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分你一半(人生赢家进化论/挫货大战高富萌)(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1


第48章
指望一次开会就让所有人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尤佳这个新团队的短处摆在那里,经验不如老肖带走的人那么丰富,而且经过集体跳槽事件的打击,大家都有些士气不振。
不过尤佳那一番话同样作用不小,先深入人心谆谆善诱鼓舞士气,又吊出一根诱人的胡萝卜,最后还请部门吃饭拉拢感情,等到隔天上班的时候,许多人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恹恹不振了,最起码也不会再散布那些动摇人心的消息。
大家都开始期盼着游戏好起来,毕竟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旦项目停止游戏倒闭,这对他们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就像尤佳说的,何必去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
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尤佳打铁趁热,又宣布了另外一项措施:即日起,但凡当天的工作尽量压缩在当天完成,当天做不完可以隔天再做,严禁加班,同时也不准上班摸鱼,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总想着“明日复明日”。
不少人拖延症一发作,许多工作经常堆积如山,都是一催再催才会交上来,特别是在老肖走后,大家想着反正项目都快没了,人心涣散,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长此以往,对凝聚团队是很不利的,如果不将这种风气扭转过来,尤佳在会上的长篇大论和会后请饭的用心都会付诸东流。
这项措施实施起来倒没有遇上多少阻力,正常人谁都不愿意下班时间还留在公司加班,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工作太多做不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么出于“领导不走我也不走,我要让领导看到我很努力”的心理,要么就是上班时间拖拖拉拉摸鱼混日子,等到快下班时发现有些工作明天就要交了,才不得不临时抱佛脚。
尤佳禁止加班的命令,实际上是在给第一种人减轻工作量,顺便矫正后面两种人的不正常心理。
只要是混过职场的人,往往都发现,在办公室里,经常会有人忙得要死,也会有人闲得要死,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佳当手下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本分内的工作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自有主策老肖去操心,等她坐上老肖的位置,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立马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放在平时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对于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朝歌》项目组而言,小毛病就变成了大问题。
针对那些工作确实太多不加班做不完的人,尤佳会选择将他们过多的工作量分担给其他同事,又或者延长某个具体项目的整体进度,并且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譬如以工作数量和质量来规定每个月的绩效奖金,以此提高努力者的动力,降低懈怠者偷懒混日子的几率。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佳虽然尽量做到公平,但她毕竟是人,而非机器,不可能绝对公平,这种现象想要得到彻底根除是不可能的,否则尤佳就可以跻身世界级管理大师了,但起码可以遏制它继续恶化,只有士气提振,效率提高,他们才有打赢这场仗的可能性。
慢慢地,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了,既然不能加班,大家就得在有限的上班时间内将活干完,上班时间精神高度集中,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而且因为不用加班,那些真正想要享受下班时间的人,宁可在上班时间多忙一点,也不愿意下班陪着那些拖延症患者和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积极的人傻坐着,大家的怨言反而少了,团队凝聚力逐渐就提上来了,研发进程也加快了。
老肖卡着不让过的美术资源,尤佳全部重审了一遍,对一些质量确实不过关的发回重修,一些已经可以使用的,尽快上传到内部服务器里,配合程序提交的代码,一些系统和玩法就可以先行让QC测试了。
随着时间临近九月,游戏已经逐步投放内测,许多BUG修修改改将近完工,在此期间虽说强制不加班,但有时候工作量太多,一些人还是不得不在下班时间或周末跑到工作来加班加点,尤佳为了犒劳他们,又请了几次五洲酒店,虽说荷包为此大出血,但是吃人嘴软,大家在发现尤佳赏罚分明又体恤下属之后,也慢慢地被她收拢住人心。
《朝歌》已经投放内测,成果是实实在在的,尤佳任职以来的效果有目共睹,老肖他们那边的消息还时不时传来,但大家提起来的时候渐渐地不再带着羡慕嫉妒恨的语气了,甚至还会调侃对方的研发速度比不上自己这边,俨然将自己当成了团队的一份子。
在之前的奖励承诺里,本来应该是游戏公测的时候再加薪的,但是尤佳给项目组的人争取到了福利:在公测之前,《朝歌》内测最终版定下来之后,项目组里每个人的薪水就加了3%,钱也许不算多,但总归是一份激励和肯定,项目组人心大振,所有人摩拳擦掌,等着公测日期的到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尤佳去找王越,请他定下《朝歌》的公测日期。
游戏公测,就是投放市场,让玩家免费玩,同时也是让玩家帮忙测试,从中发现许多开发者发现不了的问题,有些游戏顺利的话,公测一个月就可以正式运营收钱了,有些游戏公测一辈子,最后关闭了。
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没有人希望自己是后面那个悲剧。
所以公测虽然不收钱,项目没有金钱收入,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玩家喜不喜欢这个游戏,市场反响如何,从公测就可以看出来了,如果公测都反响平平,没有几个人去玩,那这个游戏最后一定会扑街。
说白了,游戏就是一个商品,谁都不是傻子,你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花钱,那就得拿出诚意来。
王越对这件事很重视,拿着黄历在那里翻。
“公测日期很难定吗?总归就在这个月啊。”尤佳看他翻了半天也不能定下来,忍不住道。
王越头也不抬,继续在那里翻:“你不懂,这个日期很重要的,像‘大事不宜’的就不行了,我属狗,狗冲羊,羊日就不行啊,你属蛇,蛇冲猪,猪日也不行。”
尤佳无语:“那柏泽的生肖岂不是也得算进去?”
她本是调侃,王越却说:“有道理,多亏你提醒了我!”
尤佳:“……”
就在她准备说“你慢慢查,我明天再过来吧”的时候,王越一拍大腿:“有了!”
“什么?”尤佳凑过去看。
王越将日历举了起来,笑容满面:“九月二十,大事可行,《朝歌》公测,就这么定了,马到功成!”
尤佳跟他对拍了一下手掌,也笑道:“马到功成!”
没过几天,出版社那边告诉了尤佳另一个好消息:《圈中男女》销量喜人,出版社那边打算加印,而且还准备为她筹办一个签售会,就在本城。
书已经上市了一段时间,给尤佳介绍出版社的人,就是当初投资《山河岁月》的那位财大气粗的投资商,也是屈简的远房表舅,托他的福,出版社待尤佳很是客气,不仅如实按照印刷数量给她稿费,还帮书做足宣传,这本书本身内容就不错,又加上有娱乐圈这个噱头,市场反响一下子就上来了,尤佳也打出了自己小小的知名度,她用自己真实的名字作为笔名,不过现实里知道她在写书的人并不多,大家知道新锐作家尤佳,却不知道现实里的她也叫尤佳。
尤佳很忙,柏泽也很忙,他投资的那部电影还在拍摄中,很少能像以前那样天天陪着尤佳了,但距离遥远,两人的感情却似乎有增无减,小别胜新婚,偶尔又机会能够见面却使得离别更加艰难,即使那经常是随意地靠坐在一起,一边逗猫一边斗嘴抬杠,可正因为这样,才显得越发真实与温馨。
爱情往往不是激情,而是细水长流,即使聚少离多,感情却越发浓郁,相比天天都黏在一起的恋人,尤佳更喜欢这种相处的模式,他们都有彼此的事业,有彼此的生活轨迹,然而这样才会更加珍惜彼此相处的时光,相爱与包容,使得两条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线却逐渐相交,最后重叠融合。
两人的相遇离奇而玄幻,当尤佳第一次看到柏泽的时候,绝难想象他这样的人会爱上另外一个女人跟她说着温情脉脉的情话,柏大公子也确实没有,然而他的毒舌在尤佳面前逐渐失效,也只有尤佳,能够拨开重重外壳窥见他柔软的内心。
茫茫人海,多少人终其一生找不到那个愿意爱护和包容自己的人,多少人寻寻觅觅最终却惨淡收场。
她很庆幸在经过沙漠与戈壁之后,自己还能看见绿洲。
如果说遇到柏泽之后尤佳身上有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她学会了直面困难与一旦认定了就不再放手。
就在签售会前夕,尤佳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第49章
打电话来的人叫施沅,在对方跟自己寒暄了好几秒之后,尤佳才终于从记忆的角落里捡起这个名字,他们大学时班里的团支书。
而在那之前,尤佳都是顺着对方的话支应下去的,想起名字之后,双方的谈话总算显得不那么尴尬了。
尤佳大学毕业之后就跟同窗很少联系了,尤其是在跟郁涛分手后,曾经有一两个同学打电话过来,话里话外都难免问起她和郁涛什么时候结婚之类,尤佳就越发心生厌倦,连微信QQ一类的同学群活动也不去参加。
当然,尤佳清楚,这并不是他们的问题,跟昔日同学来往难免触及往事,她当时只是不愿意一直沉浸在不好的回忆里,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又遇到了柏泽,开始了新生活,反而渐渐没了来往。
尤佳在大学时代跟团支书的联系就不多,多年不见,施沅还是一如既往地爽朗,先是问候了尤佳的近况,然后开门见山就道:“佳佳,这个月就是我们学校一百二十年的校庆了,你还记得吧?”
尤佳:“……”还真忘了,自她毕业她就没回过学校了。
施沅哈哈笑了起来,仿佛在电话那头看见她的反应:“好吧,我就知道你忘了!是这样的,今年是大庆,校方准备大办,到时候估计也会有不少同学过去,我是想趁着人齐,顺便在附近酒店定个包厢作为同学会,这样同学们去参加校庆的同时,就可以顺道过去参加同学会了,一举两得!这次我是负责统计人数的,想问问你去不去?”
尤佳:“这个月几号?”
施沅:“同学会是三十号,校庆是三十一号,大家正好在酒店住一晚上,隔天参加校庆。”
尤佳发现她说的三十号那天正好就是自己的签售会,只能道:“抱歉,那天有事,可能去不了了。”
施沅:“你看要不这样,我先把你的名字记下,到时候尽量抽时间过去一趟吧,毕竟同学们自从毕业后就很少见面了,大家各忙各的,平时天南地北也难得聚一次,这次不单我们系,就连别的专业也会在那个酒店包厢聚会,去了之后肯定能看到不少老朋友的,不去就太可惜了,你看如何?”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尤佳只好答应下来,挂了电话之后施沅给她发了聚会的日期地址过来,尤佳一看,还真巧了,聚会的酒店就在自己签售会的那间书店旁边。
到了签售会那天,出版方早早就跟书店方面沟通好了,挂出广告海报,还在书店门口放指引牌和宣传单。
尤佳本以为像自己这种刚刚闯出点名堂的小作者举办签售会,反响肯定不会太热烈,不过出乎意料,现场来的人还真不少,很快排成一小条长龙,还带动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抱着“原来买了作者的书就有现场签名反正书也不贵我顺便买本好了”的心理过来,所幸书店方面早有准备,书源充足。
饶是如此,每当有读者捧着书过来的时候,按照礼貌肯定还要寒暄两句,尤佳也从早上忙到快中午,连同学聚会这回事都忘到脑后去了。
直到中午,施沅接连打了她两三通电话,却于情面,尤佳不得不答应下来,签售会结束之后连饭都没来得及吃,打了个电话给柏泽,就往隔壁酒店走去。
另外一边,此时的酒店非常热闹。
就像施沅之前跟尤佳说的那样,不仅是尤佳他们那个专业,他们那一届很多学院都选择了在今天,在这个酒店里举办同学会,很多人自从毕业之后就没再见过,平时顶多就是偶尔打电话或网上联系一下,时隔五年,久别重逢,场面氛围就更加热络。
想当年大家在学校的时候成日见面,感情好的还同进同出,学生时代无忧无虑,又没有利益纠葛,感情也是最为真挚的,等到踏入社会,单纯的时光一去不返,许多人开始需要为了前程事业而奔波,需要为了升职不得不违心地出席各种饭局,甚至去设计同事,又或者被同事设计,人心染上利益与各种诱惑,变得不再单纯,但也许心底还留着一块地方,那就是给曾经的同学。
昔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现在天南地北人各一方,为了今天的同学会,有些人千里迢迢从外省甚至国外赶了回来,正是为了能够见上兄弟姐妹一面,人齐了,就好像彼此还在校园时一样。
当然了,因为各自的性格际遇,家世背景不同,有混得好的,就有混得不好的,有已经成为公司老总或者部门主管的,自然也有还在一个普通小职员的位置上的。
那些混得不好又自尊心很强的人,不会来参加同学会,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混得好又忙得连吃饭时间都顾不上的,也来不了。
所以这种同学聚会,除了大家叙旧联络感情之外,肯定也会无法避免地染上世俗的色彩,出现一些人混得普普通通,但希望在同学会上拉拢人脉找找关系的现象,也会出现一些过得不错又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希望借着别人的不幸来满足自己虚荣心,衬托幸福感的人。
大部分人在联络感情的同时,都会想着顺便拉拉关系,譬如说某个同学当了幼儿园老师,那指不定自己以后的小孩如果上幼儿园就多了一条路,如果有哪个同学在政府部门工作,那指不定以后到那个部门办事,也可以咨询一下了,中国是人情社会,这些都无可厚非,彼此心照不宣,只要有来有往,老同学的情谊总归都要更加可靠稳固一些。
尤佳当初宿舍里有四个人,除了尤佳本人之外,一个出国定居了,久未联系,今天也来不了,一个毕业之后就没再跟同学联系过,连神通广大的团支书施沅同学也找不到人,还有一个就是施沅。她大一的时候就是团支书,一直忙到大四,尤佳跟她同在一个宿舍也鲜少能见到人影,感情当然也就说不上如何亲近,更何况大三的时候尤佳跟郁涛谈了恋爱,宿舍其他人也各有各的私事,大家彼此感情不坏,可毕业之后联系就少了,是以她才会对今日的聚会不怎么热衷。
在尤佳过去之前,同学聚会就开始了,学校几个院系那边都在酒店包下了小会客厅,彼此都在同一层楼,所以大家在这头跟自己班上的同学见了面,那头还可以到别的包厢里去找老熟人,顺便敬个酒,聊聊彼此的近况。
正巧因为计算机专业的人订得晚,酒店里没有空余的会客厅了,而施沅他们因为订得最早,就选到了一个最大的,计算机那边的团支书就跟施沅他们商量着能不能共用,施沅等人自然同意了,于是一文一理两个不同的专业就凑在一块办聚会,场面自然也就热闹非凡。
尤佳在学校时算不上叱咤风云的名人,可人缘也不差,当时她是文学社的社长,还算是比较活跃的那一拨,只是毕业之后就逐渐寂寂无闻了。
同学们聊天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提到那些没到场的同学的近况,尤佳自然而然就被问了起来,尤其是看到郁涛带着女朋友过来,而他的女朋友却不是尤佳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难免变得古怪起来。
两人分手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当年尤佳和郁涛在学校里的感情却是有目共睹的,一个中文专业,一个计算机专业,一文一理可谓佳话一段,结果一转眼,男方重新出现,挽着他的手的却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女孩了。
老同学见面,聊的无非就是工作生活,混得好不好,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有杆秤,也会暗暗进行比较。
郁涛毕业五年,就是尚方某个部门的主程序,在一帮老同学里虽然不算顶尖,跟那些碌碌无为还在拿着每个月五六千工资的人一比,更是把他们甩出好几条街。
作为普通人家出身的小孩,郁涛也是算年轻有为了,那些跟郁涛一个专业却混得一般的同学忍不住询问起他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希望能得到启发或帮助,不一会儿,郁涛附近就围了不少人,这让他脸上颇觉有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