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1356

  “唔……”
  吴秀芝认为魏良臣被她剌激坏了,否则,怎么还想着不现实的事呢。
  算了,反正马上就要到家了,这家伙爱昨想就昨想吧。
  念及于此,吴秀芝便将头偏向车窗,静静的看着外面的夜色。
  良臣无所谓,虽然偷看过小娘皮洗澡,但小娘皮,不是他的菜。
  尝过肥肉了,回头再吃瘦肉,没味,没味。
  他也将头扭向另一边,心无杂念,只想着马车快点到梨树村,好见到老爹和大哥。
  马车,继续在夜色中向着前方行进。有几处,因为实在太黑,车夫不得不放慢速度。就这么着,一个多时辰后,马车才赶到靠近梨树村的官道。
  “二位,接下来怎么走?”车夫在前面问道。
  良臣忙探出身子告诉车夫怎么走,颠来颠去,终是抵达梨树村口。
  车夫不肯将人送到家门口,因为他还得赶着回去。吴秀芝无奈,只得下车结了车钱,然后要良臣陪她回家。
  良臣大包小包拎着,恨不得赶紧回家,哪愿意先陪吴秀芝回家。只是,外面太黑,吴秀芝一个姑娘家的磕了碰了不好,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总不能真的绝情吧,心一软便点头同意。
  良臣在前面,吴秀芝在后面,两人摸黑往社学赶去。
  村里有人家养狗,冷不丁有动静传来,顿时狗叫一片。路过一家时,那家的狗都没栓上,冲出来撵着良臣和吴秀芝狂吠,气得良臣丢下东西,随手捡了一根木棍就去撵。
  他真是气的,恨不得将这狗打死才好。
  那狗见人过来,反吓得夹起尾巴就跑。
  良臣骂了两句,扔掉木棍,返回捡起东西,示意吴秀芝赶紧走。
  离社学不远处,吴家却有人过来了。
  来的是吴秀芝的叔伯兄弟吴德全,打着火把,想是听到狗叫,知道妹妹回来,过来接的。
  “还以为今晚你赶不回来呢。”
  吴德全上前从妹妹手中接过药材,发现边上的魏良臣,愣了一下,刚要说什么,吴秀芝却着急的问起她爹的病情如何。
  “先前给你们捎信时,还算稳定,下晚突然重了,请郎中看过了,熬过今晚就没事,熬不过,恐怕……”吴德全叹了口气,“三叔、四叔他们都在,你赶紧过去看看吧。对了,你大哥怎么没回来的?”
  “我哥今天走不开,叫我先赶回来的。”
  “走不开也得回来,明儿一早赶紧叫人去让他回来,要不然,说不定见不上最后一面了。”
  “二哥,真这么严重吗?”
  吴秀芝吓坏了,眼泪都掉了下来,哭泣着拉着吴德全往社学赶。
  良臣当然没跟过去,但心里却有点不好受。
  吴夫子虽然没有给他机会,但咎其原因还是魏良臣自己的不对。想良臣初入社学那三年,吴夫子对他还是寄以厚望的,说是谆谆教诲也不为过。
  中国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道,才使汉家文明传承数千年不绝。
  故,不论前世还是今生,良臣对老师都是尊重的,哪怕吴夫子断了他的科举之道,他或许会有怨意,但却不会生出恨意。
  现今,听到吴夫子恐将仙游,良臣哪里能好过。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却不知,我魏良臣将来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呢。
  许久,良臣摇了摇头,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爹,大哥,我回来了!”
  还没到家,良臣就远远喊了起来,只是,院子里却没动静。
  睡死了?
  摸到大门口,却发现门并没有栓上,一开一合着。
  良臣心中一凛,隐约觉得不妙,因为他爹和大哥从来不会不关门睡觉。
  将东西放下后,良臣摸了块砖头拿在手中,轻手轻脚的迈进院子。
  院子里黑乎乎,东西厢屋里都没有灯火。
  “爹,大哥!”
  良臣没有冒然进屋,而是在外面大声喊起来。左右都是邻居,听到他的喊声,肯定会有人注意。要是接下来再听到什么动静,必然要过来察看。这样,便是家里真进了强人,良臣也可自保。
  他接连喊了几声,屋里仍是没有动静。
  良臣一颗心已是彻底沉了下来,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就在良臣横下心准备踹开门冲进去时,隔壁有人问道:“是三子回来了?”
  声音很熟悉,是邻居张嫂。
  她是个寡妇,丈夫十几年前挑河工时累死了,女儿也嫁了人。当时曾有媒婆想搓和张嫂和良臣他爹搭伴过日子,可良臣他爹却怕人家张嫂跟自己过穷日子,没答应。要不然,现在良臣就有个后娘了。
  “张嫂,是我!”
  “你可回来了!”
  隔壁传来下门栓的声音,很快,张嫂就提着用铁丝吊着的油灯走了过来。见到良臣,便道:“你别喊了,你爹和大哥不在家。”
  “不在家?”良臣一愣,忙问:“他们去哪了?”
  张嫂叹了口气:“他们都叫官府抓去了。”
第0125章
老爹叫人给卖了
  叫官府抓去了?
  良臣怔在那里:老实巴交的老爹和大哥能犯什么事,叫官府给抓了?
  “三子,你别着急,你听婶说。”张嫂见良臣不吭声,以为他吓坏了,忙安慰了两句,然后将事情原由大致说了。
  听完张嫂所说,良臣愣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
  这事,还是和征地有关。
  具体的说,老爹和大哥是被人卖了。
  良臣进京不久,县里六房就正式来丈量各乡土地,好造册登记。量到梨树村时,村民中有人提出今年的水稻已经种了下去,官府要征地可以,但必须容他们收完这一季的水稻。如果不行,那便给他们青苗补偿。
  这一条无可厚非,毕竟百姓们已经将水稻种下了田,苗子长得很好,再等两三月就能收割,现在朝廷却要征地,这是大事,他们反对不了,但是因为征地造成的损失,朝廷总要给些补偿吧。
  民以食为天,士农工商,不管如今事实上农民地位有多么低,涉及到人数众多农户之事时,上至内阁,下至地方,还是慎重对待的。
  户部在划拨确定福王庄田时,便行文了征地各府州县,明确要求不得出事。对于被征地的农民,尽量满足要求,不能闹出事来。
  所以,肃宁县这边对于梨树村民提出的这条要求,倒也准了。不但但是梨树村,其它地方也都允诺给予一定补偿。
  只是,除了这条外,梨树村又有人提出县里必须白纸黑字出示契约,保证他们的官田租户身份。如果不能保证,他们就拒绝交出土地。
  事实上,对于福王征地这件事,包括梨树村在内的被征地农民在情感上是难以接受,但绝大部分人并不反对。
  因为,成为福王庄田租户,不是没有好处的。
  自古以来,农民种地都是要交税的。便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租地主的地来种,也是要向地主交纳租子的。至于地主是否向官府交租,那是另外一回事。
  成为福王的庄田租户,相对而言,所要交纳的租子要比向官府、地主交纳的要少一两成,因此仅实利而言,成为福王庄田户不是一件坏事。
  梨树村民提出县里要给出契约,便是要确切保障他们的实利。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条件也不算过份,毕竟,地都不是自己的了,为自家谋点实在利益,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肃宁县却不能答应,或者说肃宁县在向沧州府上报这件事时,被沧州给否定了。
  府里明确告诉县里,一旦造册结束,所征土地的管理权,地方就会移交给福王方面。届时,福王方面是否派出庄头管理,还是由地方代收,不说沧州这边不清楚,其它地方同样也不清楚。
  不清楚的事,沧州自然不可能让下面为了满足百姓,乱打包票。这件事牵涉极大,事关皇帝最宠爱的福王,且皇帝催促的紧,还隐隐和东宫有所联系,听说贵妃娘娘一直攀比着。
  为了册立太子之事,皇帝和外朝已经斗了二十年,好不容易把东宫储君给立了,这节骨眼,上上下下都不想看到因为庄田的事,再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
  要是完不成福王庄田的事,沧州知府肯定要倒霉,只是他再想早点完事,也不敢留下任何后遗症。
  万一地方答应了百姓,结果福王那边却不同意,到时候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13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