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962

  “朕听闻,先生胸中的学问浩若繁星,乃是人中之龙,不知此次屈就二皇子云显的先生,先生可否感到屈才?”
  孔秀拱手道:“如果只教育二皇子一人,屈才是一定的,如果教导天下人,孔秀可以勉为一试。”
  云昭瞅着大言不惭的孔秀道:“很多时候朕都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皇帝,可是朕的先生,与大臣们总是觉得这么说不妥,先生以为如何?”
  孔秀再次拱手道:“如果陛下能把比您好的皇帝全部杀掉,您就是最好的一位皇帝,若有后来的皇帝依旧比您好,一同杀之,杀五百,陛下必定是千古一帝。”
  云昭点点道:“看来,在你眼中,比朕好的皇帝还有好多,甚至有五百之多,不过,你说全杀掉?这与孔福宗的仁恕之道相去甚远啊。”
  孔秀皱眉道:“夫子只说“仁”,何时说过“仁恕”?尤其是‘恕,’陛下读书还是有些不求甚解。”
  听孔秀这么说,云昭就不由自主的把身子向前倾一下,饶有兴趣的道:“先生说的很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确实没有说过什么“仁恕”。”
  孔秀再次拱手道:“孔曰成仁,仁必有前提,孟曰取义,义必定有后缀。不明这两点者,不足以说”仁义“。
  云昭鼓掌大笑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这一番话是出自孔夫子之口,还是出于先生之口。”
  孔秀皱眉道:“《论语》出自孔夫子之口,却是他的弟子们整理出来的,不足以还夫子原意,陛下当知晓邹忌当年讽齐王纳谏之言,那么就该知晓,夫子的语言被弟子整理之后就会出一些偏差。
  后来又经过后人无数次编纂之后,与夫子原意的偏差有多大,陛下应当明白,孔丘并非完人,经过人们数千年来顶礼膜拜之后,就成了圣人。
  既然圣人金身已成,那么,该如何做,全在陛下一念之间。”
  云昭点点头道:“圣人,神人,礼敬而已,孔夫子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
  孔秀松了一口气道:“既然陛下决心已定,那么,微臣要做的有教无类,从哪里下手呢?”
  云昭回头瞅瞅屏风,很快,一个戴着金冠的小少年就从后面跑了出来。
  云昭捉住儿子,将他推到孔秀面前道:“有教无类就从他开始,从现在起,他在你面前不是皇子,只是一个一心求学的孩子。”
  说罢,又对儿子道:“云显,见过先生吧。”
  云显这孩子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生疏,刚才跟母亲躲在屏风后面虽然听不懂爹爹跟这个人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并不妨碍他知晓眼前这人,将会成为他的先生。
  云家的教育很好,钱多多再宠爱云显,也没有把这个孩子给培养成一个混账。
  所以,云显很规矩的向先生行礼,做的倒也有板有眼。
  云昭用宠溺的眼神瞅着云显道:“以后好生跟着先生求学,莫要再胡闹了。”
  云显瞅着父亲不服气的道:“孩儿从不胡闹。”
  云昭笑道:“你不胡闹的话,这时候就该跟着你大哥在宁夏镇求学,而不是留在家里。”
  云显看着孔秀道:“只要这位先生可以让我服气,我就会很老实。”
  云昭就把目光落在孔秀身上道:“先生以为如何?”
  孔秀瞅着云显冷漠的道:“他若能学我三成本事,也算是一代天骄了。”
  云显不服气的道:“敢问先生都会什么?”
  孔秀拍拍肚子道:“你想要学的东西都在这里装着。”
  云显道:“既然如此,你知道极北之地有白熊吗?”
  孔秀瞅了云显一眼道:“白熊之事出自《蓝田日报》今年第五十八期《域外见闻》栏目里的一段记述,言说有罗刹人在极北之地见到了体型壮硕,通体白毫的巨熊,这些熊以冰雪为食,偶尔捕鱼,猎获海兽,长居于冰山之上,擅长游水。”
  云显愣了一下道:“报纸上的内容你也记得?”
  孔秀冷声道:“学问就靠日积月累,这一点你必须记住,虽微小之学问只要初见,也要牢记,所谓的博闻强记便是如此。”
  云显笑嘻嘻的又道:“你知道企鹅吗?”
  孔秀白了云显一眼,并不做解释,而是看着云昭拱手道:“陛下,二皇子还没有建立必须的学习心态,微臣准备用一月时间来给他建立向学之心,不知可否?”
  云昭摊摊手道:“如今你是他的先生。”
  孔秀又道:“听闻陛下给二皇子准备了十六位先生,不知其余十五位在何方,孔秀准备驳倒他们之后,再单独教授二皇子。”
  云昭笑道:“你会见到他们,不过,是在朕的新学建立之后。”
  孔秀起身施礼道:“既然如此,请给孔秀一处书房。”
  云昭笑道:“教授云显之前,你还要过他母亲这一关。”
  孔秀摇头道:“皇后陛下就在屏风后边,已经算是见过了。”
  说完话,他居然就拖着云显告辞云昭,离开了大书房。
  而云显似乎对这先生很满意,居然不反抗,乖乖的跟着走了。
  孔秀刚走,钱多多就出来了。
  “你看看,人家看不起你。”
  云昭发现钱多多瞅着儿子离去的方向似乎很欣慰,就不免有些吃醋,出言挑拨。
  钱多多道:“人家确实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人。”
  云昭道:“关于这位孔秀先生的文书你也看了,就不拍他把你儿子带坏了?”
  钱多多背着手来到丈夫面前嘿嘿笑道:“你是一个强盗,还是一个匪号野猪精的强盗,强盗的儿子有先生肯教,我就谢天谢地了,不论先生把我儿子教成什么样子,都比当一个强盗来的要好。”
  云昭疑惑的瞅着钱多多道:“咦,你怎么比我对这个孔秀还有信心?”
  钱多多叹口气道:“他教出来的那个叫孔青的孩子,我已经见过了,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在我印象中,与这个孩子比肩的好孩子中,也就夏完淳,沐天涛。”
  云昭点点头,重新回到桌案后边处理文书,钱多多见状,也就离开了。
  云昭处理文书一直处理到了傍晚,停下手中笔,习惯性的捏捏自己的睛明穴,然后低声道:“来人。”
  张绣迅速来到皇帝身边。
  “传令济南大知府张峰,启动孔丘归公事宜,同时命大鸿胪朱存极,总学监徐元寿,筹备对等的礼仪事项,传孔氏族长孔胤植进京。”
  张绣答应一声,迅速去拟定旨意去了,不一会就把拟定好的旨意拿来请云昭过目,云昭看完之后,微微叹息一声道:“中华的历史太长,阴谋太重,遭遇太惨。
  我们有过无比辉煌的时刻,也有过极度悲惨的时刻,辉煌时刻给了我们无比的自信,悲惨遭遇又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自馁情绪。
  这些既是我们的财富,也是我们的负担。
  而我们必须背负着这些精神财富努力向前,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我们民族的财富,还是我们民族的负担。
  不过,今天就这样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做魔鬼
  跟云昭的沉重心态不同的是,韩陵山此时非常的快活。
  乌斯藏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收获了多少金钱,而是处理掉了乌斯藏数量庞大的各个部落。
  那些起义的奴隶们,在乌斯藏干了李弘基在大明干的同样的事情。
  不同于大明的富庶,博大,穷困,人口稀疏的乌斯藏根本就没有资格经受这样的叛乱。
  想想都可怕,一群又一群狂热的乌斯藏新教奴隶们拿着相比乌斯藏人更加强大的武器在乌斯藏高原上游荡。
  他们不种地,不放牧,不劳作,一心只想通过手中的武器来获得足够的食物与财物。
  瘠薄的乌斯藏经济,如同他的环境一般薄弱,被这些蝗虫肆虐之后,便寸草不生了。
  可是,人还是要活下去的,所以,为了活着,人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少人口。
  对乌斯藏来说,一些大的部族消失了,一些依靠大部族生活的小的部族也就大自然自然而然的给湮没了。
  总体上来说,越是繁华的地方消失的人口就越多,比如拉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不过呢,高原上没有人还是不成的。
  而汉人在乌斯藏高原上根本就待不住,也没有必要把汉人迁徙上去,大明自己的人口还不足呢。
  藏人本身就是由羌人逐渐演变出来的,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的将靠近汉地的羌人,藏人向高原上迁徙。
  整体换一茬人口,这本身就是韩陵山发起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
  “昔我帝王之治中国,以至德要道,民用和睦推及四夷,莫不安靖。
  向者朱明驱逐胡人恢复汉家江山,本乃仁义之师,然,后人不肖,施行暴政,民不聊生,凡百有心孰不兴愤。
  比岁以来,君王失政,四方云扰,群雄纷争,生灵涂炭。
  朕乃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中华。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