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962

  云昭无奈的看着桀骜不驯的云杨,再看看昏昏欲睡的其余强盗接班人,就让钱少少拉开蒙在墙上的帘子。
  帘子后面,是一幅大明地图,这东西出自玉山书院教授张贤亮之手。
  这幅地图与云昭见过的所有地图都不同,地图上用细细的丝线跟绣花针连接出很多条线。
  其中,从两个地方扯出来的线头最多,一个是京师,另一个就是杭州!
  为了读懂这幅地图,云昭整整用了四天时间,且做了大量的笔记,即便是这样,他目前知道的依旧是皮毛。
  以前的时候,他虽然对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流通,交往关系虽然也有一点了解……在张贤亮穷十年之功制作出来的这幅天下地域关系图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大明到了现在,基本上属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恶劣局面了,这每一条丝线的长短其实就是东墙到西墙的距离。
  云昭站在地图前面,忽然失去了跟这群傻蛋们解说其中关联的想法。
  看着从东南一地出现的无数个线头,他的心里很不好受,作为知县,他知道,东南一代的人从有大明开始就承担了这个国家最重的赋税。
  好好地一个鱼米之乡,被高赋税弄的良田价格仅仅只有二两银子,不交税的人家大肆屯田,百姓们却食不果腹,再这样下去,天知道东南还能供应京师多久!
  而这件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当初支持了张士诚!就被朱元璋剥削的心安理得。
  在云昭看来,仅仅为了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怒,就大面积的打击所有人,这是朱元璋作为一个政治家不成熟的一面。
  见云昭在地图前边呆住了,云卷,云树,云舒一群人就偷偷地溜了,只有云杨坐了下来,等云昭从发呆状态中醒来。
  钱少少进来的时候,云昭喟叹一声道:“把地图盖上吧,以后不得展示与外人看。”
  钱少少拉上帘子笑道:“张师准备做一个更大的,留着教学生用。”
  云昭撇撇嘴道:“等到那群学生年级满二十岁再看吧,现在看也看不懂,告诉张师,这东西不能外泄。”
  钱少少点点,就出去安排了。
  云杨走上前,重新拉开帘子道:“说说,你这么看重,一定是好东西。”
  云昭笑道:“你听不懂。”
  云杨摇摇头道:“没关系,你能看懂就成。”
  云昭见云杨开始认真起来了,就指着地图上的线道:“你看清楚,这里的每一根线都代表着财赋支出,比如这跟从诸暨到大同府的线就不能碰,一旦碰了,大同府的军兵就要饿肚子,鞑子的骑兵就能进入内地劫掠。”
  云杨不以为意的道:“我们就算不碰,边军也会饿肚子!”
  云昭叹口气道:“但是,不会死人。”
  云杨仔细看了地图之后懊恼的道:“这上面的丝线密密麻麻,如果这个不能碰,那个也不能碰,我们还干个鸟的强盗啊!”
  云昭笑了,指着墙上的丝线道:“我说的是这些红色的丝线不能碰,蓝色的丝线尽量不碰,粉色的丝线只要遇到了就做一票,至于黑色的丝线,我们一定要挖空心思的去做。”
  “明月楼算是哪一种?”
  云昭摇摇头道:“那种都不算。”
  云杨皱眉道:“我怎么知道我们做买卖的时候碰到的是那条线?”
  云昭指指脑袋道:“我会告诉你。”
  云杨点点头道:“如此甚好,我去练骑刀去了,你去不去?”
  云昭拍拍自己的肥肚皮道:“我可能没机会当一个合格的马贼了。”
  云杨搂住云昭的脖子道:“一定可以的,我们兄弟一起纵马扬刀抢劫天下,如何能少了你。”
  说罢,就硬拖着云昭走了。
  钱少少从窗户里跳进来,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在地图前边,捧着下巴仔细的看。
  虽然张师给少爷讲解这幅图的时候自己没有听,不过,少爷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以后这幅图就是大家伙吃饭的区域,这些丝线就是大家伙吃饭的饭碗。
  一定要牢牢记住,不可缺失!
第九十八章
云昭的日常手段
  张贤亮拿来地图的时候,并没有五颜六色的丝线,全是纯白色的。
  颜色是云昭自己加上去的。
  边军已经过的很惨了,一旦边军哗变,后果严重,云昭不打算动这些条线,所以涂成了红色。
  满世界都在遭灾,满世界也在救灾,所以,救灾粮食动不得,云昭也把这东西涂成了红色。
  蓝色的丝线维系的其实是漕粮,动了漕粮天下震动,在李洪基张秉忠他们没有成为大名鼎鼎的贼寇之前,云昭不准备比他们更加出名。
  粉色的丝线维系的是东南大商贾跟西北的一些交易,这些交易中有的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有的,则纯粹是利益交换,所以,遇到了就动一动,无伤大局。
  黑色的丝线在地图上虽然不多,也不少,以山西最多。
  后世人对晋商发家的过程诟病太多,这也感染到了云昭,无论有什么遭遇跟困难,都不是他们跟满洲人做生意的理由。
  这些钱粮,云昭以为应该想方设法的夺取。
  山西盐商历来喜欢屯田,所以,他们跟边军那边用粮食换取盐引的价格最划算,唯一的缺陷就是粮食不多,且连年遭灾。
  于是,东南一带的盐商,就喜欢跟他们做交易,先是由东南盐商把粮食运到山西,陕西一带,再跟晋商换取盐引,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云氏以前也是大粮商,虽然没有触碰过盐引这种东西,对于粮食交易的敏感性还是有的。
  云掌柜听闻最近有一大批价值一百万斤盐的粮食要来西安,接收方便是晋商范肖山与王登库!
  以江南一斤淮盐三分银子的价钱来论,除过煮盐,晒盐的本钱,这一百万斤的盐引最后能让这些人赚取超过十万两银子的利益。
  自古以来盐这种东西是不缺的,高山上有盐矿,咸水湖里有自然盐,海里边更是无穷无尽。
  自从有人发明了《盐铁官卖》这种东西后,食盐的价格就再也没有便宜过。
  就蓝田县现在的盐价来算,一斤盐卖一分七毫银子依旧贵的如同抢劫。
  这让吃惯了两块钱一斤食盐的云昭,如何能容忍一斤盐卖到八十块呢?
  洪承畴想要粮食,可是,云昭需要的粮食才在洛阳上岸,正准备向长安进发呢,还需要再等等才能送过来。
  东南送来的粮食大多是稻米,云昭准备更换一下,给洪承畴送去小米,糜子,跟麦子,了不起云氏上下七八千口吃一年的稻米就是了,这不是什么大事。
  现在粮食腾贵,万历年间,一担粮食卖价一两银子,到了崇祯二年,一担麦子就买到了六两银子,一担稻米的价格更是超过了七两银子。
  而一个五官端正的孩子只能换五十斤糜子,一个相貌周正的大闺女的卖价,也绝对不超过三两银子……一百万斤盐除掉成本换到的粮食实在是有限。
  再加上运粮的成本,这次从南方运来的稻米数量绝对不可能多于一万担!
  从洛阳到西安,并不经过蓝田县,而是从华阴一路进入渭南县,对于这块地方,云氏极为熟悉,云霄跑了一趟回来后就把劫道的地方定在了少华山。
  成功之后,只要钻进少华山,最后就能沿着秦岭辗转回到蓝田县,就是一路上盗匪多了一些。
  在陕西,只要是山,山上就有盗匪,少华山这种有着悠久强盗历史的名山不可能没有人占山为王,现在,少华山上的大当家就叫做“赛伯当”,耍的一手一百斤重的熟铜棍,据说双臂有万钧之力,是一个仗义疏财的好汉。
  计划制定了,就要执行,这位“赛过王伯当”且仗义疏财的好汉自然在云氏剪除计划之中,并不会因为他有一个不错的名声就网开一面。
  而且,云氏需要替罪羊……
  这个决定让云虎非常的伤心难过,当初他在月牙山当名义首领的时候大家住的近,“摧山虎”与“赛伯当”还喝过血酒,发誓要相互扶助,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
  见岳父为难,高杰要了百十个人,连夜离开了云家庄子,从汤峪进入了茫茫秦岭。
  “这一次我亲自走一遭,您看家!”
  众人离开了议事厅之后,云昭把云福,云猛留了下来。
  云福点着了烟锅子,抽了一口烟道:“也好,你总要去见识一下的,总是躲在叔伯背后,不明白杀人是怎么回事,心肠会变得歹毒的。”
  云猛皱眉道:“不到三百人的镖局,不难对付,你就不要去了,你猛叔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云昭摇头道:“福伯说得对,我总要面对的,咱们云氏到现在下一辈就剩下我一个男丁了,躲不开。”
  云猛站起身瞅着福伯道:“我没死之前,小昭就不上战场!”
  云福吐了一口浓烟嘿嘿笑道:“你以为你心爱的侄子真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八岁孩童?
  告诉你,别看你当了这么些年的盗匪,跟你这个胖侄子比起来,他才是吃人的狼!”
  云昭瞅着有些失态的云福道:“我会把武库找出来的,不用你指点,我也能找出来!”
  云福沉默片刻,朝云昭拱手道:“等我死掉之后,你再找到可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