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962

  同样的,这个消息对于那些商贾家主来说,没有那么糟糕,对他们来说,庶子也是他的儿子,只要保证了这一点,用商人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正面意义要远大于负面意义。
  铺设火车道的事情已经基本上展开了,建设的主体方是蓝田将作,那些在玉山书院进学的庶子们,每在书院学习五天,就要分处两天时间来驻扎在工地上,与大将作们一起讨论,研究,铁路的铺设事宜。
  这些庶子们很忙,不但要跑工地,还要以铁路建设者的身份,与蓝田各个工坊联络,亲自购置铁轨,枕木,碎石块,以及工地上需要的所有物资。
  不仅仅如此,他们还要负责招募工匠,力工,组织这些人进行最原始的地基建设。
  一些格外能沟通的人,还需要参与到征地的工作中来。
  可以说,夏完淳给了这些庶子最大的自主权与帮助。
  他相信,一旦这些人参与了这条铁路的建设之后,他们就具备了起码的修建铁路的资格与能力。
  假以时日,成为他们各自的家主,应该不成问题。
  最重要的是,这些庶子已经组建成了一个联盟,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的利益方向基本是一致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些庶子们自从在书院听说了,当今陛下在很久以前用四十斤糜子购买了数百个孩童,而这数百个孩童如今基本上都成了蓝田的中流砥柱后,他们就对自己庶子的身份不再那么坚持了。
  “你价值四十斤糜子”这句话,在玉山书院根本就不是一句羞辱人,或者骂人的话。
  就连先生们在课堂上也经常拿四十斤糜子的典故来激励这些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的庶子们。
  告诉他们,庶子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个人是不是有价值,跟他的血统与出身几乎毫无关系。
  四十斤糜子买来的人都能成为国家的统治天下的高官,你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的人,将来干出一番事业岂不是天经地义?
  富人家的公子从来就不是蠢货。
  他们分辨的出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相。
  当这些励志的话有着山一般真实的事实充当依据,他们自然会认真的想一下自己的将来。
  扬州商贾代表孙元达,杨文华,冯通也都是颇有些见识的人物。
  他们很容易发现自己那个唯唯诺诺的庶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气质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少在跟他说话的时候,有了敢于看着他眼睛的勇气了。
  昔日,这个庶子为了争取能上主桌吃饭的权力,用尽了办法,不惜毫无尊严的将孙元达的正妻从大娘称呼为母亲。
  而对生他养他的母亲却称为姨娘。
  现在不一样了,这家伙对于上主桌吃饭毫无兴趣,哪怕与自己的母亲以及庶出妹子躲在厨房吃饭也甘之如饴,母子三人谈笑言欢,气氛甚至比主桌吃饭的还要好些。
  孙元达自然知晓,除非是儿子有了更高的追求,否则不会如此。
  眼看着自己的庶子孙廷将一块鸡肉放在妹子的碗里,自己尽吃一些青菜,还能跟母亲讲述玉山书院的见闻,孙元达长叹一声,觉得进去不好,就转身离开了。
  “哥哥,你说女子也能进玉山书院求学?”
  孙廷笑道:“自然可以,女子在玉山书院求学的很多,只要能在十二岁之前考入玉山书院下院,就能进入玉山书院读书。
  就是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苦,半年一小考,一年一大考,不仅仅要学文,还要练武,有些强悍的女子甚至可以在年终大比中与男子争雄。
  在下院读书满五年之后,就要通过考试进入上院继续求学,没有考上上院的学子,还有两年补考的机会,如果这样还不能上升到上院,就证明你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可以进入工坊,将作,商铺,商队趁早去学一些别的手艺,总之会有一个好前途的。”
  孙廷的妹子瞅着兄长道:“我想去。”
  孙廷的母亲连忙道:“你爹不准你抛头露面。”
  孙廷摆摆手道:“想去就去,小娥天资聪颖,读书一道上比我还强些,只是玉山书院的考试不仅仅考四书五经,还有算学,天文,地理,史书,这些东西是小娥的弱项。
  母亲,家里给我的份例钱,可以请一个勤工俭学的玉山书院的女同窗专门教授小娥这些学问。”
  孙廷的母亲有些为难的道:“你父亲,跟大娘……”
  孙廷垂下头低声道:“只要小娥进了玉山书院,就会立刻赶赴宁夏玉山书院下院就读,不论是父亲,还是大娘,都不可能再干涉小娥的前途。
  如果,如果能考进玉山书院上院,就连父亲见了小娥,也需要恭敬三分。
  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办了,女先生的事情交给我。”
  孙廷的母亲瞅着自己的儿子叹口气道:“我娘想给你多积攒一些家底,将来也好靠着这些钱出人头地,你妹子毕竟是女子。”
  孙廷一言不发,又往妹子的饭碗里夹了一筷子菜,自己将菜汤倒进米饭里,狼吞虎咽的吃完了,就径直去了书房,他的事情很多,没有多余的空闲跟母亲说一些她听不懂的道理。
  孙元达进入庶子的小书房的时候,孙廷正汗流浃背的整理一摞子账本,一手算盘,一手记录,小妹在旁边帮他报数字,计算的奇快。
  见闺女放下手里的账本,孙元达咳嗽一声,走进了书房。
  见父亲进来了,孙廷与妹子就一起向父亲请安,兄妹两就站在一起准备听父亲训话。
  孙元达翻看了一下孙廷准备的账本,看了几篇之后就道:“这么说,县尊将招募工匠,民夫的差事交给了你?”
  孙廷躬身道:“蒙县尊看中,将招募事,钱粮事,督造事都交给了孩儿。”
  孙元达翻翻眼皮子看看孙廷道:“你一个人能忙的过来吗?”
  孙廷的心咯噔一下,连忙道:“县尊说的好,年轻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不能太把自己当人看,只有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才能有所成就。”
  孙元达咳嗽一声道:“明日你去找县尊辞掉手上的差事,让你大哥去,你去扬州,我会把六家商铺交给你来打理。”
  孙廷看着父亲的眼睛道:“父亲,恕孩儿直言,大哥去了不是好事,而是取死之道。”
  对于孙廷的答复,孙元达并不意外,冷冷的道:“你觉得你比你大哥要好吗?”
  孙廷低声道:“孩儿在县尊麾下不过两月,在这两月中,孩儿别的没有学会,首先学会的就是知道了蓝田皇廷法度森严。
  尤其是关系到铁路这种歌之根本的大事,只要犯错,基本上没有宽恕的可能,父亲在朱明时期,用银钱办事自然可以无往而不利。
  在蓝田皇廷,孩儿可以明确的说,没有这种可能。
  我大哥诗酒风流,性子粗疏,又仗义疏财,喜欢结交朋友,这都是大忌。”
  孙元达看着自己的庶子,再次叹口气道:“为父没有预料到是这个结果,如果早知今日,就该送你大哥去县尊麾下效力。
  儿啊,你也是孙氏子孙,应该懂得我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
  蓝田皇廷之所以会让为父上这个恶当他们是有考量的。
  是在有目的的拆分我们家,分散我们的力量,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孙廷点点头道:“县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就是他前期苛待父亲的原因所在,他的目的就在于分化孙氏,拆解孙氏这个庞然大物。”
  孙元达点点头道:“看来蓝田做事还是有些章法的,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他们摆开阵仗要对付我们,我们定不能让他们如愿。”
  孙廷摇摇头道:“父亲,我们真的有力量对抗朝廷吗?人家在扬州没有动用武力来推进这件事,已经是法外施仁了。
  如今,蓝田县尊对于咱们扬州商贾已经有了老大的怨气。
  如今的蓝田县尊,乃是皇帝陛下的大弟子,也是唯一的弟子,假如孩儿没有看错,他迟早会成为大明的国相。
  权力之大远超父亲预料。
  如果我们再处处与蓝田皇廷为敌,恐有灭门之祸,请父亲三思。”
  孙元达闭目沉思片刻,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小书房。
  目送父亲离去,孙廷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把一本新的账本塞给妹子道:“继续念,咱们今晚一定要把这些账本全部整理完毕才成。”
  小娥担心的道:“父亲脸色很难看。”
  孙廷噗嗤笑了一声道:“不碍事,父亲会想通的,好了,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念了。”
  片刻功夫,小娥清脆的声音就在书房响起,混杂着算盘珠子的劈啪声,显得极为热闹。
  孙元达回到了内宅,原配刘氏问道:“廷哥儿可曾答应?”
  孙元达摇头道:“他答应不答应没有半点用处,是蓝田县尊要拆分我们家。”
  刘氏连忙道:“难道就眼看着廷哥儿这个庶生子拿走我孙氏三成的钱粮吗?”
  孙元达淡淡的看了刘氏一眼道:“你莫要忘记,廷哥儿也是我儿。”
  “那,耀哥儿怎么办呢?”
  孙元达看着原配道:“七成家业难道还不够他折腾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