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园(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558

  最后呢,吃瓜群众也都吃了个沟满壕平。在地头的树荫下坐着,不想动弹。
  因为正值暑假,所以游客之中有不少小朋友,小娃子闲不住啊,听到地头的草丛里传来蝈蝈的叫声,就呜嗷喊叫地去抓蝈蝈。
  “嘘,不能出声的,你们可以这样学蝈蝈叫。”小巴拉撅起嘴唇,突突突的飞速颤动,还别说,跟蝈蝈摩擦翅膀发出的声音还真有点类似。
  黑瞎子屯的旅游项目一贯比较随性,既然娃子们喜欢抓蝈蝈,那就抓呗。不少大人也都跟着凑热闹,指导着自家娃子,该怎么抓蝈蝈。仿佛,他们也回到了那曾经无比美好、却又永远再也回不去的小时候……
  因为滥用农药的缘故,这些年,蝈蝈都少了,在炎热的夏季,草丛里听不到蝈蝈叫,总觉得有点太过死寂的感觉。
  不过在黑瞎子屯,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两年,农药化肥都不用了,所以也成了昆虫的乐园。
  蝈蝈的数量多,也降低了抓蝈蝈的难度。不时就会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抓到了!”
  “哇,我这只是火蝈蝈!”火蝈蝈,就是颜色比较发红褐色的。
  “哎,我又抓了一只草蝈蝈。”草蝈蝈,就是颜色发绿的,没有火蝈蝈那么打眼。
  “哈哈,我这抓了一只豆蝈蝈,好漂亮!”豆蝈蝈个头比较小,浑身翠绿,两条后腿特别长,跟螽斯差不多。因为喜欢生活在黄豆地里,所以叫豆蝈蝈。
  当然,也有的是一声惨叫:“哎呀,咬手啦——”
  被蝈蝈的口器给夹一下的话,还是真挺疼的。可即便这样,娃子们也舍不得撒手。
  抓蝈蝈,当然少不了蝈蝈笼子,把蝈蝈放在笼子里,能一直养到秋呢,带回城里去,也算是旅游的纪念品了。
  编蝈蝈笼子,当然也难不倒这些农村娃子。往年都用秫秸编,今年种了小麦,当然用麦秸编了,编出来的蝈蝈笼子色泽金黄,麦秸一根根整整齐齐的,看着格外漂亮。
  不远处就是麦地,这月份,小麦已经灌浆了,再过半个月也就可以收割了。当地农谚说“小麦不受三伏气”,说的就是没到三伏,就该割麦子了。
  这时节的麦秸,软硬适度,编蝈蝈笼子最合适不过。很快,小巴拉就领着一群娃子,割了几捆小麦回来。麦穗还有些泛青,但是麦秸,已经金黄金黄的。
  削掉上边的麦穗,然后就开始拧蝈蝈笼子,麦秸不够长,只要在空管里再插一根,就可以继续编。
  最后拧出来的蝈蝈笼子,呈螺旋形,越往上越细,层层叠叠,跟宝塔似的,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那些城里娃子,都爱不释手。
  编蝈蝈笼子的时候,还专门留有小门,把抓到的蝈蝈塞进去,然后,还可以从小门往里投喂食物。
  最后,人手一个宝塔蝈蝈笼子,娃子们的心里,满满都是成就感。
  就这种蝈蝈笼子,还只是初级品。要是讲究的,编出来的蝈蝈笼子就跟精巧的灯笼似的,那才叫好看呢。
  “这谁呀,祸祸麦子!”包村长背着手来这边溜达一圈,很快就发现了地上的麦穗子,立刻虎起脸。
  娃子们都傻眼了,村长谁不怕啊?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
  “蝈蝈——”田小胖的一名小弟子,嘴里嘟囔了一声。
  “知道你们是编蝈蝈笼子呢,俺是问谁割的麦子。”
  “蝈蝈!”还是那个小娃子,又说了一句,然后还朝小巴拉指了指。
  你说的是哥哥吧,包村长也气乐了,看到这些小娃子委屈巴巴的小模样,包村长忽然咧嘴笑了:“逗你们玩呢,这麦子割的好啊,正好咱们一起烧小麦吃!”
  嗷——娃子们的欢呼声,立刻响成一片。
第四百一十二章
保密
  在包村长他们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烧小麦吃了。那时候能吃的食物少,还经常挨饿,娃子们偷偷摸摸割点小麦,找没人的地方烧着吃,就算是解馋了。
  烧小麦就得笼火,烧火就冒烟。烧小麦多数用打的蒿子之类,没太干透呢,冒得烟儿又浓又高,都快赶上烽火台上的狼烟了。
  所以娃子们自认为很秘密的事儿,其实,大人们早就瞧得一清二楚,只不过,睁一眼闭一眼罢了,谁还不是从孩子的时候过来的呢。
  近些年,黑瞎子屯这边已经很少种小麦了。主要原因呢,是这边种不了冬小麦,所以产量低。从外地运来的面粉,价格又便宜,所以种小麦的收益不高。
  不过呢,外面的粮食,吃着不放心,所以从今年开始,黑瞎子屯才增加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
  这一地的麦穗子不能浪费,所以,包村长才提出了烧小麦的主意。在那些娃娃感觉是新鲜,在包村长心里,则满满都是回忆啊。
  “烧小麦啊,这个俺在行。”田小胖也乐呵呵地凑上来,然后就开始调兵遣将:小巴拉带一群娃子再去割两捆小麦,游客们也都要参与,少了不够吃。
  小丫带领女娃子去捡柴火:最好是前几天放倒的蒿杆子啥的,树枝子火太硬,把麦穗子都烧糊了,变成黑炭没法吃。
  不大一会,各支队伍就纷纷返回。看着地上堆得跟小山似的柴火堆,田小胖连忙又张罗着把柴火分成十几堆。人太多,分开烤。
  从柴火堆里抽出来一根长满绿叶的树杈子,田小胖吼了一嗓子:“这谁捡回来的,能烧吗?”
  哦哦哦,阿马尼拐着两条短腿,来到田小胖面前,还伸出手来,指着自个的鼻子。
  对黑猩猩不能要求太高啊!田小胖拍拍它的肩膀:“没事,火大没湿柴——”
  阿马尼一听可来劲了,嗖嗖几下就窜到旁边一棵大杨树上,手脚并用,咔吧咔吧,树杈子纷纷落下。
  田小胖一拍脑门:这货不能夸啊!
  准备就绪,各处火点儿就纷纷被点燃,然后,大伙就拿着一小把一小把的麦穗,凑到火苗上方。
  火舌一卷,很快就把麦穗儿连着的细麦秸点燃,变成黑灰。然后,麦穗就耷拉下去,最后,一个个地掉进下面的火堆里。
  这时候就瞧出来火候的重要性了,要是用树枝子啥的,火力太猛,麦穗直接全都烧糊了。
  很快,就有一股焦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散出来,引得游客们都纷纷吸溜鼻子。
  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反倒是这种充满原始气息的野炊,更令大伙感兴趣。游客们都用小柴火棍扒拉着火堆里的麦穗,让它们烤得更加均匀一些。
  这月份的麦穗,差不多已经灌饱了浆,麦粒儿又软又大,最适合烧着吃了。要是再过几天,就硬邦邦的嚼不动。
  “好了,开吃!”田小胖吆喝一声,先从火堆里扒拉出来几个黑黢黢的麦穗子,抓到手心上,然后俩手来回颠着——烫手啊。
  稍微凉些之后,双掌合拢,轻轻搓几下,藏在麦芒中的麦粒,便都被搓了出来。
  在轻轻吹几口气,把那些杂物吹走,就剩下一小撮麦粒了。表面被烤得焦黄,当然,也有个别的麦粒被烧得火大了,已经变得焦黑。
  “尝尝,尝尝——”田小胖把巴掌凑到娃子们跟前,你抓几粒,他抓几粒,扔进嘴里嚼起来。
  麦粒很有弹性,带着一股焦香,再嚼下去,里面渐渐就变成甜香,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游客们也早就按捺不住,自己动手吧。小娃子们也不甘落后,一个个烫得龇牙咧嘴的,也不肯放手。
  还有掌心比较娇嫩的,被麦芒划得火烧火燎的,也顾不得了。
  并不是这东西如何美味,而是这种野趣儿,又新奇又好玩,实在叫人迷恋。
  “这麦子真不错,麦香味特别浓郁。估计打成面粉之后,味道会更好。”索隆高娃也并没有矜持,也搓了几个麦穗尝尝,边吃边赞。
  这个亲家母不错,虽然是城里人,但是一点不娇气!老娘黄秀英也瞧得满眼欢喜:“亲家母啊,等到时候打下来面粉,叫小胖给你们送几袋过去。别的不敢说,一点农药化肥都没用,吃着肯定健康。”
  “好好好,那就麻烦老姐姐啦。”索隆高娃也不客气,闺女都送给你们了,还不得收点利息啊?
  黄秀英也打开话匣子:“不光是小麦,到时候,大米啦,苞米茬子,小米子啥的,肯定管够,亲家母啊,以后你家的粮食,俺包啦!”
  老姐俩聊得正亲热呢,就看到包大明白凑过来:“这个可不能打包票涅,要是像今年开春似滴,把咱们黑瞎子屯的粮食都收缴上去,可咋整涅?”
  索隆高娃听得有点云里雾里,等包大明白跟她解释一番,这才明白,原来置换走了,是为了治病。
  想想黑瞎子屯出产的粮食和蔬菜,居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索隆高娃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无论如何,到时候也要先把口粮抢回去!
  不大一会,烧小麦就全都进肚,地上,只剩下没有燃尽的柴火,还偶尔冒出一小缕青烟。
  再彼此瞧瞧,也都忍不住想笑:一个个的,都变成了黑嘴巴儿了。尤其是那些小娃子,吃得时候不管不顾的,脸蛋上都一道黑一道黑的。
  田小胖又张罗开了:“吃完烧小麦好像有点渴啊,再宰几个大西瓜,给大伙解解渴。”
  大伙都意犹未尽地咂咂嘴,不知道谁嘟囔了一句:“没吃饱啊!”
  这玩意有管饱的吗,就是嘎达嘎达牙,吃着玩的!田小胖也嘿嘿笑了几声:“想要管饱,等小麦收了之后打成面粉,给大伙蒸馒头,那时候肯定管饱。”
  游客们也嘻嘻哈哈一阵,然后就有人说道:“这麦子吃起来,面味儿都这么浓,磨成面粉,肯定更有面儿味。到时候,肯定再来一趟,扛两袋白面回家。”
  “白面没啥意思,要吃就吃黑面,里面的营养成分还高。”有些上了年纪的游客,比较懂行。
  所谓的黑面,那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儿呢。那时候粮食紧张,所以在打面粉的时候,要筛好几箩,分出什么精粉,普通粉之类。
  剩下最不好的,因为面粉里面掺杂着许多种皮啥的,所以,面粉显得特别黑,就被老百姓成为黑面。这种面,筋性比较小,包饺子擀面条啥的都不中,只能蒸馒头。连蒸出来的馒头,都黑黢黢的。
  想不到的是,几十年过去,又活回去了,现在的人,反倒有点怀念黑面馒头了。
  对于这个提议,田小胖也准备采纳,到时候,打面粉,直接一箩到底,打出来的面粉,黑白适中,而且,营养也会更加充足。
  而包大吵吵他们这些导游,也先给游客们打打预防针:“咱们黑瞎子屯出产的东西,大伙尽管放心吃。一来不含农药化肥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二来嘛,里面有熊能量,吃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不敢说,长命百岁肯定没问题。就是有一个问题,价格稍微贵点,基本上,是市价的五倍左右。”
  这一点很有必要,别到时候,人家游客要掏钱买你的东西,你价格这么贵,好像宰人家似的,游客心里肯定不舒服。
  “这些我们都知道,真买不起的话,就多来你们屯儿旅游,先吃个够本再说!”游客们也七嘴八舌地说着玩笑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