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356

  刘时敏虽品级不高,不过其是代表皇帝,因此有钦差身份,锦衣卫按例自是要派人护卫,这人选落在了王曰乾身上。
  王曰乾深知机会难得,虽然这位刘公公太过年轻,但却是内书房中人,将来有很大机会荣升司礼监,故而一路很是恭敬。
  “刘公公,请!”
  王曰乾落了刘时敏一步,视线在看台上一帮闲人脸上扫过,落在正盯着他们看的魏良臣时,稍稍怔了下,觉得这少年似乎在哪见过。
  刘时敏点了点头,向着兵部官员们走去。
  见状,几位考官纷纷起身,不管愿不愿意,刘时敏的身份都摆在那,倘若不恭,难免会落话柄给内廷。
  眼下,难得内廷外朝同心,没有隔阂,这才朝政清明。若是因为小事而让内廷对外朝产生不满,势必会让内阁和司礼监难做。
  “诸位大人辛苦了!”
  刘时敏年轻是年轻,但很会做人,他一脸笑容的上前和考官们打招呼,神情亦没有半分倨傲之处,言语举止都很得体,让几位考官心中都觉舒服。
  “武科会试乃我兵部份内之事,我等受本兵差遣,何谈辛苦?倒是贤侄特意从大内过来,比咱们辛苦得多。”
  说话的是那位老成持重些的武库司宋主事,他对刘时敏颇有好感,因为其父刘应祺当年曾与他共事过数月。算起来,刘时敏是他的晚辈,因而道一声“贤侄”理所当然。
  “皇爷交待的差事,咱们这些奴婢哪敢怠慢……诸位大人快快坐吧,正事要紧。”
  说话间,王曰乾已是搬了个凳子过来。刘时敏落坐之后,随手拿起考核册子,翻了一翻,大致心中有数后,便不再细看。否则,恐叫这些兵部官员们不满了。
  想起一事,刘时敏侧身对边上的李主事道:“李大人的辞呈入了内书房了。”
  闻言,李主事“噢”了一声,苦笑道:“意料之中的事。”
  虽已经决意直接辞官归乡,但李主事先前多少还有点希望,可刘时敏说他的辞呈入了内书房,那便是间接表示皇帝还是没有批示,他这心中自是难免失望。
  须知辞官归乡和致仕归乡的待遇可是大不相同,这直接关系李主事余生衣食,亦关系他在乡中地位。然鱼与熊掌不可得也,李主事实在是年纪太大,已是等不得天恩浩荡了。
  “不得不说,大人的字写得真是漂亮,咱家可是观摩了许久,仿着写了几个字,却是怎么也不像。改日大人若是有空,咱家当登门拜访。”刘时敏不是恭维这位决意辞官的李主事,而是实在是喜欢这位李主事的字。
  被人夸赞字好,当然是好事,李主事心情稍好,笑着和刘时敏说了几句。
  内场考试还在继续,魏良臣注意到许显纯已经考完,在场边等侯着什么。
  这时有小校过来说有几匹马连续上场,稍显不耐,需要更换。这种小事,宋主事他们自可决断,不过还是询问刘时敏的意见。刘时敏自是没有意见,于是考试暂时中断,几位考官们便在这凉棚中闲坐避暑。
  一帮人坐在棚子中,人手一个茶碗,看着倒像是乡镇领导开会。良臣不知出了何故,突然不考,心中有些急,却无法打听。此时太阳已高,看台上那帮吃瓜闲人均是热得不行,已是散了不少。
  良臣背上都是汗水,寻思这样不行,便悄悄的挪到了考官所在的凉棚后面,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们领导忙你们的,我这吃瓜群众避个暑没问题吧?
  李主事注意到了良臣,许是少年人的原因,倒是没有赶他走。刘时敏扫了良臣一眼,微微一笑,没有过问。其他几个正谈得高兴,没注意到有个少年溜了进来。
  不远处,倒是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发现了良臣,不过看棚里诸位大人们都没发话,他们也懒得过来赶人。
  天热,躲太阳,人之常情。
  王曰乾到底是干锦衣卫的,终是想起在哪见过魏良臣的了。还好,他没有上前赶人,要不良臣可就真没地方躲了。
  因为是钻进“领导”圈里,良臣可不敢犯嫌,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不发出半点动静。
  “不知这届武魁可有人选了?”
  “山东周鸿谟,贵州袁见龙,河南周宗备等,策论弓马俱优,皆是可为武魁的。”
  “噢,那真是人材济济了。”刘时敏笑了起来,“想必皇爷知道后,定会十分高兴。”笑声过后,他却提了一个问题,“策论一场,弓马各二,便取进士,诸位大人是否觉得不妥?”
  这问题太过突兀,众考官皆是一愣,不知刘时敏为何要这么问,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宫中那位陈公公的授意?
  王主事道:“有何不妥,成化年间便定的制,沿承至今,项项完备,正是选材之道。”
  宋主事因为刘时敏父亲的缘故,倒没直接说刘时敏问的不妥,而是笑着问他有何看法。
  “诸位大人,我是内廷中人,于武事一窍不通,见解之处肯定没有各位在行,只是……”
  刘时敏顿了一顿,“家父曾与我说过,当下兵事,已不同从前,所以武科当应稍作调整,初试马步箭、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试兵法、天文、地理。如此三项,才能保证得中者为将材之选。”
  宋主事点了点头:“你父亲久在辽东,见解自有道理。”
  其他几位考官也在思索刘时敏所说,却各有看法。
  李主事道:“武科已是成典,刘公公所言三项听着是好,可考生大半都是在家所学,如何有机会皆触那地雷、火药、战车等,冒然改试,怕是一个都取不中了。”
  王主事更是直接否定,他摇头道:“武科已有举行之典,足以激励人心,何必轻易变更。”
  “地雷、火药、战车等术,军中确实普及,应用得多,武科增设这些内容,倒也得当,只是如何让考生学会这些?”
  宋主事年纪虽大,可却不守旧,他曾经在援朝之战中负责过粮草军械转运,因此知道火器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有些棘手,如那地雷、火药之物均为军用,民间严禁私藏,考生若不从军,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但一旦从军,又如何有能力再来考这武进士呢。
  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的问题,刘时敏只是听过他父亲的见解,却未想过解决之道。今日也是因为第一次见识武进士会试,一时性起才提了出来。
  “咱家只是随口那么一提,是否有用,诸位大人都是兵事方面的行家,自有定夺。”
  刘时敏笑了笑,便想将这事岔过去,他一内廷中人却谈这兵事,有心人说不得还以为他想学汪直呢。
  宋主事他们不管是不是觉得武科当调整,眼下都没兴趣讨论这事,毕竟,他们官职都不大,所谓官微人轻。武科改制这种事,至少也得尚书级别的发话才行,所涉及到的也是方方面面,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不想,他们不想说了,棚中却冒出个声音来,听着很是稚嫩。
  “办法很简单啊,不会就教呗。”
  良臣随口说了这么句,说完才醒悟自己嘴欠,他什么身份敢在这里说话。
第0055章
坏了,乌龙了!
  不鸣则矣,一鸣惊人,那是小说中的故事。
  唯一例外的那位,人家是楚庄王。
  身份决定地位,地位决定脑袋。
  没有足够的地位,就发表什么不合身份的言论,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此人白痴,不自量力。
  良臣说完就后悔了,因为这种事根本轮不到他发表看法,他现在还不是什么小千岁呢。
  正常情形,良臣这种乱插嘴的人一定会被人嫌弃。
  事实也的确如此,发现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乱插嘴,王主事他们都是一脸不悦。
  丝毫没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那般豁然开朗,亦或如雷贯耳,醍醐灌顶般的震惊状……
  “毛头小儿,知道个什么……你是怎么进来的?”
  王主事说完便要叫人将良臣撵走,良臣见状,无奈拍拍屁股起身,与其被人家赶,不如自己走人。只是,“领导”们轻视的眼光让良臣略有不甘。
  莫欺少年穷,我叔魏忠贤!
  想着已然这样了,多说两句又不会要命,良臣便撇了撇嘴,朝赶他走的王主事说道:“我是毛头小儿不假,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呢。”
  “唔?”王主事一愣,这少年还知如此大道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宋主事等人细细品味这八个字,各人神情稍有缓和。
  刘时敏觉得这少年有意思,笑了起来,朝良臣招了招手:“你说说看,这国家兴亡,匹夫如何有责呢?”
  “那说得便远了,一时半会怕诸位大人们也听不完。”良臣站在棚外,没进去。他很识趣,就在外面放放嘴炮得了。
  “就说刚才武科的事,如何个不会就教法?”刘时敏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不肯进来的魏良臣。他这么大时,已经净身入宫。
  良臣晒然道:“很简单啊,办武学就是了,考生不会的,就让武学教好了。”
  闻言,棚中却是哄笑起来,众考官都是摇头。
  良臣被他们笑得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
  刘时敏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对良臣道:“天下各卫皆有武学,可这武学根本无有学生,咱家问你,没有学生,这武学又如何个教法?”
  良臣怔了一下,这才想到自己是信口开河了,明朝的武职皆是世荫,余下大半是行伍立功所得,武举不过补充形式,每届就那么点人考取。并且能考武举的,多半是家境富裕的子弟,穷人孩子几乎没有习武的。
  故而,武学办得再好,没有生源,又如何个教法。这事,其实便是当下文贵武贱的风气。不改这风气,构思再好,终是空中楼阁。而要改这风气,紫禁城里那位都不能,况别人呢。
  不会就教,听着简单,实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就拿今届武科会试的这百余名考生而言,实际便是天下武举大半,这还是得益于本朝最近二十年连年征战,诸番大捷,令得不少人向往军中建功的缘故。
  从前,一届武科会试都不足二十人,嘉靖年间,更是出过只两人考武科的稀罕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