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962

  昏君就是这么产生的。
  好在,徐五想要钱从来都是狮子大张嘴,所以,云昭的钱很快就没有了。
  “李定国为什么会去草原?”
  云昭查看了一下地图,才找到“搭嘎的”这个充满蒙族味道的地名。
  徐五想沉吟片刻道:“有乱民。”
  云昭皱着眉头瞅瞅地图上那一片代表着沙漠的地形道:“这里有乱民?”
  徐五想道:“本来没有,后来就有了。”
  云昭左右看看低声道:“如何处置的?”
  徐五想道:“乱民逃遁无踪。”
  云昭又命杨雄拿来段国仁的文书,翻看几张之后,指着其中的一行字对徐五想道:“有乱民焚烧县衙,伤五人,其余逃遁无踪……几个人值得李定国亲自出手?”
  徐五想道:“六千多人……”
  云昭点点头,慢慢坐回座位,闭着眼睛沉思了良久之后对徐五想道:“怎么下得去手啊……”
  徐五想道:“这就是段国仁以人命换时间的做法,不经鉴别,不经审判,人以群分,然后就下手,不过,那些人很倔强,在他们的神跟生命之间,选择了神,头都不回的走进了沙漠,据说,连哭喊声都没有。”
  云昭呻吟一声道:“我刚刚在大肆宣扬蓝田县的平和主张呢。”
  徐五想沉默一下道:“会遮掩好的。”
  云昭叹口气道:“写入我的记录,告诉段国仁,他在宁夏的工作不叙功,告诉李定国,他在宁夏的工作不叙功,告知张国凤,他在宁夏的工作不叙功,把这份文书封档,此三人今后叙功,都要考虑这份密档。”
  徐五想点点头,就取过那份文书,当着云昭的面装进牛皮筒子,用火漆封印好,亲自放在大书房的隔间铁柜子里。
  “县尊就不会饶了我!”
  段国仁侧耳听听风声,然后对李定国道。
  李定国道:“也不会放过我。”
  张国凤摇摇头道:“太疯狂了。”
  段国仁道:“你是说我的建议太疯狂了吗?”
  张国凤道:“我是说那些人没了寺庙,这些人宁愿进沙漠,也不愿意回到宁夏生活,只可怜了那些被别人做主的妇人跟孩童。”
  段国仁道:“这样的人本就不该留着,这里是人的土地,不是神的领地,他们应该是我蓝田县的子民,不应该是神的子民。
  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怪不得别人。”
  张国凤道:“蓝田县不该是这样的。”
  李定国笑道:“妇人之仁!”
  张国凤道:“就是因为妇人之仁这一点,我才愿意跟着县尊,我可不敢继续跟着八大王,万一他那一天杀人杀的起性了,会把我们一起干掉。
  我建议,在这里等三天,三天之后,我们再回军。”
  “等什么?”段国仁的目光如同刀剑一般寒光闪闪。
  张国凤对段国仁的目光毫无感觉挥手道:“等一些后悔想回来的人。”
  “他们不会回来的。”
  “至少我等过!”张国凤毫无退让的意思。
  风从沙漠里吹过来,十月的沙漠边缘已经寒风刺骨了,三个人围着火堆坐定,却感受不到半点火焰带来的暖意,段国仁盘腿坐着,稳如泰山,李定国面无表情的躺在羊皮袄里,一口一口的喝着酒,只有张国凤一直瞅着沙漠,他很希望能出现一些向现实低头的人。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人从沙漠里走出来,沙漠中的风越来越大,裹着沙尘漫天飞舞,大军再不离开,就要遭遇风暴了。
  在这样的风暴下,即便是耐劳的骆驼,也只会把身躯放低,匍匐在固定沙丘后边,等待风暴过去。
  “满意了吗?”段国仁的眼中满是嘲讽之意。
  张国凤道:“满意了,至少我的心没有那么难受了。”
  “为了你一时心安,你让两千骑兵陪着你在沙漠边上吃了三天的沙子,你看,定国将军就没有你这种妇人之仁。”
  张国凤瞅一眼李定国,然后冲着段国仁笑道:“这种事自然是我这个副将做主,定国只管打仗,段国仁我告诉你,政务上的事情你只管找我。”
  段国仁仰天笑道:“果然是好兄弟!如果你们一个个都想当好人,那就让我来当恶人好了,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你以为我非要把这些人驱赶进沙漠吗?
  我是在为将来进入西域之后做准备,自从高仙芝在怛罗斯战败之后,我汉人的大军就在西域节节败退,除过铁木真的军横扫过西域之外,我们汉人再也没有踏足西域。
  一座嘉峪关,一道河西走廊不足以护卫我们汉人的疆土,就像一道山海关一座燕山无法护卫京城一样,要未雨绸缪啊。
  翻看历朝历代的史书,如果不能在开国之初就定下国家的疆域,以后,再想拓展就难上加难了,我中华的国土永远都是先扩大,然后再慢慢收缩的一个过程。
  我无法为千年之后的子孙做什么,只能在我们还有实力的时候,尽量的把疆域扩大,哪怕子孙不争气,也能多败退几次,多支撑几年,这就够了。
  区区个人的荣辱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能把边疆向外推出一千里,两千里,三千里,我段国仁粉身碎骨都无所谓。
  你张国凤想在我面前充什么智者,告诉你,你还不够格,我不是不会做官,是不愿意做你们这种唯唯诺诺的昏官,真不知道县尊把你们捧这么高有屁用。”
  张国凤朝领头的李定国瞅瞅,凑到段国仁身边低声咆哮道:“你我干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反正我们的命是县尊给了,了不起还给他就是了。
  定国不一样,我说过要做他的兄弟,我已经心中有愧了,你不要让我更加对不起他。”
  段国仁吐一口沙尘同样低声道:“你本就是细作,最后弄得跟策反对象成了兄弟,本就是失职,你骗了他这么长时间,难道说还要骗他一辈子不成?”
  张国凤酸涩的道:“县尊告诉我说,骗一辈子,骗到死就不算骗了。”
  段国仁吃惊的道:“还有这说法?我八岁就认识你,你总是能干出让我吃惊的事情来,我就不信县尊能说出这么无耻的话。”
  张国凤抽抽鼻子道:“他可能比你以为的更加无耻。”
第五十八章
国之干才的产生方式
  说来奇怪,沙漠边缘的土地一般都不错,这里的土地松软,且肥沃,只要有足够的水,就能长出很好地庄稼来。
  段国仁却不准许人在沙漠边缘耕作,这一带只准许种树,树木也不是常见的高大树木,大多是沙漠中本来就有的梭梭与红柳。
  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干,即便是段国仁其实也是不明白的,只是因为这是云昭说的,所以他就大力的执行,至于云昭为什么要这么干,说实话,云昭也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只知道,在他以前科学昌明的日子里,人们都这么干,应该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后世在宁夏这么干的时候,主要是为了防止沙漠把黄河给填埋了,现在,沙漠虽然距离黄河河道还有两百多里地,云昭觉得未雨绸缪比较好。
  建奴入主中原之后,治理黄河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云昭不认为自己将来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之后,黄河就会饶了他。
  与其以后黄河泛滥的时候哭天抹泪,不如趁着现在有机会,人力充沛的时候把事情做到前边。
  李定国带着兵马重新回到宁夏镇之后,这里的人们已经在大量的蓝田县官吏的带领下开始平整土地了,趁着湿地还没有彻底上冻,四十万人齐聚黄河水网密布的地方,驱赶着上百万头大牲畜,已经平整出大片的土地。
  沿着黄河沿岸挖出来的数百条自流渠将黄河水引进整理好的田地里,一眼望去,大地变得水汪汪的,这片被冬灌之后的土地,在来年开春,将带给宁夏镇勃勃的生机。
  壮观的劳动生产场面与壮观的战争场面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
  壮观的劳动场面只会让人对未来生出无穷的希望,而壮观的战争场面,只会让人生出无穷的绝望心来。
  刘玉琦坐在帐篷里,喝一口已经冰凉的茶水,心头就涌动出一首动人的诗歌来。
  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心里却装着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虽然这个巨人只喜欢吟诗作赋,不喜欢干活,这一样让刘玉琦生出一种老子天下无敌的错觉。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被劳动者的热情深深打动了的刘玉琦,很自然的将自己带入到了这个壮观的劳动生产场面中来,并自然而然的把自己也带入到了宋时名臣李纲的情绪中去了。
  说实话,刘玉琦此人除过无能了一些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人很勤快,只要给他开启一个干活的模式,这人就能老老实实的接着干下去。
  不过,这也是大明此时官员的普遍写照,清廉,无能已经是上上的官员人选了。
  清乡的任务终于告一段落了,李定国的大军也开始休养生息,段国仁开始重新编练户籍,每五户流民人家夹杂一户信教家庭,这样做几乎是把整个宁夏镇的人口大乱重来一次,至于他们以前保有的房屋,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推倒重建。
  这里自然是不供应砖石的,所有人家的新屋子都是土坯制作,统一制造成了蓝田县的平房模式,以两百户为一个自然村落,这项工作,将在来年秋天之前完成。
  段国仁相信,随着来年汉人流民进一步迁徙过来之后,宁夏镇的异族宗教问题必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在以后想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中原,还是京师,亦或是江南都会陷入到无尽的战争中去,在这段时间里,不论是宁夏,蓝田城,还是关中,亦或是陇中,山西,河南一部分必须肩负起生产粮食的重要任务,接过江南供应全国粮食的重担,继续为这个老大的帝国保留一些实力。
  如此,蓝田县的大军才能带着粮食做到所向无敌。
  “这样的粮食基地我们还需要更多。”
  段国仁站在田埂子上,瞅着水田里的几条无意中从黄河里跑到这里的小鱼,有些感慨。
  “我们占领的地方除过关中之外,都是穷山僻壤之地,县尊应该进军两湖才对。”李定国在两湖之地转战多年,对这两个地方有些认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