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34


所以顾香生才想出这么个办法。
于蒙还听得有点糊涂,宋暝却已经明白了。
先前还在心里取笑她不知所谓,如今彻底弄明白对方的意思,宋暝却忽然有些心头一亮的感觉。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乱世自然没什么用处,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还要看怎么用。要是照顾香生这么说,倒很有些圣人所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意味了。
徐澈也明白了,明白顾香生为自己谋划的一片苦心,更是心生感念。
宋暝是个心宽的,当即便起身朝顾香生拱手:“先前不知先生所想,还不以为然,如今一看,丢脸的却是我自个儿。”
正好伙计端着菜进来,见他这番作态,唬了一跳,站住不动了。
顾香生扑哧一笑。
宋暝这才讪讪坐下,于蒙摸不着头脑:“我说你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呢?”
徐澈道:“既是要兴文事,总该做些什么罢,依你们看,开个书院,聘请名师过来讲学如何,又或者广邀名士,再办一场文会?”
宋暝照顾徐澈的面子,笑了笑没有吱声,顾香生却实话实说:“办书院固然不错,但若是想扬名,起码也得等三五载之后,里头的学生有了出息,说不定书院的名头才能打响,至于文会,只怕真正的名士不屑来,来的净是沽名钓誉之徒,反倒失了初衷,沦为笑柄了。”
徐澈摸摸鼻子,也不生气:“那你们有何高见?”
宋暝笑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做起来颇费工夫,权当抛砖引玉罢。”
徐澈:“宋兵掾见识过人,想出来的必是好主意。”
宋暝:“当不起使君的抬举,这主意说来也简单,便是建一座藏书楼,广收天下藏书,并以天下第一书楼命名,如此一来,那些文人墨客,不管有名没名,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肯定都想过来一睹为快,那些真名士,自然也想过来瞧瞧这藏书楼是否果真名副其实。”
徐澈眼前一亮,顾香生也击掌道:“这主意果真是好!”
宋暝:“只是收集典籍,需要费一番工夫,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办成。”
顾香生:“这有何难?此事交给商贾来办最适合不过,那些商人走南闯北,可以让他们在做买卖的时候多加留意,又有条目索引,他们就不愁找不着。我先时曾有幸去过魏国皇宫的藏书馆,里面的典籍书名,不说记个全部,起码七七八八是没有问题的,只稍给我些时日,便能将这些名字默写出来,到时候再让人按图索骥便是。”
古代不比现代,现在的书本流行范围很狭小,除了四书五经那些为人熟知的典籍之外,其它一些书籍流落四散,有些甚至不成套,也有可能其中一册流落魏国,另一册又流落齐国。
这其中不单是因为活字印刷术尚未推广,更因为许多人拿到了好书,却生怕别人也有,便不肯公诸于众,反而自己私藏起来,再加上战乱,甚至是历代统治者出于种种目的焚书毁书,那些典籍就更容易流散失传,从古代成书至今,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也就经历了多少场战乱,如阿房宫,大明宫这等宏伟宫殿,于战乱中付之一炬,不过是史书上寥寥数语,但其中却有多少珍贵典籍也跟着消失,却无人知道。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典籍流传之难,可见一斑,至于那些名家诗作,就更不必说了,世人皆知诗仙李白名篇盖世,然而如今所能流传下来的,还不及他在世时所作的一半。
如此一来,各国皇宫反而成了最有实力搜刮珍藏典籍的地方,皇帝若是有意,也可以下令官员收录典籍编纂成册。
但皇宫不是人人都去得的,若真像宋暝所说,邵州修了这么一座藏书楼,也不需要集齐天下典籍了,但凡只要有个一二成,也足以吸引天下读书人络绎不绝前来朝圣,有了这个基础,徐澈还想再做点什么刷名望,可不是要容易好几倍?
第98章
自打初见顾香生,宋暝看她身上便处处都是谜团。
虽说嫁过人丧过夫,可寻常妇人也没有时时抛头露面往外跑的,即便世风再开放,世人对女子总还有种种苛刻的偏见束缚,如那些骄傲跋扈的高门闺秀,成日里斗鸡走狗,赛马打球,宋暝也不是没有听闻,却从未见过一个像顾香生这样,给刺史出主意,扳倒沈南吕,折服于蒙,提议强兵备战,重商兴文,这是女人该做的事吗?
出不出格且不说,平民人家的女子,肯定是没有这份见识的。
更奇怪的是,她说她去过魏国皇宫里的藏书馆。
这是什么概念?
能进魏国皇宫,那必然得是有点身份的,这也符合宋暝对顾香生来历的猜测,他早就觉得徐澈和顾香生之间根本不是什么表兄妹,但能进魏国皇宫,不代表能在藏书馆里看书,更勿论还能将里头的书名记下来,这就意味着她起码进去过不止一次,还能随意出入。
身份成谜,举止有度,出入过魏国皇宫,卓有见识,宋暝脑子里转了几圈,觉得顾香生应该是从魏国皇宫里出来的女官,而且应该是出过什么事情,才“非正常离宫”的,所以身份自然要对外遮掩,徐澈从前曾在魏国为质,两人若是因此结识也不奇怪。
这样一想,很多事情就能说得通了。
任他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把顾香生和魏国新帝从前在潜邸时的王妃联系到一块儿去,毕竟留书出走这种事情,连魏临都想象不到,更何况是宋暝,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时下的观念。
在所有人心里,魏国的淮南王妃,其实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一个已经变成灰色的名字,永远被篆刻在牌位上,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虽然最终结果有点偏差,但以宋暝得到的信息,能够分析出这个结果,已经非常靠谱了。
而且老实说,除开一开始的不适,宋暝发现,一旦跟顾香生站在同一阵营,其实这种感觉并不差,与她作对可能会担心被算计,但当对方赞同并理解自己的想法时,即便此时坐在对面的是个女人,宋暝也难以避免地生出知己之感。
“只是这件事做起来会很难,即便有那些书名,”宋暝提出这个想法,此刻却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其中肯定有许多孤本和珍本,轻易不流传于世,收集起来,不是一两年工夫就能完成的。”
顾香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藏书楼并非要等到将所有典籍都集齐了才能建起来,而应该是先有楼,后有书,就算孤本一时难以拿到,旁的许多书总是没问题的。这年头一本书要流传,靠的是口耳相传,又或者手动抄书,再传于别人,有时候魏国的书,齐人未必听过,吴越的书,大理也未必见着,这时候商人的优势便能体现了。”
“楼建好了,书慢慢增加,无论贫贱富贵,只要肯来,又能通过我们设下的题目,便可进去观阅典籍,除此之外,还可开明辩堂,让他们就观点相异之处进行辩论。”
徐澈点点头,他觉得这个主意比之前自己说的开书院之类靠谱多了。
“宋兵掾果然大才,以你的能耐,当这个司兵参军事,实在是屈就了,我便是沾了姓徐的光,否则这刺史也该由你来当的。”
宋暝忙道:“不敢当使君谬赞!”
徐澈:“既然此事为宋兵掾提出,不如就有你去办罢。”
宋暝吃了一惊:“这,怕是不妥罢,下官的职责与之不符……”
徐澈笑道:“这又有什么不行的,朝廷律法也没规定官员不能做职责之外的事情,更何况这是经过我同意的,不必担心那么多,我相信邵州之内,没有人能做得比你更好了。”
宋暝当然愿意,只是他没想到徐澈会如此痛快将这桩重要的差事交给了自己。
他起身拱手:“下官定不负所托,尽快办成此事!”
徐澈颔首:“建楼的银钱也有了,便用抄沈家得来的那笔钱,我已命人悉数登录入册,回头便交给你,若有什么难处,你可以直接与我说,也可以和焦先生说。”
顾香生道:“我想劳烦宋兵掾一件事,你命人收集典籍时,请多搜集一些与前朝史籍有关的书籍,譬如前朝内宫纪实,皇帝起居录等,当年前朝灭亡时,这些内宫官史,多数散落在吴越和魏国,藏于两者宫中,如今吴越已灭,必然有不少宫中典籍流落民间,宋兵掾可往这方面去找找,说不定有所收获。”
宋暝奇道:“您是想?”
顾香生轻轻吐出两个字:“修史。”
历朝历代,每逢旧朝覆灭,新朝崛起,必然会修前朝史,这是每一个新王朝都会做的一项重大工作。
但当今天下,在前朝灭亡之后,天下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至今三十年有余,很多前朝内宫典籍流散四处,为各国瓜分殆尽,也有一些在战乱中毁于一旦。
“现在个个都想当天下霸主,即便像南平,天子年少柔弱,太后沉溺权柄,贵族骄奢淫逸,根本没有人会想到要修史,待书楼建成,在外头有了名气之后,使君便可首倡其事,登高一呼,届时必然有不少名士文人响应。”
宋暝精神一振:“大善!自前朝覆亡至今,无人提出修史一事,若使君能为天下先,定然能收意想不到之奇效!”
徐澈蹙眉:“我不过偏居邵州一隅,此事非由朝廷出面,只怕别人不但不买账,反而会笑我们不自量力。”
宋暝劝道:“这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有藏书楼,再有名士汇聚,焦先生所说,也并非不可能实现。”
他一开始对徐澈和顾香生抱有疑虑,和于蒙作壁上观,不肯涉入徐澈他们与沈氏之争,如今却反过来帮着顾香生劝徐澈,这不能不说是一桩奇事。
归根结底,因为于宋二人都不是那等利欲熏心之徒,在其位,谋其政,他们都愿意做些实事,这就为彼此相合提供了前提,而徐澈又是大度之人,能够不计前嫌重用他们。今日一席谈话,其实也是邵州未来几年的施政方向,假如能照着这个方向努力下去,邵州的未来,即便不能在乱世中称雄,但起码不至于任人鱼肉。
等到饭毕散席,各自告辞离去时,宋暝方才惊觉,自己不久前还嘲笑于蒙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钱,他现在何尝不是被卖得心甘情愿?
他不由叹了口气,问于蒙:“你对焦芫此人如何看?”
于蒙:“我看挺好的,虽是女人,却不扭扭捏捏,有话直说,我喜欢爽快人,不过她方才说自己进过魏国皇宫的藏书馆,该不会是什么魏国贵族罢?”
宋暝将自己的猜测与他一说,于蒙点点头:“看不出来,你乱猜也能猜出一丁点儿道理来,我看也像,说不定还真是魏国皇宫逃出来的女官,反正跟使君的关系肯定不简单,你没看使君瞅她那眼神,跟见了心上人似的,又忐忑又不好意思说,啧啧,我要是女的,不动心都难!”
宋暝不可思议:“你一个大老粗,注意这些事情作甚,难道也看上了焦娘子?”
于蒙:“呸呸呸,虽说那模样美貌得很,我可不想娶一头母大虫回家,到时候我要是纳个小妾进门,她还不翻天了?一箭射过来,我的子孙根都没了!”
宋暝笑倒:“不用担心了,就你这德行,还指望焦娘子看上你呢?”
于蒙大怒:“我这德行怎么了,你这德行才矫情呢!当初说不掺和沈南吕的是你,现在我看徐澈的诚意也很足,肯让我带兵,又对你委以重任,你还成天唉声叹气个没完,矫情!”
宋暝:“我矫情?我看你是少根弦!”
于蒙:“对对对,你多根弦,你弦太多了,都成蜘蛛网了!”
宋暝:“……”
……
徐澈与顾香生从饭庄出来,也没有乘马车,便徐徐走在街道上。
虽然已经是宵禁时分,不过有徐澈在,倒没有巡差上前质问,夜晚的邵州城异常安静,风拂过不知道种在哪里的桂花树,带来淡淡的桂花香气,眺目远望,今日去过的云雾山似乎又蒙上一层神秘的云雾,若隐若现,家家户户都已经掌灯,打更的声音远远传来,更显出一幅安宁的景象。
偶有几个醉酒的纨绔子弟摇摇晃晃结伴而来,瞧见顾香生美貌,还待上前调戏两句,再看他们一行仆从前后随行,个个身强体壮,念头立刻打消一般,灰溜溜地走了,也不消说上半句。
“阿隐,你有没有想过……”
“嗯?”顾香生没听清后半句,转头看他。
他的侧面俊美如昔,就像他们当初刚刚遇见的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