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43

  原来乌尔愣得了赵强交托,南下去寻其他鄂伦春部落,好说动其来投,或以金银诱那族中青壮北上。不想其找了大半月,却是寻不到以前所去过的雅发哈人寨子。在山林间又转了几天未有发现后,他便心生退意想回首义城复命。不料在回来的路上却是撞到一群出来猎鹿的雅发哈人,这才知道他所去过的雅发哈寨子已在去年迁到别处去了。
  这群鄂伦春猎人是另一支雅发哈鄂伦春人,生活在伯都讷附近的山林中,与乌尔愣的族人一样,也是以打猎为生,此次从几百里外的伯都讷来到此地,只是为了凑齐安达所需要的鹿茸数而跟踪鹿群一路来到此地,一路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见这些鄂伦春猎人容貌憔悴,身上的衣服也是碎得不像样子,说到那安达所要收纳的鹿茸时也是怨声载道,乌尔愣便心中一动,暗道这些人看来十分痛恨那征缴贡品的安达,而且他们还没有凑齐所要缴纳的鹿茸数,就这么回去肯定无法交差,倒不如游说他们去投汉人,天高皇帝远的,大清朝的兵哪管得了北面的事。如此一来也不算空手而回,总是得了些收获,在赵强那里也好交差。
  打定主意,乌尔愣便将此行来意托出,把赵强他们说得是天兵下凡,专打罗刹人的好汉,这会已经占了多少罗刹人的地,杀了多少罗刹的人,得了多少财富,只要他们去投,定能委以重用。不说从今往后可以不再受那清朝的安达盘剥,往后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吃香喝辣的哪里是如今过的日子可比。而且现在去马上就能得到赏银,这等好事哪里去找呢。
  乌尔愣的一番话当即把这群鄂伦春猎人给说动了,再加上他一把年纪,鄂伦春人最听老人的话,所以众人马上就同意了随他北上去投杀罗刹人的好汉。可是这些猎人却又提到他们得先回去,把部落里的人都带出来,不然他们去投了,留下老弱妇孺在族里,万一那安达再来作恶可如何是好,索性就带了她们一起北上。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人头钱,这些鄂伦春人要全部来投,乌尔愣自然是求之不得,琢磨着伯都讷离此地虽有几百里,一来一回要两个月时间,但是这个部落有近千号人,算下来可是大大的一笔财富,这辈子都花不完。为了这么大笔财富,吃些苦又能算什么,于是便和这些鄂伦春猎人一起往伯都讷而去。整整走了一个月才算到了他们的寨子,把事情一说,寨子里的人全都同意北上,并且立即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第二天就出发。
  哪知第二天寨子里的人准备出发时,寨子外却突然来了一队摩凌阿鄂伦春人。这些被编到清军八旗里充为驻防兵的摩凌哈鄂伦春人进了寨子后,二话不说便挥舞着刀枪把寨子里往外赶,乌尔愣躲避不及也和那些雅发哈人一起被赶到了外面。把人全部赶到寨子外面后,这些摩凌阿人才告诉他们,奉伯都讷副都统命令,现征用寨子里的所有雅发哈鄂伦春人全部充为军用。
  充为军用无非是当炮灰和苦力,除此之外就没其他好事,雅发哈人自然不愿,但硬不过摩凌阿人的刀枪,只能哭丧着脸随他们去。乌尔愣也是叫苦连天,他不是这寨子的人,按理把情况说清也能放出来,但是自己从几百里地外来到此地做什么就无法说清,何况寨子里的人都知道有一个乌尔愣老者要带他们去北面过好日子。如果乌尔愣这会舍他们而去,恐怕那些雅发哈人第一个就不答应,到时候恐怕他连去充军的机会都没有了。无可奈何之下的乌尔愣便随着这千号雅发哈鄂伦人跟着摩凌阿走了。走了七八天后,摩凌阿人把他们交给了伯都讷副都统衙门下的另一支驻防八旗兵,这些兵又押着他们朝东北走了三天,最后把他们带到了松花江边。在那里,乌尔愣看到了好多艘正在打造的水师战船,还有好多人正忙着将一袋袋的粮食往一些停靠在岸边的船上运。然后乌尔愣他们得知了自己的差事,就是把粮食搬上船,然后充作船工水手。
  逃是逃不掉了,这松花江边不仅有新建的吉林水师,还有好几个佐领的八旗劲旅,看守得也很严密,根本没有逃跑的可能。既然逃不走,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乌尔愣便老老实实的跟着那些雅发哈人干起活来。因他年纪大,搬不动七八十斤重的大麻袋,所以负责这些雅发哈苦力的一个八旗佐领便让他到船上做船工,负责目测前面水路,调度船队行进之类的轻闲差事。
  乌尔愣说完这些后,赵强没有让他再说后面的事,因为后面的事他不说自己也能猜到,无非是随船队北上运粮,却在这三道屯突然遭劫,然后就碰见自己。
  赵强让他不要说后面的,乌尔愣却是补了一句,告诉赵强他这是第二次跟船队北上,上一趟是一个多月前,大约把二千石粮食给送到了黑龙江上的爱瑷城,看情况,清军好像要有大的动作。这些情况赵强也是知道的,点了点头后问乌尔愣:
  “族长可知那水师战船是做什么的?”
  郭木尔说过,伯都讷是吉林将军新柱治下的一个副都统衙门所在地,此趟粮食又是从吉林运来,所以他对吉林将军新柱在松花江下游打造水师船队有些不解。这松花江虽是大江,但清廷向来不重视水师建设,除了施琅打造的那支平定台湾的福建水师能拿出手来,其他如天津水师、洞庭湖水师、淞沪水师这些内河水师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也就是截断航道,封锁水面,根本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如果说关内建几支水师还有些小用处,这关外打造水师却是让人想不通了,吉林将军新柱治下地盘除了和朝鲜接壤,便再无一个国家与之接壤(与俄国接壤地主要为宁古塔治下领土,海参崴以北俄国除了有两个小据点外,其余地方都是原始森林,不能算是国与国接壤地。作者注)。一没有海面上如明朝一样的“倭寇”侵扰,二没有如台湾那样的地方需要水师去占领,赵强就弄不懂新柱建水师的目的何在。想来想去也只有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可以让水师发挥一点作用,但这个作用也有限得很,何况吉林水师建在松花江下游,雅克萨在黑龙江上游,隔了千里地,从松花江下游建个水师,然后劳师动众的开去对付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实在是脑子坏了才能想到的主意。再说如果新柱是打着用水师参与明年的雅克萨战事的主意,那么他前后发了两批运粮船队北上,却没有配备一艘水师战船护送,只在船上配了些驻防兵丁和披甲人,岸上派一队精锐八旗护送,这根本说不通。放着现成的水师不用,不是浪费吗?派出来护运怎么也能熟悉一下航道,锻炼一下士卒,到时真要去对付雅克萨的俄军也能少些麻烦不是。
  实在想不通吉林建水师的目的何在,赵强摇了摇头,不再去想,吉林水师建得再强大,也无法阻挡关宁军南下的脚步,何必为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水师浪费脑细胞。当下安慰了乌尔愣几句,把眼前的情况说了一遍,让他暂且休息两天,等运粮队到了之后便与他们一齐回首义城去。
第067章
南下劫粮(十三)
  清军运粮船队上一共有兵丁和船工六百一十人,除去被杀的,尚余四百人,这些人再加上屯子里被关押的百姓和清兵俘虏,有近七百人,在他们和骑兵大队、哥萨克大队近一天时间的搬运下,才把二十七艘船上的粮食、黑豆、油盐全部搬到岸上的码头。
  船上的粮食有大米也有麦面,从成色上看都是今年的新粮,一点霉变颜色也没有。粮食全部搬到岸上后,当晚就取了上好的白面做了面条和大饼供士兵们敞开肚皮吃了一顿。赵强自己则让人取了些大米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白饭,盛上一碗拌上些屯子里百姓阉制的咸菜,吃在嘴里整个人都有种要融化的感觉,那种亲切的味道让他捧着饭碗久久没有动弹。这顿米饭实际上是赵强来到关外后吃的第一顿米饭,以往所吃的都是以面食为主,即使是俄国人也是吃的面食,因为远东这片地区并没有水稻田。身为南方人,赵强自然是喜好米饭大过于面食,奈何条件有限,数月来吃不上一顿大米饭,现今吃了却是感慨颇多。后世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可是共和国的大粮仓,它所产生的大米支援了多少受灾的省份,北大仓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现在满清没有开发关外,只在明朝宁锦防线所处的锦州等地原明朝屯田进行了大规模水稻种植,其他地方仍是只种些粗粮,好在关外人口少,产出也足够食用,不然若像关内那样,恐怕这粮食生产一事就要成为摆在各地八旗军政大员案板上的头等大事了。
  放着这么肥沃的土地却不知平整利用,任之荒废如郊野一般,真是暴敛天物了。赵强对于满清自己不在关外开发土地,还严禁关内汉人出关从事农业生产非常憎恨,这么做实质就是将关外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作了他满洲人的私产,自己不用也不容他人利用,真是狭隘的民族心性!想到满清历代皇帝的小肚鸡肠,赵强不由起了无名火,发誓一定要把关外变成汉人的乐园,把那些土地变成汉人永远的财富,而不是让他成为某个龌龊民族眼中的私人猎场。
  因船队上的船工多是雅发哈鄂伦春人,赵强便让乌尔愣出面组织他们,让他们为关宁军效力。乌尔愣和这些人处了这么长时间,且一开始就是要劝这些人北投赵强,所以有他出面,船工们的情绪都稳定下来,心也都定了下来,所担心的不过是留在吉林的家眷,其他倒没什么好顾忌的。
  两天后,接到命令的后续运粮队先头人马赶到了三道屯,带队的是首义城大队的百户王三有。此人昔日曾为山贼,后归吴军,作战以勇猛著称,爱用大刀劈砍,嗜血如疯子,心性与齐壮倒是十分相似。名字中的三有倒与郭飞给那几个假传教士取的名字意思相同,也是说有福有寿有财什么的,反正三有,福禄寿喜财更定要有三样,至于是哪三样,倒不必较真了。
  王三有带来了两个中队,余下的人马正护送着组织来运粮的百姓在来的路上,约摸还有一天才能到。赵强下的命令是让后续人马两天内就到,但下命令时却是忘了派人去传令还得时间,就算是快马飞奔,也得要一天,等命令传到,运粮队出发也要时间,这运粮队来此行速更慢,因为随队带了很多马车,自然行进速度不能和轻装出发的关宁军相比。对于自己下的糊涂命令,赵强也是置之一笑,哪能真用自己下的错误命令处置王三有他们呢,当下便让郑国辉调派一些马匹,将战马改为运输马匹,然后套上大车开始装粮。
  第二天日落时分,运粮队总算赶到,因天色已晚,不可能再装车出发了,所以在屯子里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才开始运粮。
  粮食太多,仅装上车辆就用了半天时间,大大小小的车套了三百多辆,饶是如此,还有三分之一的粮食无法及时运走,因为没有车辆可运了。于是赵强让装好车的现在就走,等把粮食运到墨尔根后再折返来运剩下的,同时传令吴四,让他再组织一些马车到墨尔根准备接运,如果马车不够,就让民曹从邻近的雅斯克、乌第思克调拨。
  郑国辉所部的骑兵大队因为腾出一百匹战马用于拉车,所以只有四百骑可用,赵强留下一个中队二百骑兵在身边听用,余下的人马让郑国辉带回。
  首义城组织来的运粮队包括王三有的一个大队步兵,八百青壮劳力,总计一千四百人,加上被抓的俘虏和船工百姓,有两千多人,平均每六人负责一辆大车,所以满载粮食的大车倒不必担心路上因为负重过多而无法翻山越岭。
  运粮队出发回返墨尔根后,赵强在三道屯东南二个方向各设置了两道防线,每道防线以一百俄兵守卫,余下的人集中在屯子里,简单的修复了些工事,就留在此地等候从墨尔根回返的运粮队,好把这剩下的三分之一粮食运回去。这批粮食总数近三千石,赵强算了一下,大致可供两万人食用三四个月,加上手中现有的存粮,度过这个冬天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但若是扔下这最后的一千石不运,那缺口还是有的,赵强既决定不让一个人饿死,也要保证他们吃得饱些,就只能把粮食一斤都不能少的运回去。
  郭木尔还扣在屯子里,赵强对他言道只有粮食全部安全运走才可以放他回去,在此之前他必须留在这里。性命在人家手里,郭木尔哪有反对的权利,只好继续陪着笑脸整天候在赵强身后,一点也不敢离他视线一步。因为他看出来了,赵强才是这支乌合之众的首领,那些罗刹人都是打的下手,所以只要赵强不杀他,他这命就算铁定保住了。
  闲来无事,干等也是干等,赵强便没事就找郭木尔聊天,当然他可不是单纯的就是找人聊天,而是他想从郭木尔口中多得些清军情报。
第068章
江东六十四屯
  郭木尔毕竟只是一个佐领,又长期在宁古塔处于“半就业”状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他的生意上面,所以对将军府和都统衙门的情况也知之不多,初时还能回些问题,后来便渐渐不作声了。见实在是问不出什么油水,赵强便不再和他浪费口水。郭木尔见赵强突然大为索性,对自己冷淡许多,心中一急,倒是主动说道:“爷爷若是嫌这次劫的粮草少了,小的倒是有个主意,包爷爷可满载而归!”
  “噢,什么主意,说来听听。”赵强的兴致再次被郭木尔提了起来,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郭木尔立功心切,寻思这些个强盗既然大冬天的跑来劫粮,定是老窝早就断了粮,逼得急了才出来做一票。现在凭空得了这么多粮草,正所谓饱暖思淫欲,怕是又想打其他的主意。世上除了吃的外,能让人动心思的无非是钱财和女人,再有一个就是做官。当官这些个强盗这辈子是别想了,所以这汉人奴才现在想的看来就是钱财和女人了。
  以己度人,郭木尔是越想越觉得自己想得没错,便想给这些强盗们指点一二,好让他们得了东西赶紧走人,自己也好早点回宁古塔去上下打点一番,洗脱身上的牢狱之灾,往后安安生生、太太平平的做他的富家翁,这领兵出外的差事还是另寻他人吧。
  “不瞒爷爷,从这三道屯往西北走上一日,便有许多驻屯点,屯中各族百姓都有,我满洲人也有一些,人口以数千计,兵民百姓混杂,来往商队也非常多,规模与那关内府城差不了多少。爷爷若是去这些个屯点走上一趟,恐怕所得的要比现在的多好些。且不必怕有什么不测,因这些个屯点原是太祖年间用以安置来附蛮子生女真的,不过自从我大清占了中原后,这些个屯点便成了柯尔克孜、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来附之民的安身之点。”这到这里,郭木尔嘿嘿一笑:“那些个苦哈哈在我满洲人眼里,历来就是些贱民奴才,所以自然对他们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照顾,因此这些个屯点里拢共就驻了百十余兵丁,由一满洲大姓统领,平日里出些徭役、纳些贡赋而已。爷爷若是去了,定可收获甚丰,金银珠宝这些身外物倒是其次,那美貌女子却是能够绑上一些的。”
  听了郭木尔这话,赵强不由心动,若是只需一日便能到那些个屯点,顺便去打回草谷在时间上就很充裕,而且如果那些个屯点真的有几千人,连人带东西全抢回去,无疑也是一股力量,用几个月时间消化这些人口,明年就可以多些助力。心中已是动心,面上却是冷哼一声,缓缓的扫视郭木尔道:
  “我怎知你说的是真是假,若是你故意诳我,那些个屯点是有重兵把守的,我这一去不是就赔大了吗?”
  闻听此言,郭木尔一拍胸脯:“爷爷放心,爷爷但请放一百个心!小的贪生怕死得很,爷爷不是不知道,若小的有害爷爷之心,就不会帮着爷爷去蒙那些正白旗的兵了,所以爷爷您就踏踏实实的把心放肚子里,带着手下一帮好汉去宰只肥羊就是。”言毕又信心十足的补充道:“其实就算那些屯子里有重兵,爷爷也是可以去的,爷爷不要忘了,爷爷手下可是有几百号罗刹人的,据小的所知,官兵与罗刹人交战,最多不过二三百人,且每战官兵必败,视罗刹人如虎狼,各地但闻罗刹人来,多是不战自走,任他们荼毒百姓而不敢有所作为,纵使兵力几倍于罗刹人,都不能奈之如何。现爷爷手下有这么多罗刹兵,不是小的看不起官军,若是爷爷有心,恐怕盛京都去得!”
  “哈哈,难得你能有如此大实话!”赵强一点也不怀疑自己带这几百俄国兵能跑到盛京去打草谷,不过盛京是满清的留都,祖宗陵庙所在,去是好去,回却是难回了。郭木尔的话让他对用俄兵继续掳掠更有了信心,既然南下来了,那就多干几票,吃饱喝足回去,届时就算有清军追兵又怕什么,只怕他们只会那“礼送出境”一招。
  “好,我且信你这回。”赵强高兴的在桌上一拍,随手替自己倒了碗热茶。刚要捧起来喝一口,就见郭木尔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己:“爷爷您看,小的处处为爷爷着想,不知爷爷可否让小的……让小的……”郭木尔说到这里不敢接着说下去,眼睛珠子贼溜溜的盯着赵强转。
  赵强微一琢磨,便知郭木尔想说什么了,端起碗来轻吹一口热气,小心的喝了一口才道:“不是跟你说了嘛,等我的人回来把这些粮食运走,我就放你回去,你着个什么急的,难不成我还骗你不成!”
  “是,是,小的有些心急了,爷爷莫怪!”再次听到对方的保证,郭木尔心里舒服多了,如果能回去也不枉自己这么不要脸的给这汉人奴才出主意了,要知道这些个事情一旦传出来,自己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接下来的几天,还是以等待为主,派到四周的探马每天都有回报,皆没有发现有清军向三道屯移动的痕迹。根据郭木尔提供的线索,赵强也向西北方向派出了一队探骑,这队探骑回来后探报的情况也印证了郭木尔的话:西北方向离此地五十多里处的黑龙江边,确有大小村屯二十多处,内居百姓多为锡伯、达斡尔人,少部为蒙古人,另有约百人左右的满人,兵丁也只有一百多,没有骑兵,也没有城墙等障碍。二十多处村屯一个紧挨一个,如星盘密布般布满江边,纵深有十多里远。有一索伦兵大着胆子往一村落里探过,听村里达斡尔人言,此地居民多以打鱼和捕猎为生,平时不与外地走动,只每月有数支商队来村屯与居民做买卖,大致所说情况与郭木尔相同。
  听完这些情况后,赵强在地图上查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个屯点很可能就是二百年后发生大屠杀的江东六十四屯。史料记载江东六十四屯是满清在黑龙江东岸的最大聚居点,六十四屯即指六十四个村落,居民各个民族都有,从起初的一个村屯历经两百余年才发展为江东最大的聚居点,有屯六十四处,百姓近万人。结合地图上的地理情况,联系脑中的记忆,赵强终肯定这些个屯点便是江东六十四屯的雏形,也更坚定了前去洗劫的念头。不过这次洗劫赵强不准备再杀人,除守兵和那些满人外,其他民族的除了反抗者一概不杀,他要把这些人全迁到他的地盘去,因此他对郑国辉和格里夫斯基两个百户下了严令,尤其是格里夫斯基,告诉他这次行动如果他部下的俄兵再敢如进攻三道屯一般,那就要军法处置了。
  只可惜时间不多,天气又寒冷,否则赵强真打算带着哥萨克大队到其他地方再去“武装游行”一回,一来掳掠人口粮食充实自己,二来也坚定康熙对俄国开战的决心,让明年的雅克萨之战如期进行。
  四天后,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三日,王三有带着一百多辆马车终于返回三道屯。一到地方,也不顾上休息,就指挥着那些百姓把粮食装车,然后又匆匆出发赶往墨尔根。从王三有口中赵强得知,吴四又组织了一百辆马车赶到墨尔根,现在运抵到墨尔根的粮食正在加紧往首义城运。交待王三有路上小心后,赵强便让留下的一个骑兵中队与哥萨克大队集合待命。在准备前往江东六十屯之前,他得把郭木尔的事情给处理一下。
  郭木尔除了在赵强上茅厕和睡觉以外,都跟着赵强,所以也不用派人找他,叫一声便行。
  “你可以走了,这里不需要你了。”
  赵强没有和郭木尔多说一句话,就告诉他可以回去了,然后扔给他一包从屯子百姓手中抢来的金银。
  “多谢爷爷不杀之恩!”
  郭木尔跟了赵强几天,对他的脾气摸得也差不多,当下也不客气,捡起那包金银便往屯外走,出到屯口又有得到命令的军士牵与他一匹马。就这样郭木尔骑马离开了三道屯,路上放在外面的探骑也没人拦他。
  赵强没有像对待安马尔一样在郭木尔身边安插人手,也没有威胁让他充当自己的内应,将来南下后效仿李永芳等人旧事打开城门放关宁军入城。因为赵强觉得没这个必要,而且郭木尔这番回去可不会跟安马尔一样,可以凭借罗刹人的首级升为协领,成为一城之守,有值得继续利用的价值。
  郭木尔丢的不是墨尔根,他丢的乃是康熙为精心准备的对俄战事调集的军粮,所以必然要受惩处,搞得不好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就算保住脑袋,他那佐领也是当不成的,再加上其除了对生意上心,对其他事情都没兴趣,没有什么情报可以提供,所以赵强也就没有打他的主意。履行承诺放他回去,看其个人造化吧,若是这人命大,将来还能碰面,届时再威逼利诱其以为己用吧。
  郭木尔走后,赵强让格里夫斯基留下两个小队的俄兵留守三道屯,其余人即刻出发前往六十四屯。
第069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
  西林觉罗在二十八屯的日子比神仙还快活,打从顺治六年被发落到这后,他就发现了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土财主是何等的快活。上官的训斥从此连耳边风也不用当了,咬牙呈上的孝敬也省了下来,就连平日里过节的走动也不必了,这对本就不喜欢应酬的西林觉罗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一天到晚乐悠悠的呆在自己的大屋里,没事出去溜达一圈,打个猎捕个鱼什么的,日子甭提有多舒坦了。听说沿江上游有罗刹人入犯,占了不少地,杀了不少人,可罗刹人再凶狠他也来不到二十八屯,所以西林觉罗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地盘哪天突然不太平起来。他准备着这辈子就在二十八屯过了,死了也埋这,就背对着黑龙江建个坟,日日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二十八屯,看着那些自己庇护下的各族百姓在这片土地辛勤劳作着。
  觉罗是满洲老姓,觉罗二字在满语中指宗室的意思,也就是皇亲国戚的意思。不过按大清制:称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享有种种略低于黄带子的特权。
  西林觉罗便是“六祖”的后裔,红带子的身份,不过六祖传下来的子嗣太多,他这旁支的旁支自然就跟大宗远了,跟族支里的铁帽子王也离得远,再加上这一支里没出什么大人物,所以就不太受人待见,渐渐的就远离了政治中心,最后就被发落到这其他人眼中的穷山苦水来了。当年他才来这江东屯子的时候,沿江不过七八个屯子,六百多百姓,二十多年过去,现如今已经有二十八个屯子,四五千百姓,别人提到这江东屯子的时候,也多称为“二十八屯”或称为“觉罗屯”。有这般规模,都是得益于西林觉罗来此后采取的休养生息,无为之政,所以西林觉罗一直将自己视为二十八屯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尽一切可能避免屯子里的百姓被上官分流到其他地方或者是强制编入驻防八旗。为了提高屯子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还派人去联系黑龙江、宁古塔的商铺,让他组织商队来与屯内百姓做生意,以此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对于西林觉罗为二十八屯百姓的所作所为,各族百姓们也是感激在心,一点也未因西林觉罗已从四十岁的壮年变成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头而有所轻慢,平日里见了他老人家,都是远远就热情的叫唤起来。若碰上老人家兴致高要上船撒两网,百姓们也是照顾得妥妥帖帖,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保护着他,偶尔撒了空网,捞不上鱼来,为免老人家失望,他们也会偷偷的从船仓里把捕好的鱼悄悄放到网里。总之,二十八屯的百姓感谢西林觉罗他老人家,西林觉罗也一如至往的守护着他的子民,这一切只到一支罗刹队伍的出现才结束。
  三道屯与二十八屯有一条官道连接,不宽,仅能容一辆马车单行,是当年后金军役使各族百姓修建而成的,几十年后却方便了赵强和他的关宁军沿着这条官道实施抢劫行为。
  当赵强带着队伍出现在最外围的一个屯子,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面前放眼望去见不到头的屯点已经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人口、财富、牛羊马匹都将成为关宁军的财产!想到有了这些“意外之财”对于关宁军的发展,赵强情不自禁朗声笑了起来。
  最先入屯的是哥萨克大队的第二中队,当他们端着火铳出现在那些屯民面前时,屯民们都惊呆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声音,全都直愣愣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些以前从未见过的人,这一场景就如时间突然停滞一般,世间万物都停止转动,诡异而又让人恐惧。
  哥萨克大队长驱直入,直到突入到最中间的一个屯子时,警报声才响起。在“咣当咣当”的锣鼓声中,西林觉罗带着他一百多个老弱残兵向着罗刹入侵者奋勇反击。闻讯而来的其他屯子的百姓也拿来着鱼叉、柴刀赶来助战。不过这支仅有三四百人的乌合之众在骑兵中队一个冲击下便告瓦解,西林觉罗本人也被俘虏。他太老了,老得连刀都提不起,只能在亲人的搀扶下嘶哑着为部下打气,可是他那些部下也老了,内中有些人还是二十多年前随他来的屯子,当年的小伙早已步入老年,脸上的皱纹显示了岁月带给他们的沧桑。这样一支军队在凶神恶煞杀人从不眨眼的罗刹人面前,不过就是个可怜的笑话而已。
  解决了为数不多的驻屯兵后,赵强命令骑兵中队封堵各个外逃路口,哥萨克大队负责挨屯挨屋的搜人,在搜捕行动中,反抗是必然出现的,面对异族人,二十八屯的百姓进行了勇敢的反抗,但是在这些职业强盗和刽子手的镇压下,反抗没有成功,相反却是白白死了两百多人。最后,除西普奇屯前摆渡房有一百多百姓乘船脱逃外,二十八屯无一人漏网,全被罗刹兵押着赶到了最大的屯子——白旗屯。对于反抗中被杀的各族百姓,赵强是不可能同情他们的,也不可能对他们的勇气生出敬重之意。
  二十八屯有三个屯子最大,分别为白旗屯、腰呼尼哈屯、西普奇屯。其中白旗屯位于最北端,与右岸长发屯相对,有户两百多,居民854人,耕畜有165匹马和224头牛;腰哈尼哈屯是最早的一个屯子,又称老屯,也是二十八屯仅有居住满洲人的大屯,有户一百六十多,居民746人,牛马三百多头;西普奇屯是临江边最近的一个屯子,所以屯子里的人大多从事摆渡,又因西普奇屯所在的位子大多是沙陀子地,所以屯里又分前摆渡房和后摆渡房,两个房中间相隔一二里地。前摆渡房主要摆渡黄山屯附近来往于瑷珲城的人,后摆渡房主要摆渡段山屯附近来往于瑷珲的人。摆渡船是用两条风船并在一起,上面铺板子,人、马、车均可过江。屯里两房共有户一百二十七家,居是589人,多以锡伯和达斡尔人为主,散有几家蒙古人。脱逃的百姓便是前摆渡房的达斡人,后摆渡房的则没有一个跑出去,因为一支骑兵小队提前占领了渡口。
  “不要妄想逃跑,更不要妄想反抗,那样做只会在地上多留几具尸体!为了你们和你们亲人着想,我奉劝你们最好乖乖的听话,不要有其他的念头,不然害的只能是自己!”
  在骑兵大队各族士兵的喊话后,赵强让郑国辉从百姓中挑五百青壮负责抢运各屯的粮食,另外选了三百人负责驱赶牛马牲畜。挑人的过程还算顺利,除了几个拼死拦着不让自己男人被拖走的女人被粗暴对待外,并没有发生其他流血事件。
  二十八个屯子分散开来有十几平方公里,要想把屯子里的东西全运走,没有个三两天时间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赵强让郑国辉带一百骑兵和一百俄兵把女人和孩子先押走,余下的人则留在屯子里,直到所有的东西都被运走。
  “我要与你们的首领说话,我要与你们的首领说话!”
  正布置人手进行抢运时,赵强听到百姓中有一个老人在不断的叫喊。老人的声音非常痛苦,听着让人就有些可怜。因那老人是用满语在叫喊,所以赵强听不懂,便让人去把那老头带来,看他要说什么。
  叫喊的老人就是西林觉罗,他见入侵者不仅想要把二十八屯百姓的财产都抢走,还想把人也都带走,不由有些心慌,不顾家人的劝阻,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因为他想和对方的首领谈谈。如愿以偿见到赵强后,他有些诧异怎么对方的首领会是个汉人,有些疑惑的问赵强:“你们到底是罗刹人还是汉人?”
  “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见这满洲老人实在太老,一头白发的,赵强也不忍太过刺激他,所以语气上还是很平和的。
  “若你们还是我大清的子民,就请你放过二十八屯的百姓吧!”赵强平和的语气和还算友善的态度让西林觉罗有了希望,或许他可以说动这个汉人放过屯子里的百姓。
  “屯子里的东西你们都可以带走,但请把屯民们留下,天寒地冻的,老人孩子根本吃不消长途跋涉,再说他们对你们也没什么用处,还请首领行行好,放过百姓们吧!”西林觉罗说完就给赵强跪了下来,两行老泪也流了下来,见赵强站着不动,又急着给赵强重重磕了一头:“好汉行行好,放过百姓们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