必认同,他闷哼一声,没再言语。
顾准还待再问,被大兄一个严厉的眼刀子丢过来,登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吱声。
小焦氏对顾凌递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对顾经道:“父亲,左右肃王一时半会也不会上门了,我们先行告退,就不妨碍您的清静了。”
顾经意兴阑珊地挥挥手:“去罢!”
先前夏侯渝进城,他的身份给顾经等人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让他们以为顾家的春天又来了,于是二房三房频频上门联络兄弟感情,就连京中不少达官贵人,也都悄悄前来拜访,让顾经在女婿面前为他们说些好话,不说保住这高官厚禄,最起码身家性命,积攒了多年的荣华富贵,谁也不想就这样交出去,顾经已有多年不曾尝试过被众人追捧的滋味,一时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差点觉得自己能够这话才刚说完,外头便有人兴冲冲跑进来:“郎君,郎君!”
顾经满肚子火气没地方发,闻言便斥道:“慌慌张张作甚!”
那家仆受了训斥却不以为意,反是笑道:“好教郎君知道,肃王殿下从将乐王府离开,听说是往这边的方向来了!”
顾经腾地起身:“当真?”
家仆:“千真万确,先前您不是派人去盯着王府门口么,是他回来禀报的,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到!”
许氏啊了一声,摸摸鬓发:“那我再去换身衣裳罢!”
顾经原也是有此打算,听见许氏的话,反而却道:“不必了,就这么着,难不成他还能嫌弃我们穿着不够光鲜?他想必也清楚,这些年顾家的确没什么进项,说到底这也是拜四娘所赐!”
许氏蹙眉:“待会儿见了肃王,你可别这么说!”
顾经黑着脸没说话。
对自家父亲这种凡事喜欢端着文人架子的作风,顾凌已经不想去纠正他了,他与小焦氏相望一眼,两人很有默契地告退出去。
小焦氏道:“阿翁固执,我们劝不了,但自己总不该失礼的。”
顾凌点点头:“肃王上门,不管怎么说,都该亲自出去迎一迎,回头当着肃王的面,你别问魏国归降的事情,这毕竟是军国大事,问了徒惹肃王不快。”
小焦氏白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我就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但你我不提,阿翁阿家却会提,上回我听阿家的意思,像是有点想举家随着肃王迁去齐国的意思。”
顾凌吓了一跳:“母亲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小焦氏:“应该是阿翁的想法罢,阿家何时拂过阿翁的意了?阿翁约莫是想着等魏国归顺,潭京的地位便要一落千丈,上京才是都城,届时要做官行文会,总该在上京才能办,所以才想着要到上京去!”
顾凌摇摇头:“一面说四娘的不是,一面还想依靠四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小焦氏看了顾凌一眼,庆幸丈夫没有养成似公婆这样的性子:“你可别说,阿翁还真觉得四娘欠了他,欠了顾家的,从前世人都说南顾北戚,将阿翁与北朝戚竞并列齐名,不瞒你讲,我在闺中时,也是读过阿翁与戚竞的文章的,私心里觉得阿翁文中的境界,比起戚竞,还要略逊一筹。阿翁的文赋,多为应酬所作,戚竞长于诗作,却多数是田园唱咏,两者相较,更为清新可爱一些。”
顾凌倒没有生气,反而压低了声音道:“其实我心里也这么想,只不过在父亲面前,这话是万万不能提起的!”
小焦氏扑哧一笑:“你当我傻的么,自然不会去惹他老人家生气,我们也就是私底下说说罢了!”
二人正在说话,一行人已经骑着马由远及近出现在视线之内,为首之人黄衣玉冠,丰神俊朗,令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小焦氏曾见过夏侯渝,但时隔多年,夏侯渝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已经认不大出来了,亲眼看见对方站在面前时,犹有些吃惊,因为在她脑海里,夏侯渝依旧停留在那个怯弱瘦小的少年的印象上,完全没法让她与眼前这个俊美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顾凌也有些惊讶,但他的惊讶没有小焦氏来得厉害,所以很快反应过来,上前道:“敢问阁下可是肃王殿下?”
出乎意料,夏侯渝对他们很是客气,同样拱手还礼,还露出了笑容:“不错,我是夏侯渝,兄长与嫂嫂别来无恙?”
顾凌本已做好了对方会端架子的准备,夏侯渝一下子表现得这般友好亲近,他反倒有些拘谨起来:“托你的福,我们都好,都好!”
小焦氏道:“阿翁与阿家恭候多时,肃王殿下里边请!”
夏侯渝笑道:“兄长嫂嫂无须如此客气,唤我阿渝便可以了,我来魏国前,香生姐姐曾千叮万嘱,让我一定要过来探望你们,看见你们一如从前,气色还好,我也总算安心了。”
小焦氏有些好奇,心说怎么都成亲了,还喊香生姐姐,然而从对方的言语之间,她又能感觉到顾香生与夏侯渝的夫妻感情应该是比较融洽的,否则夏侯渝也无须对他们如此和颜悦色,这令小焦氏稍稍有些安心。
顾经听说夏侯渝来了,既想亲自出迎,又放不下架子,只得端坐在上首,心中却有些煎熬,暗自埋怨顾凌他们怎么在门外磨蹭那么长时间。
待得外面忽然热闹起来,他便知道这是顾凌引着夏侯渝过来了,下意识想站起来,正好夏侯渝等人进来,他立马就僵住身体,觉得失了身份,反倒变成了膝盖微弯,不上不下的可笑姿势。
顾凌和小焦氏等人假作不见,依旧恭谨道:“阿爹,这位便是肃王殿下。”
没等顾经想好自己到底是要行礼,还是等对方先见礼时,夏侯渝就已经拱手道:“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他还微微弯下腰,虽然弧度不大,但已足够让顾经原本准备站起来的身子又顺理成章重新坐下。
许氏见顾经没开口,便笑道:“不必多礼,你此行去见陛下,可还顺利?”
夏侯渝:“有劳岳母惦记,尚算顺利。”
顾经捻须:“这么说,陛下果真是准备归降了,不知何时开城?”
夏侯渝笑道:“这是军国大事,内涉机密,恕我不能见告。”
顾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似乎没想到夏侯渝会如此直截了当顶撞回来,偏生对方依旧面带笑容,根本弄不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许氏忙接过话头打圆场:“既是军国大事,自然不该我们过问,不说也是对的,不知你打算在此地待到何时?”
夏侯渝:“若无意外,待事情处理完毕,我再启程回去。”
回答了跟没回答差不多,仔细一听全是废话。
许氏却没听出来,她觉得方才丈夫被驳了面子,想必不好再开口询问,便道:“都是一家人,既然来了,不如就在府里住下罢?”
夏侯渝含笑:“城外有齐军大营在,我不好单独住在城内,还是与士兵们同出同入的好,以免惹来非议,也有妨顾家名声。”
话虽委婉,也是拒绝的意思,许氏便不好再说什么了,小焦氏适时插嘴:“肃王殿下,不知四娘如今可好?”
夏侯渝:“她很好,只是我离京时,她便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如今怕是身子要日渐沉重了。”
说到顾香生,他面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温情和担忧。
小焦氏先是讶异,而后喜道:“那可真是大喜事,我那儿还有些旧衣袍,是儿女们幼时穿过的,民间传说让刚出生的婴儿穿上别人穿过的旧衣服,会更好养活,若肃王殿下不弃,我这就去拿过来,您可以一并带回去。”
夏侯渝原还只是嘴角噙着矜持笑意,此刻却已经喜动颜色:“那我就多谢嫂嫂了!”
小焦氏抿唇一笑:“举手之手,何必言谢,我这就去拿,殿下请稍等!”
顾经轻咳一声:“四娘怀孕,身边必然需要人照看,不知肃王准备何时将我们接过去?也好让我们与四娘一叙多年离别之情。”
夏侯渝却道:“此处离上京露出遥远,我怎好让岳父岳母舟车劳顿,来回奔波,四娘身边有足够的人伺候,就不必两位千里迢迢赶过去了。”
顾经不预他竟是这般回答,当下又惊又怒:“四娘是我们的亲生女儿,难不成连面都不让我们见了?这是四娘的主意,还是肃王的主意?天家尚且重孝道,这话只怕到了哪里都说不通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