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园(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558

  要不是今天这位医生提起来,田小胖都忘了这茬,天天生活在一起,都熟视无睹了。
  看看自个那位便宜爷爷,也就是关老爷子,也在人群之中,正跟着王老爷子他们聊天呢。这段时间,关老爷子倒是不那么黏小胖子了。
  得想个招儿试探一下——田小胖心里暗暗打定主意。
  等到人们渐渐散了,各忙各的去之后,田小胖闲着没啥事啊,就跟着游客一起活动,去月亮湖那边捕鱼。
  天气转冷之后,钓鱼是不行了,主要是下挂子,头一天把挂网下到湖里,第二天架着小渔船起挂网。基本上,每天能打上来千八百斤的,食堂和山庄还有康复中心等几个地方一分,也就剩不下。
  游客们也喜欢跟着从挂网上摘鱼,然后都乐呵呵地举着大鱼照相。虽然显得有点傻傻的,却还是乐此不疲。
  田小胖嫌这个没啥技术含量,就把家里的几位老爷子都领着,说是要去甸子上掏蛤蟆窝,弄点哈士蟆子尝尝。
  顺便,还叫上几个年轻人,高小帅,关小龙他们,都拎着水桶以及各种捞蛤蟆的武器,一齐去了甸子那边。
  本来呢,这几位老爷子不愿意去,结果愣是被小胖子他们都给拽去了,虽然有点冷,但是多穿点呗。毕竟,前两年,哈士蟆都没舍得捕捉,经过这两年的大量繁殖,总算是可以开吃了,必须参与一下,才有点仪式感。
  几位老爷子也架不住田小胖劝啊,全都跟着去了,一个个手里还拎着小桶,挺像那么回事的。
  正好是周六,小娃子们一瞧,爷爷和太爷爷都出马了,他们当然不甘落后,也都跟去了。再加上早早守候在大榆树下的那些小患者,组成了将近四百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杀向草甸子。
  一边走,小娃子们还在小巴拉他们村里孩子的带领下,使劲喊着:“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得蛤蟆直哭——”
  三百多小娃子,喊声震天。那些小病号,喊得格外起劲。田小胖就忍不住和那些医护人员说着:“这瞧着都好啦,要不也都毕业算了?”
  一名小护士咯咯直笑:“胖哥儿,就算毕业,也得吃完哈士蟆再毕业。”
  田小胖刚要扯两句,结果就被童麟阁拽住胳膊:“干爹呀,咱们这些人,比蛤蟆都多吧?”小胖墩早就馋甸子上的哈士蟆了,现在有点担心人多蛤蟆少,到时候不够分的咋整啊?
  田小胖当然知道他的小心思:“放心吧,到时候,哈士蟆不够的话,你就吃癞蛤蟆。”
  啊?小胖墩有点傻眼:癞蛤蟆也能吃吗,要不要尝尝呢?
  一路上闹闹吵吵的,就来到了甸子上,大大小小的水泡子星罗棋布一般。到了这月份,蛤蟆早就下水了,准备冬眠。
  “看俺捞蛤蟆的神器!”田小胖将肩膀上扛着的大搂子放下来,这东西就是一个长长的杆子,最前面,固定一个半圆形的网兜,底部是平的,伸到水底,用力往回猛拽,同样没啥技术含量,有把子力气就成。
  还真别说,田小胖把大搂子拽上来之后,往岸边的草地上一倒,眼尖的小娃子们立刻发现,还真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蛤蟆。另外,也有几条焦黄的老头鱼,在那直跳。
  附近的娃子们一拥而上,先把老头鱼都捡到水桶里,至于那些蛤蟆,一个个蹲在地上,基本上都一动不动的,可老实了。娃子们都戴着手套,争抢着抓蛤蟆。
  田小胖一个劲嚷嚷:“小崽都扔回去,还有,不是红肚囊的哈士蟆,也都扔回去——小胖墩,你抓个癞蛤蟆干啥,真想吃啊,赶紧扔回去!”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田小胖又继续开搂。小娃子们也瞧得眼馋,也想试试手,可是这玩意太沉,于是就几个小娃子合作,一起往上拽,竟然也有收获。
  “有人落水啦!”不知道谁嚷嚷一声,然后就看到泡子里面,有人使劲在水里扑腾着,嘴里还大喊着“救命啊——”
  田小胖也是一惊:“不好,是小龙,他好像不会水!”
  说话间,掉进水泡子的关小龙就没脖了,整个人,都从水面上消失不见。
第五百七十章
吃定你啦
  救人啊——岸上不少人都大声呼叫,还有一些开始脱衣服,准备下水。甚至还有一部分小娃子,直接就往水泡子里面冲。
  幸好田小胖站得离水边最近,手也快,把小囡囡和小文文他们几个拦住。尤其是龙小妹,田小胖知道这丫头在水里的本事,当然不能叫她下水。
  于是,朝小丫头叽咕两下眼睛,龙小妹立刻停下脚步,并且顺势抱住小光光:“有干爹呢!”
  哗啦哗啦,伴着水声,田小胖直接跳进水泡子,起初刚没膝盖,后来就到腰了。又往前走了两步,小胖子也没脖了。索性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彻底从水面上消失不见。
  “小胖子行不行啊?”岸上的人们有些担心。这边大呼小叫的,连那边摘挂子的游客,都围拢上来。
  到底行不行,很快就有了答案,只见水面上一翻花,露出小胖子的脑袋。随即,他俩手向上一提,关小龙的身子也露了出来,直接被小胖子高高举过头顶,一步一步,向岸上走来。
  “哇,干爹好棒!”小娃子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给干爹喝彩的机会。就连那几百名小病号,也都使劲拍着小巴掌。
  好样的!岸上的大人们也都赞不绝口,这月份,已经是初冬,水里的温度,也就五、六度的样子,早晨的时候,水面都一层薄薄的冰碴儿,不是谁,都有勇气跳进去的。
  很快,小胖子就举着关小龙上岸,把他放在草地上,只见关小龙直挺挺地躺在哪儿,眼睛紧闭,人事不省。
  “这是呛着啦,快点把马牵过来,搭在上边控控水。”包大吵吵一边嚷嚷,一边去牵马。
  “现在谁还这么控水涅,都是做人工呼吸滴!”包大明白就喜欢和大吵吵唱反调,凑到关小龙跟前,就要给他做人工呼吸。
  包大吵吵也不甘示弱:“你起开吧,就你一到冬天都吼喽气喘的,气脉儿肯定不够用,瞧俺的吧!”
  俩人正争着呢,那边田小胖早就开始给关小龙按压胸部,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好一通忙活。可惜的是,躺在那的关小龙,还是没啥反应。
  “哎呀,都没脉了,小龙兄弟啊,你醒醒啊——”田小胖都成哭腔了,趴在关小龙身上,直接开嚎。
  事情居然演变成这样,大伙也都有些措手不及,更觉惋惜不已。那些老年人,也都抹着眼睛:“小龙这孩子,平时可仁义啦——”
  “小龙,好兄弟,你咋就这么走了呢!”高小帅他们几个,也都哇哇大哭。
  这时候,又一道人影扑到关小龙身上:“小龙啊,我的大孙子啊,你可不能扔下爷爷啊——”
  大伙一瞧,正是关老爷子。结果,心里更难受了:这老爷子也是命苦啊,肯定是刚才受了刺激,一下子想起来从前的事情,认出了亲孙子。可惜啊,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唉!
  正在叹息之际,猛然看到直挺挺躺着的关小龙,猛的一下坐起来,双手抱住关老头:“爷爷,您终于肯认我了啊——”
  关老头先是一愣,然后,便使劲拍着孙子的后背:“小龙啊,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都吓死爷爷喽。”
  咳咳,旁边的田小胖使劲咳嗽两声:“爷爷,那你还认不认俺这个孙子啦?”
  “乖孙——小胖啊,我是一直担心你发现我的病好了,就不认我这个爷爷啦,搞不好,还影响小龙,所以——”关老爷子这回也不装了,其实,他的老年痴呆症,早就好了,只是心存顾虑,这才你一直这么僵着。
  要不是小胖子今天使诈,一下子把老爷子给诈出来,指不定得装到猴年马月呢。
  田小胖嘿嘿笑起来:“爷啊,您要是不嫌弃,就把俺也当成你孙子吧。您瞧瞧俺,干儿子干闺女认了一大堆,愣是没一个亲生的;您老认个干孙子,好歹还有个亲孙子呢。”
  周围的人都跟着大笑,只有关小龙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冷啊,这水太凉了,胖哥,我先回村换衣服去!”
  说话间,越野车已经开过来,田小胖早就安排好了,关小龙上了车,关老爷子也屁颠屁颠跟着上去了。
  瞧得田小胖直嫉妒:“看看,还是心疼亲孙子吧,俺这个干的,就扔在这儿不管喽——”
  呼啦一下,家里的小娃子都围上来,将小胖子围在中间,小囡囡双手叉着腰:“干爹,那你以后有了亲生的孩子,是不是也不管俺们啦?”
  “俺这不是自作自受吗?”田小胖使劲拍了两下脑瓜顶,然后挨个贴贴娃子们的小脸蛋:“那干爹就决定,以后不要孩子啦!”
  周围的村民都跟着起哄:“小胖啊,你就吹吧,你家其其格能同意才怪呢。”
  “嘿嘿,反正小格子也不在这。”田小胖笑嘻嘻地说着。
  然后就听到一声咳嗽,却是老丈母娘索隆高娃,向他投来威严的目光。吓得小胖子一缩脖:媳妇儿没在场,但是老丈母娘在这儿呢,这个更厉害。
  于是赶紧一挥胳膊:“大伙都别瞅着了,赶紧吧,继续抓蛤蟆!”
  嘘,四下里响起了一片嘘声,然后,大伙又继续投入到抓蛤蟆的大业之中。
  “你们这么弄也太费劲了,累死累活的,弄上来的蛤蟆还不够大伙吃一顿的呢,瞧俺的!”包有余瞧了半天,终于瞧不下眼了,决定亲自出场。
  水里的这些把式,包有余是样样精通,连游客都服气,所以,大伙自觉让出一条通道。却见包有余俩手空空走过去,还背着两只小手,就这,能抓蛤蟆?
  田小胖也表示怀疑:“有余叔,您也准备跳水啊?”
  切,瞧好吧——只见包有余走到水泡子边上,眼睛在岸边一扫,便朝着一个地方走过去,然后,从岸边弯腰牵起一根绳子头。
  明白了,这是早早就下好了地笼之类的捕捉工具。田小胖有点不服气:“有余叔,您这不是作弊吗?用地笼抓蛤蟆,这个连小娃子都会,可算不得本事!”
  “谁说用地笼了,今天叫你开开眼。”包有余一边说着,一边往上拽绳子。很快,绳子就被彻底拽出水面,下边并没有连着地笼这类的捕捉工具,而是丝丝落落牵牵连连的一大堆东西。大伙仔细一瞧,原来是窝瓜秧子和角瓜秧子这些东西。
  再仔细一瞧,我滴乖乖,只见在秧子的茎蔓上边,竟然抱着不少哈士蟆。即便被拉出水面,依旧紧紧抱着。
  “噢,渔爷爷好厉害!”娃子们欢呼一声,就上去从上边摘蛤蟆,照例是抓大放小。
  田小胖也服气了,这还真有点随心所欲的架势,随便找点窝瓜秧扔水里,利用蛤蟆冬眠的时候,喜欢攀附东西的习性,轻轻松松就能抓这么多蛤蟆,果然厉害。
  这堆窝瓜秧上边的蛤蟆摘完了,竟然装了多半水桶。包有余又朝不远处的几个水泡子指了指:“那些也都下了秧子,你们自个去拽吧,俺还得起挂子去呢。”
  听他这么一说,包大吵吵也连忙吆喝:“各位游客,咱们也都回去接着摘鱼去,中午就吃大锅炖野生鱼,周围再贴一圈大饼子,那才叫嘎嘎香呢!”
  不过呢,游客们却不动地方,都盯着水桶里的哈士蟆:大鱼天天都能吃到,可是这种红肚囊的哈士蟆子,却还没尝过,据说,这玩意大补啊。
  一瞧游客不动地方,导游们商量一下,干脆就在这边抓蛤蟆吧,反正,黑瞎子屯旅游的一贯作风就是这样:随机应变,没有一定之规,赶上啥算啥。
  于是,游客们也很快参与进来,或者用网兜在水底捞,或者用田小胖那种大搂子,更多的,则成帮结伙地去拽那些提前下了好些天的窝瓜秧子,这个收获最大。
  田小胖怕游客不懂规矩,还得大声提醒:“小蛤蟆都放回水里,还有啊,母的也都挑出来扔回去,不要影响来年人家传宗接代!”
  游客们一听傻了眼:这大小倒是能从个头上区分出来,比较好办,可是这公母谁能分得清,看上去模样都长得差不多啊。
  这时候,就该村里的导游们大显身手了。只见包大明白捏起一只哈士蟆,翻过来肚皮朝上:“大伙瞧瞧,这只涅,就是公滴。仔细看前爪儿,这块儿呢有个小黑疙瘩;如果没有这个涅,就是母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