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962

  对比之后,多尔衮彻夜难眠。
  早在两年前,他就肯定的认为,蓝田必将取代大明朝!
  且不可逆转!
  在他看来,大清国如果想要在以后的时光中抵御蓝田的进攻,那么,从现在起就要对大明全力发起进攻,但是,这种进攻的目标绝对不能是大明的京城。
  同时,进军的目的在于劫掠而不在于占领。
  因为,占领大明的土地,对大清国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此刻,对大清最有用的东西永远都是物资,粮食,工匠!
  除此无他!
  在沉默中多尔衮吃完了饭,他丢开拐杖,强忍着痛楚来到了洪承畴的房间。
  洪承畴对于多尔衮的到来视而不见,继续写自己心中所想。
  “《残县人少地荒钱粮骤无所出泣吁破格重免以俟生聚事揭》?亨九先生如今身陷囹圄,依旧忠瑾国事,可敬可佩。”
  多尔衮看了洪承畴的文章之后,笑吟吟的打断了正在书写的洪承畴。
  洪承畴从多尔衮手中取过文书,放在桌案上道:“这是给吾皇的奏章,你看了不合适。”
  “崇祯看似勤政,实则暴虐而无常,看似勤俭,却靡费无方,这样的帝王也值得亨九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之效命吗?”
  洪承畴笑道:“皇帝是谁不重要,就算是拉一条狗坐在皇位上,这也不妨碍我洪承畴对他跪拜,对他尽忠,毕竟那是我的皇帝。”
  多尔衮大笑道:“你的狗皇帝就要坐不住江山了,我听闻大明出了一头野猪精,颇有侵吞天下之志。”
  洪承畴呵呵笑道:“一鸡死一鸡鸣,这在大明这片国土上不稀奇,倒是你们这些异族人,只要死了,那就真的成了历史,我们这些好学的人想要知道你们,也只能从史书上找到寥寥数句话……
  随着新的历史被大明人创造,你们的故事就不那么重要了,最终会被扫进故纸堆。”
  多尔衮点点头道:“胡人无百年之国运,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你以为大清也会如此吗?”
  洪承畴哈哈大笑道:“这句话可不是凭空出来的,而是从史书上总结出来的,但凡是胡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倏忽之间,天地便会变色,太不稳定了。
  即便是强大如蒙元者,也不过是一世之雄,待到我大明太祖皇帝振臂一呼,蒙元安在哉?”
  多尔衮沉默片刻悠悠的道:“你为何不死?”
  洪承畴哈哈大笑道:“洪氏《正气歌》未出,此时要是死掉,岂不是太亏了?”
  多尔衮笑着摇头道:“你没有死的愿望。”
  洪承畴点点头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能不死就不要死,没办法的时候再死也不算愧对爹娘生我一场。”
第四十六章
奸臣还是忠臣这确实是个问题
  黄台吉认为洪承畴目前只是在进行一场心理挣扎,一旦求生的欲望超过了信念的坚持,那么,洪承畴迟早是要投降的。
  大清国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与大明作战,而是该想着如何将黄台吉可汗的身份,完全彻底的变成皇帝。
  唯有建立一套严密的官僚系统,大清国才能真正的逃过‘胡人无百年之国运’这个怪圈。
  所以,他对洪承畴充满了期待。
  可汗这个名头看起来似乎与皇帝没有两样,实际上,两者间的差别太大了。
  自古以来,可汗统治地域里,除过直属部落之外,他只是其余部落名义上的领袖。因此,可汗的权力远不如皇帝。
  在中华大地上,皇帝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皇帝,是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句话支撑着。
  同时,也预示着皇帝就是万民的主人,同时,也是大地的主人。
  黄台吉以前坚定的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的,现在,他不怎么肯定了,只想夺下山海关之后开始经营辽东,朝鲜,用来自保。
  一旦云昭进驻中原,大明与大清之间攻守之势会立刻换位。
  黄台吉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清都有灭国之忧,如果不能在云昭夺取大明故土之前将大清整理成铁板一块,大明就将是大清的前车之鉴。
  这是黄台吉的想法。
  多尔衮不是这么想的,他的着眼点不在政事上,而在于军事上。
  他同样清楚,云昭将是大清最恶毒的敌人,所以,在面对这头残毒的野猪的时候,只能用棍棒打死,他不认为大明与大清之间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至于化敌为友这种可笑的事情,多尔衮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如果云昭某一点变得对大清温和起来了,那么,这中间一定有阴谋。
  多尔衮认为,在跟云昭打交道的时候,火炮,火枪,战刀,弓箭远比嘴皮子有用,只有用这些东西将野猪精的獠牙全部掰掉,才有可能进行一场有意义的对话。
  为此,他已经派人从朝鲜远赴倭国,去跟荷兰人,西班牙人商议军火买卖,并对此寄予厚望。
  也就是因为看法不同,他对洪承畴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一个武将而已,确实不值得他们付出太大的耐心跟代价。
  短短的两场谈话,洪承畴就已经敏锐的发现了黄台吉与多尔衮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所以,他就放下手中的笔,开始研究自己到底能在建州人这里干些什么。
  琢磨了一个晚上之后,他就愉快的发现,当一个奸臣远比当什么忠臣来的容易……
  于是,他就告诉前来探望他的范文程道:“如果黄台吉肯释放杏山被俘的六十七个将士,他就可以有选择的为大清效力一次。”
  范文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喜,立刻禀报了黄台吉。
  六十七个被俘的兵卒在黄台吉眼中一钱不值。
  这些人被送到洪承畴面前的时候,洪承畴衷心的感谢了范文程,并请范文程将这些军卒送去笔架山。
  他留下来了一个伤兵来陪伴自己……
  范文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那个伤兵也已经被折磨的就剩下一口气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六十七个被俘的将士中,就有一个叫做陈东的大鱼,而这条大鱼竟然被他留在了洪承畴身边。
  此人原本就身受重伤,在逃窜之时,腿部又中了一箭,在选择自杀还是投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而就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受伤的明军在绝望的向建奴发起冲锋。
  洪承畴亲自照顾受伤很重的陈东,这一幕落在范文程眼中很是欣慰,他说甚至认为自己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杀了洪福,你知道不?”
  洪承畴一边洗手一边道:“我听见枪响了。”
  “我本来是要杀你的,洪福挡在我枪口前了。”
  洪承畴淡淡的道:“当时,我连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洪福的生死实在是顾不上了。”
  “你就不恨我吗?”
  洪承畴沉默了半晌,最终叹口气道:“这狗日的世道啊,生死对错都不重要了。”
  “你终究还是投降建奴了是吗?”
  洪承畴端来一碗药灌进陈东的肚子道:“你不是也投降了吗?”
  陈东摇头道:“我不一样,今天投降,明日如果能见到黄台吉,说不定就会变成蓝田死士,暴起刺杀黄台吉。”
  洪承畴嗤的笑了一声道:“你以为我会不如你?”
  陈东笑了,指着洪承畴道:“我知道你跟洪福的主仆之情很深,等我们离开了辽东,你可以向我报复。”
  洪承畴摇摇头道:“洪福已经很老了,这几年办事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之所以跟着我,就是要把命给我,你知道不,洪福有七个儿子,两个闺女,十四个孙子,孙女。”
  “那又怎么样?”
  “就是说老洪福早就没把自己当活人,他只想趁着还没死,给他的儿子,孙子们挣一份家业,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我欠他一条命,你也欠他一条命。
  他的这条命,我们两个人总要还的。
  你只要帮他完成心愿,杀他的事情,就可以忘记了。”
  “啊?”
  “叫唤什么,这世间每个人的脑门上其实都刻着自己这条命的价值,我的命可能值钱一些,估计卖个几万两不成问题,你的命在你们县尊眼中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
  “嘿嘿,你高看自己了。”
  “至少县尊是这样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