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25

  杨明远在添香火前,再次向老和尚确认一遍:“是不是吃了更保险?更能高中?”
  老和尚从听说后就处于无语中。
  头回见到这样的施主,怎么如此贪吃,吉兆的龙眼都能塞嘴里,贪吃吃到了佛前。
  老和尚能说啥,他也不能给下保证的,只能撵着佛珠念佛号,“阿弥陀佛”。
  杨明远望着和尚,笑着摇下头,转身执起笔,以宋福生的名义写下添香火钱九两银,又给自己的名字写下,添香火钱九两银。
  然后将笔放下,让给身后的“探花幸运儿”。
  杨明远跪在佛殿前,这么一会儿,他就花出去十八两银。
  或许,崔举人没猜到宋福生遁走是因为全然不信,所以才不想交钱。
  杨明远却猜到了。
  但是他仍旧没经宋福生同意就主动交了银钱,并且也没打算告诉宋叔。
  因为他信。
  杨明远面对魁星,点着香烛。
  他这些年,从来没有如此好运过,除了家人的陪伴和宋叔帮过他,再没有遇到过有人帮他一点儿,哪怕是一点儿。
  即将要下场了,他杨明远能尽力念到的书都念了,剩下的,能帮他的,真的也就唯有天意。
  所以,杨明远希望好运能真的眷顾他一次。
  而给宋叔交那份香火钱,杨明远也是觉得不管宋叔信不信,温暖过他的人不多,希望神灵能一直保佑宋叔一家。
  哪怕,哪怕他和宋姑娘无缘,哪怕没机会唤宋叔为岳父,也希望一直真诚待他的宋福生会好运常伴。
  杨明远诚心磕下头,连拜三次。
  在杨明远上香祈祷时,吃掉龙眼的宋福生,正和谢文宇和林守阳他们站在庙宇前唠嗑。
  听话听音,闲聊间才能听出真相。
  林守阳这回算是听懂了,这位“宋老哥”,是真没觉得住进别院是借闺女的光。
  那语气里提到女儿,是真心诚意的认为自家闺女岁数小着呢。
  也是,当爹的,要是打心眼里认为闺女还不大,哪会将身边的“同辈朋友”往亲闺女身上联想男女之情。
  谢文宇与宋福生唠嗑的感受就是:珉瑞啊,你这一声声叔叫的太失败,人家宋孝廉压根还拿你当朋友,不是晚辈。
  而宋福生也在这次闲聊中得知,他的老乡王哲发举人落榜,靠科举的发财梦破了。
  听那李进说,王哲发一夜间,鬓角白发变成半头白发,听闻下榜那日就病倒啦。
第七百三十八章
有请奉天代表队入场
  关于王哲发落榜,李进还特意向宋福生解释了一番。
  得罪不起。
  宋福生上面有人。
  那人的身份,他上回考举人见过。
  大名如雷贯耳,他见着都不敢直视。
  那人,很明显,他表弟林守阳和侯府谢公子都是需要仰望的。
  陆家的门庭更是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之中,而宋举人却已经住了进去。
  李进对宋福生说,不知道王哲发认识您。
  要是知晓,就凭咱们这种关系,当初一定会对他多有照顾。
  那时,只将王哲发当成是……
  话不用说太透,聪明人都懂,给当成狗腿子了。
  所以说,王哲发在泥潭里正经挣扎了许久,有一阵就是想给李进当狗腿子的资格也不是想争取就能争取到的。
  就弄的王哲发后期在李进身边,只能蹭课听,蹭书看。
  王哲发逃荒时倒是拿了不少书,就是路上给用了。
  因为那阵逃着逃着就发现这玩意再珍贵也没用。
  无非就是路上引火,擦个屁股,糊个纸面具抠俩窟窿眼套脑袋上挡蚊子。
  一箱子书都换不来半块饼子,逃荒一路又没有买书的人。
  所以,随着逃荒,越逃,书丢的越多,活都要活不下去了,哪还有力气背书。
  稳定后,重新安家,生活仍旧很困难,靠救济粮活了大半年之久才寻到抄书的活,抄书都是要交押金的,他连押金也没有,书肆看脸生也信不着,哪有闲钱置办复习的书?
  宋福生懂,也就是说,王哲发能给李进当上狗腿子都算好运降临,能进考场更是老天眷顾。
  在如此恶劣的学习环境中,能考上就怪了,也就落榜。
  他会打听,是源于王哲发上回和他喝酒时是很自信的,说考的挺好,那真是一副要背兜子赶紧回家收钱的架势,就等开奖啦,不是,就等发榜了。
  好嘛,他自己曾经就是学渣,怎么就忘了学渣考完后,一般情况下都觉得发挥挺好。
  宋福生拍了下李进的后背,说他只是打听打听,要有心气的话,想必哲发兄三年后还会再下场,和过去无关,赶明会给写封信劝劝。
  李进被拍感觉很高兴,这说明宋福生和他亲近呀,胖胖的脸笑眯了眼道:“回头我也给他介绍进我老家的书院,那书院就是我们李家捐助盖的。”
  这真是有能量的人,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别人有可能会跑断腿求破嘴的事儿,在有的人眼中就是一句话的事。
  要是没有宋福生,别看王哲发已有秀才功名,但是在李进这种地方一霸的贵公子眼中,仍会是狗腿子。不够看,更不用说会主动去问候,还要给介绍进书院。
  而宋福生更知晓自己借谁的光,陆畔的。
  有些事不用出面,不用特意打招呼,就会有人积极的来帮助,没有陆畔,别人认识他是谁啊。
  这有高干子弟当朋友就是不一样。
  宋福生和林守阳他们又聊起这次科举的侧重点。
  听小道消息说,策论会多,而且贡生这一场的优秀试卷就会直达天庭,这是天子要求的。
  宋福生没当小道消息听,到了林府和谢府这种程度,人家谦虚说是小道消息,说不一定作准,放心吧,绝对作准。
  与此同时,宋茯苓这面。
  被师父委了重任的小左子,认为宋小姐游玩应该是这样的场景:
  找到一处庙宇后身最美的风景,别人就不能来啦,
  不准靠近,由侍卫们在四周把守,就宋姑娘一家人玩。
  身份高,高傲嘛,哪能和普通百姓和普通女眷们在一起游赏,必须高。
  反正依他有限的经验,听说府中的几位大小姐在成亲前就是这样的。
  小左子都已经将架势拉开,就准备趁师父不在好好表现,师父带着富贵老爷去庙前寻宋老爷了,怕宋老爷缺人使唤。
  却没想到,宋姑娘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是嘛,乌龙峡谷那里有百鸟园,那离这里远吗?那你们京城郊外,这季节还有哪里好玩啊?”
  宋姑娘没一会儿就和好几伙不认识的姑娘们说上了话。
  不仅问哪里好玩,还知晓了小金山那里的万亩桃林,还有一些其他好景观的地方都是谁家的。
  那些本地姑娘和小妇人们提醒宋姑娘和宋夫人,有些景,不是咱普通人能去看的。
  告诉一些规避的,免得去了也是白去,会被撵走。
  小左子旁听直摇头:
  服了,这些老百姓怎么什么都知晓?哪个园子被皇上分给了哪个王公大臣,他们就像在朝堂听见了似的,说的那个像,小道消息四处传播。还别说,有的还真被这些人猜对了。
  更让小左子服气的是,宋姑娘连地价房价都打听了出来。
  也不知怎么和那些小妇人们聊的,那些人还很热心肠就告诉听说谁谁谁买哪里的铺子房子花了多少银钱,眼下能卖出多少都拿出来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