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校对)第9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1356

  师团制的出现,也意味着从前的总兵、副将、守备、都司这些官职将从皇军中淘汰,但不是说这些将领的官职被剥夺,只是目前不适用。
  这也是魏公公眼下还无力整顿大明军制留下的弊端,故而只能采取曲线救国手段,在皇军内部推行,在向皇帝请功时,诸将原有职务还是要在奏疏上写出的。
  这个暂字,至少在天启以前怕是去不掉了。
  与会的海军将领听到现在,发现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被委任的陆军将领们则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在对南都反动勋贵反围剿战役中投诚的那帮子人,更是乐得咧嘴笑,同时也是把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彻底放回了肚中。
  被委任为炮兵联队长的李兆基,步兵大队长的徐彪、徐广、武三思等人自随魏公公到了特区后,一直是被“闲置”的,在皇军中得不到重视,又不敢回到南都,那种心态肯定是相当难熬的。但现在,魏公公组建的甲等师团却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一帮子人自是心花怒放。
  蒋西凤宣读的是大队长以上军官人选,中队长以下参谋司那边也有名单,但肯定没有必要在这中高级将领会议上宣读了。
  成功晋身甲等师团的一众陆军将领紧接着便关心起他们的兵源了。要知道日后能不能飞黄腾达,靠的不但但是自己的武勇和运气,还要靠部下们的战斗力。而如今皇军之中,哪些兵能打,哪些兵不能打,一众陆军将领心中多少是有点数的。
  可惜,魏公公没有让他们自己在军中选部下,而是早已安排了。
  现大明皇军的正兵有原武骧右卫旗营的步军三个营,海军抽出的机动兵一个营,合计4500余人。又有公公亲卫营800余人,总兵力近5400人。
  除这些正兵外,俘虏的宁波定海卫官兵400余,南都三大营官兵2400余,押到特区来服“苦役”的勋贵家兵1200余(未支付赎金),金州李七公子的降兵俘虏1100余,从宽奠海运回来的各族青壮4000余,从朝鲜带回的600多朝鲜青壮,合计约万人。
  另外就是公公南下以后陆续从地方招的一些兵,人数不是太多,不到500之数,还有南通狼山炮台守兵千余,杨镐送给他的关外降倭1200余,王维栋带来的100多辽东兵,李七公子替他搞来一千多辽东矿工,总人数大抵在4000人左右。
  这些是陆军方面,海军方面则还是原吴淞水营的4000余人,兵力规模不是太大,无法再补充陆军。
  也就是说,公公定编的近卫师团满员是28000人,台湾警备师团18000人,但满打满算公公手下连上俘虏、青壮民夫合一块,也不过才21000人不到。
  这两万一千人还得先扣掉3000人供台湾警备师团搭架子,那么近卫师团只能从余下的18000人中整编,兵员缺口高达一万人。
  这个缺口从何补充,公公目前也没有太多办法,他已命人持贴去溧阳铁矿,命宋四宝抽调2000矿工送来特区先解燃眉之急,余下八千人只能缓缓图之,看是否能够在台湾征兵以补充近卫师团。皮岛和朝鲜方面肯定是无法抽兵的,那两块地盘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留下的兵力不足,是难以震摄汉城方面的。
  现有这两万兵员,公公命按老兵带新兵的原则全部编入近卫师团,但每个联队空一个大队编制。
  会议之后,新任近卫师团长曹文耀便和参谋司一起开始部队编建,魏公公也抽空下去视察整编过程,在和新组建的第一联队第一大队官兵“联欢”时,魏公公首次提出“四有好兵”的口号。
  哪四有呢?
  即有土地、有房子、有粮食、有女人。
第0105章
呕心沥血好公公
  当兵不仅仅是吃皇粮填饱肚子这么简单。
  魏公公情深意切对官兵们指出,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大明皇帝亲军的一员,理当在这个新时代有所作为,去追逐属于每一个官兵的未来。
  什么是未来?
  未来就是有土地,有房子,有粮食,有女人。
  即每一个官兵都要以“四有好兵”为奋斗目标!
  公公亲切的和官兵们谈道:“有了土地就是一份恒产,可以永远的传承给子孙后代,而有了土地便是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岂能没有房子?地有了,房子有了,粮食有了,告诉咱家咧,你们就不想有个婆娘?”
  “公公,俺做梦都想有个婆娘睡咧!”一个叫张大元的士兵咧嘴道,原是高邮卫的兵。
  “你想,咱也想咧。”
  魏公公哈哈一笑,继而对官兵们说道,“所谓地是人的胆,房是人的脸,粮是人的心,女人嘛,倒不是人的什么,不过没了女人,弟兄们的小弟兄咧就英雄无用武之地咧。所以,想要成为英雄,首先就得有个娘们,不然,做英雄又吊用咧?”
  这话说的太粗俗不过,陪同视察的师团、旅团将领们都觉不妥,可官兵们听了却是欢喜,都觉这魏公公虽是提督太监,可浑然没有架子,说出来的话也特别的平易近人,好听的不得了。
  “这个人活着嘛,不能仅仅图个温饱,图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是要有更大的企图。这个企图不是野心,不是奢望,而是现实,就好比这个四有,实实在在的,大家伙看得见摸得着,就是现实。”
  魏公公旗帜鲜明指出,大明皇军就是皇帝陛下和公公本人为官兵们搭建的一个平台,日后官兵们就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为朝廷,也为自身谋福利。而只有加强训练,提高战术水准,提高战斗力,皇军这个平台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有田有房有粮有女人的兵,也不是好兵!……咱们大明皇军的每一个官兵都是是贫苦人出身,包括咱家这个提督太监也是咧。说来也不怕你们笑话,咱家啊那家里要是有钱,要是不穷,咱家能进宫近君养亲么?所以呐,咱家要努力,要奋斗,你们呐也要努力要奋斗……”
  公公恰当的比喻和笑谈感染了第一大队的官兵,场中气氛很是融洽,在公公的引导下,官兵们纷纷述说起对四有的期望,对未来的畅想。
  公公指出,大明皇帝亲军作为天子亲军,军中只讲军规军纪,不讲外面的那些。官兵人等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时刻准备着,为皇明伟大的海外开拓事业奋斗终身。
  “皇军好,你们就好。你们好了,咱们大明就更好!”魏公公深情寄语。
  真田一郎作为第一步兵联队的联队长表示一定在公公的带领下,将第一步兵联队打造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皇军精锐。
  魏公公将真田联队长的讲法概括为八个字——“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战无不胜好,但你们还要更好的为官兵谋福利,争取第一联队的官兵成为全军第一个无光棍的联队。”
  魏公公打趣道,然后正色对官兵们说道:“没有地,去抢;没有房,去抢;没有粮食,去抢;没有女人,也去抢。咱家这人呐不像那些读书人说话带绕子,咱家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个四有是咱家对你们的期望,但这个四有却是要靠你们自己去争取!”
  “一切都要靠自己!天上没有馅饼掉下来。不要说这个抢字有什么不好,这个抢字很好。你们放心大胆的去做,天塌下来咱家给你们顶着。但是,咱家说的这个抢字,不是让你们抢咱大明的同胞,抢咱大明的百姓,而是叫你们抢外面那些人。抢到手了就是咱们的,抢不到手那就是人家的,能不能做到,全看你们的本事咧。总之,咱家希望你们都能以争当四有好兵为荣,只有成为一个四有好兵,你们才是真正的皇军勇士,才是真正的帝国强兵咧。届时,咱家面上有光,陛下那里更是高兴啊。”
  在和官兵亲切交谈之中,魏公公与他们一同用餐。
  用餐时,魏公公又和身边人道:“这个女人的事情呐,咱家还要多讲一两句。正如刚才咱家说的,要抢女人,抢回来做什么?是要做媳妇的。你们不要指望咱家给你们发媳妇,咱家自己都没媳妇呢。媳妇的问题还是要靠你们自己解决,都指着咱家可不行咧。”
  说到这里,魏公公不无羡慕的望着由辽东矿工和原步军左营官兵、高邮卫所兵组成的第一大队将士们,“你们咧,都比咱家强,都比咱家强咧,咱家咧想弄婆娘都弄不得咧。”
  官兵们听后忍不住轰堂大笑。
  魏公公又回忆过往,对官兵们说道他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不得不帮父亲在田间劳作,那时小小的人真是吃够了大大的苦。
  “你们是不是像咱一样曾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耕作?你们是不是像咱一样,受了富人的冷漠感到十分难过?你们想不想像一个真正的人,挺起胸膛过日子,让外面的人看你们都带着羡慕的目光?”
  “想!”
  官兵们强烈回应道。
  “想的话,就一定要努力!咱家希望从今天起,做一个四有好兵便是你们的理想信念,你们一定要坚定这个理想信念,必须时刻坚持用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记皇军的宗旨,牢记咱家的讲话……记住,做一个四有好兵,不仅仅是咱家对你们的期望,更是陛下对你们的期望!”
  临行前,魏公公再一次寄语第一大队的军官们,他老人家深情无比道:“你们第一大队是近卫师团主力中的主力,是精兵中的精兵,咱家希望你们能够带好兵,打好仗,让皇军上下都来学习你们……”
  魏公公表示他很乐意看到军官们将来都有一个好前程。最后,在第一大队全体官兵将士的欢送下,魏公公坐乘八抬大轿前往下一个视察地点。
  接连数日,皇军于特区的每一处军营都有魏公公的身影,他老人家真是为皇军的建设付诸无比心血。
  东风吹,战鼓擂。
  检验军队战斗力的唯一实践便是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实事求是的锻炼军队,提高士兵素养。
第0106章
闽兵还能战否?
  福州有一先薯亭,此亭乃是福建地方为纪念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及前任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
  万历二十二年,福建发生旱荒,百姓无粮果腹,恰有移居吕宋汉人陈振龙携带番薯藤种归来。陈称此番薯为高产作物,于任何地方都可栽种。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即命于福州南台沙帽池试种,后试种成功果如陈振龙所言高产,可果腹。金学曾便令于福建各地大力推广种植番薯以度饥荒。
  此举,救得数十万饥民,灾后得活百姓便为金巡抚和陈振龙建此先薯亭,盼上天保佑二人长命百岁。可惜,金、陈二位未能长命,金学曾于万历三十五年病逝,陈振龙也于万历四十一年老死。
  但二人虽死,活闽地百姓之恩却为世人永记,每年来先薯亭祭拜之人便是络绎不绝。这日,上任未及一月的新任福建巡抚黄承玄便与福建布政有关官员一同前往先薯亭祭拜。
  上香之后,黄承玄有感前任活民之恩,与随从官员在亭下小坐片刻。有官员道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看似如天门一般。又言那天门中的一块夹石极似鲸鱼,称“鲸鱼石”。石边更有一株国初栽种的“长颈鹿榕”,如今盘石而生,根粗叶茂,酷似长颈鹿翘首南天,实是福州一大盛景。
  “亭因景而美,景因亭而名。”
  黄承玄感慨道,他是浙江嘉兴人,万历十四年丙戌科进士,论及第时间比那隆庆二年中进士的金学曾晚了十九年,可谓是隔了一代人。但思及金学曾治闽之功,他却是佩服不已的。
  “金大人治闽期间,战功赫赫,松下、乌丘、语屿、铜山、澎湖、南澳、甘山诸战,无一不使倭寇和西夷闻风丧胆,遂才有我闽地百年倭患彻底灭绝。后又推令番薯,使我闽地百姓再无饥荒之灾,真可谓是活菩萨啊,此先薯亭名为亭,但在下官看来,更是祠啊!”福建布政董大勋由衷说道。
  金学曾就任福建巡抚时,当时浙闽地区深为倭患困扰,金学曾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倭寇出没规律,建闸置戍以遏其攻势。一旦倭至,立即下令阻击,使其不能聚集合势,由于指挥得当,相继取得数次对倭大胜,终使福建海疆平靖。
  后金向朝廷提出驻兵澎湖,重设澎湖巡检司,取得对荷兰炮船的海战胜利,遏制住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侵华野心。当时率兵迎战荷兰兵船的是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现任浙江总兵官的施德政。
  可以说,福建能有现下之太平,全赖金学曾的“武功”,然让董大勋记忆更深刻的却是那番薯的推广。
  福建地形特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九成土地为山地丘陵,粮食产量极其有限。因而福建百姓甚为贫苦,一遇天灾便是荒年,官府若救济不及时,饿死人便是常事。但自从番薯推广之后,福建全省纵是再遇天灾,百姓也可靠番薯果腹,不致饿死人,更不虞有饥民闹事,此对于福建官员来说,自是大大的好事。
  治下不出事,官员考核自是中上,升迁便易,仔细说来,这福建全省如今的官员还真是个个沾了金学曾的光呢。
  “中丞可知晓,我闽地百姓都道金大人功勋当得比神农啊。”福建右参政万继安也在旁说道。
  黄承玄点了点头,今日来这先薯亭前用的早饭便是吃的两根番薯,此物甚是不错,确能于关键时候填饱肚子。
  但他沉吟片刻,却是起身负手看向那“天门”,摇了摇头道:“番薯虽好,但久食却易面黄,如菜色般,人无力,精无神,岂能称之为人?”
  此言令得一众官员面面相嘘。
  黄承玄将众人神色看在眼中,却不以为意,续道:“金大人当日引种推广番薯,不过是权宜之计,借此高产之物暂饱百姓之腹,不使死人。我等却不能将之当为常策,鼓励百姓以此为主食!试问,瓜菜般番薯如何能为主食?初食得饱,未几肚中又空。农活无力,出外亦无力,浑如待死之人般。国家若是有事,无力之人如何能保家卫国?”
  “这……”
  董大勋无言以对,内心均觉这位黄大人真是书呆子气的很。百姓嘛,但能吃饱肚子不闹事便行,你管他脸黄不黄,有没有力气。况福建这等地方纵使无有天灾,也没有足够的耕地来种稻米,不推广番薯,到头来一受灾百姓还不是挨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1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