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园(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58

  “果然浓缩的都是精华啊!”游客们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起来。一般来说,小娃子都愿意吃草莓,可是现在家长们很担心:在尝过了高粱果之后,以后买来的大草莓,孩子们还会吃吗?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居然能孕育出如此独特的味道。
  直播间里差点被哈喇子给淹着,有些观众以前吃过这个,就顺便科普了一下,说这东西带回家之后,放到罐头瓶子里,撒点白糖之后把盖子拧严实了,几天之后再吃,草莓香气会更加浓郁,而且还有点发酵果酒的香味,简直令人终生难忘,搞得大伙更是心痒难耐。
  正在观看直播的白菁菁则给唐圆圆下令:必须弄一罐子回来,否则就不要回来。她因为学校要筹办艺术节,所以没能赶来,这会儿都急死了。
  至于唐圆圆这个小吃货能不能完成任务,反正田小胖觉得够呛,没看她自个都不够吃呢吗?
  田小胖这次也不敢再得瑟,生怕乐极生悲再翻车啥的。他手上很快就摘了一把高粱果,然后朝着干儿子那边溜达过去。
  结果看到小光光正捏着一枚小果子,努力递到杨雪晴嘴边:“妈妈——吃!”
  杨雪晴蹲在那里,肩膀微微颤抖。她用牙齿噙着小红果,满眼都是喜悦的泪花。田小胖见到这一幕,也觉得不好上去打扰,索性就给白菁菁攒着好了。
  野草莓的发现,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动力,所有人都蹲在那耐心地寻找,家长们在尝了几个之后,都舍不得再吃,摘下来的全都放进篮子里,给孩子们留着。篮子里已经装了地皮菜,感觉好像有点不够用。
  这片林地的高粱果最多,足足采摘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在村民的劝说下,离开这片树林,要不是听说还有别的宝贝,大伙是说啥也不会走的。
  渐渐进了一片杂树林,什么白桦、水曲柳、楸子、柞树、杨树、橡树等等,品种很多,各具形态,地上的草木也比刚才那片落叶松茂盛,各种灌木丛生,许多都还开着各色的小花。
  “要是再过一两个月的话,这些山果子就陆陆续续都熟了,山都柿,羊奶子,灯笼果,臭李子啥滴有都是,把你们牙吃倒那是肯定滴——”包大明白还不忘馋馋这些小家伙,可是说着说着,自个嘴里先冒酸水了。别的不说,就是那灯笼果吧,酸得连怀孕的妇女都受不了。
  小娃子们一听都迈不动步,奈何现在刚刚开花,结果还早着呢。于是开始纷纷央求家长,到时候一定还来。
  家长们就纳闷了:在家的时候,那些进口水果都不稀得吃,怎么到这一个个都转了性子——嗯,刚才的高粱果,好像真的很好吃!
  “大伙注意,又发现宝贝了,还是老规矩,谁——”没等田小胖啰嗦完呢,大伙就全都一哄而散,开始努力寻宝。
  很快就有了收获:“这回肯定是黑木耳啦,哈哈,还真没尝过野生的鲜木耳,先尝尝味道!”
  只见在林间横着的一些枯木上,长着一朵朵颤巍巍的木耳,耳子很是肥厚,一瞧就有食欲。有了刚才吃高粱果的先例,自然有人要抢先尝尝。
  “尝一点品品味道没关系,可千万别多吃,鲜木耳最好还是晒干之后再泡发,可以把里面一些有害物质都挥发掉。”田小胖连忙给游客们打打预防针,否则要是有人贪嘴的话,吃完就遭罪了。他小时候就贪嘴,跟小朋友在林子里玩的时候,吃了椴木上长的黑木耳,回家之后,身上就起了不少小红疹子,痒得要命。
  大伙儿一听,也就不准备尝试,都开始动手采集。事实上,前几天,村民已经采过一茬,昨天早晨吃豆腐脑里面的木耳,就是这么来的。
  一边采,一边有游客询问:能不能买点黑木耳带回去,毕竟这种纯野生的黑木耳,在市面上是基本见不到的。
  “我们黑瞎子屯这边的林子也刚刚恢复一点点,所以这些山货暂时都不能大规模采收,要不是来了你们这些贵客,我们自己都舍不得采呢。再等一两年,就能满足大伙儿的要求了。还有,大家注意一下,千万别一下子采光,我们黑瞎子屯的规矩是采大放小!”田小胖也耐心地给游客们解释着,有些理念,其实没那么深奥,都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自然观,慢慢渗透,大伙就习惯了。
  游客们心中未免有些遗憾:你说到别的地方旅游,人家都使劲推销纪念品;到这可好,想买还买不到。
  或许也正是如此,他们才深切感受到黑瞎子屯的朴实和纯真,并不是唯利是图,而是有着浓浓的情义在其中。并非目光短浅,一锤子买卖,而是立足长远,未来可期。
  “小胖叔叔,快来快来,我看到个大蘑菇!”不远处传来小胖墩童麟阁的喊声,田小胖一听,不敢怠慢,连忙跑过去。
  主要是这月份还没立秋,林子里的蘑菇还没长出来呢,搞不好是什么毒蘑菇,千万不能乱采。一边跑,还一边跟其他游客强调一番。
  只见童麟阁和爷爷奶奶蹲在一截树桩前面,他所说的蘑菇,就长在树桩的根部,田小胖瞄了一眼,然后就哈哈大笑:“这个可不是什么蘑菇,不过还真是个宝贝,这是一株野生灵芝,还没长成呢。白娘子知道吧,小青给她盗仙草,这个仙草就是灵芝!”
  “那肯定是宝贝,小胖叔叔,这个灵芝吃了能长生不老吗?”小胖墩的想象力还挺丰富,你以为是蟠桃和人参果啊?
  田小胖也是逗逗他,就点点头,顿时把小胖墩乐得直蹦高:“那我一定要采回去!”
  旁边的童爷爷和童奶奶一听,立刻满脸期待地望着大孙子:“宝贝儿,采回去给谁吃啊?”
  童麟阁一扬小下巴:“当然是我吃了,吃完就能和哪吒一样长生不老!”
  二老瞬间蔫了,抬起巴掌要打屁股,可是又舍不得落到童麟阁身上,最后只能化作手指在脑门的轻轻一点:大孙子呦,爷爷奶奶白疼你喽,你个小没良心的——
第六十五章
升倌记
  直到中午时分,游客们才在村民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林子。等进了黑瞎子屯,这才觉得饥肠辘辘。
  吃午饭的时候,一盘地耳小炒肉,成了游客们的最爱,毕竟是亲手采摘的,里面蕴含着的感情和意义非同一般。果然如田小胖所言:自己动手,才有滋味。
  地耳的做法也比较简单,洗净之后放到开水里稍微焯一下,然后就可以食用,或炒或拌,都带着大森林的清香。
  下午就是自由活动了,游客们也都累坏了,大多在村里溜达溜达,感受一下乡村的风土人情。
  小娃子们是最闲不住的,跟着村里的娃娃疯跑。在城里,他们的游乐方式主要是手机和电脑,要是能去公园或者游乐场之类,那就算亲近自然了;可是在这里,他们的活动场所就是原生态的大自然。他们的乐趣,也来自于大自然。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大自然也就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欢乐,或许,这才是城里的娃娃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第二天上午吃过午饭,游客们就要返程,大伙忽然才感觉到不舍,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这个宁静的小山村,竟然已经在他们心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难舍的还是那些娃娃们,童麟阁再次施展绝迹,坐在地上使劲蹬腿:“我不走,我也要留在这,嗷嗷嗷——”
  田小胖真是担心小胖墩把狼给招来,这家伙是真嚎啊。也难怪人家伤心,为什么小光光可以留下来继续跟小猴子玩,他就非得回去上幼儿园。和黑瞎子屯的生活相比,幼儿园简直就是一座大大的牢笼,他才不要回去坐牢呢。
  就在昨天晚上,杨雪晴向田小胖提出一个请求:要让父亲陪着杨光在这住一段时间。
  田源一点都没含糊:“干儿子在干爹家呆着,天经地义,那不是太正常了吗?”他也早就瞧出来这位干姐姐的心思,当然不会拒绝。
  结果有了小光光做对比,娃子们都不干了,纷纷效仿小胖墩,开始各种花式作闹,搞得大巴车迟迟无法开动。最后还是田小胖出面,承诺等放暑假的时候,一定邀请他们再来做客,上林子里摘山果,小娃子们这才撅着小嘴上车。
  等旅游大巴缓缓离开黑瞎子屯,游客们竟然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尤其是杨雪晴,看着后面被田小胖抱在怀里的小杨光,朝着大巴车挥动小手,眼泪说什么忍不住了。
  等到再也望不见小山村,游客们纷纷开始盘点这一次的收获:小娃子们都得了香包,以及田小胖赠送的回旋镖。大人们也不差,带回来一些晒干的香草,还有所居住的村民家里赠送的一些小物件,真要是估量一下价值的话,只怕把这次旅游的费用都赚回来。当然,账不是这么算滴,这里面的情义是无价的。
  别看小胖墩哭得昏天黑地,跟世界末日似的,回到家之后,照样乐乐呵呵去幼儿园,而且还比以前积极。他都打算好了,一定要给同学和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
  果然,开学第一天,小同学们就都开始说起端午假期的经历,有坐飞机的,有去某某乐园的,有去海洋馆的,有去看熊猫的——童麟阁先憋着,等大伙都说完了,他这才闪亮登场,一句话就把大家镇住了:你们玩的那些没意思,看镖!
  唰的一道黑影从手中飞出去,只是小胖墩的准头太差,回旋镖呼啸着直奔老师飞过去。幸好这位老师是学舞蹈出身,身手敏捷,躲过回旋镖,然后回旋镖啪的一下撞在墙壁上。
  老师气得花容失色:“童麟阁,下午叫家长!”
  可怜的小胖子,他的惊喜实在有点太大。不过当天晚上,在班级的家长群里,小胖墩还是出尽了风头,童奶奶把旅游的照片都发在家长群里,惹得那些家长都羡慕不已,不少人都表示,等放暑假的时候,也要去那个什么瞎子屯旅游。
  是黑瞎子屯——童奶奶乐呵呵地给他们纠正,也算是帮着孙子把面子彻底找回来。
  送走游客,村民也都长出一口气,这几天把大伙也都忙活够呛,不过想想收获,如果分钱的话,每家差不多一千块呢。
  关键是这钱赚的太容易,守家在地的就把钱给赚了,而村民付出的,就是一点辛苦而已。庄稼人,难道还怕辛苦,这个怎么也比种地轻省多了。
  大伙高兴,田小胖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回到村部,又和大伙好好总结一下,优点不用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不少,最关键的就是厕所的问题,农村这种毛楼旱厕,城里人用着真心不方便。
  再有,一些地方还需要竖立警示牌,提醒游客一些注意事项。这一点也很重要,免得再发生类似捡鸟蛋的事件。
  还有一些诸如购买垃圾箱和附属设施等等,田小胖列了一张大纸单子。包大明白戴上眼镜瞧了半天,憋出一句话来:“这咋都需要花钱涅,俺觉得好像以前的财礼单子似滴——”
  前些年农村娶媳妇,娘家要财礼,通常也要拉个大单子,然后双方争争讲讲的,能把媒人的腿儿给遛细喽。
  说归说,这些投资都是必须滴。刚好李铁军也把出售羊肚菌的钱打过来,将近十二万,加上这次接待旅游团的钱,能凑出二十万。大工程搞不了,村里建一个水冲厕所和做些警示牌之类,算是勉强够用。
  “这钱咋这么不经花涅?”包大明白本来就是小抠,花钱就心疼。
  田小胖就好心好意安慰他:“明白叔,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了去,这才刚搭头,您从现在开始就得慢慢适应。”
  你说有这么安慰人的吗,包大明白心里暗暗发狠:等家里那瓶以人参为主药的药酒泡好了,说啥也不给小胖子喝!
  正好,村里的养殖场和学校这两样工程也接近尾声,大伙一研究,就决定把水冲式厕所建在学校算了,顺便再建两个浴室,一切都需要慢慢完善。
  和工程队一商量才发现,村里还没通自来水呢,建不了。于是,自来水的问题,就首先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是个大工程,村里可搞不定。于是包村长就开始往镇上跑,反正最基本的“三通”也是扶贫的硬性指标,上边也着急。很快就把手续跑下来,各家各户也就是再添个几百块钱,勉强可以接受。
  等到饲养场这边正式完工之后,就陆陆续续地开始使用。最先入住的是村里的奶牛和奶羊,这个最简单,就是挪挪窝而已。至于负责人,还是包有富。等以后牛羊多了,再适当增加人手。
  另外就是野鸡养殖场,田小胖家寄养的那些野鸡也正式入住,还包括将近一百多只野鸡雏。原本是有将近三十只,不过后来田小胖又鼓捣小白去搜罗了一些,养殖场嘛,数量太少的话,猴年马月才能发展起来啊。
  小猴子不愧是倒蛋专家,愣是又遛了好几窝野鸡蛋,算是勉强把野鸡养殖场支撑起来。毕竟是野鸡,性子野得很,要是能从一出壳就开始调教,就比较好管理。
  受伤的那些野鸡也都恢复了健康,除了不能飞之外,跑得也嗖嗖快,人都撵不上。这几只野鸡现在也适应了眼下这种生活,天天在外面溜达,到晚上回到鸡窝扎堆,没有一个当逃兵的。
  禽类饲养场这边,包括野鸡、小鸭和小鹅,场长是由包日娜领衔,下面具体的工作选了十多个稳重细心的婶子大娘。因为在田小胖的计划中,野鸡还是以散养为主,每天都要有专人领着,到野外甸子上放养。
  他也了解过现在外面那些野鸡养殖场,都是围一块地方,把野鸡圈起来,密度很大,然后也喂饲料。虽然名义上和模样上还是野鸡,实际已经不是那么回事。
  到了黑瞎子屯这,当然不能那么搞,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的事情不能干。既然要养野鸡,不是家鸡,那么就要遵循野鸡的生存方式,不在野地里生长,那还能叫野鸡吗?
  头两天,田小胖也不放心啊,放野鸡的时候,派小白盯着。还多亏小猴子压阵,要不然,那些鸡崽子钻进草窠里,肯定有不少给你来个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嗯,野鸡一去兮不复还。
  等慢慢适应了,这才把小白解放出来,小猴子整天还得漫山遍野跑呢,可不能当鸡司令。
  至于已经孵化出来的小鸭小鹅,就省心多了。只要派人天天赶着,到甸子那边放养就成。别看鸭雏鹅雏现在还小,一千多只,浩浩荡荡,也好大一片。不过分散到甸子里,基本就看不到影儿。
  这月份儿水温也渐渐升高,小鸭小鹅一下水,那叫一个乐呵,那么一丁点的小鸭子,也撅着腚眼子练习扎猛子呢。
  田小胖也想把家里的那些水鸟掺和进来,谁知道那些小家伙一离开老抱子,就扯嗓子叫,就跟离了亲娘的小娃娃一样,没法子,只能继续由老母鸡带一段时间,等撇窝之后就好了。
  为了节省人力,村里的母猪也都集中到野猪繁育中心,虽然现在野猪崽还都在肚子里孕育,但是数量着实不少,老母猪就将近二十头。而且不天天在猪场圈着,早晨就得赶到甸子上放猪,还不能总停留在一处地方,总得溜达,老母猪喜欢乱拱,容易破坏地面的植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