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962

  即便如此,云昭依旧没有停手的意思,折凳一下又一下的砸在宋献策的头上,脸上,身上,一时之间,风雪中只有宋献策的惨呼声,云昭的怒骂声,以及折凳砸在肉体上的发出的闷响声。
  云杨手里抓着一片刚刚烤好的红薯干忘记了吃,杨雄手上的书本掉在地上他也完全不知,那些平日里只觉得自家大少爷仁厚的青衣护卫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有想到今天还能看见自家大少爷如此残暴的一幕。
  眼见宋献策只剩下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云昭这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手里的已经折断的折凳,气咻咻的指着只剩下一口气的宋献策道。
  “你算什么狗东西,也敢替李岩来找场面,爷爷的部下粗俗,你大概想不到爷爷比部下还要粗俗一百倍吧?
  爬回去告诉李洪基,爷爷在这里等他,给足他颜面,一遍遍的试探,真的当爷爷是泥捏的?
  大家都是绿林好汉,偏偏他就要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给爷爷下马威?
  我威你娘啊。
  告诉李狗儿,他野猪精爷爷就在这里等他,不服气就拉开阵势我们大战一场,再敢派不知所谓的人过来,爷爷就把他五马分尸。
  宋献策一边吐着血,一边惊恐的瞅着暴怒的云昭,他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措辞,就是准备指责云昭部属无礼,再用闯王大军逼迫云昭低头认错,从而达到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在听说云昭拦路之前,宋献策就与李岩两人仔细研究了云昭的生平,看过云昭生平之后,一个阴柔却极为骄傲且讲理的青年人的模样就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样的人只要给足他面子,给与足够的尊敬,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讲理了,只要开始讲理了,宋献策就觉得凭借自己这三寸不烂之舌,可以给闯王扳回一局。
  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与他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
  一直以来,云昭从来都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土匪,山贼,他在极力的彰显自己读书人的本质,甚至在治理地方上,以及行军打仗上,都做的很好,以至于让天下人忘记了他云氏从根本上就是一个山贼,土匪,流氓。
  闯王这些年也在给自己塑造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救苦救难的闯王,‘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一切都有宋献策的智慧之光在里面闪现。
  于是,才有了襄阳大会的事情发生,才有了襄阳整军的事情发生,才有了夺取整个河南隔绝大明南北交通的事情发生。
  “野猪精!”宋献策挣扎着吐出一口血,勉强抬起一只几乎失去知觉的胳膊指着云昭似乎有万千语言要说。
  只听咔嚓一声,云昭不知何时又捡起了折凳重重的砸在他的胳膊上,才抬起来的胳膊奇怪的扭曲着跌落下来,宋献策回报以一声不似人类发出的惨号声,脑袋一歪,彻底的昏厥过去了。
  不理睬倒在血泊中的宋献策,云昭回到了屋檐下看了云杨一眼,云杨像是被电锯锯了一下似的连忙丢掉早就凉透的红薯干,从青衣护卫手上端过一个铜盆,伺候云昭洗手。
  云昭洗干净了手,以及溅在脸上的血渍,对守在一边的杨雄道:“给闯王草拟一封信,就说我不小心弄死了他的一头驴子,准备赔他一头,不知道他想要大黑驴,还是白嘴巴带花的驴子。”
  此言一出,云杨跟杨雄两个一起颤抖了一下。
  没听见云昭再进一步解释话里的意思,看样子,指的就是驴子,没有什么暗喻,这才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第七十七章
君王的责任
  大雪终于覆盖住了青山,青山为此白头。
  云昭的茅屋安静了足足三天。
  这就是李洪基的排场。
  云昭也不以为意,李洪基不着急,他更加的不着急。
  蓝田县大军有棉帐篷可以安居,有煤炭可以取暖,铁甲下面还有棉甲,脑袋上有硕大的裘皮帽子,帽子上还有两只大耳朵拉下来就能护住脸,皮靴里面放了厚厚的一层乌拉草干燥又温暖。
  他们有牛羊肉干可以煮汤,有蝗虫粉可以增加鲜味,想吃糜子馍馍就吃糜子馍馍,想吃糜子饭就吃糜子饭,守着背风的山坳,不在乎严寒。
  李洪基的大军当然也有准备,那就是全凭身体扛!
  大雪的天气里,还有风,这自然对身体很不友好,云昭军中难免会有几个伤风,发热的,至于李洪基的军营里,每天都能从里面拉出一车车被冻得硬梆梆的死尸。
  平原大道上一字排开的火炮不是玩具,满是白雪的地面上也不安稳,李洪基军中的斥候,已经折损了不下五十人。
  这就是云昭要把李洪基阻拦在伏牛山一个月时间的底气。
  此次云昭出动了云杨兵团中的八成兵力,人数不足八千,但是,云昭认为这八千子弟兵足够让李洪基停下他的脚步。
  即便李洪基率领了二十余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在云昭背靠伏牛山的时候,云昭以为,这八千全火器大军可以让李洪基流足够多的血。
  一个衣衫单薄,战战兢兢的游骑走进了山谷。
  “闯王明日午时邀请大头领于坐山旗下饮酒。”
  游骑磕磕巴巴的用关中话说完,就闭上眼睛一副等死的模样。
  “赏!”
  云昭听完这个小兵的禀报,就回到了茅屋。
  随即,就有青衣护卫们邀请小兵去草棚子底下用饭,饭食是炖菜,里面有肉,有冻豆腐,甚至还有粉条白菜,正咕嘟的咕嘟的冒着泡,大锅边上还有一壶温热的酒。
  “赏我的?”年纪最多只有十五六岁小兵吞咽一口口水,眼睛骨碌碌的转着问面情最善的一个青衣护卫。
  “瓜怂!”
  女青衣护卫将这个可怜的小兵按在凳子上,继续道:“家是榆林还是延安?”
  小兵很想立刻就吃,可是伸出来的一双脏爪子,又让他极度难堪,陪着笑脸抓了一把雪用力的蹭脏手。
  “延安的。”
  “家里头还有人嘛?”
  一个年级不大的青衣护卫端来七个糜子馍馍放在锅边上随口问道。
  “我走的时候,地里头旱的草都不长,家里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嫂子跟爹娘,也不知道活着没有。”
  “活着呢,只是全走了宁夏,那里有水,官府还给地,耕牛,种子,明年就好了。”
  年纪大一点的青衣护卫见这个小兵看着桌子上的食物眼睛都直了,就拍了一把调皮的小丫头,把筷子塞给小兵道:“快吃。”
  小兵羞涩的朝两个跟操同样口音的女子憨厚的笑一下,然后就开始凶猛的吃饭……
  单个一斤重的糜子馍馍被这个家伙吃了七个,大半锅炖菜被他吃的一滴不剩,就算是汤汁,也被他用糜子馍馍蘸的干干净净,唯有那壶烈酒没动。
  “知道你没吃饱,可是,不能再吃,再吃就把肠子挣断了,坐下歇一阵子再走。”
  小兵直挺挺的坐在板凳上一动不动,打了两个悠长的饱嗝之后,这才敢转动脑袋,瞅着年长的青衣女子道:“姐姐,我爹娘他们咋走了宁夏了?”
  年长女子把一件旧棉袄丢给小兵道:“六年没有下过雨,延安还能活人嘛,不走,等着饿死啊?你只要记得你爹娘的名字,将来去宁夏镇找,一定能找到的。”
  帮小兵把棉袄裹上,小兵眼睛里已经泛着泪花,青衣女子的行为让他想起了自己久违的爹娘跟兄长嫂嫂。
  “关中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你们都乱跑什么呀。”
  小丫头的膝盖跪在凳子上,身体趴在桌面好奇的瞅着这个长得清秀却脏的看不成的同乡。
  “没吃的。”
  “啊?怎么会没吃的?我家粮食多的吃不完,来的时候放在柴房的两袋糜子被老鼠祸害,我娘就把脏粮食喂猪,
  我娘还说,这点粮食值得什么,就被我爹打了一顿。”
  三个人叽叽呱呱的在棚子底下说了好一阵子闲话,眼看着雪花又开始飘了,小兵就站起身道:“我要走了,回去晚了要被砍头的。”
  年长的青衣女子又拿来几个糜子馍馍塞给了小兵,小丫头却从怀里掏出几颗花花绿绿的糖给了小兵。
  “好好地关中不待着,偏偏要去当贼寇。”
  小兵的身子抖动了一下,慢慢爬上马背,战马才开始动,小兵顿时就哇哇的大哭起来,转过头瞅着年长的青衣女子道:“姐姐,我不回去了成不?”
  小丫头立刻拍着手道:“回去受罪吗?就留在这里,那些贼寇难道还敢找我家少爷要人不成?”
  小兵闻言笑了,擦一把眼泪道:“我有几个兄弟还在那边,我想把他们都带过来。”
  年长的青衣女子摇头道:“别干这事,想回家的自然知道回去,不想回家的你把他们硬给拉来,还会害了你,你就留着,别人的事情让别人自己干。”
  小兵翻身下马,朝年长的青衣女子道:“我留下。”
  小丫头很是开心,朝远屋檐下打瞌睡的云杨大喊道:“我活捉了一只小兵!”
  云杨眼皮都没有抬一下,随口道:“滚蛋!”
  杨雄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想了一下对云杨道:“我觉得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关中人就该回关中,你觉得我这个口号怎么样?”
  “两军对垒的时候,你要干这个事情?”
  杨雄道:“兵不厌诈,所以,我觉得在两军阵前干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
  “你还是多想想明天如何保证县尊安全才对。”
  杨雄冷笑道:“只要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县尊就稳如泰山。”
  第二天的时候,云昭如约来到了那面野猪旗下,这里已经有人搭建好了棚子,棚子里烧着旺火,虽然外边寒风凛冽,这里面还算是暖和。
  云昭抬头看了自己的那面野猪旗良久,上面描绘的野猪模样看起来有些面熟,仔细想了一下,才发现就是自家那头大野猪年轻的时候,只是被人加上了一嘴的獠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