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园(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58

  这几天春风一抽,大榆树也彻底焕发了第二春,形如绿伞,上面密密麻麻地结了一串串的榆树钱,嫩绿嫩绿的挂满枝头,看着着实喜庆。
  大伙也都朝着树上指指点点,谈论着草木枯荣人生苦短,说的最多的,当然还是老榆树死而复活之后,黑瞎子屯就好事连连,看来这树确实是黑瞎子屯的保护伞。
  嗖,一道白影窜过来,正是小白,这小猴子倒是会甩包袱,把双肩包往田小胖怀里一扔,然后就噌噌两下爬到大榆树上,还伸出小爪子揪了一把榆树钱,然后塞进嘴里,嚼了几下之后,还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味道很是满意。
  明显看得出来,老榆树上面结的榆树钱要大一些,或许是回春藤的功效吧,想来味道也不会差。
  呦呦呦,树下的小霸王刨着前蹄,估计也是馋了。小白对好兄弟还是一点也不吝啬的,折了一根细枝扔下来,小霸王用嘴接住,也吃得格外香甜。
  其他小娃子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他们可没胆子爬老榆树,非挨屁股板子不可。没法子,只能在附近找些小树,上去撸两把榆树钱解解馋。
  吱儿吱儿——树上传来几声细嫩的啼叫,声音明显和老家贼(麻雀)粗劣的叫声不同。大伙都抬头在树枝间寻觅,很快就有人大叫:“是柳粪球子!”
  这名字,乡土气息太过浓郁,不过田源小时候也这么叫的。所谓的柳粪,就是柳树叶子枯黄掉落之后堆在一起,老百姓叫柳粪,说的是这种小鸟的颜色,腹部有些发灰,背部和翅膀又有点发黄;至于球子,就是说这种小鸟的个头比较小了,比麻雀还小很多,蹲在树枝上,毛茸茸的像个小球球。
  不过田源发现这种小鸟之后,脑海中自然显现出它的学名:柳莺。
  这也是一种候鸟,春夏之际来此繁殖。体型娇小,叫声却很是细嫩婉转。而且性子比较傻,通常离人几米远,也不知道飞。
  柳莺不吃榆树钱,吃的是夹杂在榆树钱中的一种极小的虫子。估计是这几只柳莺刚飞过来没几天,看到小白侵占它们的地盘,便开始叫起来抗议。
  小白摇头晃脑地瞧了瞧,也就看到这些小鸟,这家伙还挠挠后脑勺。出人意料的,一贯顽皮的小猴子却并没有淘气,而是很友好地嘎巴两下嘴,发出嘎嘎的声音。
  令人觉得无比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几只柳莺展翅飞过了,先绕着小白飞了几圈,然后有一只就大大方方地落到小猴子的脑袋上,还用小小的尖嘴啄啄小猴子的猴毛,估计是打招呼呢。
  剩下的几只也陆陆续续落到小猴子身上,有一只还落到小白的猴爪子上,从榆树钱里挑出一条几毫米的小虫,然后吞进嘴里。
  直播间里只有不到十个人,却全都看傻了,半天才有人发了一条弹幕“谁掐我一把,这一大早的,我是不是没睡醒还做梦呢。”
  树下的村民也不由得啧啧称奇:没听说小猴子还能引鸟啊,那不是凤凰才有的本事吗?
  只有萨日根微笑点头,目光温柔地望着树上这无比和谐的一幕:俺的眼光果然没错,小猴子就是有灵性,堪称万兽之友。
  就连田源都是第一次发现小白还有这等魅力,要知道,寻常的野猴子,馋了可是会抓鸟吃的。
  这时候,包二爷拄着拐杖溜达过来。小猴子也是有眼色的,立刻就跳下树,凑到老头儿近前,还把小爪子伸过去,上面满满一把榆树钱。这小猴子都成精了,还会溜须拍马。
  包二爷很是满意地从猴爪子上捏起来一小撮榆钱,在手心上抖了抖,放进嘴里,然后昏黄的老眼随之一亮:“嗯,好吃,好吃,老婆子,中午整点榆钱饭!”
  说起榆钱饭,那还是粮食短缺的年代,人们疯狂寻找代食品,榆钱也就上了餐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榆钱洗净之后,跟苞米面掺和到一起,然后上屉蒸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很久没人吃了,大伙以为二爷是心血来潮,想要忆苦思甜呢。
  不过在田小胖凑过去尝了尝榆钱之后,也决定中午去二爷家蹭饭,大伙才感觉到这榆钱可能真是非同一般,于是也都凑上来尝尝,只觉得榆钱里面蕴含着浓浓的清香,吃上一口,仿佛品尝到了春天的味道,一时间齐声夸赞,眼睛也都开始瞄上老榆树。
  田小胖估计,这肯定是回春藤的功劳。只不过老榆树毕竟刚刚焕发青春,上边的枝杈比较稀疏,想要敞开肚皮吃,只能等来年了。
  至于那几只小柳莺,在小猴子跑掉之后,就又欢快地飞到树下,落到小霸王的角上,嘴里发出吱儿吱儿的鸣叫。正所谓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大抵如此。
  平时比较好斗的小霸王,这会儿也老实的很,不时眨眨水灵灵的大眼睛,似乎在倾听鸟类朋友的歌唱。
  神了,小猴子如此,小白鹿也是如此——田小胖也瞧得好生羡慕,下意识地向着白鹿走过去,一直走到近前,还将手伸向鹿角,似乎也想要招引那几只柳莺。
  果然还是不行——几只小鸟展翅飞起,显然对他这个人类可没有足够的信任。
  田小胖咂咂嘴,心中未免有些遗憾。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眉心忽然一热,一股奇妙的感觉忽然涌上心头。
  下意识的心念一动,一件东西出现在背包里面。田小胖打开背包,从里面取出一件造型古朴的物件,是一排细密的管子,长不盈尺,不知道用什么材质制成,看起来好像是某种动物的骨头。仔细数数,细管竟然有十六个之多,竖着排成一排,下面有底相连。
  将这件东西放在嘴边,田小胖就呜呜咽咽吹奏起来,原来竟是一件乐器。如果有熟悉小胖子的人在场,一定会感觉非常奇怪,因为他对于乐器,从来是擀面杖吹火。
  但是此时此刻的田小胖,却手持这件古老的乐器,吹奏的十分入神。其声呜呜然,颇有古意。
  “主播吹的是什么乐器,没见过。”
  “声音很特别,听着不大习惯,不过怎么我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好像都随着颤动。”
  字幕并不多,因为直播间里,拢共也没有几个人,自然也没人科普。
  等到一曲终了,田小胖这才慢慢睁开双眼,刚才那一曲,他仿佛追溯过时间的长河,回到远古时代,和神农先祖一起,在辽阔的大地上漫步,伴着先祖走过漫漫的一生……
  看到周围的村民都一脸惊愕地望着他,田源悠悠回神,他憨憨一笑,心中更是多出许多感悟。口中也淡淡说道:“此曲名为引凤。”
  “我脸上长花啦?”小胖子随后抬手刚要抓抓后脑勺,却听到头顶传来吱儿吱儿几声清脆的鸣叫,头发上也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跳动。
  他想要努力地向上翻翻眼睛,以至于脑壳向后使劲仰着,然后就感觉到头顶动了两下,视线中出现一只黄色的小鸟,从头顶方向一下一下跳过来,一直跳到他的额头上,伸出纤细的小嘴,轻轻在他的鼻尖上啄了两下,痒痒的,心弦也似乎被那张小小的尖嘴轻轻触动。
  虽然直播间里只有几个人,但是弹幕却是飞起:“我看到了什么,上帝啊,主播吹奏乐器,真把小鸟引到头上!”
  “古有萧史弄玉吹箫引凤,今有主播小胖奏乐遛鸟。”
  “奏乐能引鸟,主播真鸟神也!”
  “举报,主播斗鸡眼。”
  田小胖把视线集中到眉心一点,当然斗鸡眼了,他很想将这一瞬化作永恒,可惜实在太累眼,于是在和小鸟对视一阵之后,嘴里轻声道:“去吧,去吧,这片广阔天地,任你自由飞翔——”
第二十三章
鸟的天堂
  “从今以后,咱们黑瞎子屯,谁也不许再打鸟!”包二爷虽然不懂得什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类高大上的论调,但是作为一名朴实的农民,他有着最朴素的价值观:能让他都觉得怦然心动的事物,一定就是美好的,不可破坏的。
  看到刚才田小胖和柳莺的互动,大伙心里也都觉得特别舒坦,虽然不会用多么美妙的词汇来形容,但就是看着舒服,所以连连点头。
  本来嘛,最近这几年,已经很少有人打鸟,野鸡遍地跑就是一个明证。如今又欣赏到柳莺如此可爱的一幕,心里都暖暖的。
  只有包二懒心里暗叫倒霉,他以前就用扁毛霜药过野鸡当下酒菜,吃着还挺香,看来以后这条路也绝了。不过只要赚钱就好,老子买烧鸡啃!
  小柳莺重归枝头,继续欢快地觅食,田源也收起了手里的乐器,重新放回书包。实际上,已经收回燧石之珠的空间,好在使用乐器不需要耗费能量。
  大伙投射过来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羡慕:到底是城里人啊,就是有文化,连乐器都会摆弄。咱们黑瞎子屯唯一会乐器的,好像就只有一个喇叭匠子。
  而直播间里,大伙一致认定了“鸟神”这个威武霸气的绰号,并且将其扣在田小胖的脑袋上。
  田小胖看看人都聚齐了,就浩浩荡荡,向甸子进发。这才几天哪,甸子上就已经绿油油一片,浓浓的生机正在孕育。北方就是这样,春天来的太晚,草木也都憋坏了,天暖之后就全都开始疯长。
  直接略过前两天挖过的地方,大伙又分成小组,开始干活。田源转了一圈,也不用他管,索性去看大晃直播。
  这时候已经八点多了,按理说,这个点是直播间人数最少的时候,毕竟对于大都市的很多人来说,这个时间还是太早。
  但是今天邪乎,看看在线人数,已经超过一千,屏幕上密密麻麻,全都飘过同一行字:“我们要看主播吹箫”。
  刚才见证了那神奇一幕的观众,自然呼朋引伴。后来者在查看了录像之后,肠子差点悔青:见证奇迹的时刻,怎么能不在场呢?
  随后就谈论了一番那件古怪的乐器,最后还是师范学院音乐系的“我是白骨精”进行了科普,认定那件古老的乐器是“箫”。
  于是便有人质疑,因为大家认知中的箫,都是独管,哪有这么一大排的。经过科普之后,才知道古代最初的萧,都是这种排箫,后来才慢慢演变成洞箫等。
  而且,我是白骨精还指出:整个他们音乐学院,都没有一个会吹奏这种古箫的,包括教授在内。
  一时间,大伙纷纷对田小胖顶礼膜拜。不过也有人提出来一个观点:既然大伙都不会,那么怎么认定田小胖吹奏的好与坏呢?
  这时候,一位名字叫做“秦教授”的观众发表看法:刚才的吹奏,古风依依韵悠长,缕缕箫声入衷肠,能震撼灵魂的音乐,当然就是最好的音乐。还表示说,乐器是从自然之中产生,越是古老的乐器,越接近自然,也就越能引起自然界中鸟兽的共鸣。
  一通长篇大论,说得大伙直蒙圈,其他观众当然没有这么专业,不过他们也一致认定:能引来小鸟依人,肯定是极好的。谁要是不服的话,你也拉出来遛遛,能引来一只黑老鸹都算你厉害!
  看到田小胖这个不务正业的主播才肯露面,直播间里立刻沸腾,嗷嗷一片。不过这个小胖子太气人,说什么不肯再吹,理由是像刚才那种场面,天时地利人和心境这几样都缺一不可,不可复制,还是等以后遇到机会再说了。
  不少人气得用取关来威胁,不过面对这种不着调的主播,各种威胁统统没用,大伙只能作罢,纷纷转移目标,表示“要看白猿白鹿”。
  总播挖野菜确实也没什么吸引力,光看不能吃,新鲜劲过去大伙也就都腻了。这一点田小胖倒是挺理解,就叫大晃拿着手机,找小白这哥俩去了。
  “主播又想偷懒”的弹幕群起,不过田小胖已经看不到了,他被包有余拉着,一直往月亮湖那边去了。
  路上,包有余神秘兮兮地跟田源说:“小胖儿啊,俺发现一个大秘密,咱们月亮湖里面,肯定有鱼!”
  田小胖翻翻白眼:当然有鱼,我放的我还不知道!
  “你瞧那些水鸟,已经在月亮湖这停留一个礼拜了,如果只是临时歇脚的话,早就飞走了,现在好像要在这儿安家的架势。它们总得有吃有喝吧,所以俺估摸着,这水里肯定有吃的!”包有余不愧是打了半辈子鱼的老渔翁,分析得有理有据。关键人家每天抽空观察水鸟这股执着劲,实在难得。
  这个发现,也令田源怦然心动:没有水鸟的湖面是寂寞的,有了水鸟,一下子就有了生机。在将来,他还打算发展黑瞎子屯的生态旅游业,观赏水鸟,是很重要的一环。
  于是也来了兴致,跟着包有余来到月亮湖,在对方的示意下,也猫着腰鸟悄儿地接近湖边。要是手里端着杆猎枪,就跟那些偷猎的一个模样。
  其实,这俩人的做法纯属多余,岸边的水草刚长出一巴掌高,根本就挡不住人。好在,那些水鸟并不怎么怕人,对于这两个偷窥者,只要不十分靠近,水鸟也就懒得搭理他们。
  包有余压低声音:“看到岸边那个灰的大鸟没有,就是长脖子那个,俺们这叫长脖老等!”
  长脖老等,呵呵,这个名字听了就忍不住想笑,估计和柳粪球子一样,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过在田源眼里,显示的却是“苍鹭”。体型似鹤,只不过羽毛黑灰,脑壳上也没有“丹顶”。不过突出的标记是,从脑门向后,延伸出黑色的羽冠,就像翘着大辫子似的。
  这家伙最大的特点就“等”,在水中单腿独立,一动不动,有时候一等就是半个钟头,甚至一个钟头,直到有食物游动到它的捕食范围之内,这才大尖嘴一戳,吃完之后,还接着等,继续装雕像,故此名曰“长脖老等”。
  正瞧着呢,就听身后一阵闹腾,回头一瞧,好家伙,小霸王驮着小白,后面跟着大晃,也到湖边凑热闹。
  再看看那只长脖老等,依旧目不斜视,金鸡独立,你闹你的,我等我的,等到地老天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