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25

  “那面有个破庙。”
  对,破庙好哇。
  另外,回头就对老姐妹们发出指令,各县给她搜集要饭的独一个女娃子,或是姐弟俩。不经人伢子手,她还能少花些银钱。
  她要培养出一批批,以前是逃难娃的点心师傅。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外面的世界(十更,为桃桃快更新呀打赏+)
  宋茯苓哪想到,她才走一天,她奶就开始大量的买人。
  她要是知道,能很开心。
  因为这正中她下怀。
  宋茯苓希望有更多更多的姑娘家能走出灶房那一亩三分地,古代的姑娘们照样能养家。
  不过,宋茯苓此时是悠哉悠哉靠在车厢里,正看棋谱书呢。
  她娘坐在她旁边用ipad戴耳机看剧。
  这给钱佩英美的,闺女存的电视剧还挺好看。她在古代呆了几年,现在是看电视剧里甭管穿啥现代衣裳都新鲜,看人家烫头发穿高跟鞋也眼馋。
  宝珠和桃花中间下车了,去后面装杂货的车里。
  说是烤火不能闲着,要将外面挂的吃食缓过霜,烤喽,看看能烤些啥就做啥,弄完再回到这台车上。
  而米寿是在前车和宋福生在一起,人家说啦,人家是男娃子,撒尿啥的,和姑父在一起坐着近便。
  而且少了他,地方大,姑母和姐姐能在车里躺躺。
  这就成全了这对娘俩。
  钱佩英小小声和茯苓道:“你说我以前,看那外国人就脸盲,看电视剧认不出哪个是哪个,去外国玩,更是看他们长的全都一个样。可是你这里的片也太好看啦,我全认出来啦,都能认准人。”
  说完话,钱佩英又接着低头看傲骨贤妻,一集一集的,很是打发时间。
  她听闺女剧透,说是这位中年女主人公,先是丈夫出轨,后来女主人公和这片里的钻石王老五帅小伙搞破鞋啦,这小伙长的可帅了,急的她问过闺女好几次:“哪集演他俩开房去?”就愿意看这个。
  “咱们行进的后半程吧,娘,你就一集集看吧,剧透还有什么意思。”
  “完了,没电啦,闺女你给送进去,我去补电。那咋拿出来呀?还得喊你爹,还得停车。”
  这空间才烦人,纯属不让他们三口人舒舒服服的。
  杨明远掀开车帘,期待中的宋姑娘并没有下车,宋姑娘在车里做什么呢,只看到婶子来回上下车。
  想了想,又走一会儿路,杨明远也让停车,附近车辆里的举人问他干啥去,他笑着回道:想去宋举人车里坐着,交流交流学问。
  杨明远这个决定真是赚到了。
  以后的每一日,杨明远都恨不得住在宋福生的车里。
  宋福生那种实干型实用型的思维方式,人生阅历,让杨明远深深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他还翻看了许多宋福生随车带的一些书籍,看了宋福生的笔记。
  第一天夜晚,宋福生他们落脚在某个村。
  举人们都看傻眼了。
  镖局的骡子队才进村,村里就有几人上前,热情挥舞着手说话,和富贵、四壮、宋福寿他们说话。
  “这回我们人多,能行吗?”
  “行,行。”
  “这是我们东家。”
  “哎呀,东家,终于得见,一直就想对您说声谢谢。”
  以欢迎的形式,迎接他们进来。
  这小村里穷的啊,已经黑透的天都能感觉到萧条。
  那一座座小房子矮趴趴,狗叫声更是添了几分萧瑟。
  可让举人们意外的是,当他们进屋后,那炕,烧的可热乎,屋里干净的,还有热水提供,灶坑边摆着齐刷刷的柴供他们用。
  后来,举人们才知晓,宋孝廉的镖局与这个村子常年合作,路过时会在这里歇一宿,给住宿钱。
  这村穷,还小,拢共也没多少人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地,再向前走有大村子。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村贫穷,所以老乡们格外珍惜落脚的骡子队。
  上一波车队对他们说过,正月十六这晚,不止是我们押运的人员要借住一宿,还有一些身份贵重的人要到,给你们多加银钱,要比我们平日里弄的好一些。
  这不嘛,就给准备上了,连灯油都有。
  有举人问道:那住在这家里的人呢。
  要不说呢,穷,这些房子的主人们出去找宿了呗,宁可出去挨冻蹲一宿,也要挣这钱。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型旅游观光团(一更)
  “哇,这就是姐姐说的民宿啊。”米寿戴着绿色小帽,小帽上面有个大绒球跳下车道。
  一点儿也不好。
  啥民宿啊?
  和以前自家住的破房子一个样,别以为他年纪小就不知道好孬。
  真正兴奋的是宋茯苓,终于能下车活动活动了。
  宋茯苓给人提意见,“这要是门前能挂着牌子,写上谁家谁家就更像民宿了。”
  四大爷家,大姑家,老舅家,这是东北风。
  日本风:藤田家,鹿岛家,井上家,近藤家。
  “然后在路上隔二里地五里地就支起大牌子,前方还有多远有歇脚住处,进村岔路口盖个小屋,长期有招揽住客的老乡在那里守着。”
  米寿补充说:“姐姐,其实老乡伯伯们不仅可以招揽来住的,而且也可以弄些吃的和干净水卖,人吃的,牲口吃的,背筐去咱走的那条大路上卖。赶路人就算着急不歇脚也要吃饭喝水吧。”
  “对,没错,咱们村就不行,要是能像这个村位置似的,还可以让白婶子她们开个小卖店,卖给赶路的人,灯油蜡烛点心啊什么的。”
  “不行,姐,白婶子不能开小卖店,她该偷吃啦。”
  姐弟俩像扯淡似的闲聊,边帮忙拿东西边嘻嘻哈哈说着话,给村里接待的老王头说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村这么穷还成好事儿啦?直勾勾的瞅那两个“绒球娃”,一个粉缎帽子,一个绿帽子。
  宋福生闻言就是笑。
  他也不帮忙拿物件,有高铁头大德子四壮他们。
  只站在一边,看富贵和宋福寿他们在安排那些举人们怎么住。
  这可真是大型旅游团。
  “各位举人老爷,这村小,屋少,各自带着小厮,两伙一屋,两伙一屋哈。拿着你们今晚和明早的吃喝以及重要物件,随老乡们走。”
  举人老爷们纷纷表示,借宋孝廉光了。
  人在外,两伙一屋,进屋就有热炕住,就能打水烧水喝,这样的条件已经很好了。
  宋福寿和村里人一起指挥着:来,您二位举人老爷是这屋,而您那两位举人老爷呢,是跟这位老乡去前面那趟房。
  被分到远一些住处的举人有点不安,走两步站住脚,扭头表示:离宋孝廉有些远,不想离开宋孝廉。
  宋福寿独眼笑着:“远也不用担心,放心睡,明日到点,会有专人去敲门叫您起身煮饭,叫您出发。”
  转回身,独眼宋福寿又张罗道:
  “来来来,咱们的车,全留在这里,大伙步行跟着老乡走,随身拿一些重要的就行。放心,牲口会由咱们自己人来喂,车上的物件也会由咱自己人守着,不会丢。另外,咱们明日赶路要用到的水,更是不用惦记。”
  直到此刻,原住民们才知晓,村里迎来的居然是一群举人老爷。
  他们村连位秀才三辈子都没出过一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