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962

  虽然这也是封建残余,可是,这样当父亲真的好爽,所以,云昭也就没有纠正的必要。
  钱少少闻着肉香味匆匆来了。
  他可没有云昭那种一筷子一筷子涮肉的的臭讲究,端起一盘子肉一股脑的丢铜锅里,等羊肉飘上来,就捞了一盘子,倒上半碗芝麻酱,就西里呼噜的吃的痛快。
  两个孩子羡慕的瞅着舅舅豪迈的吃相,齐齐的看了父亲一眼,觉得自己被骗了。
  云昭一边剔牙,一边埋怨钱少少道:“吃这东西就是要品尝滋味,这么吃完全是糟蹋东西。”
  钱少少不为所动,报复般的又往铜锅里倒了一盘子肉,两个小的立刻欢呼起来。
  “看到没,大家都喜欢痛快的,你那么吃才是穷人的吃法,富贵人家吃东西主要的特点就是数量多!”
  说着话,不但用漏勺捞了好多肉满足了两个外甥的胃口,还给钱多多,冯英也捞了一盘子,自己最后用漏勺把铜锅里的羊肉一网打尽之后,才一口酒,一口肉的大吃起来。
  吃的很是痛快,看的云昭又有些想吃。
  “孙国信带着两个红衣喇嘛步行进入了斡难河,在那里遇见了六个被蒙古王公装在木头箱子里准备活活饿死的犯错牧奴。
  就请求王公饶恕这几个牧奴,王公不肯,还调笑孙国信,除非他肯替这几个牧奴顶罪才会放了这几个牧奴。
  孙国信说他现在还不到割肉喂鹰的时候,就问蒙古王公,能不能用羊来代替。
  蒙古王公答应了,但是提出,必须是这些羊自愿才成。
  孙国信欣然同意,就走进羊群,也不知道跟羊群里的羊说了些了什么。
  就有六只羊自动走出羊群,安静的跪在地上,直到被杀,也一动不动。
  孙国信在一边为这六只羊赞叹,说它们来世为人之后必定富贵一生。
  还告诉那六个牧奴,他们来世一定会变成羊,回报这六只羊的恩德,只遭受短短三年的罪过,就能洗涮干净罪孽,重新转世为人。
  蒙古王公自觉罪孽深重,请求孙国信为他用羊赎罪,孙国信却说,这些蒙古王爷冤孽太多,此次帮他赎罪了,就要用三世的苦难来还,不划算。
  从此,孙国信在斡难河周边就有了“活佛”的称号,蒙古王公们不太喜欢他,但是,牧民们却对他顶礼膜拜,也有不少牧民心甘情愿的驱赶着牛羊群追随孙国信。
  愿意一生供养他。”
  (西北人过世之后葬礼上一定会牵一只羊,就是因为这个典故,上面说的用羊赎罪的事情,孑2亲眼所见,羊真的是自动赴死,诡异至极,孑2是不信转世轮回的,就是不知道其中法门,有知道的请求告知)
  钱多多跟冯英瞅瞅盘子里的羊肉,再看看钱少少,稍微犹豫一下,就继续开吃。
  “你配发给孙国信的人手,什么时候到位?”
  “已经离开蓝田城了,据说,他们准备在捕鱼儿海给莫日根活佛修建一座道场。”
  云昭点点头道:“捕鱼儿海远离建州,又在蒙古人的包围之中,确实是一个扩充势力的好地方。”
  钱少少又道:“徐五想在汉中杀伐果决,从进入汉中开始,就在汉中全盘执行了关中的土地改革政策。
  所以,想要汉中完全稳定下来,他认为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云昭点头道:“怀柔政策不可取,怀柔的时间长了,就成了绥靖政策,如果时间拖得再长一些,就没人把我们当一回事了。
  回公文告诉徐五想,在未来的一年中,他可以临机决断,不用事事上报等待回音,只要时候补上文书就成。
  一年后,会有检查组下汉中,检查他的工作成效。
  对了,韩陵山怎么回事?
  从广州出发都一个月了,也该到关中了吧?”
  钱少少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瞅了一眼道:“他如今在一个商队中,据他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商队,他还在商队中发现了郑芝龙的旧部施琅。
  他准备看看。”
  云昭怒道:“他就是不喜欢受约束,不愿意回玉山。
  还有脸往玉山上送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大肚婆,他还要不要自己的前途了。”
  钱多多笑道:“他是什么性子你会不知道?
  回到玉山还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波澜来呢,就他那张臭嘴,你不是也不待见他吗?
  晚点回来就晚点回来,你让他休整,实际上呢,参与这种阴谋诡计他才觉得是一种休息。
  这些年,他一直奔波在外出生入死的,对他宽容一下。”
  钱少少也在一边道:“其实我也想过他那样的日子。”
  话音未落,钱多多一巴掌就甩在弟弟脑袋上,打的钱少少脸差点钻盘子里,见姐姐是真的怒了,就连忙跟两个外甥对视一眼,一起埋头大吃。
  云昭叹口气道:“人手都在外边,关中反倒空心化了,偏偏关中的事情逐日增多,问题也变得诡异,玉山书院刚刚毕业的那些人又不堪大用。
  能堪大用的又没一个愿意留在中枢。
  看来他们这是准备要活活累死我。”
  钱少少想要说话,又被姐姐瞪了一眼,就继续参加到外甥们吃饭的队伍里不做声。
  姐弟两的表现落在冯英眼里,她忍不住哼了一声道:“夫君,你只用玉山书院的人,这是有问题的。
  如今,关中地域逐日扩大,一个玉山书院不足以停供足够您使用的人手。
  既然夫君志在天下,当有海纳百川的心胸,一味地用自己的子弟兵,将来会堵上其余地方人才的上进之路。
  妾身以为,一言堂并非好事。”
  云昭摇头道:“不是我不用他们,而是他们跟不上我们前进的步伐,不理解我们将要做的事情,理念都驴唇不对马嘴的,你让我如何放心使用他们呢。”
第一百二十二章
枭雄总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
  冯英的谏言对云昭来说其实是有一些老旧的。
  古代帝王们将海纳百川当成一种必须有的帝王心胸,甚至当成了座右铭。
  云昭不这么看。
  大明的文人对他来说过于老旧了。
  不是说他们不够聪明,不够睿智,而是因为他们的学问跟目前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是脱节的。
  长久的处在陆地上,一日最快不过三百里,他们没有办法理解一万里,两万里甚至十万里以外的事情。
  玉山书院出来的就不一样了,从孩童时期他们就知晓——他们脚下的大地实际上是一颗星球!
  不要小看这么一点差距,就这一点差距,就很容易将大明绝大多数为八股文皓首穷经的文人排除在新世界之外。
  心里的世界宽阔了,大明朝的这点事情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就像韩陵山,韩秀芬,徐五想,段国仁,张国柱这些人的视角从来都是整个世界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大气起磅礴。
  很奇怪。
  当星球概念形成之后,国家的概念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而国家概念一旦形成之后,一个王朝就很难崩溃了。
  以前用的“华夏”“中华”“赤县”“神州”“中国”这些称呼,造就了这片土地上虽然不断地改朝换代,天下大势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奇观。
  云昭要做的就是,给这片土地上所有生物的屁。股都烙上中国的字样。
  这些,大明文人们是不理解的。
  他们只会在云昭获得成功之后山呼万岁,并且恭贺云氏王朝万万岁,说不得还要羡慕云昭为云氏子孙后世打下来一片花花世界。
  然后,大明朝又成云昭家族的了,与旁人无关。
  一家一户是守不住一个璀璨文明的,需要所有人努力才成。
  如果要让所有人都参与守护这个文明,首先,帝王就不能把这个世界看成私人的,只有这个世界属于所有人,且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一点,才肯在他遭难的时候伸出双手。
  云昭是要终结这片土地上的这种不完全的封建统治!
  因此,他从骨子里排斥旧文人。
  将这些人看作了需要被李洪基,张秉忠等造反者改造的人群,对他们的生死并不关心,他明白,只要这种人大量的存在,玉山书院就不可能成为大明国真正的文化中心。
  这些话云昭是不能说的,甚至是不能表现出来的,他只能让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的沿着它旧有的方向前进,而不去打扰他。
  冯英见云昭随便解释了一句之后,就搁置了这个话题,也就不再提及。
  晚上休息的时候,钱多多靠在云昭怀里细声细气的道:“夫君不喜欢冯英的谏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