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斗小民(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384


  摆摊的人比胖子刚来的时候又多了不少,不过货色也都差不多,都是糊弄外行的居多。顾盼之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家学渊源,眼光还是有的,并没有被那些赝品弄花眼,半个多小时之后,还真叫他发现一件清代的竹雕笔洗,雕工精细,描绘的是竹林七贤,个个神态怡然,是一件案头不错的赏玩物件。
  不过问问价钱,摊主开价就要五万块,看来人家也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没准就是用这个笔洗来揽客的呢。
  捡漏不成,顾盼之显得有些懊恼,少年还是有些稚嫩,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胖子便拍拍他的肩膀:“淘尽黄沙始得金,小盼,寻宝切忌心浮气躁。”
  顾盼之听了顿时眼睛一亮:“胖哥儿,我怎么忘了还有你这位专门捡洋漏的大家在身边呢,还不帮帮我——”
  这话可一点不掺假,八斗哥现在绝对是寻宝者心目中的偶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名声远播。尤其是对顾盼之这样的少年,吸引力更大。
  “哪有那么多漏好捡啊?”八斗哥随手拿起地上的一支笔筒,漫不经心地摇晃几下,然后便问了一下价格。
  摊主一瞧来了生意,立刻就白话起来,把这个笔筒说成是乾隆皇帝御用之物,就摆在龙书案上。
  “大哥,你这个一瞧就是民国时候的,而且材质也不是黄花梨,而且又笨又丑,说是笔筒,我看倒像是大烛台。”顾盼之眼光还是有的,他只是有点搞不明白,这个普通的物件,胖哥儿怎么会看上眼呢。
  虽然被掀出老底,但是摊主面不改色:“民国又怎样,没准还是袁世凯大总统用过的呢!”
  “要真是那个窃国大盗的东西,白给我还不要呢!”顾盼之毕竟年少,还免不掉意气用事。
  摊主还要跟他掰扯,八斗哥却从兜里摸出一沓票子,从里面数出二十张:“两千块,卖不卖给个痛快话?”
  “你瞧瞧这漆工,没有十遍八遍根本不成啊——”摊主还想多夸几句,不过看到那个胖子要往回收票子,便连忙一把夺过钞票,“就当交个朋友了,以后多光顾小摊,肯定优惠。”
  瞧他喜滋滋地点着钞票,顾盼之心中很是不满:“胖哥儿,五百块都贵啦——”
  “物尽其用,买东西嘛,其实就是买个高兴。”胖子把半尺多高的笔筒抱在怀里,这东西看起来比较蠢,底座又大又厚,跟文人用品的雅致根本就不贴边。
  摊主点清钞票,在手上甩了甩,发出啪啪的脆响:“这位胖兄弟说的对,有钱难买高兴嘛——”
  “有钱也不能这么花。”顾盼之依旧有些耿耿于怀,不过却被胖子笑呵呵地拉走。
  “胖哥,你——”顾盼之还想再唠叨几句,结果迎面和人撞了个满怀,然后就听到啪得一声脆响,一件东西落地,摔得粉碎。
  随后就听到一声惨叫:“哎呀,俺的宝贝,被你撞坏了!”
  顾盼之的胳膊很快就被人紧紧抓住,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嘴里大声嚷嚷着:“你个走路不长眼睛的小混蛋,我刚买的青花笔洗啊,整整五十万!”
  “你这是碰瓷!”顾盼之也是门清儿,这一套他见得多了。
  那个大汉双目圆睁,举起大拳头:“还说俺碰瓷,那五十万俺就当打水漂了,先揍你一顿出出气!”
  碰瓷的都是为了讹钱,这位倒好,只认人不认钱,所以周围那些瞧热闹的也议论纷纷,有说是碰瓷的,也有晃头的。
  眼瞅着壮汉的大拳头就要砸到顾盼之脸上,那结果肯定是满面桃花开。八斗哥当然不能叫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抬起胳膊,架住大汉的手臂:“谁派你来的?”
  既然对方不是为财而来,那么肯定就是有人背后指使,想要胖揍顾盼之一顿出出气,八斗哥估计,事情应该和刚才那位王少什么的脱不了干系。
  “想打架啊,撞坏俺的宝贝还有理了呢,大伙给说道说道!”大汉扯嗓子一吆喝,周围立刻涌上来四五个帮闲,一边七嘴八舌,一边开始动手动脚。
  八斗哥将顾盼之挡在身后,手中抡起刚买的大笔筒,呼呼生风,在壮汉脑袋上敲一下,在帮闲胳膊上砸一下,打得对方嗷嗷直叫,却又近身不得。
  顾盼之恍然大悟:物尽其用,原来胖哥儿买这个是专门用来打仗的啊,不过还真够趁手——
  五六个壮汉,最后都被胖子给敲得抱头鼠窜,这胖子还没使劲呢,否则的话,估计他们早都趴下了。
  最后,几个人都跑到距离胖子二三十米开外的地方,也不跑远,站在那里叫骂。胖子也不搭理他们,把地上的碎瓷片都划拉起来。顾盼之一边帮忙一边愤愤不平:“这玩意一瞧就是现代工艺品,还好意思说是青花笔洗呢。胖哥儿,这些破烂扔了算啦!”
  八斗哥经历的事情远比顾盼之多,知道事情还没完,搞不好一会警察就该粉墨登场,所以证据必须留下。
  等收拾完了,八斗哥晃晃手里的笔筒:“物尽其用,这不是刚买就用上了,还真别说,这玩意敲脑袋比榔头都好用——可惜,底座要掉——”
  只见那个笔筒的底座已经耷拉下来,顾盼之眼尖:“胖哥儿,里面好像还有东西!”
  第231章
人生三境
  金眼雕和两位老友相谈甚欢,而且,那王爷嘴里还透露出一个令他很振奋的消息:在三日之后,中日国宝交流会将正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这次交流会,主要就是正式“交流”圣德太子手书经文和国宝级名画红白牡丹图以及唐摹本的《丧乱帖》。
  这个意向很久之前就已经确定,不过像这种重量级的文物交换尚属首次,双方都极为重视,几度磋商,这才尘埃落定。
  就比如说交换国宝的地点吧,双方就争执了好几个月这才确定下来。按照日方的观点,一定要在东京进行,这样他们也能多少保留一些颜面,也好在报纸上宣传是对方满怀着诚意,护送圣德太子手书东渡而来。
  而华夏一方当然不会答应,以国人的本性,最注重的就是面子,更何况这次完全占据主动呢,所以双方极尽扯皮之能。
  对于过程,金眼雕没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两件国宝终于回归,能够有机会一睹真颜。不过听顾老爷子说,这次交流会邀请的都是重量级人物,一票难求,他也没有接到邀请函,所以准备抱金眼雕的大腿,也去现场先睹为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3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