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962

  夏完淳冷冰冰的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三天前他亲手制造的残酷场面并没有出现,整个屋子里的温暖如春,干净素雅,恢复到了他初来西域的模样。
  他用力吸吸鼻子,没有闻到血腥味,也没有闻到前些日子该有的胭脂香气,只有一股淡淡的檀香,让人神清气和。
  崔良进来之后低声道:“卑职未曾禀报,自作主张将这里清理干净了,还请总督恕罪。”
  夏完淳挑挑眉毛道:“替我背黑锅?”
  崔良皱眉道:“事情是下官这个阉人做的,与总督无关。”
  听崔良语气生硬,夏完淳点点头道:“这样也好。”
  他知道,崔良与其说是蓝田皇朝的正式官员,不如说是隶属于皇室的官员,他们的大头目就是钱多多,钱皇后。
  虽然蓝田皇朝讲究人人平等,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到,不要说天阉之人,即便是女性官员,大明朝对她们的接受程度依旧不高。
  因此,在大明,能担任一地主官的女官员少的厉害,大部分都是以辅助官员的身份存在于各大部门,以及衙门,书院里。
  像韩秀芬,周国萍,赵国秀,张国莹这样的高级女官员,在蓝田皇朝也就这四个而已。
  相比女子官员,人们对阉人担任官员却有着更深一层的担忧。
  所以,不论这些人如何得努力,在蓝田皇朝中,他们依旧是异类,只能依附在皇族身上,才能被人认可,即便如此,在很多人眼中,他们依旧是皇族的奴仆。
  时间长了,就连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
  对这些人,就连夏完淳都不觉得帮他背了黑锅之后,自己应该说一声谢谢,只会把感念之心给师娘钱多多。
  “守好城池,我要大睡三天。”
  夏完淳吩咐完毕之后,脱掉衣裳就扑倒在床铺上,片刻之后,就起了微微的鼾声。
  总督睡觉了,那么,副将就不能睡了,钱通支撑着沉重的身体巡查了一遍军营,又巡查了城防之后,这才回到了衙门。
  他真的很想睡觉,可惜,他一刻都不敢松懈。
  在杭州松懈的结果,就是差点被踢出官员序列,如果在西域再松懈,钱通觉得自己恐怕真的需要自宫之后再去找皇帝陛下,谋求一个秉笔太监的职位。
  伊犁城外,狼群从城池外边呼啸而过,它们脚步匆匆,不论是黑暗,还是寒冷都不能阻碍它们前进的决心。
  看它们前进的方向,守卫们就明白它们为何如此匆忙。
  在灵犀口,与野狼谷,有吃不完的食物。
第八十二章
人的嘴啊
  中华七年到来了。
  云昭看完了最后一个县送上来的报告,慢慢地合上文书,就站在窗前瞅着灰蒙蒙的天空沉默不语。
  报告里的消息很好,至少粮食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不过,在每一份报告后面都夹带着监察部的评语。
  评语里面谈的问题很多,被秘书黎国城一一总结出来之后,足足有数万条。
  经过云昭批阅之后,又下发给了张国柱,由国相府具体执行整改。
  通过此次大规模的调研,云昭发现,大明确实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有毛病的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小问题,看来,官府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行政精细化。
  战乱的时候,人们纷纷逃离平原富庶地区,去了深山老林里过活,现在,天下安定了,百姓们就该离开生活不便的深山老林,回到平原上居住。
  随着大明人口不断地增加,平原上的土地逐渐不够用了,各地官府就开始有组织的将没有土地的百姓向人烟稀少的平原地带搬迁。
  只不过,这一次大移民,官府不再是把百姓像撵羊一般撵到搬迁地,然后随便给点种子,农具什么的就不管了,而是有规划的设置移民点,在百姓搬迁到地方之后,住所,土地,道路,以及水源地,水利工程,必须就位。
  必须保证这些地方将来能通火车。
  必须保证百姓在冬日抵达搬迁地之后,开春就能开展生产,生活。
  每一个居民点,云昭都要求按照城市的生活需要来设计,在他看来,这些居民点,迟早会演变成一座座城市。
  现在多花费一些力气,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这样苛刻的筛选条件之后,云昭发现其实没多少合适的地方。
  上天对与中华其实不是那公平的,平原,盆地其实并不多,而这些地方人口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后世之所以有那么多被世人称奇的浩大工程,其实就是极度无奈之下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能在平地上修路,傻子才会去钻山,开路,建好几百米高的桥。
  如果可能的话,云昭宁愿大明土地上不出现那些所谓的世纪奇迹。
  看到地图上那些被标注出来的零散的比较平坦的土地大多都在西北,东北,云昭长叹一声,就把目光盯在好生活的南洋一带。
  这里有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这里有吃不完的野果子,这里的庄稼不用管理,亩产也比西北高出一倍,这里一年下来只需要一条裤衩就能过四季。
  这里只需要守着一条海峡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这里……
  “是时候开发大东北了。”
  云昭自言自语了一句。
  秘书杨钊低声道:“陛下,东北苦寒,百姓恐怕不愿意去。”
  云昭笑道:“在东北一人可以拥有三十亩以上的肥沃田地,你说他们愿不愿去呢?”
  杨钊道:“南洋更加适合百姓生活。”
  云昭摊开手道:“管理呢?”
  杨钊似乎已经想过这个问题,抬起头道:“只要百姓过得好就成。”
  云昭瞅瞅杨钊笑道:“你的意思说大明以后可以分裂成无数个国家?”
  杨钊低下头道:“只是对陛下一人不好而已。”
  云昭把身子靠在椅子背上瞅着杨钊道:“这个念头是怎么起来的?”
  杨钊道:“以人为本。”
  “这么说,你喜欢春秋战国,喜欢三国时代,喜欢五代十国,喜欢南北朝,还是说,你觉得大明根本就不用统一,朕只需要管好关中,蜀中就好,不用理睬别的地方,就任凭那些人各自为战?”
  杨钊的一张脸涨得通红,连连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云昭双手交叉,放在桌案上道:“说说你的想法。”
  杨钊组织了语言道:“自治即可,而且这是一个大趋势。”
  云昭道:“昔日周天子分封诸国,施行的就是共主政策。”
  杨钊道:“陛下,周天子八百年!”
  云昭无声的笑了,指指杨钊道:“周天子昔日统御的百姓有我关中一地多吗?”
  杨钊摇头道:“没有。”
  “你知道我云氏存在于世已经千年了吗?”
  “知晓。”
  “那么,你从云氏想到什么了没有?”
  杨钊脸色灰白的道:“因为小。”
  云昭挥挥手道:“去吧,你不适合从政,也不适合教学,只适合当一个事务性的官员,比如去鸿胪寺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杨钊缓缓低下头,双手抱拳施礼之后就退出了云昭的书房。
  黎国城抱着一摞文书放在云昭桌案上,瞅瞅离开的杨钊对云昭道:“玉山大学堂出来的魁首。”
  云昭看了黎国城一眼道:“你毫无怜悯之心。”
  黎国城正色道:“陛下没有给我开革人员的权力,所以只能让他自己碰钉子,不过,这个杨钊还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他在考虑天下百姓福祉的时候,同时也考虑到了陛下的利益,比如那句周天子八百年。
  他其实没有把话说清楚,他希望陛下能羁縻天下,可以掌控全天下的军队,可以掌控话语权,却不去干涉每一地的自治,他觉得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处处由中央统管,会造成一定的政治浪费,也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钱通从杭州出发奔行两个半月方才抵达伊犁,赵辉从燕京出发,四个月后方才抵达马六甲,这两人都是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在赶路。
  由此可见我大明疆域之广。
  能与我大明比拟的只有蒙元,昔日的蒙元何等的强大,也没有促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就是杨钊要说的话,只是没说完,被陛下的威势所阻。”
  云昭笑眯眯的看着黎国城道:“你怎么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