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962

  柳如是笑道:“为何妾身从那些贩夫走卒身上看到了更多的笑脸呢?”
  钱谦益笑道:“这就是得在作怪了,不得不说,云昭施政,让百姓得到了更多,百姓脸上自然就多了笑容,他却不知道欲壑难填才是人的本质,当小小的得到满足不了人心的时候,他们就会化身为魔,张牙舞爪的向这个世界索取更多。”
  柳如是结果梳子帮钱谦益梳好了头发,别上玉簪之后道:“会不会是百姓们失去了太多的缘故,如今得到了,就是一种补偿呢?”
  钱谦益呵呵笑道:“柳儒士也相信蓝田皇廷宣传的那一套?”
  柳如是点点头道:“朱明之时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
  钱谦益叹口气道:“终究秩序才是第一位的。”
  柳如是道:“盘剥的烽烟四起,最终破船沉没,谁都没有逃脱惩罚,秩序也不复存在。”
  钱谦益道:“唯有中庸才能自守。”
  柳如是笑道:“老爷这是准备进关中,教授二皇子了吗?”
  钱谦益道:“面皮难看的紧。”
  柳如是又道:“老爷还是决定要去是吗?”
  钱谦益点点头道:“虞山春日潮湿,去关中走走也好。”
  柳如是笑道:“您又说世界颠倒了。”
  钱谦益大笑道:“没关系,给冬瓜儿请安问好,老夫心情舒畅!”
  第二天,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冬瓜儿奔赴蓝田。
  《蓝田日报》对于此次皇后钱多多为儿子求先生的事情非常关心,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条消息,并且写了评论员文章,大胆的猜测了皇子先生的人选。
  即便蓝田对于钱谦益的看法并不好,但是,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一次钱谦益成为皇子首席先生的可能性很大。
  早在云昭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不论是徐元寿,还是张贤亮对这个决策都非常的不满,徐元寿来找过云昭两次,发现不能让他改变这个做法。
  于是,张贤亮先生就再一次回到了宁夏镇,准备亲自教导云彰。
  对于这个结果,云昭还是很满意的。
  五月份的时候,韩陵山从乌斯藏高原上回来了。
  此时的韩陵山已经与乌斯藏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分别,黧黑,健壮,粗野,且野蛮。
  根据韩陵山说,乌斯藏高原上的混乱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在蓝田将乌斯藏里的各路人马,军队清除掉之后,乌斯藏百姓们就自发的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成效很好,因为有莫日根活佛主持工作,每一个农奴都拥有了一份自己的土地。
  莫日根活佛还传达了云昭的旨意,从此,乌斯藏高原上将不再有奴隶存在,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拥有自己土地,牛羊的自由人。
  这是一个如同草原着火的过程,先是拉萨,然后就从这个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参加起义军队伍的奴隶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队伍也越发的雄壮了。
  因此,这些人强力推进奴隶改革,土地改革的进程也越发的快了。
  这些憨厚的奴隶们没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永远都是那几个像汉人的兄弟。
  而任何乌斯藏兄弟一旦拥有了一定的威望,他们总会在一场激烈或者不激烈的与奴隶主交战的战斗中死去。
  而这,就是云昭要求的控制度。
  “我准备在乌斯藏建立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军团,这支军团将成为乌斯藏百姓们最强有力的保护者,不论是来自西域的敌人,还是来自尼泊尔的敌人,都会是这支乌斯藏军团的敌人。”
  听了韩陵山的话,云昭思忖片刻道:“也就是说,一个乌斯藏已经不能满足你了是吧?”
  韩陵山道:“乌斯藏是一个孤独的高原,在他的周边,却都是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的鱼米之乡。我们既然已经占领了乌斯藏高原,那么,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不能让他白白的浪费掉。
  而且,我还发现,乌斯藏周边的人,似乎普遍都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告诉这些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生活。”
  云昭笑道:“用军队吗?”
  韩陵山点点头道:“这是跟他们最好的打交道方式。”
  云昭道:“那就等开会决定吧。”
  看得出来,韩陵山对于乌斯藏的善后工作主要有两条。
  一条就是从起义者中间挑选最强大的,最听话的战士,编练进蓝天军团。
  另一条就是准备行李代桃僵之策略。
  乌斯藏的烽火到了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控制了。
  招收起义军中最强大的战士进入正规军,可以有效地瓦解,震慑一部分心存不轨者,同时也让一些野心家绝了自己的小心思。
  在乌斯藏的烽火停歇不下来的时候,将其余的起义者有意识指引到西域,或者尼泊尔都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当这些乌斯藏人在品尝到真正劫掠带来的好处之后,乌斯藏人说不定就能重新变成骁勇善战的吐蕃人。
  而那些已经真正成为战士的乌斯藏人,则会成为这片土地的守卫者,当然,这个军团里的人,自然会以乌斯藏人为主,不过,军官就很难说了。
  “这就是我们失败的地方啊。”
  云昭看完了韩陵山的全盘计划之后,忍不住喟叹一声。
  “你是说不够光明正大?”
  “是啊,我总是觉得我们现在做事有些鬼鬼祟祟的,这不该是一个国家的样子。”
第二百一十三章
舒展拳脚的最好时机
  傍晚的时候,云昭总是忍不住朝乌斯藏的方向看,他总觉得哪个方向的还有大火在熊熊燃烧。
  韩陵山说的跟他报告上的写的完全是两回事。
  这一次受到波及的不仅仅是官员,奴隶主,以及大地主,就连寺庙里的僧侣也难逃劫难。
  整个乌斯藏的贵族阶层,这一次基本上被奴隶起义给横扫一空了。
  根据文书上的数字来看,仅仅是昌都一地,就死了至少两万一千人。
  而整个昌都的人口还不到六万。
  贵族阶层没有这么多人,这就是说,任何拥有财产的人,基本上都被这股风潮给吞没了。
  就像张国柱以前说的那样,奴隶们遭受了多少苦难,现在爆发出来的怒火就有多么的癫狂。
  孙国信打开了奴隶们心头的枷锁,这让奴隶们不再有任何的顾忌,在佛光的照耀下,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一场真佛陀与假佛陀的一场战争,他们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想想也是啊,佛陀就该是慈悲的,不该让他们过着最苦难的生活,不该眼看着人间的悲苦而无动于衷,毕竟,佛陀见到老鹰饥饿都会割肉喂鹰呢……
  乌斯藏贵族们对农奴的统治,其实远比朱明对大明百姓的统治还要残暴十倍,假如没有精神上的枷锁,乌斯藏早就乱成一团了。
  现在,韩陵山从行动上解放了奴隶,而孙国信从精神上解放了奴隶,这些也知道吃饱穿暖才是人间美事的奴隶们自然会遵循自己的需求,一路烽烟滚滚的前进。
  也就是说,乌斯藏奴隶们不是不希望反抗,而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反抗,就这一点来说,韩陵山的经验非常的充足。
  一种手段被利用之后,发现很好用,在蓝田皇廷,立刻就会被推广开来。
  段国玉如今在西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麾下的十八个大阿訇,已经开始在西域传教了。
  要知道,在西域人们一般都信仰旧教,凡是想要加入教派,获得天神帮助的人,就一定要给寺庙缴纳大量的钱财。
  现在,西域的信众们有福了,有十八个来自东方玉山的大阿訇他们也开始在这里传播福音了,他们同样是要报酬的,只是,他们需要的不多。
  喝一口你奉上来的水,就算你已经奉献过了,吃一颗你奉上来的一颗青枣,也算你奉献过了,总之,只要你愿意信奉新教,就算捏一把土给他们,他们也会称你为兄弟……(并非杜撰,清朝末年,西北新教就是这么打败老教,只是,新教的先知,被老教勾结满清政府给割头了,每年到了新教先知遇难的日子,先知在兰州遇难地,会被人潮淹没)
  在云昭看来,免费的教义更加的容易传播,毕竟,满西域的人,还是以穷人居多。
  段国玉的大军进驻了伊犁,全副武装的大军保证了阿訇们传教顺利,同时,阿訇们也从侧面让西域的人们认可了这支军队,不再跟着巴依老爷敌视这支大军了。
  此时的西域大部分还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不过,这些蒙古人从来就不会统治地方,他们除过收税与抢劫之外,基本上不离开自己的城池。
  于是,这些已经有了一些追随者的阿訇们,就把目标转向城外的牧羊人,农夫,乃至强盗,马贼……
  段国玉对这些阿訇们的工作极为满意。
  想要这里的人彻底的抛弃信仰这是不可能的。
  西域之地地广人稀,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宛若蜉蝣,在这种孤独而又恐怖的环境里,一个孤独的人如果没有了神灵的陪伴,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
  住在城里的人毕竟是少数,城外的牧人,农夫,强盗们才是主流人群,等这些阿訇们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举动之后。
  段国玉就要考虑在西域发起一场驱逐老教的运动了。
  唯有这样,才能跟韩陵山一样,为大明弄到一块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最重要的是,通过玉山阿拉神庙,蓝田皇廷可以彻彻底底的完成对西域的统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