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1025

  家里关系再硬也硬不过宋府尹呀,人家是天子门生,谁能有他找皇上说话近便。这回做了府尹,找皇上更方便了,有了驿站。
  那咋整啊?
  别问,问就是硬干。
  想更进一步升官,唯有好好做事。
  宋福生端茶碗喝了几口后,才抬头,看出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了,微挑了下眉:恩,不错,都给他踏实的。
  这才开启,关乎黄龙几十万人口命运的会议。
  宋福生在会议上强调:
  “以会宁为先例,会后由吕县丞给你们讲述,组织会后学习。
  各知县都要提交建议。
  根据当地情况,可养殖,可种田,可发掘土特产。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才会感到千难万难。
  在座的各位,能坐在我的眼前,能到如今这个位置,本官相信,应都是有志者吧。
  从即日起,整个黄龙都要为脱贫攻坚助力,让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当地,走向各城池。”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公廉堂的气氛却越来越庄重,越来越热烈,官员们记录的速度很快。
  “……要双手抓,双手都要硬。要趁这个冬日,同时进行荒地和适用于水稻田建设的普查工作。
  ……账银一笔一笔审核,今日会上的决定,务必一条一条落地。
  有多少荒地要一村一村校准,适用于水稻田的庄稼,引水困难要一点一点想办法。
  出任何问题,责任要一级一级到人。”
  说到这里时,宋福生笑了下:
  “引水的水车风车啊,我应算是有点经验,包括咱们开春要大干的梯田建设。焖饭我不行,种稻我还凑合,欢迎各位知县来府衙与本官共同研究,我们互相学习。”
  “总之,诸位同僚要记住一个中心点。
  官府要为百姓们牵头,为他们指导,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为他们开辟出新的挣钱途径,想方设法让他们吃饱穿暖。
  官府就是那松树塔,百姓就是那上面的松子,要紧紧的围绕在官府身边。”
  秦主簿边记录边感慨,大人说话太有水准了,那松子和松树塔不就抱成一个团?官衙就是数以万计老百姓的躯干。
  不止秦主簿,会上的很多官员也在匆匆记录。
  最后,宋福生在吏事文员们穿梭于给大家倒婆婆丁根茶时,在会议上说道:
  “想要让黄龙更上一层楼,想要让黄龙在各府之间排得上名号,想要让黄龙的官员走出去谁都不敢小看,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
  举个例子,本官还是会宁知县时,有事耽搁,没来府衙报缴粮情况。
  那时会宁来的是吕县丞,是吧?各位当时也都在场吧?”
  官员们:“……”
  以为大人不会提起这茬,没想到正谈到激情澎湃时。忽然转到这里。
  好些人心里直犯嘀咕,完了,他果然知晓。
  宋福生却笑着一指门口:
  “你们应该比本官清楚,吕县丞当时坐在最末位。可最末位又如何,被大家冷落又如何,在上报缴税情况时,其他知县谁敢小看他?至多在心里酸会宁几句。
  这就叫打铁还需自身硬。
  所以,会宁那个曾经破落的大县,它都能成为黄龙的冉冉新星。
  各位,本官相信,在你们一生抱负的带动下。
  你们都能成为下一个宋知县。
  黄龙的万水千山上,会闪耀满天星。”
  秦主薄和其他三位记事文员放下笔,立即站起身,带动大家鼓掌。
  官员中有不明白的,一看秦主簿在宋府尹身后,都举过头顶示意他们鼓掌了,那也就明了啦。
  第一次碰头会议,圆满结束。
  宋福生是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站起身。
  他一路走,一路拍拍个别官员的肩膀,以示鼓励。
  当晚,宋福生一身老百姓的衣裳,带着钱佩英拜访当地大儒,安排米寿他们入学事宜时,黄龙府官方吏舍灯火通明。
  这些官员们手腕都要写断了。
  因为前方吕县丞正在教学。
  将会宁的一些宝贵经验,一些管理经验传递给大家。
  大到如何集结当地大商户大地主,官方如何出面做中间人,商户地主主动让利,让百姓物价慢慢下调。
  而官衙要给地主商户一些什么样的政策便利。
  包括官衙会出面帮商队给联络千里马,让商户的货运不仅运输安全,而且能做到打比方营口产苹果,千里马能给运来最便宜的苹果,京津织造,给运来最价廉的织造,等等。
  小到县衙门口贴告示,官方做两面的保人,方便于商户招工,方便于普通百姓寻到活计,两方都不会出现无头苍蝇的情况。
  吕县丞甚至还提到了,会宁县衙在他为官十几年看来,自从府尹大人到会宁做知县,最大的不同,就是程序不繁琐。
  在会宁,见官并不难。
  值班官员会支起桌子,给百姓普及一些不懂的,像是下面村里正抱着特产来,值班官员还会组织相关有眼力的人士来看。
  毕竟村里正和老百姓能寻到的专业人士是有限的,县衙官方出面就不同了。
  从吕县丞的这些话中,下面的官员有的在心里摇头笑:
  之前,挖空心思,想请客了解新府尹的做事风格,那时怎么也打听不到消息。
  眼下,倒不用四处打听了,人家直接告诉。
  也有的官员边记录边在心里细品,看来新府尹最大的特点就是讲求快,不像以往官场想要做成什么事,会由于各种问题一拖再拖。
  这位上任,他们要是胆敢拖字诀,今年拖到明年,找借口说过年,说大雪嚎天,拿大人在会上说的话当耳旁风,绝对会办他们的。
  别看大人说了,来上任,并不是想搞掉谁。
  别太信那话,敢不利落做事试试,一句无能,立马会被撤换掉。
  这不嘛,第二日,宋福生才进办公室,秦主簿就放下茶壶,将茶碗盖盖上,从自己桌上取过来几张纸向他汇报道,有几位知县想越级求见大人,这是简短记录的求见理由。
  在宋福生坐在官椅上,看这几张纸的时候,另外三位文书默默墩地,浇花,擦拭书架,换红通通的炭火。
  秦主薄是站在办公桌前磨墨。
  目前,宋福生成了府尹后,并未像在会宁一般,坐在大办公间。
  他是自己一个办公室,同时外面隔间有四位秘书的办公桌和一个接待室,下级官员请示要途径秘书室,由秦主簿转告。
  没一会儿,在外面雪地中等待的几位知县,被唤进接待室。
  又一个个被单独叫进去与里间的府尹大人谈话。
  “大人。”
  “许知县是冷吗?你别紧张,直起腰来。”
  “是,大人,下官失礼了。”
  说实在的,宋福生越是看起来平易近人,他们越紧张。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比起陶府尹那时候,这位怎就那么震慑人心。
  “大人,下官昨日听完您的话,如醍醐灌顶,如……”
  宋福生挥手打住:“套词就不要讲了,我是最不耐烦那一套的,说重点。”
  你看看,话都不让说完,宋府尹怎么可能是好脾气的。
  “大人,查干湖,银鱼穿梭,水槽肥美,鱼类丰富,胖头鱼、熊鱼、花鲢、黑鲢、松鱼……”
  不错,下一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