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356

  海船已经驶上了归国的旅途,主公的声音仍在耳畔回绕。
  沉默中,歌声缓缓响起,越来越嘹亮,越来越奔放。
  那是《皇道乐土之歌》!
  “革新机会现已到,夜起暴风扫日本。
  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销。
  离骚一曲高吟罢,慷慨悲歌今日完。
  吾辈腰间利剑在,廓清海内血泊涌!……”
第0099章
开会,开大会
  天公迁都布宠华。
  江户儿女美如花。
  须知鸭水输鸥渡。
  多少簪绅不顾家。
  ——节选自《明治诗话》;
  明治,明朝于倭国治理时期简称,又称明据时代。
  ……
  大明万历四十二年,东征的号角在东南的海边吹响。
  这声提前吹响的号角声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也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作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年轻人,魏公良臣以他独有的政治智慧和大局观,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为了大明帝国,诸君,请英勇献身吧!
  总攻击,总动员,总占领!
  大本营在最快的时间将魏公公亲自拟定的九字战略方针传达到百户一级。
  同时,为了皇明光辉的未来,为了帝国皇军的征途,九月初六日,魏公公在特区皇家招待所中正大饭堂内,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海事特区联席单位会议。
  与会者乃内廷派驻特区公差与监军人员。除司礼监、神宫监、印绥监、都知监、司设监外,其余十九衙门俱有代表出席。
  未来五监各有原因。
  司礼监因地位特殊性,虽名列二十四监之首,却是二十四监之头脑、之核心,是内廷总管衙门,因而司礼监外差只一人,即南京镇守太监。如此地位,自是不可能派员入驻特区,真若派了外差,也是位列海事太监魏公之上,故而魏公公不可能自讨没趣。
  神宫监掌太高各庙洒扫、香灯等事,其监工作性质注定不可能南下参与特区大开发;印绥监掌古今通集库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是宫中除司礼监文书房外又一要害衙门,自也不可能派员南下。
  都知监原掌宫廷各监行移、关知、勘合,后仅随皇帝前导警跸,是宫中专门负责皇帝安全的衙门,平日联络单位仅锦衣卫一家,因而也不可能派员南下。
  司设监那边则掌帝妃卤簿、仪仗、雨具、大伞,按理是有和大明皇军合作的基础条件,毕竟大明皇军也需要仪仗、雨具之类器械。但其掌印太监王某与被魏公公除掉的原内官监掌印曹聚奎乃拜把兄弟,因而拒绝魏公公伸出的橄榄枝,言称司设监与他海事衙门打死不相往来。
  来不来,魏公公不强求。
  他要的是合作,真心实意的合作,不是阳奉阴为,明面上嘻嘻哈哈,背里地却下死手拖后腿的合作。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来就不来。
  魏公公十分看得开,不来的他不理会,来的他很重视。
  与各监的具体合作事项一直是由京师的陈默在负责。陈默给魏公公拟了个单子,单子上将十九家派员南下的各单位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最具诚心的单位,真正将海事合作当成事情在办的。
  有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浣衣局、兵仗局、宝钞司、混堂司、惜薪司、钟鼓司等九家。
  第二类是有诚心,但却不愿过多投入资源的。
  有御用监、尚膳监、直殿监、银作局、巾帽局,针工局六家。
  第三类是并无多少诚心,纯属观望的。
  有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尚宝监四家。
  一类单位目前为止,御马监对大明皇军的投入和赞助最大,也是魏公公直接联系对接的衙门。
  混堂司已按定单需求在特区募工建立皇家木器厂,先期生产了6000只木桶供皇军使用,并且其司外差为首的马三宝已经带人实地勘察过特区,开始预铺下水管道。管道主要是陶制,部分为木制,基本是按紫禁城下水道设计要求。
  宝钞司将位于京师的制钞工匠百余人发往特区,在离吴淞军港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投产皇家宝钞厂江南分厂。现下已经收购稻草若干,制成草纸六千多斤供大明皇军官兵使用。
  这个生产速度让魏公公十分高兴,命提前支付货款,并接见了宝钞司南下人员,鼓励他们在江南安心创业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在草纸生产稳定之后,开始研制皇军专用“军票”所需要的硬度纸。一旦纸张研制出来,那么就将由不久后成立的皇家银行负责军票发行。
  计划中,这个军票的发行地是日本、朝鲜、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日后也将随皇军对外扩张的脚步流向中亚、西亚、欧罗巴等地。
  军票的样式魏公公早已画出,锁在一铁盒之中。主画面赫然就是他提督海事太监魏良臣的正面像。
  内官监这一块,因原掌印曹聚奎被杀,少监养病,故监中实际主事者反成了魏公公这个外差监丞。在魏公公的亲自关照下,内官监发来特区的几员太监已经选定地方,着手建立江南木器厂,专门生产似宫中样式的各式家具,以及皇军需要的各种木式器材。据说,当中有个太监是样式雷家族的。
  钟鼓司方面,在魏公公先期拨付款项后,一支由320人组成的皇军歌舞团已经分三批到达特区,被安置在提督海事衙门东侧数里处。内中太监16人,教师15人,宫女25人,余下都是教坊司训练出来的姑娘。
  魏公公只待近卫师团组建完毕后便将这支歌舞团编入皇军体系,直属大本营,并在各地招募有艺术细胞的年轻男女,将来以这个歌舞团为基础扩编若干个战地文化艺术服务团。
  这些节目都是魏公公一手敲定的,很多歌曲甚至是他本人操刀,但是因为公务繁忙,他老人家尚未有机会亲自检查节目。
  惜薪司这一块虽然在特区立了点,但主要外差人员都去了溧阳铁矿。这个单位本身就是国营煤炭集团,所以魏公公引他们南下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魏公公相信,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在大明皇军的武力后盾下,惜薪司一定会成为南方煤炭行业的龙头,为大明朝的内库增收添砖加瓦。
  兵仗局和御马监一样,是大明皇军的早期合作者。御马监提供了营头和部分人员、武器装备,也提供了创业之初所需的金钱。兵仗局则是纯以武器入股,现下大明皇军所使用的武器有五成是来源于兵仗局。
  银作局方面管事太监已经接到魏公公的订单,订单主要集中在勋章设计方面及军中所需金银器具。目前订单额较小,但是银作局方面已经得到魏公公的保证,最迟三个月之后就将有大量的海外制品流入,如象牙、玉石之类。等海外物品流入之后,银作局就能开展二次加工作业,到时一定能够在大明朝的奢侈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前来特区的十九家兄弟单位,不管是一类还是二类、三类,魏公公都以一颗诚心待他们。因此,这才在百忙之中于这中正大饭堂召开各家单位的联席会议。
  魏公公希望在这次大会上,能够将他想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和这些兄弟单位的负责人讲清楚,一方面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二方面则是加强合作,以便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大事。
  在此背景下,这场大会注定是隆重的大会,注定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会。
  金秋九月,是丰收的月份,更是希望的月份!
第0100章
历史的转折(上)
  中正大饭堂前身是洒塘镇上的江南人家酒楼,前后一进院子,二层小楼,有八仙桌8张,招牌菜是卤猪手和清炖蟹粉狮子头。
  这家店生意不错,掌柜也是本地人,可是提督海事衙门入驻泗塘镇后,这掌柜却听了外面人的嚼舌根,说什么魏阉和手下鹰犬都是财狼虎豹,以后这泗塘镇肯定再无安宁。所以掌柜便把酒楼低价盘了,带着老婆孩子去了苏州。
  去年六月的时候,魏公公有鉴于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员工”用餐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要不然分散用餐一方面不利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经费开支,所以便叫时任负责后勤事务的郑铎专门物色一家饭店,改进一下之后作为提督衙门和镇守衙门大大小小人员的食堂。就这么着,江南人家酒楼便成了提督海事太监衙门的产业,名字也改成了“中正饭堂”。
  公公给食堂起名“中正”,便是要这食堂打菜时要做到不偏不倚,不管是单位内部人员还是外来人员,只要是在食堂吃饭那么打菜的手就绝不能抖。
  当然,因为职务和接待规格问题,中正饭堂还是特意给魏公公准备了小包间,尽量争取在经济节余时能为公公提供一些可口饭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虽然知道开小食堂不好,但魏公公也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就是大明革命的本钱,他若垮了大明就垮了,因而对中正饭堂的特殊对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公公为国为民所耗的智力和体力都非一般人可比。
  经过扩建后的中正饭堂显然具备了食堂、招待所、会堂三重作用,负责人是江南镇守中官衙门的监枪周进义。这人专业倒也对口,是随分守张华一起由宫中派出的外差,原是尚膳监不入流的奉御,到了魏公公这里倒是提了两级,成了从七品的镇守监枪。再往上则是分正七品的分巡检和从六品的守备,正六品的分守,也算是修成了正果。不然也不知还要熬多少年才能入流。
  原前后一进的院子变成了三进的院子,原二层小楼也变成了两幛三层小楼。一幢名为“人民楼”、一幢名为“贤寺阁”。
  二幢小楼的名字都是魏公公给起的,他希望这两幢楼的名字能够提醒海事衙门和镇守衙门的大小中官,他们都是人民的一员,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要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贤寺。
  饭堂菜单是定期更换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公务用餐,一律是四菜一汤。特区内部,包括两大衙门和大明皇军这一块,都按此标准用餐。外来人员,如京中公差和地方,则根据对方职务和品级做一些相应调整。
  整个中正饭堂管理人员连同工作人员一共25人,月给禄、例钱支出为80两左右。食堂经费目前定在一月300两,仅当前各衙门机构人员用餐情况而言,经费还是很宽松的。
  第一次海事特区联席单位会议就在“贤寺楼”召开,当天负责中正饭堂的监枪太监周进义便早早安排人将前几日定制的各式彩旗挂了出来,又将一面印有“热烈庆祝第一次海事特区联席会议隆重召开”的横幅挂在贤寺楼上,同时又请了数十名锣鼓手吹吹打打,场面不可谓不热闹。
  巳时一刻,魏公公的八抬大轿在锦衣卫百户田刚、东厂百户齐祥芳等厂卫人员的簇拥保护下,出现在了贤寺楼前。
  贤寺楼前,早有海事衙门和镇守衙门的大小中官和工作人员列队欢迎。
  “落轿!”
  随着东厂百户齐祥芳的一声拉长声调的呐喊,锣鼓声顿时响起,尔后上百人一齐欢呼,使得还未下轿的魏公公神情为之一恍惚,之后一股难以莫名的激动之情涌上心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