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62

  云昭终于不用再穿厚厚的棉袄了,换上了双层夏布制作的衣衫,宽宽大大的穿在身上很是舒服。
  云昭丢掉的衣衫穿在云卷跟云舒,以及云树的身上很是合适,就是绿了吧唧的有些难看。
  绿色是云氏庄子最容易得到的颜色,这跟玉山上盛产孔雀石有关,如果玉山附近产蓝靛,云家庄子附近的人穿的衣衫一定是一水的蓝色。
  “滚回去换衣裳!”
  徐元寿今天是一副短打扮,跟农夫差别不大,不过等他跟云旗他们站在一起后,云昭发现,徐元寿依旧是最有气质的一位。
  “没衣裳了。”
  云昭只好实话实说。
  徐元寿看了一眼,云卷一行人,点点头道:“既然是做了善事,那就饶你一次。
  不过,今日亲农,该做的农活不得懈怠。”
  云昭连连点头。
  一行人随着大队农夫很快就走进了田野。
  妇人们已经到了田野上,围着云福坐在地上,每人面前都有一柄锄头,手里还拿着一根绑着红布的短木棒。
  云福今天打扮的模样非常别致,全身上下都绑满了红色的布条跟铃铛,手里还拿着一头几乎跟他一样高的麦草扎成的草牛。
  “此为打春牛!
  原本应该在立春日上由官员来操持,只是因为我大明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的耕种日子不一,关中一般会选一个杏花开败的日子进行。
  春牛着鞭,春耕也就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具希望的日子,我要你们记住,种子进入了泥土,一年的生计也就正式开始了……”
  随着阳光照耀在春牛身上,云福就开始胡乱扭动,身上的红布条子乱飞,铃铛哗啦啦作响。
  围坐在地上的妇人们,就用绑了红布的短棒敲击锄头,发出清脆的悦耳的声音。
  “春牛原本是以桑木为骨,泥土为肉,到我关中,习俗有了一些变化,这里人更喜欢用柳树为骨,麦秸为肉,鞭打春牛之后,就献上礼物,驮载在春牛身上,付之一炬,让神灵得以享受蒸尝,佑我农人五谷丰登。”
  不知为何,徐先生的声音即便在嘈杂的环境里,依旧清晰无比,声声入耳。
  过了良久,太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云福停止了扭动,用浓重的秦音向神灵申诉愿望,周围的农夫也将握在手中的线香一一插在草牛身上。
  云福口中含了一口烈酒,从腰袢的皮口袋里抓住一把碾的细细的碳粉,冲着点燃的火把碰了一口酒,喷出来的烈酒立刻就化作了一团火焰,不等这团火焰熄灭,他又把碳粉重重的丢进火焰里,于是,一团更加明亮的火焰猛地爆起,将整个春牛都笼罩在火焰中。
  爆起的火焰倏然熄灭,暗红色的火星飞舞,春牛便熊熊燃烧起来。
  等春牛彻底化作一团灰烬之后,云福就用最虔诚的态度,将这些草木灰埋进了田地。
  徐先生拿起一柄铲子,对云昭一行人道:“礼毕,开始扬粪……”
第十九章
千年大族啊
  扬粪就是把一堆堆的农家肥均匀的撒在地里,没后再让耕牛犁地,最后把农家肥均匀的搅拌进土地里。
  这就是农村特有的一种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发酵的农家肥味道不堪描写……
  作为地主家,自家的田地自然是要优先耕作的,在这些日子里,云氏上到主人,下到仆役家丁都要在地里忙活。
  云家的二十七头耕牛一字排开,在广袤的原野上犁田,有说不出的美感。
  当然,如果没有那些佃户们在一边拉着犁头艰难的在田地里行走的场面,云昭会很喜欢这种场面的。
  后世人讲究尊严,讲究劳动者的尊严,认为不该将劳动者当牲口使唤,尽可能的多用机械。
  在大明,在这里,所有的劳动者恨不得变成大牲口。
  云杨扶着云氏大房的犁,眼睛却瞅着父亲跟弟弟在前面拉犁,母亲在后面扶犁的悲壮场面。
  他不止一次要求由母亲来驱赶耕牛给大房耕作,他去拖犁,都被父亲言辞拒绝了。
  一天能挣四斤小米,对他们家来说很重要。
  云昭坐在地头跟云小妹玩耍。
  湿泥地里总会有一道道凸起的痕迹,像是有东西在地下爬行,事实上,褐色的地老虎因为有两只巨大的铲子一样的前肢,最喜欢把泥地拱出一个个地道。
  云昭跟云小妹只要在凸起的痕迹尽头,用木棍挑开泥土,一只强壮的地老虎就会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然后把地老虎用线绳绑了,云昭就跟云小妹有了玩耍的工具。
  把地老虎放进泥地里,看谁的地老虎挖洞挖的比较快。
  一般周而复始七八个回合之后,地老虎也就完蛋了,这时候,云小妹就会高兴地把地老虎装进一个笼子里,拿回家喂鸡。
  “那只死鸡不下蛋,人家爱吃蛋的很。”
  云小妹眼见草笼子里已经装满了肥硕的地老虎,就有感而发。
  云昭从怀里一掏,就神奇的摸出一颗鸡蛋,在云小妹渴望的眼神中把鸡蛋放在她的脏手里。
  然后,这个狂喜的小丫头,就跟头列子的高举着鸡蛋踩着软土向母亲跑了过去。
  一颗鸡蛋,爹娘在闺女的强迫下一人几乎就舔了一下,年纪小点的云树,也只是轻轻咬一口,剩下的全被小丫头吃了,不过,这颗鸡蛋给这一家人带来的欢喜却是巨大的,就连正在给云昭家犁地的云杨,驱赶牲口的时候也格外的有力气。
  让云杨直接赶着云昭家的牛,丢下主家的田地给自家犁地这不现实。
  云昭也不能这样要求,否则,就乱了规矩。
  于是,云昭就亲自下田了,跟云树一左一右围着拉犁的主力云旗一起在满是春天气息的原野上奔走。
  人拉犁是有弊端的,那就是犁地犁的不够深,只有牛耕的一半左右,即便是如此,中午休息的时候,云昭的两个肩膀也被绳子勒的红肿。
  云旗老婆掀开云昭的衣领,瞅着红肿的肩膀落泪道:“富贵人家的少爷那里遭过这个罪。”
  云旗看看云昭的肩膀摇摇头道:“这是对的,不是说他帮咱家拉犁这件事是对的,而是他能下地拉犁就不是坏事。
  这世上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事情多了,这娃只有吃过苦,才知道祖先积攒家业不容易。
  我父亲如果不是因为战死了,我家也会有好日子过的。”
  说着话,眼眶就发红,远远的看着中午依旧不肯休息在继续干活的云杨似乎很是骄傲。
  下午的时候,云旗就不肯让云昭帮忙了,地里的活计多,不敢休息,趁着力气没有耗尽,要加快了。
  田地里到处都是人,头顶上的天空中有大团大团的白云飘过,白的有些发黑。
  地里的耕牛依旧在慢慢的行走,犁开的大地与没有犁开大地泾渭分明,而一头头耕牛,再加上一群群的人,就是在大地这张画纸上作画的人。
  云昭拖着云小妹站在一个小山包上,脚下的场景让他有些迷醉,直到母亲大声呼唤他,他才从诗一样的意境中清醒过来。
  带着云小妹跳上母亲乘坐的驴车继续巡视云氏的领地。
  “从山脚下开始,直到那棵大榆树都是祖上的封田,这块地我们家是不租给外人的,也只有本族族人能租用这些田地,云旗家就是。”
  云昭站在驴车上手搭凉棚看了看道:“有多少亩?”
  云娘傲然道:“一千七百亩!”
  “这么多?”云昭吃了一惊。
  云娘笑道:“就这,还没有算不靠水的旱田,咱家还有旱田四千三百亩。两座柴山,四个池塘。”
  云昭瞅瞅极远处的坡地,那里有更多的人在劳作。
  “我听旗叔说,有一家姓钱的地主在跟我们家争山地跟水塘?”
  云娘笑道:“姓钱的算什么,咱们家这几年需要忍,给我儿攒福气。”
  云昭怀疑的瞅着母亲道:“如果我们家不愿意忍,是不是姓钱的就没活路了?”
  云娘掏出手帕擦擦脸上的汗珠道:“反正你福伯是这样说的,他这人从来不说假话,废话。”
  云昭想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自从他变得聪慧之后,他就发现,偌大的一个云氏,只有母亲跟福伯两个真正的聪明人,其余的人全是傻蛋,包括家里的帐房,管事都笨的出奇。
  这很是不符合云氏千年家族的身份。
  云娘见儿子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就没好气的道:“看我做什么,不管家里是个什么模样,最终都是你的,现在,你就好好地拉拢你的人手,长大之后一样都跑不掉。”
  云昭笑道:“我还担心家里的这群傻蛋是怎么保住云氏六千亩良田不失的,现在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家不用向朝廷缴税是不是?”
  云娘笑道:“官府早就忘了我们这穷山僻壤之地,自从我嫁过来,就没见过官府的人来我们家。”
  云昭再次倒吸了一口凉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